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九章 伴君如伴虎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秦桧接过信件,轻轻拆开,目光在信纸上快速扫过,当读到林一飞表达的不愿轻易卷入自己势力范围的决心时,嘴角不禁勾起一抹淡笑,心中暗自赞许林一飞的独立与清醒。然而,当读到苏瑶与何三娘皆怀有身孕的消息时,秦桧的眼中瞬间闪过惊喜之色,手中的信纸也不自觉地微微颤抖起来。 “好!好!我秦家后继有人矣!”秦桧忍不住低声自语,声音中难掩激动。他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林一飞是他独子,如今他的两个妻子同时怀孕,无疑为秦家增添了两份厚重的希望。 “你速去安排,找些可靠的稳婆和侍女,送去那座宅院,务必保证两位夫人母子平安,另外告诉萧贵,林大人的家眷若有任何闪失,我要他全家偿命!”秦桧对中年人吩咐道,声音中满是不容置疑的坚决。 中年人闻言,连忙应承下来,心中也为秦家的这份喜讯感到由衷的高兴。林一飞夫妇的安危不仅关乎个人,更与秦家的未来紧密相连。于是,他迅速行动起来,亲自挑选了几位经验丰富的稳婆和忠诚可靠的侍女,准备择日送往林一飞暂居的宅院。 与此同时,秦桧的心情也因这一连串的好消息而变得格外舒畅。他坐在案前,重新拿起那卷古籍,但心思却已飞到了远方,想象着自己也有第三代了,秦熺虽然也不错,可那终究不是亲生骨肉,到底比不得林一飞。 林一飞一家在秦桧精心安排的宅院中安顿了下来,宅内的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温馨与舒适,仿佛是为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而特意布置。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进这清幽的庭院时,宅内已是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苏瑶和何三娘被安排在了宅中最向阳的两间房间,房间里布置得既雅致又不失温馨,窗外便是精心修剪的花木,偶尔传来的鸟鸣声,为这静谧的时光增添了几分生机。 昨天的中年人又秘密送来了四位稳婆,据说是杭州城中口碑极佳、经验丰富的老手,她们的到来让林一飞安心了不少。同时送来的四位丫鬟也各司其职,有的负责打扫庭院,有的则贴身服侍两位夫人,她们都是经过严格挑选,既聪明伶俐又忠诚可靠,让林一飞无需为家中琐事操心。 林一飞知道,这一切都是秦桧在背后默默安排的结果,虽然秦桧一再与他在政治上划清界限,但在这个时刻,他确实为自己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一早,林一飞换上了一袭整洁的六品官服,准备进宫面圣,临行前,他特意来到苏瑶与何三娘的房前,轻声嘱咐了几句,让她们安心养胎,不必为他担心。 随着马蹄声渐行渐远,林一飞踏上了前往皇宫的道路。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的身上,映照出他坚定的身影。他心中默念着即将面圣的言辞,毕竟赵构这个人真的不是善类,本着伴君如伴虎的心思,他的想法自己就算摸不透也绝不应该得罪才好。 初次踏入南宋的皇宫,江北心中不免生出几分微妙的感受。他记得上一世作为游客,站在紫禁城的红墙黄瓦下,那份震撼至今仍历历在目。而今,站在这南宋皇宫的门槛上,虽然规模上远不及紫禁城的恢宏,反而因多了几分江南水乡的温婉细腻,显得更加独特而神秘。 宫门缓缓开启,江北在引导官的带领下,穿过一道道精致的宫门与长廊,每一步都仿佛在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却文化璀璨的年代。与紫禁城的大气磅礴相比,南宋皇宫显得更为紧凑而精致,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匠人的心血与皇家的威严。 然而,最让江北感到不同的是这里的规矩与礼仪。尽管他前世对古代宫廷礼仪有所了解,但真正身处其中,才深切体会到其繁琐与严谨。从进宫的步伐、行礼的姿态,到言语的措辞,无不有着严格的规定。江北在宫中侍从的悉心指导下,足足学了一个多时辰,才勉强掌握了基本的礼仪规范,心中不禁暗暗佩服古代宫廷文化的博大精深。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与准备之后,江北被引领至赵构所在的宫殿。踏入大殿的那一刻,他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的紧张与庄严。 他深吸口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按照所学礼仪,缓缓步入大殿,向赵构行叩拜之礼。