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章 围点打援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林一飞抄完战报,长舒一口气,放下笔,目光看向柳烟儿,问道:“下一步,我们该攻打哪里为好?”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筹划与决心。 柳烟儿闻言,轻轻起身,走到林一飞身后,将他的头温柔地靠在自己柔软的身上,双手则开始熟练地帮他按摩肩部。她的手法轻柔而有力,仿佛能驱散林一飞身上的所有疲惫。岳银瓶见状,也乖巧地拿起一个橘子,仔细地剥去外皮,然后一瓣一瓣地递给林一飞吃。 林一飞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温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吃着岳银瓶递来的橘子,感受着柳烟儿温柔的按摩,仿佛所有的烦恼与疲惫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柳烟儿按摩了一会儿,见林一飞的神色舒缓了许多,这才微笑着说道:“既然完颜亮先去了徐州,那大人就该下一步也进兵徐州。徐州地势险要,是金人的重要据点之一。而且,咱们有火药之利,正该攻打这样坚固的城池,以彰显我大宋的军威。” 林一飞闻言,眼睛一亮,他点了点头,赞同地说道:“你说得对。徐州确实是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有了火药,我们可以更加轻松地攻下这座城池,为北伐之路扫清障碍。” 岳银瓶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林大哥。咱们有了火药,就可以更加快速地取得胜利,让那些金人知道我们大宋的厉害。” 林一飞看着眼前的两个女子,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佩。他知道,自己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这两个女子的支持。 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好,那我们就准备进军徐州。我要让那些金人知道,我大宋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柳烟儿和岳银瓶闻言,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们知道,林一飞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下一场战斗的挑战。 这一夜,就这样在光州城内紧张而又温馨的氛围中悄然流逝。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照耀在这片历经战火却依然坚韧不拔的土地上时,岳雷已经整装待发,准备带领亲兵返回光州,参与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讨论。 他的心中充满了紧迫感与使命感,经过光州之战的洗礼,他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与胜利的代价。然而,更让他震撼的是林一飞所展现出的军事才能与领袖魅力。那些曾经对林一飞抱有疑虑甚至不屑的兵士们,如今都对他心服口服。他们亲眼见证了火药在战场上的威力,也看到了林一飞在指挥若定中的从容与智慧。 街道上,百姓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他们重建家园,恢复生活的秩序。而当林一飞的身影出现在街头时,他们纷纷投来崇敬的目光,仿佛他是这座城市的守护神,是带领他们走向光明的领袖。这种信任与敬仰,让林一飞更加坚定了为大宋北伐、收复失地的决心。 与此同时,邵洪渊和李显忠两位将领的遭遇则成为了光州城内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此前一直对林一飞抱有不满,甚至在战场上顶撞上司。然而,韩世忠作为军中的严明纪律者,他没有容忍这种行为。在光州之战后,他以顶撞上官的罪名,直接将两人送回杭州城,等待朝廷处理。这一决定,不仅维护了军中的秩序与纪律,也让其他将领们看到了韩世忠的果断与公正。 最关键的是如果林一飞打败了两人还可以有话说,可人家得了胜仗,那就没什么好说了,两人觉得贬官罢职似乎都是他们最好的待遇了。 当岳雷带着亲兵回到光州时,他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变化。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息,人们都在为重建家园、恢复生活而努力。而在军营中,他更是看到了士兵们对林一飞的尊敬与信任。这种氛围,让他对即将到来的作战会议充满了期待。 在作战会议上,林一飞提出了进军徐州的计划,并详细阐述了火药的运用与战术布局。岳雷和其他将领们认真聆听,不时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深知,徐州作为金人的重要据点,其地势险要、防御坚固,但有了火药这一利器,他们有信心攻克这座城池,为北伐之路扫清障碍。 在作战会议的氛围愈发热烈之时,韩世忠却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紧锁在摊开的地图上,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更为深远的战略。待林一飞详细阐述完进军徐州的计划后,韩世忠缓缓抬起头,眼神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 “林将军的策略固然正确,直接攻打徐州,利用火药之威确实可以迅速取得战果。但我想,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一种更为巧妙的打法——围点打援。” 此言一出,会议室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韩世忠身上。他继续说道:“徐州固然重要,但金人在其周边部署的兵力亦不可小觑。若我们直接攻城,虽有可能速胜,却也可能引来金人更大规模的反扑。反之,若我们兵临徐州城下,却不急于攻城,而是做出围攻的姿态,金人为了保住这一战略要地,定会派遣援军前来。” “此时,便是我军发挥火药优势的最佳时机。我们可以在预设的战场,利用地形优势布置火药,待金人援军一到,便给予其致命一击。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消耗金人的有生力量,还能在实战中进一步检验和提升火药的运用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战术,我们或许能顺势收复淮河以北的部分地区,逐步扩大战果,为北伐全局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韩世忠的话如同一股清流,让在场的将领们眼前一亮。林一飞听后,也是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了赞许的神色。他意识到,韩世忠提出的这一策略,确实更加周全,既考虑到了眼前的战斗,又兼顾了长远的战略目标。 “韩将军所言极是,围点打援,既能够展示我大宋军队的灵活多变,又能有效削弱金人的实力,实为妙计。”林一飞赞叹道,随即他转向其他将领,“诸位以为如何?” 岳雷、齐归以及其他将领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深知,战争不仅仅是简单的攻城略地,更是智慧与策略的较量。韩世忠的这一提议,无疑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增添了几分胜算,也让大宋的北伐之路看起来更加光明。 于是,作战会议最终决定,采纳韩世忠的围点打援策略,先以部分兵力围困徐州,吸引金人援军,再以主力部队埋伏,利用火药之利,一举击溃来援的金军,从而逐步推进,收复失地,为大宋的北伐大业奠定坚实基础。 全军上下,在确定了围点打援的战略后,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筹备工作中。寿州城,这座刚刚从大金铁蹄下解放出来的城池,此刻成为了大军整装待发的起点。城内,士兵们忙碌而有序,他们或搬运物资,或检修武器,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即将再次出征的激昂与决心。 大炮,这承载着大宋希望与荣耀的重型武器,在精心维护后被逐一安置在特制的木车上,由身强力壮的士兵们缓缓推动,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稳,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胜利。火药,这新时代的战争之神,被小心翼翼地封装在密封的木箱中,由专人看管,确保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辎重车辆排成长龙,满载着粮食、衣物、药材等必需品,为大军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整整一天的时间,寿州城内外的空气中都弥漫着紧张而又兴奋的气息。士兵们虽然疲惫,但眼神中闪烁的是不灭的斗志。夜幕降临,星辰点缀着夜空,大军在月光下完成了最后的集结。两万精兵被留下守护寿州,确保这座来之不易的胜利之城不会再次落入敌手。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耀在整装待发的大军之上时,林一飞与韩世忠并肩而立,目光如炬,望向远方的光州城。那里,岳雷正等待着他们的到来,共同商讨接下来的作战细节。随着一声令下,大军缓缓启程,马蹄声、车轮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激昂的战歌,响彻云霄。 沿途,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用他们最朴素的方式为大军送行。有的送上自家种植的瓜果,有的则默默祈祷,希望这些英勇的战士们能够早日凯旋。大军所过之处,无不留下一片感激与敬仰之情。 经过一日的行军,大军终于抵达了寿州城下。岳雷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他率领着寿州的守军,以最隆重的礼仪迎接了林一飞与韩世忠的到来。两军汇合,士气高涨,仿佛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即将冲破金人设置的道道防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