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家师孔明,助我结拜蔡文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正午遇良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将这些佐料都搬到院中,整齐堆好。” “好的客官。” 粗莽少年应道,随手提起两大捆佐料健步如飞,宛如没有提重物一样。 “你可曾习武?” 赵辛看着来来往往健步如飞的少年,好奇的问道。 “未曾,就是力气大了点。”粗莽少年憨厚应道。 “哦,你是哪里人?” “小的巴西郡宕渠人(今四川省达州市渠县)” “那为何在荆州?”赵辛疑惑的问。 “嘿!起~小的籍贯益州,现在在祖父祖母家中暂住。” 粗莽少年提起最后两捆佐料说道。 "祖父祖母?籍贯益州巴西郡宕渠?天生神力?" “你可信王?” “不是,小的何平,字子均。” “何平!”赵辛猛然一顿。 “想起来了!王平!字子均,籍贯益州巴西郡宕渠,幼时寄养于外祖父何氏之家,所以又叫何平,后来才改回本来的王姓。” “居然让我遇到了王平!” 赵辛在心中疯狂回忆起史书所讲。 作为历史系的硕士,这些东西只要有点头绪,自己就能想起来。 “才能自不必多说,王平出身贫寒,自幼寄养在外祖父何氏家中,没读过书,从军当兵之后字都不会写,史书中也记载他“识字不满十”。 “但是他却很喜欢书,经常让别人为他读一些历史类的传记。” “而他,光靠听就能复述出大概的意思,甚至到后来,他还能靠口述,让别人代写书籍,而且写出的书都很有意理。” “武力方面也不容小觑,史书记载,街亭大战时,王平曾与张郃斗过一场。” “原著写的很清楚,王平见魏兵来攻街亭,于是领兵前去救援,半路遇到张郃。” “双方战数十余回合,王平兵穷势孤,只能败退而走。” “也就是说,王平在战局上处于劣势时,在武力上也只是稍弱于张郃。” “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其勇武曾让诸葛亮都为之惊叹。” “王平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还能和张郃斗数十回合,可见王平武力非同一般!” “魏延也曾与张郃斗过两次,而且两次都没有占到便宜,可见魏延的武艺也要弱于张郃。” “若是用张郃作为参考的话,张郃>魏延=王平?” “只是魏延投靠刘备较早,军中有威望,所以名声要比王平大一点?” 赵辛快速的从脑中提取出关于王平的事迹,得到的结论让赵辛不免大吃一惊。 再看向那个粗莽少年,眼中竟有了些火热之意。 “你现在以何事谋生?”赵辛热切的看着王平问道。 “小的以苦力谋生,待到时机成熟,想去军营中试试。” “可曾想读书习武?”赵辛紧接着问道, "若是能把王平拐来。呸!请来。" "再给他教授一些兵书之类的,那这个人就可堪大用。" "识字不过十,就能口述写书,若是识字,那还了得?" “小的。。小的未曾想过!” 王平听后,眼睛亮了亮,开口说道。 “那给你这个机会,你可会把握住?” 赵辛热切的问道,虽然心里知道,这样迫切可能会引起王平的警觉。 但看眼下,王平与自己穿越来后的年龄大致差不多,十八九岁的样子,从年龄来看,很快就要进入军营。 若是这次放跑了他,下次再见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了。 “这。。。此事。还需和祖父祖母商议,万望客官海涵。” 果不其然,王平思索片刻拒绝道。 “唉,既然如此,那你就先回去吧,待问过祖父祖母之后,不管接不接受,都要来跟我说,可以吗?” “这样吧,剩下的这些盐都给你,就当是我预定的下一批佐料,不过还是得由你送来,若是别人送来,我可就一概不收。” 赵辛依旧没死心。 “客官,此话当真?” 王平惊喜的看着赵辛手中那袋盐说道。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 “好!” 王平沉默半天,脸都红了,就回了一个"好"字。 赵辛扶额,果然是大字不识几个,一句成语都憋不出来。 看着牵驴返回的王平,赵辛一刻都不愿挪开视线。 忽然,走了没多远的王平转身,朗声问道。 “客官,此处可是卧龙先生居所?” “是!” “那客官是?” “我乃卧龙先生弟子。” “好!” 又一个好!赵辛看着愈行愈远的王平,终于收回目光,返回小院。 “回来了?” “嗯。” 赵辛拉着脸回道,头都不抬。 “那粗莽少年有何异于常人之处?” “唉~没有。” 赵辛耷拉着脸,搬了小板凳,坐在堆积如小山般的佐料前,默然不语。 诸葛亮听闻赵辛这种态度也未生气。 而是在赵辛看不见的地方,朝着山林里轻挥几下羽扇。 “龙田,你这是何为?怎地买了如此多的佐料。” “赚钱啊先生!有钱行走天下,无钱寸步难行。” 赵辛背对着诸葛亮,哭丧着脸说道。 “先生,教我提炼辛辣之味可好?” “提炼辛辣之味不难,教与你也无妨,但你须知,做这等事,万不可荒废学业。” 诸葛亮走到赵辛身旁蹲下,与平常人家的农夫一般无二。 “学生知道了,先生,午后可有学科教我?” “并无。” “那学生现在就想学提炼之法。” “可,我去歇息一会,你将几样佐料分类整好,莫要此般杂乱,看了心烦,做好后,取三两食茱萸找我。” 诸葛亮起身,摇着羽扇优哉游哉进了草庐。 半晌,赵辛捧着分类整好的佐料,走进草庐。 诸葛亮正躺在床榻之上假寐,见到此赵辛犯了难。 叫不叫醒?还是等着? “好了?” 就在赵辛蹑手蹑脚准备出去之时,背对赵辛躺着的诸葛亮突然出声。 “好了,先生。” “嗯!食茱萸可带来?” “嗯,在这,三两,分毫不差。” 赵林知道,这种不起眼的小东西,在古代是人们的调料。 在辣椒传入中国以前,食茱萸一直充当就是辣椒的角色。 而现在吃的辣椒是,是南美洲热带森林中的野生种,原产国是墨西哥。 因为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辣椒被哥伦布带入欧洲。 在明代的时候,辣椒才被葡萄牙商人引入中国。 所以此时要提炼辣味,只得用食茱萸这种中国的"本土辣椒"才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