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张相,微臣有一事不得不提。”林一飞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目光坚定地看着赵眘和张浚,继续说道,“北伐之事,非同小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想当年,岳飞将军英勇无比,直捣黄龙之志令人敬仰,却也历经多次鏖战,才打到朱仙镇。而今,微臣虽承蒙陛下厚爱,委以重任,但自知在领兵打仗方面尚有许多不足。即便将帅和睦,兵士用命,恐怕北伐之路也不会一帆风顺,很可能需要经历多次艰苦卓绝的战斗。”
赵眘闻言,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深知林一飞所言非虚,北伐之路充满未知与变数,绝非易事。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他看向林一飞,目光中充满了信任与鼓励,说道:“林卿所言极是,北伐之路确实充满艰辛。但正因如此,朕才需要像你这样的能臣来领兵。朕相信,在你的带领下,我大宋军队定能克服一切困难,最终取得胜利。”
张浚也点头赞同道:“林大人所言极是,北伐之路确实不易。但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更加谨慎地筹备,确保万无一失。林大人虽在领兵打仗方面经验尚浅,但你的智谋与勇气却是无人能及的。我相信,在你的带领下,我大宋军队定能所向披靡,一雪靖康之耻。”
林一飞心知,北伐之事,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难度之大,即便是他这样两世为人的智者,也不敢有丝毫的轻视。历史上,北伐成功的案例寥寥无几,每一次都充满了血与泪的教训。他必须将困难说得足够大,才能让赵眘明白,这是一场需要举国上下共同努力的持久战,而非一蹴而就的易事。
“陛下,微臣深知北伐之路荆棘密布,困难重重。但既然陛下将这份重任托付于微臣,微臣便是粉身碎骨,也要竭尽全力去完成。微臣虽无岳飞将军之勇猛,却也有一颗报国之心。微臣定当以谨慎为先,步步为营,力求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有力。”林一飞的话语中充满了决绝与坚定,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退缩。
赵眘看着林一飞,心中涌起了一股深深的敬意。他明白,林一飞这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他表达着对北伐之事的重视与决心。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林卿,朕知道你的心意。北伐之事,日后就交给你了。朕相信,在你的带领下,我大宋军队定能披荆斩棘,取得最终的胜利。”
正当君臣二人沉浸在彼此的信任与期待之中时,赵眘突然想起了已经致休的秦桧。他皱了皱眉,说道:“林卿、张相,你们可知秦桧近日向朕请辞,欲回福州老家养老一事?”
林一飞和张浚闻言,皆是微微一愣。秦桧虽已致休,但其在朝中的影响力仍不容小觑。他的离去,无疑会对朝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张浚闻言大喜,连忙说道:“陛下,秦桧此去,乃是大宋之幸事啊!他若在朝中,必会阻挠北伐大计,破坏新君亲政。如今他主动请辞,回福州养老,朝廷便无需再担心他的残余势力会兴风作浪了。”
赵眘闻言,也是微微颔首。他深知秦桧此人狡猾多端,若留在朝中,必会成为北伐大计的绊脚石。如今他主动请辞,也算是对朝廷的一种让步。
“既然秦桧有此意,朕便成全他吧。他回福州养老,也算是对他的一种宽待。只是,他虽离去,朕仍需警惕其残余势力的动向,以防他们暗中作梗。”赵眘的话语中充满了警惕与决心。
林一飞和张浚皆是点头赞同。即便林一飞知道秦桧离开是为了自己,而且秦桧虽去,但朝中的局势仍然复杂多变,需要他们时刻保持警惕,才能确保北伐大计的顺利进行。
赵眘沉吟片刻,目光再次转向林一飞与张浚,神色中带着几分深沉与温情,缓缓开口:“另有一事,朕一直记挂在心。岳飞将军的几位公子——岳雷、岳震、岳霖、岳霆,以及岳将军的遗孀,至今仍被流放在岭南。朕心甚是不安,思及北伐在即,更觉应让他们回归京城,一来可以慰藉岳将军在天之灵,二来也能让英雄之后得以团聚,共谋国事。”
