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三章 情况复杂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次日清晨,天边初露曙光,军营中便响起了阵阵号角与马蹄声,预示着大军即将启程前往闽北。林一飞站在营帐前,望着整装待发的士兵,心中却泛起了层层涟漪。他看到了后面朝廷已经发给的粮草,也见到了之前运到的军饷,可这些兵士们似乎都是带着些无奈的交头接耳。 随着范汝为的一声令下,大军缓缓移动,尘土飞扬,遮天蔽日。林一飞骑马并行于侧,他刻意放慢了速度,以便与身边的士兵交谈,试图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弟兄们,领了饷银没去吃顿酒乐呵乐呵吗?”林一飞故作轻松地问道,实则目光锐利地观察着每个人的反应。 一名看似年长的士兵犹豫片刻,低声答道:“大人,我们自是愿意为朝廷效力,只是……这军中待遇,实在是……”他欲言又止,但眼中的不满已不言而喻。林一飞心中一凛,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继续追问:“待遇如何?说来听听。” 士兵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道:“大人有所不知,我们和你们不同,饷银都是发给我们范将军的,所以本该有的粮饷都被克扣,说是要用于军需,可我们私下里打听,那些钱粮大多都进了范将军私囊了,这便也罢了,最气人的是连我们的口粮都时常不足,全靠之前攒的那点粮食度日。” 此言一出,周围几名士兵也纷纷点头附和,言语间透露出对现状的无奈与不满。 林一飞闻言,心中怒火中烧,他没想到范汝为竟然如此贪婪,连士兵的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 他强压下怒火,表面依旧平静,对士兵们安抚道:“诸位放心,此事我已知晓,定会向上面反映,力求改善大家的待遇。我们同为朝廷效力,理应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士兵们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纷纷感激地看向林一飞。林一飞心中却暗自盘算,他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利用士兵们对范汝为的不满,逐步瓦解其权威,为招安其他义军首领、平息叛乱铺平道路。 大军继续前行,趁着没人注意自己林一飞一路上与更多士兵交谈,收集信息,同时暗中观察范汝为及其亲信的一举一动。他深知,此行不仅要面对外部的敌人,更要应对内部的矛盾与冲突。但他也坚信,只要策略得当,定能化险为夷。 随着大军逐渐深入闽北,沿途的景致逐渐变得崎岖而荒凉,但范汝为的私生活却似乎并未因此受到影响。每到一处扎营,只要条件允许,他总能设法找来一些来历不明的女子,在营帐中纵情声色,完全不顾及身为将领的体面和军队的纪律。林一飞看在眼里,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种行径不仅严重损害了军队的士气,更让士兵们对范汝为的敬畏之心大打折扣。于是,在一次扎营后,趁着夜色深沉,林一飞决定找范汝为谈谈。 “范将军,”林一飞步入范汝为的营帐,只见里面烛光摇曳,隐约可见几个女子的身影在帘后晃动,“我有些事情想与你商议。” 范汝为闻言,略显尴尬地放下了手中的酒杯,示意那些女子退下,然后才转过身来,脸上挂着几分不自然的笑容:“林大人深夜来访,有何要事?” 林一飞的眼神在营帐内微微扫视了一圈,最终落在了范汝为那张略显苍白的脸上,语气平和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犀利:“范将军,方才进来时,我见营中灯火通明,却未见嫂夫人身影,可是将军近日忙于军务,与嫂夫人相聚甚少?” 范汝为的眼中闪过一丝错愕,随即笑容里多了几分苦涩:“林大人好眼力,只是……我与她已缘尽于此,数月前便已和离。军务繁忙,加之家事不宁,让林大人见笑了。” 林一飞微微颔首,随后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了正题:“范将军,说到军务,眼下闽北局势复杂,刘明举、廖公昭、余胜等三部起义军蠢蠢欲动,对朝廷构成了不小的威胁。军对此有何高见?毕竟,我们作为朝廷的将士,职责所在,便是要平息叛乱,护一方安宁。” 范汝为闻言,脸色微变,眼神闪烁不定,似乎在权衡着什么。他轻咳一声,缓缓说道:“林大人所言极是,那些叛乱之徒确实需得早日铲除。