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黑说,“那是另外一种语言的发音,所以奇怪。t1e是离地球最近、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但仍然太过遥远,即使全力加速,也要在四千年后才能抵达。这么漫长的旅程,变数太多太多。稍有不慎,人类就将灭绝。”
“人类反复计算剩下的时间,把一切分歧、争端都放下,把一切财富集中起来,用来打造能在天上飞行四千年的大船。”
“国与国之间不打架了,全球逐渐收拢成一个统一实体,比现在的大唐要大数十倍。人类开始进行生育管制,逐步控制人口数量。百年间,从上百亿缩减到十亿;千年后,减少到五百万。”
“科技上不再全面开花,将研究方向集中到材料、受控核聚变、太空旅行、克隆技术、人工智能、天文探索等方面,砸重金谋求突破。”
“付出海量投入和极大代价后,人类终于攻克了受控核聚变,实现了碳炔量产,研究出一整套高效的维生和循环系统,用于人类在天上生存繁衍。这已经是发现饕貅的百年之后了。”
“人类花去整整一百年,建立了月球基地,前后迁徙了一百万学者、技术人员到月球工作。”
“以月球为跳板,又花了一百年,建立了火星基地,又往火星迁徙了一百万人。”
“随后的旅程更加艰险。再花了整整三百年,在冥王星上建立了基地,再次迁徙一百万人到冥王星。”
“为了完成这些准备工作,人类把整个地球都变成了发射场。几乎耗尽了所有地球上能找到的能源和核燃料。”
“人类放下一切私心杂念,一切科技都以太空远航为目标,一切资源都用来建立远航舰队。地球资源不够,就从整个太阳系挖掘。”
“人们从月球土壤里提炼出氦3,这是一种优质核燃料。”
“冥王星上有大量的水、甲烷,这足够五百万人在上面生活千年以上。”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上都有大量氢元素,这是主要的初级能源。不过木星和土星质量太大,起降飞行器、运输核燃料都更加困难。海王星大气层风暴太强,人类选择天王星作为氢燃料的主要来源。”
“人类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制造出自动采矿船,一趟又一趟,年复一年的将液氢从天王星运输至冥王星。”
“自动采矿船肚子很大,能容纳大量液氢。在发射时,它们能折叠起来变成一根又长又粗的大竹筒。等到达天王星,它们在风平浪静时进入大气层,张开巨大的翅膀,像铁鸟一样飞行悬浮在天王星的平流层之中。”
“好厉害!”玉奴和小云对望一眼,齐齐摇头惊叹。
“这时它们就张开大口,疯狂吸进氢含量超过八成的大气,然后将之压缩、降温成为液体存储起来。等吃得饱饱的,它们再收起翅膀,加速离开天王星,将液氢送至在天-冥之间停泊着的运输船上。”
“整个采集过程很快,不过十小时,就能吃进上百吨氢气,然后扬长而去。每天都有采矿船进入天王星轨道,每天都有采矿船在天王星免费吃饱、然后溜走。”
“运输船更加巨大,能容下数十万吨液氢。每装满一船,就运往冥王星储存起来。冥王星表面全是巨大的液氢存储罐,像长着无数朵巨型蘑菇。”
“这还不够,液氢并不能成为核燃料。它是人类在冥王星生存、工作、建设、筹备、运输的能量来源,以及日后远航舰队发射时初期加速能源,它们效率低自重大,但用完即抛,不用消耗更加珍贵的核燃料。”
“要攒够人类在太空航行、以及减速时要用到的核燃料,人们还四处搜寻锂6,硼,钍等核燃料,这些元素在太阳系中的丰度远远低于氢,更加难以开采。”
“为了寻找核燃料,人类足迹遍布几颗岩石大行星、以及柯伊伯带的各种小行星。人类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才终于攒够了足够的核燃料。”
“在冥王星基地,又经过整整四百年,人类才准备好一切物资。为了这一天,无数人在太空中孤独的死去,变成广袤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无数人把自己的毕生献给太空,在冥王星出生、在冥王星长大。”
