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八章 徐州之役(六)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林一飞与韩世忠见状,相视一笑,眼中满是胜利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知道,这一战不仅重创了金军,更重要的是,它为宋军的北伐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续的战斗树立了信心与榜样。 见金军如潮水般溃退,林一飞并未被胜利的喜悦冲昏头脑,他深知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此刻最紧要的是按计划行事,确保最终的战略目标——拿下徐州城。于是,他果断下令,让牛通与齐归各自率领精兵,紧紧咬住金军撤退队伍的两翼,既要保持压力,防止金军反扑,又要确保自身不被拖入不必要的缠斗,保护大军的整体安全。 与此同时,林一飞与韩世忠则亲自率领剩余的主力部队,以最快的速度向徐州城南进发,心中盘算着如何与岳雷的部队无缝对接,共同围困徐州城。沿途,他们不断通过斥候与岳雷保持联系,确保双方行动的一致性与协调性。 随着夜幕的降临,林一飞与韩世忠的部队终于抵达了徐州城南,与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的岳雷大军汇合。两军会合,士气大振,火把照亮了整个夜空,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胜利。 岳雷见到林一飞与韩世忠,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深知这两位的到来,意味着他们离攻克徐州城又近了一步。简短的寒暄之后,三人立即商讨起接下来的攻城计划。 “林元帅,韩将军,徐州城防坚固,我们不宜硬攻,应充分利用地道与火药的优势。”岳雷说道,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林一飞点头赞同,他详细介绍了地道的挖掘进度以及火药的布置情况,提出利用夜色掩护,通过地道潜入城内,配合城外大军的佯攻,同时引爆火药,炸开城门,一举夺下徐州城。 于是,三军联动,一场精心策划的攻城战悄然拉开序幕。林一飞亲自指挥地道中的勇士,他们悄无声息地穿越地道,接近城门下方,而城外的宋军则开始了新一轮的佯攻,鼓声震天,喊杀声四起,吸引着城内金军的注意力。 就在金军被城外动静吸引,纷纷登上城墙防御之时,地道内的勇士们迅速点燃了火药引线。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城门被炸得粉碎,尘土与碎石四散飞溅,城墙上的金军被突如其来的震动震得东倒西歪,一片混乱。 随着城门被炸毁,紧接着,更令人震撼的一幕发生了。翁城之内,那些厚重的铁叶子城门,在地下埋藏的炸药威力之下,竟也被猛然炸飞,如同断线的风筝一般,高高地抛向空中,随后重重落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铁屑与木块四处飞溅,将原本坚固的防御工事撕得支离破碎,整个徐州城的南门区域,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城内的金军彻底陷入了恐慌与混乱之中。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威力巨大的火药,更未曾料到宋军会采用如此巧妙的战术。一时间,喊叫声、惊呼声、兵器落地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混乱的交响乐。 韩世忠见状,激动得在马背上挺直了身子,他高高地举起手中的佩剑,剑尖在火把的映照下闪烁着寒光。他大声地呼喊着:“大宋儿郎们!林元帅都已经把场子给咱们整好了!十个打一个,没有不赢的道理!拿下徐州,就在今日!” 喊完,他毫不犹豫地策马向前,第一个冲出了宋军的阵营,直奔那被炸毁的城门而去。他的身后,是无数同样热血沸腾的宋军将士,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呐喊着,奔跑着,仿佛一群下山猛虎,誓要将眼前的敌人彻底吞噬。 随着韩世忠的冲锋,宋军如潮水般涌入了徐州城。他们与城内的金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但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和火药的威力,宋军很快便占据了上风。金军节节败退,被宋军步步紧逼,最终只能困守于城内的几座重要建筑之中,等待着最后的命运。 而林一飞,则站在远处的高地上,冷静地观察着战场的局势。他看着宋军将士们奋勇杀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欣慰。