返回

三国:家师孔明,助我结拜蔡文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灶房忆往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小先生,妾身换好衣服了,你稍坐会,我去看看水烧热没有?” 蔡乐姬换好衣服走出来,说着,便拿起立在门角的纸伞走出屋门。 看到蔡乐姬出去,赵辛这才敢站起身来。 正值十八九岁的大好年龄,有点生理尴尬,实属正常。 等到稍微缓和一点,赵辛有点担心蔡乐姬的身体,索性也朝着灶房走去。 "吱呀~" 推开门。 赵辛看到蔡乐姬正脸色苍白,蹲在地上,费力的将柴火填进火灶中。 雪白娇柔的手背,因为急着烧水添柴,而被尖利的柴火扎了好几个小伤口。 上面有一口大锅,里面填满水,正咕噜噜冒着泡。 “蔡姑娘,你去歇着吧,我来烧。” “不用,小先生,水马上烧好了,你去歇着便可。” 赵辛看着水确实马上烧好了,也不强求,随意在灶房内走动。 “蔡姑娘,这柴火,因给我烧热水用光了,可有人帮你砍柴?” 赵辛蹲在柴火旁,看着所剩无几的木柴说道。 “无妨,改日天晴,我去山中捡些枯枝便好。” “山中有毒虫猛兽,你一弱女子怎敢往深处走。” “没事,这几年也都是这么过来的。”蔡乐姬摇摇头,轻松笑道。 “蔡姑娘,这缸中水可是那溪水?” 赵辛揭开盖,看着已见底的水缸说道。 “是,便是方才那河中。。。那小溪中水。” “那小溪据此四五十步,全靠姑娘一桶一桶提来?” “是,闲暇之时便去打两桶。” 赵辛默然。 “那今日,姑娘怎会被困于河中?” “小先生带给妾身竹笋,妾身无以为报,想着再钓几尾鱼获送给先生的,却不想。。。弄巧成拙。” 蔡乐姬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微笑。 赵辛走到柴房门口,看着依旧不见停歇的雨势,心中思绪万分。 “这姑娘,竟然只为了给我烧水洗澡,用光了缸中之水,烧完了囤积之柴。” “再想想自己未穿越之前,追求过的大学同学。” “她过生日,自己花光了生活费,买了一个价值3000多元的包包,居然被她嘲笑说:这辈子只能买的起这个价位的。” 两者相差,云泥之别。 转头,看着蔡乐姬苍白的面孔,上面还沾了些许黑灰。 魅惑众生的绝美容颜上,居然平添了几分烟火气。 赵辛笑了笑。 不再去看。 依旧望着屋外的大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小先生,水烧好了,你先去明堂稍待。” 娇柔的声音响起,打断了赵林的思绪。 闻言,赵辛转身,面朝灶房内。 随后,赵辛走到蔡乐姬身前,慢慢蹲下。 “无妨,你已经做了你的事,接下来是男人的事。” 蔡乐姬听着,眼眶不知怎的微微泛红,鬼使神差之下,居然点了点头。 赵辛起身,拎着两个干净的木桶,在大锅内一捞,两个木桶便已盛满。 “小先生,我给你打伞。” 雨夜。 院中。 两人。 有一对身影。 往来于竹屋与灶房之间。 女子撑伞,男子拎桶。 “小先生,水倒好了,你先洗吧。” “你先洗,你体弱,现在又染上风寒,再等下去肯定会病倒。” 赵辛擦了把汗说道。 “小先生,你救了乐姬,乐姬无以为报,寒舍简陋,一桶热水助小先生驱寒,请小先生莫要。。。” “不必再说,我赵辛生于天地之间,还做不到我在里面沐浴,生病女子在外面烧水之事!快快去罢!” 赵辛脸色坚决,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蔡乐姬见赵辛隐隐有些许怒意,只好作罢。 只能抬步,走入沐浴房内,拉下轻纱。 良久,浴罢。 蔡乐姬走出屋内,见房中已空无一人,只留一片竹简。 竹简中写道:借姑娘纸伞一用,来日归还。 “小先生还有伤口尚未处理!怎般这就离去!” 蔡乐姬心底一颤,失声自问。 回到草庐,赵辛将纸伞立于门脚,转头看了眼隐藏在黑暗中的山林。 雨声的遮掩之下,似有几人快速退去。 “先生,我回来了!” “龙田回来了?淋湿了没,我给你烧了热水,速去沐浴,当心染上风寒。” 诸葛亮摇着羽扇,从内屋走出接过酒葫芦。 “嗯,稍后就去,中途遇到人家,借了纸伞和衣物,还算万幸。” “那就好,先喝口酒,去去湿气。” ----------------- 三日后,正午,饭后。 自从两日前那场雨后,近几天,万里无云。 气温也渐渐升了一点,驱散了山中的些许寒气。 赵辛此刻正与诸葛亮围棋对弈。 有一说一,诸葛亮的棋艺当属当世一绝。 赵辛这几天就没赢过,前几天水镜先生在的时候,纯属是瞎说。 只是凭着棋局展露自己的头角。 要说真的对弈,一百个赵辛也比不上一个诸葛亮。 “请问,佐料买家可在此?” 赵辛闻言,随手一抹棋子,将棋局打乱,应道。 “是是是,在这。” “你这逆徒!又耍赖!” 诸葛亮目瞪口呆的看着朝外跑去的赵辛,眼里尽是怒然。 聪慧如孔明,这几天也被赵辛层出不穷的耍赖手段,搞的焦头烂额。 有故意将水渍撒在棋盘上,要求重来的。 有借口屎尿甚急,尿遁的。 更有甚,居然提前藏了棋子。 待到诸葛亮下到中途,居然发现,棋碗中空空如也。 诸如此类。 “客官,可是您要的佐料?” “是我。” “面如冠玉,俊朗无双,眼中似有星辰,不错,跟祖奶说的一样。” “那老妇人果真如此说我?” 赵辛听着粗莽少年口中的评价,压抑不住,不免咧起嘴角。 “是,客官,你要的佐料,还需要付500文。” “等等。” 赵辛笑着回了一句,随即走回院子。 “先生,借点银钱可好。” “你又要作甚?” “买些杂货,不多,800文就好。” “可我刚才明明听到是500文!” 诸葛亮摇着扇子,从屋内取出一小袋,扔给赵辛。 “拿去罢,说来,你这几天也算勤勤恳恳,算是赏你的。” “多谢先生。” 赵辛捏着布袋,来到粗莽少年身前递去。 “食盐?” “什么?” 赵辛低头一看,布袋里确实装满了食盐,虽然其中有砂砾,但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精品了。 “哦,你算算,这些东西值多少食盐,剩下的还我。” 赵辛不动声色,心里却乐开了花,没想到自己这个先生还挺有钱。 “是是是,小的一定仔细估量,不敢占客官便宜。” 粗莽少年说着,哆哆嗦嗦的从驴背上取出一杆小称仔细称量。 不多时,便已称好,满满一车的佐料,只换了一两左右的食盐。 荆州之地就是如此,三国时期缺盐。 荆楚之地尤为短缺,所以荆州这里的人,口味都偏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