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马车缓缓驶入皇宫的大门,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政治风暴即将在紫禁城内悄然上演。而林一飞与齐归,则在这风暴之外,默默守候,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或风暴。赵眘随着秦桧步入金碧辉煌的朝堂,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他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即将揭露真相的紧张,也有对可能引发家族动荡的担忧。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皇帝赵构坐在龙椅上,面容严峻,那双锐利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人心最深处的秘密。秦桧上前一步,恭敬地将村口直男呈上的证据一一展示给赵构,并详细陈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赵构听后,脸色愈发阴沉,怒意在他眉宇间凝聚,仿佛随时都会爆发。赵眘站在一旁,清晰地感受到了那股压抑的气氛,他暗暗提醒自己,必须保持冷静,按照林一飞一直以来的建议行事。
当秦桧提到恩平郡王的名字时,赵构的愤怒达到了顶点,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喝道:“岂有此理!身为我大宋皇亲,竟敢与外人勾结,背叛家国,实乃罪不可赦!”
赵眘见状,心中虽有不忍,但也知道此刻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候。他深吸一口气,跪倒在地,语气诚恳而坚定地说道:“父皇息怒,儿臣深知此事关系重大,恩平郡王所犯之罪,的确令人发指。但儿臣以为,我大宋以仁孝治天下,即便是对待罪人,也应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儿臣斗胆,恳请陛下念在骨肉亲情的份上,对恩平郡王从轻发落,让其戴罪立功,以赎前罪。”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赵构望着赵眘,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惊讶也有欣慰。他没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赵眘能够展现出如此“贤明”的一面,为国家利益着想,同时也考虑到了皇家的颜面。
然而,赵构的愤怒并未因此消散,他冷冷地看了赵眘一眼,沉声道:“眘儿,你之心意,朕已明了。但国法无情,恩平郡王所犯之罪,已非私情所能掩盖。朕虽为君父,亦不能徇私枉法。不过,朕会考虑你的建议,让他有机会反省,若能真心悔过,或有转机也未可知。”
赵眘闻言,心中大喜,知道这位恩平郡王这次就算不死也再没有争夺皇位的机会了。他再次叩首谢恩,心中默默感激林一飞的提点,让他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此时,秦桧也适时上前,附和道:“陛下圣明,既体现了皇恩浩荡,又不失国法威严。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共保我大宋江山稳固。”
赵构微微点头,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赵眘身上,那眼神中既有严厉也有期待。他知道,这场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但背后的暗流依然汹涌澎湃。赵构闻言,眉头紧锁,目光如炬,转向秦桧,声音低沉而有力地问道:“秦卿,依你所见,赵琮此等行径,背后可还有其他同党?朕需得知详情,以绝后患。”
秦桧闻言,微微颔首,目光迅速在手中的证据上扫过,略加思索后,缓缓答道:“陛下明鉴,根据微臣与村口直男等人多方查证,除恩平郡王外,确有多名朝廷重臣牵涉其中。鸿胪寺卿许之恒,因其掌管外交事务,便于与外敌勾结;枢密院知事刘振,则利用其职权,为恩平郡王在杭州城提供便利条件。此外,还有户部副侍郎李怀远、兵部郎中张元等十余名文武官员,皆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此事,证据确凿,无可辩驳。”
赵构听后,长叹一声,语气中满是无奈与痛心:“朕原以为,这朝堂之上皆是忠君爱国之士,不料竟有如此之多的蛀虫!秦卿,你即刻草拟旨意,明日早朝之上,朕要亲自宣布,将这些背弃家国之人撤职查办,流放边疆,永不录用!同时,这些空缺的职位,务必从各级官员中选拔贤能之士,以正朝纲,安民心。”
秦桧连忙应诺,心中却也不免唏嘘。他深知,这一系列的举措,必将引起朝堂内外的巨大震动。
随着朝堂之上的决定尘埃落定,众人缓缓退出了皇宫,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不同的表情,有的凝重,有的释然,还有的则暗藏玄机。夜色已深,皇宫的琉璃瓦在月光下泛着冷冷的光,仿佛也在见证着这一夜的波澜起伏。