张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动容,随即道:“陛下仁义,实乃我大宋之福。岳飞将军的后代,理当受到朝廷的庇护与重用。只是,岭南地处偏远,接回他们恐需一番周折。”
林一飞见状,心中亦生出几分感慨。岳飞将军的忠义,他同样钦佩不已,此刻自是不能推辞。于是,他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微臣愿领此命,前往岭南,将岳将军的家人安全接回。张相政事繁忙,朝中诸多事务还需他主持大局,微臣虽不才,但此事交由微臣办理,定不负陛下厚望。”
赵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深知林一飞不仅智勇双全,更有一颗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此事交给他,确是再合适不过。于是,他点头应允:“好,林卿既有此意,朕便准了。你此行务必小心谨慎,确保岳将军一家平安归来。待他们归来之日,朕定要亲自迎接,以彰其功。”
张浚也连忙附和:“此事定能顺利,下官虽不能同行,但会全力配合,确保一切所需物资与人手到位。”
林一飞再次躬身行礼,声音坚定:“微臣遵命,定不负所托。”
议定此事后,赵眘、林一飞与张浚三人便各自散去,投身于即将展开的繁忙事务之中。赵眘返回御书房,开始着手准备颁布一系列旨意,以稳定朝纲,同时也为北伐大计铺平道路。张浚则直奔中书省,他需要立即着手调整朝中的人事布局,确保在秦桧离开后,朝局能够平稳过渡,不因这一变动而产生不必要的动荡。
林一飞则直接回了枢密院,那里正有一大堆军务等待着他去处理。他深知,北伐之事刻不容缓,每一天时间都至关重要。
然而,在忙碌的间隙,林一飞的心中却始终挂念着另一件事——接回岳飞家眷的任务。他深知,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更是他对岳飞将军的一份敬仰与缅怀。因此,在处理完一批紧急军务后,他决定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先去见柳烟儿。
回府后林一飞没有直接见自己的妻儿,而是半路上拐了个弯,径直前往了柳烟儿所居的小院,他轻车熟路地穿过曲折的小径,来到了小院门前,轻轻敲响了门环。
不一会儿,门开了,柳烟儿身着淡雅的衣裙,面带微笑地站在门口迎接他。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温柔与关切,仿佛能够洞察林一飞心中的一切烦恼与忧虑。林一飞一进门,便迫不及待地将接回岳飞家眷的事情告诉了柳烟儿,并征求她的意见。
柳烟儿听完林一飞的话,脸上露出深思的神色。她轻抚着衣角,缓缓说道:“此事虽看似不大,但既然皇上亲自提及,便不可等闲视之。你亲自前往岭南,不仅能彰显皇恩浩荡,更能体现你对岳飞将军的敬仰之情。而且,此行或许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林一飞微微点头,他明白柳烟儿所言的“意想不到的收获”指的是什么。岳飞将军的几个儿子,若能得到妥善安置,无疑是对北伐大计的一大助力。
“烟儿,你说得对。我亲自去一趟,不仅能确保他们的安全,还能趁机了解他们的才学与能力。毕竟,新君有意为岳飞将军平反,他的儿子们日后定会在朝中有所作为。我此行,正好可以提前与他们接触,为将来做好准备。”林一飞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
柳烟儿轻轻一笑,她深知林一飞的聪明才智与敏锐洞察力。她继续说道:“而且,你作为枢密院使,虽然军务繁忙,但也不必事事亲力亲为。枢密院中有诸多能臣,他们可以暂时替你分担一些工作。大人此行离去一两个月,并无大碍。只需在离开前,将大方向安排好,便可放心前往。”
林一飞闻言,心中豁然开朗。他确实过于纠结于枢密院的军务,而忽略了身边还有柳烟儿这样的智囊。他感激地看向柳烟儿,说道:“烟儿,多亏有你。你总是能在我迷茫时,给我指明方向。此行我定会小心谨慎,不负所托。”
柳烟儿轻轻握住林一飞的手,眼中满是柔情与鼓励:“大人此行定能顺利接回岳飞的家眷,并为朝廷带回几位栋梁之才的。”
柳烟儿望着林一飞,眼中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光芒,那光芒中既有对林一飞决定的支持,又似乎藏着一份小小的期待与请求。她轻轻咬了咬下唇,仿佛在做着什么重要的决定,然后以一种近乎呢喃的声音说道:“大人,此去岭南路途遥远,能否……能否让妾身随您一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