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荒岛迷踪:绝命23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刀、遗书和血渍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时间的指针悄然转过,这两天的时间对秦宣而言,是一连串密集深入的对话。 他跟刘云飞的每一次会面,都像是一场场精心编排的戏剧。 秦宣在其中扮演着提问者的角色,巧妙地旁敲侧击,试图从刘云飞口中探出真相。 然而,无论秦宣如何变换话题和角度,刘云飞的回答始终如一,他的逻辑链条无懈可击,这让秦宣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烦躁。 刘云飞绝对隐瞒了些什么,但该怎样才能让他说出来呢? 就在秦宣陷入沉思,对刘云飞的说辞感到困惑之际,赵科长的电话如同一道曙光划破了迷雾。 在得知秦宣这边的情况后,赵科长的声音透过电话线传来了新的希望:“秦宣,我们这边有了新的进展,一些关键的线索物品已经运回来了,我相信这些对你的调查会有帮助。另外,你也已经可以开始与下一个幸存者进行谈话了。” 这番话对秦宣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他的精神为之一振,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急切:“赵科长,这些线索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马上就过去。” 挂断电话后,秦宣迅速整理好自己的思绪和笔记,准备前往赵科长那里获取新的线索。 秦宣再次踏入云鸽会所在的民房,这里的一切与他上次访问时别无二致。 岁月在这间不起眼的建筑上留下了痕迹,却也赋予了它一种沉静与神秘的气质。 院子里的那些不见踪迹,桌子和扑克就堆放在角落里。 他走进屋内,发现赵科长正忙碌地整理着一些箱子,神情专注。 在赵科长身旁,一位身体结实,眼神空洞的中年男人静静地站着,他的姿态中透露出一种木讷,仿佛经历过太多,已无力表达更多情绪——这位正是秦宣所认识的幸存者之一,金钟民。 此外,还有一位年轻的姑娘在场,她的存在倒是给这沉重的氛围带来了一丝清新。 赵科长抬头看见秦宣,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放下手中的工作,拉着秦宣走到一旁,低声向他交代了一些重要事项。 箱子里装的,是秦宣迫切需要的线索。 而金钟民,就是他接下来要深入调查的第二个幸存者。 为了确保调查的顺利进行,赵科长甚至贴心地为他配备了一名翻译。 秦宣心中对赵科长的周到安排感到感激,他随即将关于刘云飞的谈话记录交给了赵科长。 在交换资料的同时,秦宣也提出了自己对刘云飞事情的疑问,希望能得到一些解答。 然而,赵科长并没有立即给出答复,他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秦宣一眼,然后淡淡地说:“秦宣,等你见过所有幸存者之后,你自然会得出你的答案。” 秦宣没有多言,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与接受。 他让助手协助将那些装满线索的箱子小心翼翼地搬上了车。 随后,他与金钟民一同踏上了归途。 在接下来的调查期间,金钟民的吃住都将由秦宣来安排,他们将暂时成为秦宣事务所的客人。 在车上,秦宣的目光转向了那位年轻的姑娘,她看起来有些紧张,但眼神中隐约透露出一股兴奋。秦宣好奇地询问她的名字,女孩轻轻捋顺了额头的发丝,带着几分拘谨,她轻声回答道:“我叫韩小芮。” 秦宣向她介绍了自己,韩小芮脸上露出了惊喜,她坦率地表示自己早已听说过秦宣的大名,实际上,她是秦宣的一名粉丝。在给她签名之后,秦宣感到有些好笑,自己也会有粉丝。 回到事务所后,秦宣并没有急于与金钟民进行谈话。他让助手帮忙为两位客人安排住所,确保他们能够舒适地安顿下来。而他自己,则抱着那珍贵的箱子,回到了书房。 书房内,秦宣将箱子放在书桌上,他深吸了一口气,准备开始梳理这些线索。 箱子内的物件其实并不多,每一样都承载着沉重的故事。秦宣轻轻地将它们一一取出,摆放在书桌上。他的眼神随之变得凝重。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本曾经被水浸泡过的日记本,它的页边已经卷曲,字迹在水渍的侵袭下变得斑驳。 接着是几块破损的衣服碎片,边缘残破不堪。 一柄匕首静静地躺在桌上,它的锋刃上还残留着干涸的血迹,显得格外刺眼。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纸遗书,纸张上有被水打湿的痕迹,同样血迹斑斑,让原本清晰的字迹变得模糊不清。 秦宣小心翼翼地拿起了那封遗书,他的手指轻轻抚过上面的字迹。尽管水渍和血迹侵蚀了纸张,但遗书主人的名字依然可以辨认——唐修贤。 那个饱经风霜的老人,似乎早已预见到了自己的命运,于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了这封遗书。 “吾儿……我命不久矣,这是命运的安排,非人力所能逆转。 不要为我的离去而悲伤,生命有始必有终,这是自然之道。 家中的房屋,我已决定留给你,愿你能在那里找到安宁与幸福。 梦梦,我亲爱的女儿,我深感遗憾,未能亲手将你送入婚礼的殿堂。 但请相信,我的爱与祝福永远伴随着你。 我在银行留下了一笔钱,作为你未来生活的支撑,愿你的路途无论平坦或崎岖,都有勇气与力量去面对。 张阳,我的私人医生,多年来他的医术与关怀,让我的生命得以延续。 我希望他能得到你们的善待,应当铭记他的恩情,将感恩之心传递下去。 不要伤心,我将与你们的母亲重逢,……我即将踏上寻找你的旅程,愿在……那遥远的彼岸,我们能再……次携手。” 秦宣的目光在遗书的后半部分徘徊,那里的字迹已被血渍侵蚀,变得难以辨认。 他能隐约看出,随着内容的深入,唐修贤的笔触逐渐从最初的稳定转向了狂乱,失去了起初的整齐划一。 至关重要的部分,已被血迹覆盖,变得模糊不清。 秦宣的眉头紧锁,他轻轻放下遗书,拿起了一旁的鉴定报告。 报告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技术人员的努力和无奈:遗书上的血渍经过检测,确认无误,属于唐修贤本人。 尽管他们尝试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去恢复那些模糊不清的字迹,但结果并不理想,只能勉强辨认出几个零散的词汇。 报告中的一段文字引起了秦宣的注意:“不要……让……我们……怪物……永远留在这里吧,去告诉他们……伍振……带走……要小心!” 这些断断续续的片段,像是唐修贤在极度困境中发出的警告。 秦宣轻轻地将遗书放到一边,他的目光转移到桌上的刀子和衣服碎片上。 这些物品上沾染着已经干涸、呈现出暗色的血迹,它们沉默地诉说着曾经发生的悲剧。 拿起相关的鉴定报告,他仔细阅读着上面的每一个字。 报告中清晰地指出,刀子上的血迹属于邓媛,这个发现让秦宣的心情更加沉重,依稀地猜到了当时的情况。 而衣服碎片上的血渍则有些复杂,一部分属于聂仁俊,另一部分竟然属于刘云飞。 这个结果让秦宣感到意外,他的眉头不由自主地拧在一起,心中的疑惑如同潮水般汹涌。 更让秦宣震惊的是,这些沾染着血迹的衣服碎片,它们属于钱鹏程。 这一连串的发现,让秦宣感到呼吸都变得急促。 秦宣心中早已有所预感,刘云飞并非表面上的那么简单,但这个新发现却让他不禁怀疑:难道刘云飞真的曾经跨过了那条界限,犯下了杀人的罪行? 这个念头如同一道阴影,笼罩在秦宣的心头。 作为侦探,他不能让情绪左右自己的判断,必须保持冷静和客观。 为了平复心绪,秦宣迈步走到窗前,推开了窗户,让凉爽的风拂面而来。 目光穿透树荫,投向远方的天际。他深深吸了几口清新的空气,让心中的波澜慢慢平息,调整自己的心态。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思,秦宣终于收回了视线,他转身回到桌前,重新面对那些沉默的证物。 他的目光被那本日记本吸引,心中涌起一丝希望:或许,这本日记能够解开他心中的疑惑,提供一些关键的线索。 小心翼翼地打开日记本,只见扉页上写着邓媛的名字。 她是一位老师,拥有记录生活的习惯,即使在荒岛这样的极端环境下,只要有可能,她依旧会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用文字留下了自己的记忆和感受。 “今天,是我踏上这片荒岛的第三日。天空澄澈,阳光明媚,然而我们心中的阴霾,却如同这片无边的汪洋,难以驱散。 岛上的资源虽然丰富,足以维系我们的基本生存,心灵的慰藉又在何处寻觅? 在这个与世隔绝的角落,我找到了纸和笔,决定记录下这段非凡的旅程。 或许,这将是我生命中最难以忘怀的记忆。 岛上的同伴们将有用的物资一一搬至岸上,但不久后便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我察觉到他们之间似乎弥漫着一股不和谐的气息,争执声此起彼伏。 在这群人中,有一位来自韩国的男子,他常常独自出神,口中念念有词。 我未曾向其他人透露,其实我能听懂他的语言。他在思念远在他乡的妻儿,那份深情与牵挂,如同一根无形的线,牵动着他的心。 我在想,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荒岛,那里藏着我们最深的忧虑与最柔软的情感。而这座岛屿,也许正是映照我们内心世界的镜子。” “今天,是流落于此的第五日,周遭的景致依旧,阳光依旧刺眼,但我心中却笼罩着一层难以驱散的阴霾。 人心变得扑朔迷离,我目睹了一些同伴的行为,不禁自问:他们是否失去了理智? 他们竟意图对那位来自韩国的男子施以极刑,我无法理解,究竟是什么驱使他们做出这等决定? 他未曾有任何过错,相反,他的心中充满了善意,希望为这个临时的集体出一份力。 面对这荒谬的一幕,我不能再袖手旁观,继续保持沉默。 我必须站出来,为这位无辜者辩护。 然而,即使我尽全力声援,他终究难逃被驱逐的命运,被迫离开了我们勉强称之为"家"的营地。 他的身影渐行渐远,消失在茂密的丛林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