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立刻就知道了,这位新君赵眘,原来是一位坚定的主战派。他不仅想要稳固朝政,更想要重振大宋的军威,让大宋在乱世中重新崛起。岳飞平反之事,无疑是一个强烈的信号,预示着大宋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大殿内的议论声此起彼伏,但大多都围绕着对新帝赵眘的赞誉与期待。他们相信,在赵眘的带领下,大宋一定能够走出困境,重现昔日的辉煌。
就在这时,鸿胪寺卿张成,缓缓跨出队列,他的声音虽不高亢,却带着几分不容忽视的沉稳:“陛下,岳飞将军之事,固然令人痛心疾首,然则我朝与金人签订的"绍兴议和"尚未久远,此时贸然为岳飞平反,恐会触怒金人,引发不必要的边患,还请陛下三思。”
此言一出,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所有大臣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张成与赵眘之间,仿佛连空气都静止了。张成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绍兴议和"虽是大宋为了暂时安定边疆而做出的妥协,但它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大宋的手脚,让许多有志之士痛心疾首。
赵眘闻言,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抹凌厉的光芒。他冷哼一声,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言差矣!我大宋立国之本,在于忠义二字。岳飞将军忠勇无双,为大宋抛头颅、洒热血,其冤屈若不得昭雪,何以安民心?何以振军威?至于金人,哼,他们若因此而不满,朕正欲借此机会整顿军备,待时机成熟,北伐雪耻,一雪靖康之耻!”
赵眘的话语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大臣们的心上。他的目光扫过群臣,眼中闪烁着坚定的信念与不屈的意志,仿佛在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初登皇位的年轻皇帝,而是一位决心带领大宋走出困境、重振雄风的英明君主。
大殿内的气氛在短暂的沉寂后,再次被点燃。一直以来主战的大臣们纷纷点头赞同,眼中闪烁着对赵眘的敬佩与期待。他们知道,这位新帝不仅有着坚定的信念,更有着非凡的勇气与决心。他敢于挑战陈规旧俗,敢于在逆境中寻求突破,这正是大宋所需要的领袖。
张成见状,虽然心中仍有顾虑,但也不得不承认赵眘的决断与魄力。他默默退回到队列之中,心中暗自思量,或许,这位年轻的皇帝真的能够带领大宋走出困境,重现昔日的辉煌。
随着赵眘的话语落下,大殿内的议论声再次响起,但这一次,更多的是对新帝赵眘的赞誉与期待。他们相信,在赵眘的带领下,大宋一定能够走出困境,重振军威,让金人知道,大宋的儿女,从不畏惧挑战,从不屈服于强权。
这一日,早朝的气氛异常热烈,赵眘的每一句话都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大臣们的心田。他们知道,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一个属于大宋的时代。
随着赵眘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辞落下,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大殿内的每一位大臣,那眼神中既有威严也有期许。他朗声道:“今日之议,已见诸君之心。朕意已决,岳飞之事必当昭雪,以正朝纲,以安民心。然国事繁冗,不可一日无规。今日朝议至此,诸位爱卿且退下,各司其职吧。”
言罢,赵眘轻轻一挥衣袖,内侍总管立刻上前,高声宣布:“退朝!”
大殿内的群臣闻言,纷纷行礼告退,秩序井然。他们心中虽有诸多思绪,但都被赵眘的决断与魄力所感染,对即将到来的变革充满了期待。
林一飞站在人群中,望着赵眘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作为两世为人,他深知历史的车轮如何滚滚向前,也深知南宋此刻的危局与未来的挑战。但昨晚的那一场政变,让他成功地将赵眘推上了皇位,让这个坚定主战、心怀天下的君主得以提前引领大宋走出困境。
此刻,他终于松了一口气,心中暗自庆幸。昨晚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稍有差池便可能万劫不复。但幸运的是,他赌赢了。他赌上了自己的性命与前程,换来了南宋的一次转机。
“林大人,您在想什么呢?”一位同僚走过来,关切地问道。
林一飞回过神来,微笑着摇了摇头:“没什么,只是在想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
那同僚闻言,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有陛下在,有林大人这样的忠臣在,我大宋何愁不兴?”
