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八章 挂帅北伐(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林一飞躬身行礼,声音坚定而有力:“臣遵旨。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 这一刻,整个御书房内都弥漫着一种庄重而紧张的气氛。赵眘、张浚和林一飞三人都知道,即将到来的战争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他们也坚信,只要君臣一心,同舟共济,就一定能够战胜强敌,保卫大宋的江山社稷。 赵眘的目光在林一飞坚定的脸庞上停留了片刻,随即转向窗外,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自己还是皇子时的那段岁月。那时的他,心中便已种下了一颗北伐的种子,立志要一雪前耻,恢复中原失地。从赵构手中接过皇位后,他更是宵衣旰食,励精图治,秘密筹备北伐之事,只待时机成熟,便挥师北上,完成先皇未竟之业。 此刻,见统帅人选已定,赵眘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转头看向林一飞,问道:“林卿,既已决定由你挂帅出征,那么你意下如何,欲带哪位将领为先锋?” 林一飞微微一笑,心中早已有了计较。他恭敬地回答道:“陛下,微臣以为,首先定要带上韩世忠老将军。老将军一生忠勇,多次北伐,立下赫赫战功。陛下也曾答应过他,定要给他一个再次北伐的机会。如今,正是实现诺言之时。” 赵眘闻言,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敬意。韩世忠的威名,他自然是知晓的,这位老将的忠勇与坚韧,正是大宋所需。 林一飞继续说道:“此外,微臣还建议带上岳雷。岳雷武艺高强,且有不少少年兄弟相助,他们个个英勇善战,定能为大军增色不少。” 提到岳雷,赵眘的眉头微微一皱。岳飞之事,他自然是清楚的,但岳雷的才能与忠诚,他也是有所耳闻的。如今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际,他不能因为私怨而弃才不用。 于是,赵眘点了点头,说道:“林卿所言极是。韩世忠老将军与岳雷,都是我大宋的栋梁之才。此次北伐,定要让他们大展身手。” 张浚在一旁听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深知赵眘的雄心壮志,也明白林一飞的深谋远虑。他插话道:“陛下,林大人,三十万兵马已经准备就绪,粮草辎重也已齐备。只等林大人挂帅北进,便可一战而定乾坤。” 赵眘闻言,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的天空,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转过身来,声音坚定而有力地说道:“好!既然一切准备就绪,那就择日启程吧。林卿,你定要不负朕的厚望,早日凯旋归来!” 林一飞躬身行礼,声音坚定而有力:“臣遵旨。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此去北伐,定当马到成功,凯旋而归!” 张浚见状,眼中闪过一抹热切,他上前一步,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昂:“陛下,微臣虽亦渴望随林大人一同北伐,亲赴战场,但朝中之事亦不可轻视。微臣愿留守杭州城,为林大人做好一切后勤保障,确保前线无后顾之忧。粮草、兵械、军情传递,一切都将有条不紊,以助大军势如破竹。” 赵眘闻言,目光中流露出一丝赞许。他深知张浚的能力与忠诚,此人既能运筹帷幄于朝堂之上,亦能临危不乱于乱世之中。他轻轻拍了拍张浚的肩膀,说道:“张卿家,有你在杭州,朕心甚安。后方稳固,前方将士方能安心作战。你肩上的担子,同样不轻啊。” 张浚躬身行礼,眼中闪烁着坚定:“微臣定不负陛下所托,誓保后方无忧。” 此时,林一飞也适时开口,补充道:“陛下,此次北伐,微臣打算先以试探为主,摸摸金人的底细。若一切顺利,微臣打算先收复开封,以此为据点,稳固北方防线。待明年春暖花开之时,再以开封为基地,继续向北推进,稳扎稳打,逐步收复失地。” 赵眘听罢,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深知,林一飞的战略眼光与军事才能,都是此次北伐成功的关键。他微微点头,说道:“林卿此计甚妙。如今我大宋国力强盛,钱粮不缺,之前岳家军的铁骑虽仅余四万,但其战力犹存,加之二十万步军,足以应对此番战事。朕相信,有你二人坐镇前后,我大宋定能一雪前耻,光复中原。” 