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驿外,齐归已带领侍卫们整装待发,他们或检查马匹,或调整装备,一切都显得那么井然有序。见到林一飞出来,齐归立刻上前几步,行了一礼后,低声汇报了昨夜的守卫情况,并确认了今日的行程安排。
“大人,昨晚一切安好,无人靠近馆驿半步。今日我们计划继续北上,预计傍晚时分能到达下一个驿站。”齐归的声音沉稳有力,透露出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林一飞点了点头,目光中闪过一抹赞许。他忽然想起昨晚未曾深聊的话题,于是问道:“齐大人,我见行事颇稳重,不知在军中担任何职?”
齐归闻言,神色微变,随即恢复如常,拱手答道:在下乃神武军一名制使,奉命保护大人安全。”
林一飞闻言,心中不禁暗自惊叹。神武军乃是南宋比较精锐的部队之一,能得此等人亲自护卫,想来他的安全应该不成问题。
“原来如此,齐制使真是深藏不露啊。有你在,本官和两位夫人的安全应当无恙。”林一飞微笑着道。
齐归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谦逊之色。“大人谬赞了,保护大人乃是我的职责所在。请大人放心,在下定当竭尽全力,确保大人一家平安。”
言罢,两人相视一笑,林一飞转身回到房间,轻轻唤醒苏瑶与何三娘,三人一同享用了馆驿准备的早餐后,便踏上了新的旅程。
路途渐远,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蜿蜒的官道上。随着马车缓缓前行,队伍适时地在一片树荫浓密之地停下休息,马儿们低头啃食着鲜嫩的青草,侍卫们则或坐或站,稍作休整。
林一飞与苏瑶、何三娘在随行的马车内小憩,苏瑶轻轻拉了拉林一飞的衣袖,眼神中带着几分深思。
“官人,瑶儿想与你说件事。”她轻声细语,语气中满是关切。
林一飞转头望向她,见她神色认真,便温柔地问道:“何事让娘子如此上心?”
苏瑶从袖中取出一张银票,递到林一飞面前,轻声说道:“官人南下平叛,风雨难测,齐制使和这些兵士又一路护我们周全,实属不易。我想,我们理应有所表示。这一千两,夫君可否将它们交予齐归,让他分给侍卫们,也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他们日后也能更加尽心尽力。”
林一飞闻言便是一笑,心说苏瑶还挺细心的,他自然也明白养兵一定要花银子的道理,就道:“娘子言之有理,我们确实应该有所表示。”他接过银票,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
于是,林一飞走下马车,穿过正在休息的侍卫们来到齐归身旁。齐归见状,连忙起身行礼。林一飞微笑着示意他不必多礼,随后将手中的银票递了过去,并诚恳地说道:“齐制使,这一路走来,你与诸位兄弟辛苦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代为分发给众位兄弟,只要大伙尽力,以后我林一飞绝不薄待你等。”
齐归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色。他知道林一飞不缺钱,却没想到他竟然这般仗义疏财,便感激的道:“大人与夫人如此体恤下属,齐某代兄弟们谢过大人。请大人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誓死保护大人与夫人的安全。”说完,他郑重地接过银票,眼中闪烁着光芒。
随后便对诸人高声说道:“大人体恤我等,特赏银一千两!还不谢过大人!”诸人闻言也都面泛喜色齐齐拜道:“多谢大人赏赐!小人愿为恩相效命!”