林一飞心中一动,是啊,有赵眘这样的君主,有他们这些愿意为国家和民族付出一切的大臣,南宋的未来定将充满希望。就在这时,赵眘的声音再次响起:“林卿,你留一下。”
林一飞心中一凛,立刻走上前去,躬身行礼:“微臣在。”
赵眘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你昨晚的表现,朕都看在眼里。你不仅智勇双全,更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朕决定,下次早朝时,朕要与你等重臣一起,详议内政改革之事。整顿吏治、裁汰冗官、重视理财、赈济百姓以及整顿军备兵马,这些都是当务之急。你回去后,好好准备一下,朕期待你的高见啊。”
林一飞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这是赵眘对他的信任与重用。他恭敬地答道:“微臣遵旨,定当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为国家和百姓效力。”
赵眘的目光在林一飞身上停留了片刻,似是在思考着什么,随即开口问道:“林卿,朕听张相说你至今尚未有固定的宅邸,仍是在外租住,可有此事?”
林一飞微微一愣,随即答道:“回陛下,确有此事。一方面杭州房价颇贵,微臣又一心忙于国事,故未曾顾及个人居所。”
赵眘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道:“林卿身为枢密院使,乃朕之肱骨之臣,怎能没有一处体面的宅邸?朕记得,京南有一处皇庄,景致宜人,又离皇宫不远,朕便将它赐给你作为居所,如何?”
林一飞闻言大喜,连忙躬身拜谢:“微臣多谢陛下隆恩!陛下如此厚待,微臣感激不尽。”
赵眘笑着摆了摆手:“林卿不必客气,你为大宋付出良多,这是朕应做的。不过,朕记得你曾说过,待帮助朕收复河山后,便想带着妻妾回仙游养老,此言可还作数?”
林一飞心中一动,想起了自己当年与赵眘的玩笑话,不禁也笑了起来:“回陛下,微臣当年的确有此言。但如今国家尚未安定,微臣自当继续为陛下效力,为国家和百姓尽忠职守。不过,若他日国家昌盛,还望陛下能准许微臣告老还乡,实现当年之愿。”
赵眘闻言,哈哈大笑,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林卿果然性情中人,朕就喜欢你这份坦诚与直率。你放心,待国家安定之日,朕定当准你告老还乡,让你安享晚年。不过,在那之前,朕还希望你能继续为朕分忧,为大宋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林一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这是赵眘对他的信任与重用。他再次躬身行礼,声音坚定而有力:“微臣遵旨,定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厚望,为国家和百姓效力至死方休!”
赵眘看着林一飞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量:林一飞此人,不仅能力出众,对自己又忠心,更有一颗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他深知,像林一飞这样的忠臣,是大宋的宝贵财富。他一定要好好重用林一飞,让他在大宋的复兴之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他也期待着,有朝一日,国家昌盛,百姓安康,林一飞能够如愿以偿,回到仙游,安享他的晚年生活。
出了皇宫,林一飞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昨晚忙着大事,一夜未归,他此刻是真的非常想念自己的妻妾儿女们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他的身上,带来一丝丝暖意,仿佛也在为他的归家之路增添了几分温馨。
回到林宅,只见府邸门口的小厮们正忙碌地打扫着,见林一飞归来,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恭敬地行礼。林一飞微笑着点了点头,迈步走进府内。
刚踏入大堂,就听见内室传来阵阵欢声笑语,那是妻子苏瑶和妾室何三娘、柳烟儿的声音。她们似乎正在谈论着什么有趣的事情,笑声清脆悦耳,充满了家的温馨。
林一飞心中一暖,快步走进内室。只见苏瑶正坐在窗前,手中拿着一本医书,正专注地读着;何三娘和柳烟儿则围坐在桌旁,一边品茶,一边聊着天。她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已经忘记了昨晚那场惊心动魄的政变。
“相公,你回来了!”苏瑶眼尖,第一个发现了林一飞,她放下手中的医书,站起身来迎接。
何三娘和柳烟儿也闻声转过头来,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她们纷纷起身,走到林一飞身边,关切地询问他昨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