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相府,一股沉稳而庄重的气息扑面而来,林一飞与柳烟儿穿过长廊,每一步都显得格外庄重。相府的庭院内,花木扶疏,却掩不住几分秋日的萧瑟。来到正厅,林一飞轻整衣襟,深吸一口气,准备面对这位在朝堂上风雨飘摇却依旧屹立不倒的宰相张浚。
张浚坐在案几之后,眉宇间难掩疲惫与忧虑。岁月似乎在这几个月间悄然加速了他的老去,鬓角多了几缕银丝,眼神中也少了几分往日的锐利与锋芒。见到林一飞,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但那笑容背后藏着深深的无奈与苦涩。
“林大人,你总算回来了。”张浚的声音略显沙哑,却依旧中气十足,“闽北的战事如何?可还顺利?”
林一飞上前几步,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详细汇报了战况以及后续的安抚与遣散工作。他言辞恳切,条理清晰,让张浚听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然而,这份赞许很快又被沉重的现实所取代。
“你做得很好,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张浚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只是,我这边的情况却不容乐观。秦桧那老狐狸,手段阴险,我一时不慎,竟中了他的圈套。恐怕,我这相位不保,即将被贬至偏远之地。”
林一飞闻言,心中一紧。他深知张浚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一旦他倒下,必将引起朝堂上的一阵动荡,而那些主战派的力量也将大大削弱。他连忙上前几步,沉声道:“大人,您乃国之栋梁,岂能轻易言败?下官愿助大人一臂之力,共渡难关。”
张浚抬头,目光中闪过一丝意外与欣慰。“你有此心,我甚感欣慰。但秦桧势力庞大,根深蒂固,非一朝一夕所能撼动。你需小心行事,切勿鲁莽,另外普安郡王这边你也要多多尽心才是。”
林一飞点头,心中已有了计较。“大人放心,下官自有分寸。此次回来,除了向您复命外,还想与您商讨一事。”
“哦?何事?”张浚眉头微皱,显然对林一飞的突然提及有所警觉。
林一飞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望着张浚,缓缓道:“大人,眼下的局势,明眼人都看得出,唯有让普安郡王这样的主战派领袖继承大统,方能重振朝纲,再启北伐大计。秦桧等人,一心求和,视国土沦丧于不顾,他们绝不会主动提及此事。若我们再不采取行动,只怕国家将长久沉沦于屈辱之中。”
张浚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光芒,他轻轻敲打着案几,似乎在衡量着每一个字的重量。“林大人所言极是,普安郡王英明果敢,确有明君之风范。但此事非同小可,皇上虽有意立贤,奈何朝中大臣各怀鬼胎,意见难以统一。特别是秦桧**,他们定会极力阻挠,甚至不惜一切手段。”
林一飞点头,声音更加低沉而有力:“大人所虑极是,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更需筹谋周密,步步为营。我们要加强在朝中的舆论造势,让更多人看到普安郡王的优势与国家的未来希望所在。”
张浚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你既有此远见卓识,又敢于担当,我甚感欣慰。不过,此事关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万不可轻举妄动。”
说到这里,张浚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窗外那片略显萧瑟的庭院,似是在思考着什么。“此外,普安郡王那边,你也要多加留意。他虽有心报国,但身处皇室,一举一动都需谨慎。你需成为他坚实的后盾,助他顺利登上太子之位。”
林一飞再次点头,心中已是一片清明。“大人放心,下官定当竭尽所能,不负张相所托。”
张浚缓缓收回望向窗外的目光,转而深深地凝视着林一飞,眼中满是信任与期待。他沉声道:“林大人,接下来的日子,我们需以隐忍为主,静待时机。秦桧等人势大,正面冲突只会让我们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皇上近日有意授你鸿胪寺少卿之职。”
“鸿胪寺掌管朝会、宾客、吉凶礼仪之事,更涉及与金国与南洋及扶桑国等诸国的外交事务。此职虽看似远离朝堂纷争,实则暗流涌动,关乎国家颜面与利益。官家此举,或许是想借你的手,重新梳理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不过可能性更大的还是让你去处理与南洋诸国及扶桑琉球等国的外交事宜,因为秦桧等人是不可能让你去负责与金国的外交的,那会与他们的想法相左,好处是在京还是能够辅佐殿下的。”