赵构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深邃而锐利,轻轻扫过林一飞,心中暗自赞许。他见林一飞身姿挺拔,面容俊朗,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凡之气,不禁微微点头,心中暗道:“此人确是一表人才,乍一看和秦相有几分相似。” “林卿”赵构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近日来,范汝为等起义军之事闹得沸沸扬扬,朕闻你对闵北一带很是熟悉,不知你如何看待这归顺之后的平乱之事?” 林一飞闻言,心中已有所准备,他微微低头,以示恭敬,随后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陛下圣明,范汝为等人虽已归顺,但其麾下兵马众多,人心未稳,若贸然行事,恐生变故。臣以为,当前之策,莫过于许其平乱后官职富贵,他得了富贵,必会对其他各股势力痛下杀手。”“哦?”赵构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兴趣,示意林一飞继续说下去。 “陛下,范汝为虽然归顺,但在微臣看来不过为图富贵而已,若能使其为了财富女子尽出其兵以敌其余几股势力,让他们自相消耗便会令其威胁大大降低。”林一飞条理清晰地分析道,“待他们几股势力消耗得差不多了,范汝为即便能胜出,其力量也已大不如前,对朝廷的威胁自然大大降低。届时,朝廷再大小封他个武将,将其人马分而化之,那时闵北之乱可自解矣。” 赵构听罢,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微笑,觉得林一飞此计既稳妥又狠辣,既能避免朝廷直接面对起义军,又能借刀杀人,削弱对手实力,最多出些粮草也就解决了,他轻轻拍了拍龙椅扶手,赞许道:“林卿此计甚妙,深得朕心。朕就依你所言,着手布置此事。你且放心,待平乱有功,朕定当重重封赏于你。” 林一飞连忙躬身行礼,感激道:“臣谢陛下隆恩。臣定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厚望。” 赵构笑了笑又问:“林卿,家眷还在仙游吗?” 林一飞闻言,就知道了赵构的意思,急忙拜道:“回陛下,臣父母皆在仙游乡里,臣有一妻一妾皆有身孕,因怕无人照料,故而带她们来了杭州城,现租了个宅子安置在嘉兴巷,想来还是在天子脚下安全些。” 赵构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天子脚下,首善之区,林卿尽可安心为朝廷办事。” 言罢,林一飞心中暗自松了口气。他知道,自己这次算是暂时没事了,但未来的路还很长,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站稳脚跟。 林一飞踏出皇宫的那一刻,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心中却因赵构的赞许而涌起一股暖流。他本打算立即回府,去看看苏瑶与何三娘,确保她们安好,毕竟那两位即将成为母亲的女子,是他此刻最大的牵挂。 然而,刚行至宫门不远,一名身着华服、气宇轩昂的中年侍从手持名帖,匆匆而来,拦住了林一飞的去路。“林大人,我家丞相有请,还望大人赏光一叙。”侍从的话语中带着不容拒绝的礼数,同时递上了烫金的名帖,上书“张浚敬邀”。 林一飞心中微动,张浚之名,他自然不陌生。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位丞相以坚定的北伐意志著称,虽然后来在孝宗时因为才具不足北伐失败,但却不失为一位忠臣。 林一飞深知,自己身处朝堂边缘,他不可能和秦桧站在同一阵营,但如果得张浚赏识,或许可借此机会,进一步稳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于是,林一飞稍作思量,便点头应允:“烦请带路,林某恭敬不如从命。”随着侍从的引领,林一飞穿过繁华的街市,来到了位于皇城根下的相府。府邸宏伟,门庭若市,显示出主人非凡的地位与威望。步入府中,林一飞被引入一处清幽的书房,室内书香四溢,窗外竹影婆娑,一派文人雅士之风。 不久,张浚步入书房,他身着朝服,面带温和的笑容,眼中却闪烁着不凡的智慧与决心。“林大人,久闻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张浚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出一股不容小觑的威严。 林一飞连忙起身行礼,谦逊道:“丞相谬赞,林某不过一介微末之臣,得张相召见,实乃三生有幸。” 张浚挥手示意林一飞落座,随后二人便道:“林大人,可知这安抚使之职还是本相在朝堂上与你据理力争来的,不然的话,现在这安抚使可就是那秦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