林一飞与张浚闻言,皆是躬身行礼,声音中带着无比的坚定与信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誓死保卫大宋江山,驱逐金虏,一雪靖康之耻!” 御书房内,君臣三人的决心与信念,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北伐之路,虽充满荆棘与挑战,但终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在君臣三人达成共识,决心共赴国难之后,赵眘的神色变得异常庄重,他缓缓走回御案前,目光如炬,仿佛在这一刻,他要将所有的决心与信任都凝聚在这道旨意之上。他拿起朱笔,沉吟片刻,随即在黄色的绸缎上挥洒笔墨,一气呵成。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枢密院使林一飞,才兼文武,忠勇双全,朕特封其为北路军元帅,统领大军北伐,收复失地。念其职责重大,故保留其枢密院使之职,以资调度兵马之便。望林卿不负朕之厚望,早日凯旋,光复中原,钦此!” 随着太监尖细的嗓音在御书房内回荡,林一飞再次躬身行礼,这一次,他的眼中不仅有着坚定,更多了几分感激与责任。成为既有统兵权又有调兵权的文官,这无疑是对他能力的极大肯定,也是对他忠诚的深切信任。 然而,林一飞深知,权力越大,责任越重,同时也越容易引起猜忌。为了自保,更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他决定在此时向赵眘进言。 “陛下,微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林一飞的声音低沉而诚恳,他抬头望向赵眘,眼中闪烁着诚挚的光芒。 赵眘微微一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若微臣有幸能收复失地,直捣黄龙,那时,恳请陛下御驾亲征,一雪前耻。如此,不仅能彰显陛下之英明神武,更能激励三军士气,使我大宋军民同心同德,共赴国难。” 林一飞的话,既是对赵眘的恭维,也是对自己立场的明确表态。他深知,收复失地、直捣黄龙之功,绝非自己一人所能承受,这不仅是对赵眘的提醒,也是对自己未来可能面临的功高震主风险的预防。 赵眘闻言,心中暗自赞许。他自然明白林一飞的用意,这是林一飞在表忠心,同时也是在告诉自己,这大功我接不住,还得您来。赵眘深知,林一飞此举,既是对自己的信任,也是对国家大局的考量。 于是,赵眘欣然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林卿此言甚合朕意。若真有那一日,朕定当御驾亲征,与卿等共赴国难,一雪靖康之耻!” 君臣二人相视一笑,御书房内的气氛在这一刻变得更加融洽与坚定。他们都知道,即将到来的北伐之路虽然艰难,但只要君臣一心,同舟共济,就一定能够战胜强敌,保卫大宋的江山社稷。而林一飞的这番进言,不仅加深了他们之间的信任,更为即将到来的北伐之战增添了几分胜算。 扳旨之后,距离出征之日尚有几日闲暇,林一飞并未因此懈怠,反而更加忙碌起来。他的心中盘算着北伐大军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随行人选,更是慎之又慎。 林一飞在枢密院衙署办公的房间中踱步,眉头紧锁,思考着除了已定的韩世忠老将军和岳雷之外,还有哪些人能够成为他的左膀右臂。突然,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两个女子的身影——岳银瓶与柳烟儿。 岳银瓶不仅武艺高强,更是智勇双全,更重要的是,他曾答应过她,若有机会北伐,定要带她同行,让她在战场上展现自己的英姿。 而柳烟儿不仅美貌动人,更有着一颗聪慧过人的头脑。柳烟儿常常能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奇思妙想,为他的决策提供了不少帮助。此次北伐,带上她,无疑能增添几分胜算。 想定了这两个女子,林一飞又开始思考其他人选。他知道,这些都需要与韩世忠和岳雷商议后再做决定。但在此之前,他需要先告诉岳银瓶这个好消息。 于是,林一飞整理了一下衣衫,迈步往岳家居住的馆驿行去。一路上,他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不知岳银瓶听到这个消息会作何反应。 到了馆驿,林一飞被仆人引进客厅。岳银瓶早已等候在此,她一身劲装,英姿飒爽,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凡的气概。 “林大哥,你来了。”岳银瓶见到林一飞,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林一飞点点头,深情地望着岳银瓶,缓缓开口:“银瓶,我此次来,是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