“然后他们开着飞船,离开冥王星,在广阔无边的柯伊伯带,孤独的寻找富含核燃料的小行星。找到后固定好信标,发出信号引导采矿船前来开采。然后他们继续独自前行,寻找下一颗有价值的小行星。”
“他们中很多人,在找矿的路上飞船被陨石撞毁而牺牲;或者干脆老死、病死在飞船上。从离开冥王星起,他们再也没有回来过,只是把一个又一个坐标发送回冥王星基地,那是他们还活着的唯一证据。”
“更多时候,他们无声无息,基地甚至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活着。有些人从出发后就再也没有传回过任何信息,就此消失在茫茫太空之中。”
“人类在出发前十年,将所有精英都迁徙到了冥王星。在冥王星基地的人口,达到了五百万。留在地球、月球、火星上的人,已经不多了。他们还在源源不断地为冥王星提供物资和财富。”
“然后,他们会留在地球、月球、火星的基地里,逐渐停止繁育,静静等待那一天来临。”
“做好一切基本准备之后,人类开始打造远航舰队。”
“人们以碳炔为骨架,打造了五艘太空巨舰,我们称之为"母体",分别是女娲、盘古、伏羲、应龙、王母。”
“怪不得小黑说来自于女娲仙山。”玉奴懂了,连连点着小脑袋,肉嘟嘟的小脸元气满满。
“它们有两到四公里长,上面穿着十几个一两百米厚,半径超过一公里的大圆盘。那是五百万人类在天上生活、工作的地方。”
“人类想过船员冬眠、让飞船依靠惯性自己飞行,等四千年后快要到达t1e时才唤醒船员的方案,很快被否决了。”
“茫茫太空看似空无一物,实则危机四伏。人类在全体远航以前,曾多次派过载人飞船飞向目的地。但出发没多久,大多不超过百年,也不知出了什么问题,它们就失联了。”
“有些舰船在出事前,还能发回一些信息,我们推断它们可能遇上了陨石;有的飞船,莫名其妙就消失了。”
“人类输不起了。远航舰群再出问题,人类就真的要灭绝了。所以,让所有人冬眠,并不保险。只有大量人类继续工作,才能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人类建设了一套复杂而高效的维生循环系统,以供五百万人在天上延续四千年。”
“在地球上,维持循环的主要力量是太阳。太阳照耀草木,草木繁茂、动物吃草、人吃五谷和动物,人和动物粪便又成为植物的营养。这是食物循环。”
“太阳把水蒸发到天上,冷却后变成雨雪落下,这是洁净水来源。人类生活排泄的脏水,流入江河,经江河汇入大海。又在大海中稀释,再由太阳把海水蒸发到天上,再变成雨水落下,又重新变成干净的水。这是水循环。”
“人和动物呼吸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长成五谷、蔬菜、还有荔枝,这是碳氧循环。”
“人和万物生长,主要就靠这三个循环维系。”
“在天上,人类以宇宙中无处不在的光和射线、核燃料为能源,利用先进技术、催化剂实现碳氧循环、水循环;人类的食物,则以合成的人造食物为主。因为条件简陋、环境粗陋,所以,现在仙人们还吃不到荔枝。”
“等我们登陆t1e之后,再过三五年,人们就能重新吃到荔枝了。”
“原来是这样。”玉奴恍然大悟,“我说为何仙人们如此厉害,都吃不到荔枝。看来这天上,也没比人间好啊。”
“有宜居行星有太阳的地方,才能算天堂。”董小黑接着说,
“人类还把五千多年来创造的璀璨文明浓缩成数字形式,存储进"人类文明库",包括各种语言、文学、知识、绘画、艺术、电影、音乐、舞蹈、历史、政治、哲学、科学、思想等等。”
“只要还有一个人活着,只要舰队里的设备还能运转,就能利用文明库,在新家让人类重新繁衍壮大下去。”
“只有一个人的话,怎么生孩子呢?”玉奴和小云脸红着问。玉奴要出嫁了,已经有人教过她们,知道那一切是怎么回事、新婚之夜会发生什么了。
现在,她们很好奇一个人生孩子这件事。
“人类有冷冻的基因库,里面冷冻着大量人类遗传物质,也就是生孩子需要的那些东西。”
“可是没有母亲,怎么怀孕、生孩子呢?”
