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岛上的第七天,天气突变,大雨倾盆。
这座岛屿迎来了一场豪雨,无情的雨幕好似钢铁壁垒,迫使我们被困守于营地的帐篷里,让外面的世界变得遥不可及。
雨水太大,我们还要随时留意营地里的变化,以免东西被冲走。
我嚼着略带酸味的莓果,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淡淡的忧愁。
那个韩国人,我已经得知他的名字,他叫金钟民,在这如注的大雨中,他将何去何从,又要到何处去寻得一片避雨之地?
雷霆,伴随着闪电,从云端降落,乌云笼罩在天穹,冷风拂过,我紧紧抱住了自己。
神啊!请倾听我的祈祷,让善良的人得到庇佑。
命运之神似乎听到了我的祈祷,在滂沱的雨幕中,我竟见到了他的身影。
他就站在树下,浑身湿透。
可那双眼睛,是如此的明亮,刺穿了乌云,如同炙热的阳光,直直凝视着营地。
我与他的视线在雨中相遇,在那朦胧的雨水中,我读懂了他的心中所想。
我敬爱的神,你终于给了我希望!
我起身,冒着雨,去找到了伍振华,一个不走运的厨师,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中年男人,一个……公认的最强者。
平心而论,他是我们这群人中最强壮的一个。”
“晨光拂晓,月光渐褪,第八天的清晨,雨势奇迹般地停歇,荒岛上弥漫着清新的气息。连绵的雨水暂时收敛了它的怒吼,天空依旧沉郁,岛上的万物似乎都在这短暂的宁静中重焕生机。
伍振华遵守了约定,早早地离开了营地,去寻找金钟民的下落。
我很清楚,他会在营地周围巡视了一圈,如果能够遇到,他一定会将金钟民安全带回来。
如果没有碰到……
命运之神的垂怜,从来都是吝啬……”
秦宣的眉头拧作一团,小心将手里的日记放下,他长呼一口气,让自己的思绪放空。
日记到了这里就断开了,之后的内容墨痕模糊,部分文字被粗暴地涂抹,更多的则是被血渍和海水侵蚀,想要看清之后的内容,是件难事。
收回思绪,他小心地翻动脆弱的纸页,在后文中看看能否寻找到更多的线索。
“第十……连绵的雨幕终于撤下,天气转晴,空气里弥漫起一种令人不适的炎热。
伍振华出发了,带着两天的食物,拿着武器,独自前往那烟雾升起的方向。
他是个真正的男人,在这个营地里,唯一能叫做男人的存在。
岛屿的另一边升起了烟雾,他们都说那是雨后的升腾的雾气,只有他坚信,岛屿的那边还有其他幸存者,那烟雾是他们的求救信号。
或许吧,我无法想象这个岛上还会有其他幸存者的可能。但即便再微小的希望,也值得去尝试。
他承诺会在第二天返回,如果他没能回来……我不敢去想那会是怎样恐怖的结果,我能做的,只有为他祈祷。
下午,我和楚楚被分配到林子里去采集果实。有多少果实可供我们摘取?我知道,这不过是一个推脱的小把戏。
楚楚向我倾诉,叶青的纠缠让她倍感烦恼。
可是当叶青过来找她时,她又会笑着迎上去。
幽会,幽会,呵呵,我怎么会这么想呢?
在营地这个小小的家庭里,几乎没有秘密,大家的心事都彼此知晓。
与此同时,我也察觉到炙热的目光,阿民跟在叶青的身后,找到了我们,我跟他对上了视线,他飞快的躲避,让我感到有些好笑。
其实我,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么平静,那炽热的视线让我感到心神不宁。”
“……清晨,阳光很好……伍振华回来了,他的身边多了几张年轻的面孔,他们衣衫褴褛,精神却很饱满。
六个青涩的少年,还没有褪去青春的颜色,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未经世事的纯真,看到他们,仿佛校园的钟声在我耳畔回响。
他们全部都是学生,在看到他们第一眼的时候,我就这样认为。后来的自我介绍,证实了我的猜想。
他们能活下来,不得不说,是极大的幸运。
他们的加入,如同一股清泉,给这个沉寂已久的营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在这些新面孔中,有一个名叫刘云飞的少年,他有些腼腆,让我想起了阿民。每当我跟他说话的时候,他都会羞红着脸,呜咽地应答。他真的好可爱,如果我能有这样的一个弟弟,或是儿子,该多好啊……
语言的隔阂,分断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个问题,我相信他跟阿民一定能寻得共鸣。”
“第十六天……时间在这座孤岛上悄然那流逝,转眼的功夫,我们已经在这里度过了半个多月,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似乎每个人都已经渐渐适应了岛上的生活。
然而,这不过是表面现象。在平静的表象之下,我能感受到暗流涌动,许多人心中的不满已在悄然滋长。
我很好奇,他们的不满会在什么时候爆发。我并不因此而忧虑,因为我很清楚,这种事情无法避免。在岛上的第一天,我就做好了与死亡面见的准备。
当死亡的阴影逼近时,我自信能够躲避。
不,这样还不够,我需要做更多的准备……是时候了。
楚楚和叶青,他们会在明天将所有的恩怨了断吗?”
在这段文字的末尾,邓媛似乎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她写道:“人性,是最不值得信任的东西。”但这句话最终被她划掉。
日记的篇章在此戛然而止,秦宣的手迹继续延伸,随后的内容已被时间的侵蚀所模糊,无法辨认。
秦宣的目光在日记的空白处徘徊,试图捕捉那些逝去的文字的最后低语。只是一切似乎都被一个不可见的橡皮擦轻轻抹去,留下的只有无尽的遐想。
秦宣轻轻合上日记本,拿起了一旁的技术分析报告。
报告中的文字冷冰冰地陈述着技术人员的无奈——他们尝试解读日记后半部分的内容,但终究未能成功。
报告中的一行微小的备注引起了秦宣的注意:“日记本的后半部分,发现有撕下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