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一章 土制炸药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范汝为的起义,无疑是对南宋朝廷权威的直接挑战,更是对现有秩序的一次猛烈冲击。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林一飞深知自己作为龙溪县令,肩上的责任重大。他必须迅速做出决断,既要稳定本县局势,防止起义军波及至此,又要妥善处理好与范汝为之间的复杂关系,林一飞立即召集县衙众人,商讨对策。 林一飞站在县衙大堂中央,望着堂下神色各异的官员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沉重的责任感。他深知,自己所处的南宋时期,正是内忧外患交织的动荡年代,农民起义频发,几乎成了时代的缩影。今日,这份历史的重担竟也悄然降临到了他的肩头。 “各位”林一飞沉声道,声音虽不高亢,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们龙溪县虽地处偏远,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范汝为将军的起义,虽与我们无直接干系,但其声势浩大,不得不防。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做好万全准备。” 他环视一圈,见众人皆点头应和,便继续说道:“目前,起义军距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这是我们的优势。但切记,不可因此懈怠。我意,即刻分派任务。”言罢,林一飞迅速部署起来。他首先命令县尉加强县城的巡逻与守卫,确保城门日夜有人值守,严防死守,不给起义军任何可乘之机。同时,他还派遣了几名精明强干的衙役,乔装打扮前往邻近州郡探听消息,以便及时掌握起义军的动态。 “另外,”林一飞话锋一转,目光落在了负责城防工程的官员身上,“排水系统改造工程乃我县民生大计,不可因外界风云变幻而中断。我要求你们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争取早日完工。这不仅是对百姓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一种保护。” 官员们闻言,纷纷领命而去,各自忙碌起来。林一飞则留在县衙,继续审阅公文,同时密切关注着外界的变化。他深知,作为一县之主,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龙溪县万千百姓的安危,容不得半点马虎。 夜幕降临,县衙内灯火通明,林一飞独自坐在书房中,手捧一卷史书,心中却难以平静。他回想起与范汝为并肩作战的日子,那段时光虽然艰苦,但两人彼此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如今,昔日的战友却成了朝廷眼中的叛贼,这怎能不让他感到痛心与无奈? 然而,林一飞也明白,自己身为朝廷命官,必须忠于职守,维护龙溪县的稳定与安宁。 林一飞的思绪在夜深人静时愈发清晰,他深知仅凭县城内现有的几百名衙役,若真与范汝为麾下的起义军正面交锋,无疑是螳臂当车。他必须另辟蹊径,寻找能够智取而非力敌的方法。 这时,他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刚穿越到这个世界时,出于好奇,在家中秘密试验土制炸药的一幕。那时,他利用现代知识,结合古代材料,其实已经算是制成了威力不俗的简易炸药,只因当时没人相信自己,原料数量又有限,所以后来才搁浅。 想到这里,林一飞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史书,起身吹灭烛火,披上夜色,悄悄去了书房,开始埋在案头写起了当年的那些材料配比,为了龙溪县的百姓,也为了自己,他终于要用这超时代的武器了。 次日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龙溪县的街道上,整个县城似乎还沉浸在宁静之中,但县衙内却已是一片忙碌。林一飞早早起身,心中满是对即将实施计划的决心与期待。他深知,这一决定不仅关乎龙溪县的安危,更是对他个人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 早餐过后,林一飞召集了县丞沈意安和王甫,宣布了他的决定:“我们需立即筹备一批特殊物资,用于增强县城的防御。这些物资包括硫磺、木炭、硝石等,我将亲自监督其采购与保管。” 沈意安闻言,眉头紧锁,担忧之情溢于言表:“大人,此等物资多为民间制造火药所用,于战场上没甚用处,与其如此还不如去山中暂避的好。” 