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飞见状,知道事情远比想象中复杂,他深吸一口气,决定进一步探明真相:“康掌柜,你且放心,本官并无意为难于你。只是,这血诗背后隐藏着重大的秘密,而你的招牌字迹与之相似,或许只是巧合,但也可能是你解开这谜团的关键。因此,本官希望你能如实相告,你与这血诗,是否是你所写?”
康茂生闻言,双腿一软,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双手紧握成拳,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连声辩解道:“大人明鉴,小人冤枉啊!那血诗之事,小人从未听闻,更别提是其所为。小店招牌确是多年前请镇上一位老秀才所书,字迹相似或许只是巧合,小人实在不知其中缘由啊!”
林一飞见状,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怒喝一声,声音中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量:“康鹰,你且抬头看看,这书信与血诗的字迹,无论是笔锋走势还是力度深浅,皆如出一辙,岂是巧合二字所能解释?本官念你平日里为人和善,不愿轻易定罪,但你若再行狡辩,休怪本官无情!”
说着,林一飞将手中那几封从糕饼店搜出的书信重重拍在案上,书信上的字迹与血诗的确有着惊人的相似度,仿佛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心境下的书写。康茂生被这突如其来的怒喝和证据震慑,身体微微颤抖,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与挣扎,这才颤抖着麾下将事情一五一十说了起来。
他深知此刻的狡辩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泥潭。终于,他咬紧了牙关,仿佛下定了决心,将心一横,声音颤抖却坚定地说道:“大人,小人确实有隐情未报,但请容我先从头说起……”
“那日,小人因一时贪念,赌桌上输得精光,心中烦闷不已。恰逢那位永定来的客商,肩上挑着粗纸,腰间还挂着几串铜钱,经过小店门前。小人见他衣着朴素,行色匆匆,便起了贪念,悄悄跟在了他身后。待到那十里亭时便寻了根木棒下手,谁知打死那人后一看那串竟然只是干柿株,小人杀了人,又无勇气自首,便写了那首诗,原想除非马长角才能有人破案,不想却被大人破了,小人心服口服,任凭处置!”
林一飞闻言,心中五味杂陈,他叹了口气,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似乎是在审视着人性的复杂与法律的界限。片刻后,他缓缓转过身,目光重新落在跪在地上的康茂生身上,那眼神中既有惋惜也有坚定。
“康茂生,你一时贪念铸成大错,不仅害了他人性命,也毁了自己的前程。本官虽同情你的境遇,但律法无情,必须公正裁决。”林一飞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打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
他对南宋的律法不是太懂,所以只能转而看向身旁的师爷齐宗,齐宗已是一脸严肃,捋着胡子,缓缓说道:“大人,按我大宋律法,故意杀人者,确可判三年发配充军,但此案情节恶劣,死者无辜,且康茂生事后又伪造血诗企图误导官府,实属罪加一等。然,律法亦有情,康茂生能真心悔过,又承认了罪行,按律可酌情考虑。”
林一飞闻言,眉头微蹙,心中暗自思量。南宋的律法相较于后世确实显得宽容,但他也深知,法律的执行需兼顾情理法三者,不可偏废。他沉吟片刻,最终开口道:“康茂生,你虽犯下重罪,但若能真心悔过,并在狱中积极改造,本官会尽力为你争取从轻发落。不过,你必须明白,无论何种惩罚,都无法抹去你犯下的罪行,更无法挽回那无辜者的生命。”
康茂生闻言,泪水夺眶而出,他哽咽着说道:“大人,小人知错了,愿意接受任何惩罚。只求大人能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我余生能有机会赎罪。”