休息片刻后,阳光似乎更加明媚,为这段旅途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希望。侍卫们重新振奋精神,整理好行装,马匹也恢复了活力,随着一声响亮的号角,队伍再次踏上了北上的征途。有了之前的赏银激励,士兵们的士气高昂,彼此间的协作更加默契,即便是翻山越岭,也显得游刃有余。
沿途的风景逐渐从乡村田野过渡到繁华城镇,每一处都透露出南宋的勃勃生机。商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戏声、以及偶尔传来的丝竹之乐,交织成一幅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终于在十日后,杭州城那巍峨的城墙渐渐映入眼帘。城墙之上,旌旗飘扬,守卫森严,彰显着都城的威严与繁华。城门缓缓打开,一股浓郁的商业气息扑面而来,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行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林一飞一行人在齐归的带领下,缓缓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引来了不少路人的注目。他们或身着华服,或手持折扇,皆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仿佛这世间的纷扰都与他们无关。
正当林一飞打算吩咐齐归先行寻找一处合适的客栈作为落脚之地时,齐归却突然神色变得有些神秘,他轻咳一声,低声在林一飞耳边说道:“大人,此处人多眼杂,不若我们先移步他处,有一事需得大人亲见。”
林一飞闻言,心中虽有疑惑,却也未多言,只是轻轻点头,示意齐归带路。齐归随即领着林一飞一行人穿过几条曲折的小巷,避开了主街的喧嚣,最终停在了一处看似不起眼的小宅院前。宅院虽不大,却也显得清幽雅致。
林一飞正欲询问,只见宅院大门轻轻开启,一位身着儒衫,面容精明的中年人快步迎了出来,他手持一把折扇,半掩面容,眼神中却透露出几分机敏与恭敬。待走近,他躬身行礼,声音中带着几分刻意压低的恭敬:“林大人远道而来,老爷特命小人在此恭候多时了。此宅乃老爷为大人精心准备,虽非豪门大院,却也胜在清净雅致,望大人能满意。”
林一飞闻言,心中顿时明了,原来这一切都是秦桧的安排。他微微一怔,随即恢复常态,淡笑道:“秦相如此费心,本官实感荣幸,不知可否去府中拜会秦相?”
中年人却又从怀中拿出封信递给林一飞,这才施礼道:“此乃秦相给您的信,另外此宅非秦相所有,不过却在他的手上,对外说是大人租下的便是。”
说罢,中年人又引着林一飞一行人入内,宅院内布局精巧,庭院中假山流水,花木扶疏,别有一番风味。苏瑶与何三娘见此,也不禁面露喜色,显然对这座宅院颇为满意。
齐归则在一旁默默观察,心中暗自赞叹秦桧的周全,心里猜测更多的是两人的关系,这又是送侍卫又是送宅院还送钱的,估计秦桧对他的公子秦熺都没这么用心。可问题是既然秦桧这般欣赏林一飞,又为什么事事都不自己出面呢?
他当然知道这不是自己该知道的,索性也就不去想,既然要长期跟随林一飞,那么日后早晚也会知道。
林一飞接过信,目光在信封上稍作停留,随即缓缓拆开,信纸轻展,只见上面赫然写着“相见不如不见”六个字,字迹苍劲有力,透露出一种不言而喻的深意。他微微蹙眉,心中虽有不解,却也瞬间明白了秦桧的用意——此刻相见,或许多有不便,亦或是有更深层次的考量。
林一飞沉吟片刻,提笔蘸墨,在一张新的信笺上写了自己不想一头扎进秦桧怀里的心思以及自己家里现在的情况,写罢,他吹干墨迹,将信纸折叠好,装入信封,封好口,递给了等候在一旁的中年人。
中年人接过信,神色更加恭敬了几分,再次施礼道:“小人定将大人之信转于老爷。老爷闻之,定当欣慰。”
林一飞轻轻点头,目光扫过这座精心布置的宅院,心中知道至少自己平乱归来前他可以放心了,秦桧可以不管自己,但一定不可能不管孙子,他转头看向苏瑶与何三娘,两人正站在庭院中,被这雅致的环境所吸引,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娘子,三娘,我从南方回来前,你们都可暂居于此,待我回来再行打算。”林一飞温声说道,语气中满是温柔。
苏瑶与何三娘纷纷点头,苏瑶就道:“明日瑶儿便寻几个好的稳婆雇来家里住,这样我和三娘姐万一有什么事也方便,官人尽可安心行事,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
齐归在一旁见状,心中也暗自松了口气。他深知,林一飞一行人的安全与舒适,是他作为制使的首要任务。而今,有了秦桧的暗中相助,他们在这杭州城中的行事必将更加顺畅。
中年人手持林一飞的回信,脚步匆匆地返回了秦府。穿过繁复的廊道,他直奔秦桧的书房而去,心中暗自揣测着林一飞信中可能的内容。书房内,秦桧正端坐在案前,手执一卷古籍,眉宇间却难掩一丝忧虑之色,似乎正为朝中之事烦心。
见到中年人步入书房,秦桧微微抬头,目光中闪过一丝询问。中年人连忙上前,双手呈上林一飞的信件,恭敬道:“老爷,林大人已阅信并回了此函,另有一事需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