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与此同时,林裴家的小院内,却是一片喜气洋洋。林一飞,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乡间地主之子,突然之间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他站在自家门前,望着远处缓缓驶来的马车,心中五味杂陈。马车停下,裴玄亲自下车,面带微笑地走向他,手中还拿着那份沉甸甸的圣旨。
“林大人,恭喜了。”朝廷宣旨太监的声音温和而有力,打破了小院的宁静,“你虽出身乡野,但才华横溢,实乃国家之幸。望你日后能勤勉尽职,不负圣恩。”
林一飞愣了愣,心说也不知道接旨到底是不是要说万岁万岁万万岁,听到那太监说只要跪下就行,随即才跪倒在地,双手接过圣旨,紧张得声音都有些颤抖道:“多谢大人提携,林一飞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望。”
林裴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儿子林一飞与裴玄及宣旨太监渐渐远去的背影,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了欣慰的弧度。
他转身回到书桌旁,手指轻轻摩挲过那些泛黄的书页,心中五味杂陈。对于这突如其来的荣耀,他既感到无比的骄傲与喜悦,又隐隐夹杂着几分不安与疑虑。
“秦桧……他终究还是出手了。”林裴低语,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
他深知,这份突如其来的恩宠,背后定有秦桧的精心布局。作为当朝权臣,秦桧的手段与心机无人能及,而他之所以如此看重并提拔林一飞,当然因为两人那不一般的关系了,虎毒不食子,任何人对自己的亲骨肉都没有不好的道理,即便是秦桧也不例外。
林裴叹了口气,这些年来,他一直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个秘密,生怕它成为林一飞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如今,秦桧的这一步棋,无疑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向林一飞表达着自己的父爱,即便他可能并不知道。
“一飞啊一飞,你的命运从此将不再平凡。”林裴喃喃自语,眼中既有担忧也有期待。
他知道,自己必须更加谨慎,不仅要保护好自己的“儿子”,还要尽量引导他如何在复杂的福州官场立足。
想到这里,林裴提笔写下了一封信,准备寄给远在杭州的秦桧,没人知道的是,林裴和秦桧还是同乡的好友,虽然秦桧这个人既趋炎附势又卖国求荣,可对自己的朋友还都是不错的,尤其把他的婢女和儿子送来林家以后每年都会派人送很多银钱给林家,算是对林一飞的“交代”。
信中,他详述了今日发生的一切,并把自己对秦桧在这里为官的担心和对未来的一些想法写了出来,也同时希望秦桧能够继续关注林一飞在仙游的情况,不要从现在以后就不管不问了。
写完信后,林裴又仔细审阅了一遍,确保每一个字都准确无误后,才命人快马加鞭送往杭州。随后,他步出书房,来到院中,只见林一飞正与差人们交谈甚欢,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光芒。
林裴心中一动,走上前去,轻轻拍了拍林一飞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一飞,记住,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艰难,都要保持本心,不忘初心。权势虽好,但不可迷失自我。你是林家的希望,也是为父的期望。”
林一飞闻言,抬头望向林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重重地点了点头,承诺道:“父亲放心,孩儿定当铭记教诲,不负所望。”
回到房中,夜色已悄然降临,烛光摇曳,映照着他略显复杂的面容。他坐在案前,手中紧握着那道沉甸甸的圣旨,心中五味杂陈。
回想起今日的一幕幕,他不禁苦笑,心中暗自思忖:“为了这么个从九品的小官,还真是拼爹拼得太疯狂了。”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那张仅仅见过一次的威严而又复杂的脸庞。
尽管他们之间的关系微妙且鲜为人知,但林一飞能感觉到,那份来自秦桧的“关怀”还真是用心良苦,至少在他心中,秦桧是真心希望自己能够有所作为的,还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秦桧啊秦桧,您对我真是太好了。”林一飞低语,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激与无奈。他知道,这份恩宠背后,不仅仅是权力的游戏,更是自己未来命运的枷锁。