林一飞望着康茂生那悔恨交加的面容,心中既有严厉也有慈悲。他深知,作为一方父母官,不仅要维护法律的尊严,更要引导迷途之人回归正道。于是,他沉声宣判:“康茂生,你因一时贪念,犯下故意杀人之罪,且事后伪造证据,企图逃避法律制裁,情节严重,本应严惩不贷。但念你最终能坦白罪行,表现出悔过之心,本县决定依据大宋律法,并兼顾情理,判处你三年发配充军,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堂内一片寂静,随后是轻微的唏嘘声。康茂生闻言,身体一震,随即重重磕了几个头,感激涕零:“多谢大人开恩,小人定当在充军之地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师爷齐宗在一旁不住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之色。他心中暗道,这位年仅十八九岁的年轻知县,不仅才智过人,能迅速侦破这桩五年前的悬案,更难得的是他心怀慈悲,能在严格执法的同时,给予罪犯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样的官员,实乃百姓之福。
宣判之后,林一飞又亲自监督了案卷的整理与归档,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公正无私,不留瑕疵。他深知,每一个案件的处理,都直接关系到百姓对官府的信任与尊重。而他,作为这方土地上的父母官,必须以身作则,树立律法的威严与公正。
随着康茂生一案的尘埃落定,龙溪县内外一片哗然,百姓们纷纷议论着这位新任知县林一飞的雷霆手段与非凡智慧。一时间,“林青天”的称谓在街头巷尾不胫而走,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佳话。
林一飞与捕头王甫,这一对年轻有为的组合,在短短数日内便在龙溪县树立了威信。王甫原本也只是刚刚上任的代理县尉,但在此次案件中,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不懈的努力,协助林一飞搜集到了关键证据,其表现令人刮目相看。两人的默契配合,让龙溪县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也让那些原本对林一飞持观望态度的士绅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年轻县令的能力与决心。
而县丞沈意安,起初对林一飞的到来并未放在心上,甚至因对方年轻而心生轻视。然而,康茂生一案的迅速侦破,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态度。两人之间的关系也由最初的疏离逐渐转变为相互尊重与合作。
夕阳西下,余晖洒满了龙溪县的街巷,给这座古朴的小镇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纱。林一飞的心情如同这天气一般,格外明媚。康茂生一案的顺利解决,不仅彰显了他作为知县的公正与智慧,更让龙溪县的百姓看到了希望与安宁。
夜幕降临,林一飞换下了官服,换上了一身便装,步履轻快地走向县中最为有名的娇凤楼。他心中暗自思量,这一日的辛劳理应有些放松的时刻,而邀请王甫一同前往,更是为这难得的闲暇时光增添了几分乐趣。
到了娇凤楼前,灯火辉煌,丝竹之声隐约可闻,一派繁华景象。林一飞微笑着递给门童几块碎银,轻声吩咐了几句,不多时,王甫也换了一身便服,面带笑意地走了出来。两人相视一笑,并肩步入楼内。
娇凤楼内,装饰典雅,香气袭人。厅堂中央,几位清倌人正轻拨琴弦,吟唱着小曲,声音婉转悠扬,如同天籁之音。林一飞与王甫被引至一间雅致的包间,桌上已备好了美酒佳肴,以及几样精致的点心。
“王捕头,这可是我第一次在享受花酒之乐,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林一飞笑着举杯,向王甫致意。
王甫哈哈一笑,也举起酒杯回应:“大人有如神助,破了那桩大案,理应好好庆祝一番。来,干杯!”
两人碰杯,一饮而尽。随后,清倌人们鱼贯而入,依次献上了她们的拿手曲目。虽然林一飞对这些女子的容貌并未感到特别惊艳,但她们的歌声与琴艺却让他和王甫听得如痴如醉,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这悠扬的旋律飘散而去。
席间,两人不时交流着破案的心得与体会,也对未来的工作做了简短的规划。
酒过三巡,雅间内的气氛愈发融洽,清倌人们的琴声和歌声似乎也更加缠绵悱恻。这时,一位眼波流转、笑容可掬的清倌人,借着为林一飞添酒的间隙,轻轻说道:“大人初来乍到,可能还未曾细细领略龙溪的风土人情呢,咱们龙溪县可是别有一番景致。”
王甫闻言,放下手中的酒杯,接过话茬:“是啊,大人,龙溪县最大的不同便是这水网密布,溪流纵横。您瞧,城里那几条蜿蜒的河,滋养了这片土地,也带来了不少麻烦。”他顿了顿,神色变得凝重,“每到雨季,那河水便如猛兽般肆虐,不少农田被淹,百姓们辛苦一年的收成往往毁于一旦。更别提那些乡间小路,雨后泥泞不堪,行人车辆皆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