他知道,这一战不仅是对金军的一次重大打击,更是为大宋的北伐大业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金军守将萧明的带领下,那三千余名残兵败将,如同被风雨摧残后的落叶,颤抖着走上了徐州城的中街。他们的盔甲已残破不堪,眼中满是绝望与不甘,却也不得不面对这残酷的现实。萧明,这位曾经在金军中声名显赫的将领,此刻却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双膝跪地,手中紧握着的长剑无力地垂落在身旁,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们投降,请不要再让我们的士兵无谓地牺牲了。” 这一幕,对于徐州城的百姓而言,既是解脱,也是震撼。长久以来,金军的铁蹄踏碎了他们的安宁,如今,这突如其来的胜利让他们既感欣喜又心存畏惧。家家户户紧闭门户,只听得见远处战场上的余音回响,以及偶尔传来的士兵脚步声,却无人敢探出头来,窥视这历史的转折点。 林一飞站在高处,目光如炬,他见证了萧明的投降,心中并无太多波澜。他知道,这是战争的一部分,是胜利后必须面对的复杂局面。他冷静地下达了命令:“将金军士兵以绳索相连,确保他们无法再起叛乱,同时,严令宋军将士,不得伤害任何一位无辜的汉人百姓。我们要以仁义之师的形象,接管这座城池,让百姓看到大宋的希望。” 随着林一飞的命令,宋军士兵迅速行动起来,他们虽然心中对金军充满敌意,但军纪严明,没有一个人违抗命令。金军士兵在宋军的监视下,被有序地编排起来,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无奈,但更多的是对生的渴望。 徐州城的街道上,开始出现了宋军士兵巡逻的身影,他们保护着每一扇紧闭的门扉,确保城内的秩序。林一飞还特意派遣了使者,前往各家各户,安抚民心,告知百姓,大宋的军队是来保护他们的,而非掠夺与破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胆大的百姓开始小心翼翼地打开门缝,窥视外面的世界。当他们看到宋军士兵纪律严明,对汉人百姓秋毫无犯时,心中的恐惧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一丝希望。 夜幕降临,徐州城逐渐恢复了平静,虽然战争的创伤仍需时日来愈合,但这一夜,对于徐州城的百姓而言,至少是安宁的。 此刻的完颜宗弼却竭力维持着镇定,他策马在已经渡过泗水河的乱军之中穿梭,试图稳定军心,但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心痛不已。士兵们或伤或亡,哀嚎声、哭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惨不忍睹的画面。他不知道这一下自己到底损失了多少人,但那份沉重的代价已经让他心如刀割。 然而,在完颜宗弼的心中,徐州的实守与他个人的关系并不大。他深知,这场战争的背后,是更为复杂的政治博弈。他作为金国的重要将领,心中有着更为宏大的目标——争夺帝位。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必须保留实力,以确保自己在未来的权力斗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因此,即便能够解救徐州之围,完颜宗弼也绝对不会冒险。他明白,一旦陷入宋军的包围,不仅可能全军覆没,还会严重削弱自己的实力,这对于他争夺帝位的计划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于是,他果断地对自己的族侄完颜爽下达了命令:“大军先行退回应天府!我们不能再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完颜爽闻言,虽然心中有些不甘,但他深知叔父的决策往往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执行了命令。他率领着残余的金军士兵,在混乱中寻找着撤退的路线,试图在宋军的追击下保住性命。 完颜宗弼则紧随其后,他目光冷峻地扫视着四周,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筹划。他知道,这场战争虽然暂时失利,但他还有机会挽回局面。只要能够保留实力,他就有希望在未来的权力斗争中脱颖而出,成为金国的新帝。 在撤退的过程中,完颜宗弼不断地鼓舞士气,试图让士兵们重新振作起来。他深知,此刻的士气对于未来的战斗至关重要。然而,尽管他费尽心思,但士兵们心中的恐惧和绝望却难以消散。他们看着身边不断倒下的同伴,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恐惧。 就这样,在完颜宗弼的率领下,金军大军在混乱和绝望中逐渐撤离了战场,向着应天府的方向逃去。 这场战斗虽然以金军的失败告终,但却为未来金人的混战埋下了伏笔。完颜宗弼的撤退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而是新的战斗的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