林一飞深知沈意安的顾虑,但他语气坚定,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绝:“沈县丞所言极是,但眼下形势紧迫,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自有分寸,定能确保万无一失。至于百姓,我们做两手准备,如果不行再去山里暂避一时也不晚。” 见林一飞态度坚决,沈意安虽心有不甘,却也只好点头应允,毕竟作为下属,他必须服从县令的决定。随后,林一飞亲自撰写了采购清单,并派遣了信得过的衙役,秘密前往周边村镇及更远的地方,以最快的速度采购所需物资。 林一飞深知,要成功制备出简易炸药,仅凭自己一人之力难以完成,需要得力的助手以及可能的专业知识辅助。他转向一旁的王甫,这位代理县尉,一向和自己站在一起。“王甫,你即刻挑选几名最为精明且忠诚的衙役,他们需要有足够的细心与耐心,我将有重要任务托付于他们。” 王甫闻言,不敢有丝毫怠慢,迅速挑选了几名平日里表现优异的衙役,准备随时听候林一飞的调遣。 随后,林一飞的思绪又飘向了城中的济仁堂,那里住着苏瑶,这时代的中医大都懂一些方士练丹那类无用的东西,但这对于自己配置火药却有些用处,想到这里,林一飞不再犹豫,决定亲自前往济仁堂邀请苏瑶。他换上便服,轻车简从,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不久便来到了济仁堂门前。 踏入门槛,一股淡淡的药香扑鼻而来,林一飞轻车熟路地走向苏瑶。只见苏瑶正低头研究着一本古书,眉宇间透露出专注与认真。听到脚步声,她抬头一看,见是林一飞,脸上不禁露出了惊喜的笑容:“林大人,您怎么有空来此?可是何姐姐寻我?” 林一飞微笑着走近,开门见山地说:“苏瑶,我有件紧要之事需你相助。我需要制作一种特殊的东西,它虽非医药,却能在关键时刻保护我们的县城。如果起义军至此,或许能派上用场。” 苏瑶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与兴奋:“哦?竟是这等奇事?林大人尽管说来听听,苏瑶虽不懂那些高深的理论,但或许能提供一些帮助。” 林一飞便将自己的计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苏瑶,包括需要采购的硫磺、木炭、硝石等材料,以及他打算利用这些材料制作简易炸药的想法。苏瑶听后,非但没有丝毫退缩,反而更加兴致勃勃:“这等事物,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林大人若不嫌苏瑶一介女流,我必定全力以赴。”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立即着手准备起来。苏瑶利用其在药材采购方面的经验,协助林一飞优化了采购方案,确保所有材料都能以最快速度且保密地集齐。同时,她也利用自己的医术知识,为林一飞提供了一些关于材料处理与保存的建议,使得整个制备过程更加顺利。 其实她之所以愿意帮助林一飞,还是多亏了帮何三娘看病这段时间,从何三娘口中得知的事,她原是一位寡居的妇人,做了林一飞的厨娘后两人情投意合,林一飞才纳何三娘做的外室,何三娘还常向苏瑶讲述林一飞过去在屯田令任上的事迹,那些关于他如何心系百姓、改良农耕技术、减轻百姓负担的故事,让苏瑶对林一飞的印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林大人啊,他真是好官呢。”何三娘在一次闲聊中感慨道,“在屯田时,他见百姓辛劳,便亲自下田试验,寻找提高产量的方法,还带领百姓兴修水利,这才保住了那一方土地的生机。” 苏瑶听着这些故事,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她开始理解为何林一飞在面对范汝为起义这样的危机时,能够如此冷静果断,同时又充满人情味。他不仅仅是一个官员,更是一个心系苍生、勇于担当的人。 “原来,林大人还有这样的一面。”苏瑶感叹道,“我一直以为,他像传言中那般是个好色成性的脏官呢。” 何三娘轻轻拍了拍苏瑶的手背,笑道:“人言可畏,苏瑶妹妹还是不要相信这些话,自从纳了奴家为妾,大人都没沾花惹草过呢。” 随着采购的硫磺、木炭、硝石等关键材料陆续到位,林一飞与苏瑶在县衙后面的一间僻静厢房中,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土制炸药的配制工作。这间厢房被临时改造成了简易的实验室,四周用厚重的布幔遮挡,以防光线泄露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林一飞凭借着他那超越时代的化学知识,结合苏瑶在药材处理上的精细手法,两人小心翼翼地称量着每一种材料。硫磺的刺鼻气味与硝石的淡淡硝味交织在一起,弥漫在整个房间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期待的气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