他必须更加努力地证明自己,不仅为了林家的荣耀,更为了摆脱“拼爹”的标签,真正在官场中立足,否则以后秦桧倒了自己还是逃不了树倒猢狲散的悲惨命运。
思绪万千间,林一飞忽然想起了父亲林裴的嘱托:“保持本心,不忘初心。”这句话如同一股清泉,瞬间浇灭了他心中的浮躁与迷茫。
他睁开眼,目光变得坚定而清澈,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是的,我不能让任何人失望,包括我自己,就算做不了岳飞,也至少不能和秦桧一起遗臭万年吧。”
林一飞暗暗发誓,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棂,让清凉的夜风吹拂面颊,仿佛也吹散了他心中的阴霾。望着满天繁星,林一飞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决心与希望。
他知道,未来的路或许布满荆棘,但只要他坚守本心,勇往直前,就没有什么能够让他害怕的,虽然活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当官,但他相信有两世为人的经验自己应该能够做好一个九品芝麻官。
回到案前,林一飞铺开宣纸,提笔欲书。他打算将自己今日的感受与未来的规划记录下来,作为自己为官之路的起点。
笔尖轻触纸面,墨色晕染开来,正如他即将展开的仕途,虽未知却充满可能。林一飞深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但他已经准备好了,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消息迅速传遍了仙游,人们议论纷纷,有人为温晟的落选感到惋惜,也有人对林一飞的崛起感到好奇与敬佩。
仙游县的士绅百姓们,在得知林一飞被任命为屯田官,而原本被视为此次任命不二人选的县太爷之子温晟公子意外落选的消息后,整个县城仿佛被一股无形的风波席卷,议论之声此起彼伏,街头巷尾无不充斥着对这一突发事件的讨论。
县衙附近的茶馆里,茶客们纷纷放下手中的茶杯,交头接耳,脸上满是惊愕与不解。老一辈的士绅地主们摇头叹息,感叹世事无常,认为温晟自幼聪颖过人,且家世显赫,此次落选实属意外。他们或许在心底为温晟感到惋惜,但更多的是对官场复杂多变的感慨。
市井之中,百姓们则更多地从实际角度出发,讨论着新屯田官的到来能否带来实惠。他们希望林一飞能够改善农田灌溉,提高粮食产量,减轻赋税负担,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宽裕。
同时,也有不少人担忧,新官上任三把火,不知林一飞会否带来什么新的变革亦或是会为林家牟利,让他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对于温晟的落选,百姓们虽感意外,但并未过多深究。他们知道,官场之事,往往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有人私下里猜测,或许是因为温晟年轻气盛,行事张扬,又或是县太爷温知礼温大人得罪了某些权贵;也有人认为,是林一飞背后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强大助力,才使得他能够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总之,林一飞当上屯田官的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它不仅改变了林一飞个人的命运轨迹,也深刻地影响了仙游县的社会风气和民众心态。而这一切,都预示着未来的日子里,仙游县将会迎来一系列新的变化与挑战。
县太爷温知礼府内,烛光摇曳,映照出他阴沉不定的面容。得知儿子温晟未能如愿成为屯田官,他心中怒火中烧,却又不得不强压下来,转而将这股怒气化作对林一飞的刁难。在他看来,林一飞的上任,无疑是对自己家族权威的一次挑衅,他誓要让这位新来的屯田官明白,仙游县的天,终究还是姓温的。
次日,一封手谕悄然送至林一飞手中,内容简短而强硬,要求他即刻前往县城衙门办公,并明确指出,县衙内并无现成官邸可供屯田官居住,需自行解决住宿问题。这一决定,在县内再次引起轩然大波,众人都知这是温知礼对林一飞的刻意为难,但碍于温家的权势,无人敢言。
林一飞接到手谕,并未显露出过多情绪,只是淡淡一笑,心中已有了计较。他深知,这第一道难关,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若能妥善处理,不仅能立威于民,也能让县里那些暗中窥视的势力有所忌惮。
于是,林一飞找到了父亲林裴,将此事和盘托出。林裴闻言,眉头紧锁,但随即舒展开来,拍了拍林一飞的肩膀,笑道:“一飞,你且放心,此事为父来安排。温知礼虽势大,但仙游县咱们林家也不是易与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