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烟儿听后,微微颔首,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轻声说道:“大人,府里最西面还有间客房,平日里少有人打扰,与东边我们住的房间也相隔甚远,倒是个清静之地,可以让林公子住在那里,这样既不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也能让他有个安心备考的环境。”
林一飞闻言,心中颇为满意,他轻轻拍了拍柳烟儿的肩膀,说道:“烟儿,此事就交由你去安排了,务必让大哥住得舒心。”柳烟儿微笑着点头,转身吩咐下人去准备客房,同时命人打扫整理,确保一切就绪。
安排好林一继的住宿后,林一飞换上朝服,准备前往枢密院办公衙署。
走进枢密院办公衙署,林一飞只见秦桧已坐在案前,翻阅着一些文件。他快步上前,行礼道:“魏国公,下官林一飞前来拜见。”
秦桧抬起头,目光温和地望向林一飞,微笑道:“一飞啊,你来了。此番武举,你我同为主考官,责任重大,必须齐心协力,确保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林一飞点头称是,他明白秦桧的言下之意,虽然两人政治立场不同,但在为国选材这件事上,必须搁置争议,共同合作。他说道:“魏国公所言极是,下官定当尽心尽力,不负朝廷厚望。”
秦桧满意地点点头,他指了指桌上的文件,说道:“这些是关于武举考试的相关事宜,包括考生名单、考试规则、场地安排等,你先看看,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我们可以商量着来。”
林一飞接过秦桧递来的文件,仔细翻阅着,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他深知,这次与秦桧共同担任武举主考官,不仅是一次难得的仕途机遇,更是一次向这位权谋老手学习的绝佳机会,林一飞明白,秦桧此刻的身份是他的上司,更是他在官场上的导师。
“魏国公,这科举考试,无论是文举还是武举,是否都有其固定的模式和流程?”林一飞放下手中的文件,恭敬地问道。他心中暗自思量,若真能掌握这其中的规律,对于他日后的仕途无疑将大有裨益。
秦桧闻言,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林一飞敏锐洞察力的赞赏,也有对科举制度深刻理解的自信。“一飞啊,你果然聪明。不错,科举考试,无论是文是武,都已有了一套相对固定的模式和流程。这既是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也是为了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秦桧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忙碌的枢密院官员们,继续说道:“科举考试,看似繁琐复杂,实则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考生们需要经过层层筛选,从乡试到会试,再到殿试,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而我们作为主考、副主考,虽然有着决定考生命运的权力,但更多的,是要遵循这套既定的规则,尽量确保选拔过程的公正。”
林一飞认真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他心中暗自感叹,原来这科举考试背后,竟有如此多的门道和讲究。他以前只知道埋头苦读,却从未深入思考过这背后的制度设计和运作机制。
“那魏国公,我们作为主考、副主考,除了遵循规则外,还需要做些什么呢?”林一飞进一步问道,他渴望从秦桧那里学到更多。
秦桧转过身,目光深邃地望向林一飞,仿佛要看穿他的内心。“一飞啊,你记住,作为主考、副主考,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完成选官程序,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双慧眼,能够识别出那些真正有才华、有担当的考生。这需要我们对每一位考生都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考察,不仅要看他们的考试成绩,更要看他们的品行和潜力。”
秦桧说到这里,语气变得更为坚定:“科举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我们身为考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公正的原则,不为私利所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国家选拔出真正的人才,为朝廷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林一飞听着秦桧的话,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敬意。他明白,秦桧这番话,不仅是对他个人的教诲,更是对科举制度深刻理解的体现。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向秦桧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能力。
秦桧见林一飞听得入神,眼神中满是求知的光芒,心中不禁生出几分赞许。他缓缓踱步至桌边,轻轻敲打着桌面,语气中带着几分语重心长:“一飞啊,官场之中,诱惑众多,常言道"千里为官只为财",这话虽糙,却也道出了几分实情。但切记,有两种钱,是万万不能伸手的。”
林一飞闻言,神色一凛,全神贯注地等待着秦桧的下文。
“其一,乃是赈灾之财。天灾人祸,百姓苦不堪言,朝廷拨下的赈灾银两,是救命的钱,是维系民心、稳定社稷的基石。若我们贪墨此等钱财,无异于在百姓心上插刀,动摇国之根本。其二,便是科举之资。科举乃是国家选拔栋梁之才的重要途径,每一文钱都是对士子们未来的投资,是对国家未来的期许。若我们在这上面动手脚,收受贿赂,那选出的便是酒囊饭袋,而非治国良才,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秦桧说到这里,语气愈发沉重,眼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林一飞听后,心中震撼不已,他真的没想到秦桧竟然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不过想想也有道理,如果南宋真的亡了,那么他的那些财产是谁的还不一定,于是他站起身来,深深一揖,诚恳地说道:“魏国公一番肺腑之言,令在下如梦初醒。在下定当铭记在心,无论日后身居何位,都绝不触碰这两条红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官之道,不负朝廷,不负百姓。”
秦桧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你能有此觉悟,实乃国家之幸。记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即便不做好事,也别让百姓恨你。”
林一飞再次躬身行礼,他深知,今日秦桧的教诲,不仅是对他个人品德的锤炼,更是对他未来仕途的指引。
秦桧望着林一飞那诚挚而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一飞啊,其实有件事我一直没有告诉你。如今的我,虽挂着魏国公的头衔,但实际上已经是个退养的闲人了。朝廷大事,我已渐渐放手,交由你们这些年轻一辈去承担。”
林一飞闻言,心中微微一震,他没想到秦桧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但转念一想,秦桧年事已高,退养也是常理之中。只是,这样的话从秦桧口中说出,却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沉重。
秦桧继续说道:“武举之事,我虽为主考,但实则已力不从心。如今,一切都交由你做决定。你年轻有为,我相信你能够胜任这个重任。”
林一飞听着秦桧的话,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不仅仅是秦桧对他的信任,更是一种深沉的期许。
他抬头望向秦桧,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魏国公,您放心。我定会尽心尽力,不负您的期望。武举之事,我定会全力以赴,确保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秦桧看着林一飞那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他相信,在林一飞的带领下,武举一定能够选拔出真正有才华、有担当的武举人,最重要的是选拔出他带出来的武举人。
“好,一飞。有你在,我放心。”秦桧轻轻拍了拍林一飞的肩膀,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和期待。
林一飞感受着秦桧那温暖的手掌,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明白,这不仅仅是秦桧对他的信任,更是一种深沉的父爱。虽然他们不能相认,但这份亲情却永远存在于他们之间。
从枢密院出来后,林一飞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深知,自己这个副主考实际上已经成了武举的主考。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他必须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尽量确保武举的公平公正,为国家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秦桧言罢,便缓缓站起身,迈着那不紧不慢的四方步,朝枢密院的大门踱去。他的步伐虽显老态,但每一步都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仿佛即便是离开这权力中心,他依然是那个掌控大局的人物。
刚走到门口,一名身着官服的年轻官员匆匆而入,见了秦桧,连忙停下脚步,躬身行礼道:“下官王茂,见过魏国公。”
秦桧微微侧头,目光温和地打量了王茂一番,随后轻声吩咐道:“王茂啊,我身体不适,需回家静养几日。这几日里,若有关武举有何要事,你可直接找林一飞副主考商议。他年轻有为,定能助你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