不过,此等大事,需从长计议,我军虽众,但贸然行事恐有不妥。我已有所安排,正暗中派遣细作探查他们的动向,待时机成熟,自会一举歼之。” 林一飞听后,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他深知范汝为的这番话多少有些敷衍之意。于是,他进一步施压,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忽视的坚决:“范将军的谨慎,在下自然理解。但朝廷对此事极为重视,期盼我军能速战速决,以彰显国威。将军若是真有良策,不妨直言,你我共商大计,岂不是更好?” 范汝为被林一飞的话语逼得有些紧,他叹了口气,显得更加无奈:“林大人,非是我不愿直言,实则是此等叛乱之事,非同小可。我已派人与各部起义军交涉,试图招安,但成效甚微。至于直接军事打击,确实需要更为周密的计划和足够的准备。请大人放心,我定会竭尽全力。” 林一飞见范汝为虽然口头上答应,但明显有推脱之意,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若要真正平息叛乱,仅凭范汝为一人之力恐难以为继,更需他亲自下场,以智慧和策略来推动。于是,他点了点头,看似接受了范汝为的说辞,但心中已暗自筹谋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随着大军在建州城外的广袤原野上扎下营寨,夜色如墨,万籁俱寂之中,唯有篝火与星辰交相辉映,为这即将迎来决战的前夕平添了几分肃杀与期待。林一飞与几名贴身侍卫,应范汝为之邀,穿过厚重的城门,踏入了建州城内。 城内虽不繁华,但灯火依旧零星地点缀着街道,偶尔传来的更夫打更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范汝为显然在这座城市中有着不小的势力,街道两旁的守卫对他毕恭毕敬,连行人都纷纷避让,投以敬畏的目光。 林一飞一行被安排入住了一座装饰颇为考究的府邸,府内庭院深深,假山流水,与城外军营的简陋形成鲜明对比。然而,林一飞并无心思欣赏这份奢华,他心中盘算的是如何利用这难得的进城机会,深入了解建州城的实际情况。 范汝为倒是没打建州城的主意,却将所部农民军屯驻在建州城外数十座“外寨”中,分屯把隘。同时向外寨中的士绅百姓强征“岁税”要的比朝廷还多。 林一飞踏入这座府邸的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他的心被范汝为的所作所为深深震撼。原本以为只是军中待遇不公,未曾想范汝为的贪婪与残暴已蔓延至建州城内外,竟公然向百姓强征“岁税”,且数额远超朝廷之规,这无疑是对百姓的极大剥削。 夜深人静之时,林一飞独自坐在书房内,烛光摇曳中,他的面容显得格外坚毅。若继续纵容范汝为的胡作非为,不仅无法平息叛乱,更会让民心尽失,朝廷的威信也将荡然无存,虽然他和范汝为算是机缘深厚,但他的存在既然让无数人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那么自己作为安抚使,也就必须铲除他这个毒瘤了。 然而范汝为手握重兵,想要轻易动他绝非易事。林一飞开始细细梳理手中的情报,思考着每一个可行的策略。他明白,直接对抗只会引发更大的动荡,必须智取。 林一飞深知,要彻底改变现状,单凭一己之力远远不够,他必须双管齐下,既要向朝廷如实汇报这里的严峻形势,争取得到更多的支持与资源,又要积极寻求与其他起义军势力的接触,寻找分化瓦解范汝为势力的可能。 次日清晨,林一飞便命人准备笔墨纸砚,亲自撰写奏折。他言辞恳切,不仅详细描述了范汝为在军中克扣粮饷、纵情声色的种种劣行,还深入剖析了其对百姓的残酷剥削,以及这些行为对朝廷权威和民心稳定的严重危害。奏折中,他提出了多项建议,包括加强军纪监督、改善士兵待遇、调整军事策略以应对闽北复杂的叛乱局势等。 与此同时,林一飞秘密召见了自己的心腹将领齐归,面授机宜。齐归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对林一飞忠心耿耿,且擅长情报收集与渗透工作。 林一飞将探查其余几股起义军势力情况的重任交给了他,并详细交代了任务要点:“齐归你即刻出发,前往刘明举、廖公昭、余胜等部所在地,务必谨慎行事,深入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与实力状况。同时,也要探查他们与范汝为之间的关系,看是否有可能通过谈判或策反的方式,削弱范汝为的力量。记住,我们的目标是平息叛乱,恢复地方的安宁,而非无谓的杀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