至于那仕女图闹鬼的案件,随着谋反事件的揭露,早已被众人遗忘在角落,成为了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史。赵眘在侍卫的簇拥下回到了普安郡王府,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今日之举虽为大局考虑,但也无形中将自己卷入了更加复杂的政治漩涡之中。然而,他更明白,这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是他作为皇族一员的责任。
回到府中,赵眘未及更衣,便立刻召见林一飞。他深知,林一飞不仅是此次事件的关键人物,更是他未来在朝堂上不可或缺的盟友。
林一飞在接到召见后,迅速整理好思绪,临行前特意询问了柳烟儿的意见。柳烟儿,这位聪慧过人的女子,对时局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她沉吟片刻,对林一飞说道:“大人此去普安郡王府,务必谨慎。对于鸿胪寺卿和枢密院的官员,官家或许会有所顾忌,让他不要轻易插手。但除此之外,你应力保其他官员,至少保住一半,这样既能显示他的能力,也能在朝堂上树立威信,提高他的影响力。”
林一飞闻言,深以为然,点了点头,随即前往普安郡王府。
抵达府邸,林一飞被引领至书房,只见赵眘已在那里等候多时。书房内烛光摇曳,两人相对而坐,气氛既严肃又带着几分默契。
赵眘首先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疲惫:“一飞,今日之事,多亏有你。你的智慧,让本王深感佩服,只是,这朝堂之上,风波诡谲,你我皆需小心行事。”
林一飞拱手一礼,谦逊道:“殿下言重了,下官不过是尽忠职守,为朝廷分忧。只是,接下来的局势,恐怕会更加复杂。不知殿下有何打算?”
赵眘叹了口气,道:“我虽有心为国,但终究势单力薄。今日之事,虽暂时平息,但背后的暗流依然汹涌。”
林一飞就直接提到了柳烟儿的建议:“郡王,关于今日之事,下官有一想法。对于鸿胪寺卿和枢密院的官员,或许我们难以插手,但其他涉案官员,殿下可尽力保全。一来,可显示郡王的仁德之心;二来,也能在朝堂上树立威望,为未来打下基础。”
赵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点头道:“一飞所言极是,明日本王便要出言力保,另外还要保你做枢密院知事。”
林一飞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喜悦,仿佛有一股暖流自心底升腾,瞬间遍布全身。枢密院知事这一职位,虽非位极人臣,却手握调兵之权,实乃朝中举足轻重的要职。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他踏入南宋权力核心的重要一步。然而,林一飞深知“喜怒不形于色”的道理,他迅速收敛起内心的波动,脸上依旧保持着那份淡然与谦逊。
“殿下谬赞了,下官才疏学浅,恐难当此大任。”林一飞拱手作揖,言辞间满是谦逊,“不过,若能为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下官自是万死不辞。只是,此事还需陛下圣裁,下官不敢擅自做主。”
赵眘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他深知林一飞的谦逊背后藏着的是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对权力的谨慎态度。这样的亲信,正是他所需要的。
“一飞不必过谦,你的才华与智慧,本王乃至陛下都心知肚明。明日早朝,本王自会向圣上举荐,相信圣上也会慧眼识珠。”赵眘的话语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已经预见到了林一飞即将在朝堂上大放异彩的场景。
两人又就如何具体操作、如何平衡各方势力等事宜深入交换了意见,直到夜色已深,才依依不舍地结束了这场重要的会谈。
临别之际,林一飞再次向赵眘躬身行礼,道:“殿下保重,下官告退。”言罢,他转身迈出书房,步伐稳健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通往权力巅峰的道路上。
走在回府的路上,林一飞的心情异常复杂。他既为即将迎来的挑战感到兴奋,又为即将踏入的政治漩涡而心生警惕。但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是他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士人必须经历的成长之路。
回到府邸,林一飞立刻把这事告诉了柳烟儿,将今晚与赵眘的会谈内容以及自己的决定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柳烟儿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轻声道:“大人此举,既展现了你的才华与智慧,也会为你在朝堂上赢得了更多的支持。只是,切记要步步为营,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