林一飞闻言,心中虽略感意外,却也迅速领会了张浚话中的深意。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份官职的任命,更是张浚为他在朝堂之外开辟的另一条战线,用以间接影响朝局,为将来的反击做准备。
“大人高瞻远瞩,下官定当不负所望。”林一飞躬身行礼,语气坚定,“在鸿胪寺,我不仅会尽心竭力处理好外交事务,更会借此机会,结交各国使节,收集情报,为我大宋争取更多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我也会密切关注朝中动向,与大人保持密切联系。”
张浚闻言,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拍了拍林一飞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林大人,你的忠诚与能力,殿下是看在眼里的。此次望你能不负众望,好生辅佐殿下呀。”
张浚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温婉的劝慰,仿佛能洞察林一飞心中那微妙的不平与疑惑。他轻轻抿了一口茶,继续说道:“林大人,且听我细细道来。鸿胪寺少卿一职,虽看似清闲,实则责任重大,意义非凡。大宋国力强盛,四海之内皆愿来朝,尤其是扶桑与南洋诸国,其风土人情、商贸往来,皆需有人居中调和,确保和平共处,互利共赢。此职非但要求精通外交之道,更需有广博的学识与敏锐的洞察力,方能应对各国使节,展现我大宋之风采。”
“你道这是将你"挂起来",实则不然。此乃给予你一方天地,让你能发挥所长,于无声处听惊雷。你可借此机会,深入了解各国风土,促进文化交流,为大宋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再者,仕途之上,进退有度,方能行稳致远。此时的你,或许正是积蓄力量,以待时飞之时。”
林一飞闻言,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他抬头望向张浚,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仿佛藏着无尽的智慧与理解。林一飞暗自思量,是啊,其实在这官职也挺好,如今自己不缺钱了,不是还可以陪陪老婆们,等着抱儿子嘛,这么一想似乎还是挺好的。鸿胪寺少卿虽非冲锋陷阵之职,但若能以此为桥梁,促进各国间的和谐与发展,不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建功立业吗?
想到这里,林一飞的心境豁然开朗,他微微一笑,拱手向张浚致谢:“张相一番话,如拨云见日,令下官茅塞顿开。鸿胪寺少卿一职,我必尽心竭力,不负所托。愿以此为契机,为大宋的繁荣与和平,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张浚见状,亦是欣慰地点了点头,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竟是有了几分信任。
张浚见林一飞已然明了局势与自身职责之重,便话锋一转,正式谈及眼前的事务:“林大人,此番你自闽北归来,不仅带来了捷报,更携回了大量的军需物资与钱粮,这对于缓解国库压力,无疑是雪中送炭。我已命人备好文书,接收这批物资,也免得你来回跑了。”
说罢,张浚轻轻一挥手,便有侍从上前,从林一飞处接过代表这批物资交接的文书与部分象征性的样品,一切手续简洁而高效。
紧接着,张浚的语气变得更为郑重:“另外,普安郡王殿下近日多次提及,希望能与你面谈,共商国是。他对你的能力与忠诚颇为赞赏啊,认为你是辅佐他实现抱负的不可或缺之人。你且先去郡王府一趟,听听他的想法。”
林一飞闻言,心中虽有些无奈于行程的紧凑,但更多的是对即将到来的会面充满期待。他深知,与普安郡王的每一次交流,都可能是推动国家走向正轨的重要契机。于是,他恭敬地应承下来。
“是,大人。下官即刻前往郡王府,不负殿下与张相所托。”林一飞说罢,便向张浚行了一礼,随后与柳烟儿一同退出了正厅。
走出相府,秋日的阳光已略显温和,但林一飞的心中却充满了紧迫感。他深知,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谨慎行事,既要为普安郡王出谋划策,又要时刻警惕秦桧**的动向。
再次踏上前往普安郡王府的路途,林一飞与柳烟儿并肩而行,两人的步伐虽快,却不失稳重。沿途的风景在秋风的吹拂下更显萧瑟,但他们的心中却燃烧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抵达郡王府时,赵眘已亲自在门外等候,他的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显然对林一飞的到来十分重视。一番寒暄之后,柳烟儿便在外堂等候,两人则一同步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