“有人造子宫。只要有遗传物质,就能通过人造子宫孕育出和我们一样的孩子来,等他们长大,就可以自然繁殖了。”
“果然是仙人,像女娲那样,能用泥巴捏出人来!”玉奴又懂了。
“远航舰群的核心母体,就叫女娲。”
“除了人类遗传物质,舰群还带着地球上所有人类能搜集到的植物种子、基因图谱、可用于克隆的遗传物质。以及所有动物的基因和遗传物资。”
“但人类把一切文明实体都留在了地球上,包括书籍、字画、雕塑、瓷器、编钟等等。一切人类创造的历史文物,都没带走哪怕一幅字画、一个杯子。”
“文明库里留下的是他们的全息影像。实物太重又太多,人类带不走。五个母体里只有维持人类生存繁衍,能让人类在新家立足的设备、工具和资源。”
“带着这些东西,远航舰群分五个舰队,从冥王星起航。人类把全体离开冥王星那天称为"启航日";把能看到饕貅吞噬太阳那一天称为"受难日"、也叫"重生日";把抵达t1e那一天,称为"降临日"。”
“五个舰队,除了母体自重,还有维系五百万人生存四千年的物资、减速时的核燃料,重量十分庞大。而要把这么重的飞船加速到极快速度,燃料的自重更是个惊人的数字。与之相比,冥王星的引力简直微不足道。”
“女娲最大,上面有三百万人。出发前捆绑的多级火箭和燃料储罐,把女娲高高撑起,成为一座高达数万米的极高山。”
“还好冥王星重力只有地球的二十分之一多一点,不然光是飞船和燃料重量给底部造成的压力,都会压塌最下面的罐体。”
“启航日那天,冥王星的极度阴寒,都被五艘巨舰喷出的火焰驱散;冥王星稀薄的大气,都被氢燃料产生的高温点燃。整个冥王星弥漫着浓厚的水蒸气,这些水汽很快凝结成冰雪,飘飘洒洒的降落在冥王星表面,像在为舰群送行。”
“第一级氢火箭喷射出强大的能量,将女娲推离冥王星。等第一级氢火箭耗尽燃料脱落,第二级氢火箭发动,接力加速女娲。就这么一级一级,足足接力了几十次,才将女娲加速到千分之四光速。”
“而后,女娲飞到饕貅,也就是那个黑洞附近。它已经探出头来,在太阳系展露出来的引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木星。女娲利用饕貅的引力弹弓加速,以尽量节省燃料。”
“飞越饕貅之后,舰群彻底穿过柯依伯带。这时,最后一级火箭,核聚变发动机开启,以每秒一个地球引力的加速度,逐渐加速到百分之一光速。然后最后一级火箭脱落,舰群也接近了奥尔特云,从此在茫茫太空中漫游。”
“从启航日起,到某此次下凡时,已经过去整整四千年;距离降临日,还有三四年。”
“原来如此!仙人们真厉害!那,仙人们又遇到了什么麻烦呢?”
董小黑把事情说了一遍,两个女孩听得直害怕。
“没吃的了,仙人们也会被饿死的吧?”小云很是担心。
“那三个姐姐,长得美吗?”玉奴关心的却是别的事。
“仙人也会饿死。她们都很美。”
“玉奴也很美!”玉奴挺起胸膛。
“玉奴最美。”
“真的呀?薛小梨姐姐能歌善舞,玉奴也会的!等小黑休息好,玉奴就唱给郎君听,跳给郎君看!”
“好呀!”
“小黑,奴奴现在很纠结。”
“怎么了?”
“奴奴见过寿王,他很好看,身份又尊崇,玉奴没理由不喜欢他。陛下赐婚,玉奴也不可能抗拒。可玉奴不了解他。他们说他很好,是皇子里性格极好的,可奴奴还是很不安。”
玉奴抬头看着董小黑,在等他回应。但董小黑没有回应。
玉奴鼓起勇气,终于说出了口,“奴想跟你走,奴也想在天上生活,看看六千年后的仙人们是什么样。玉奴还要跟小梨姐姐比一比!玉奴也想成为千万人都喜欢的大明星!”
“那没什么好的,薛小梨自己未必多喜欢当明星。”
“不喜欢,那她为什么还要当明星?”
“就跟你必须嫁给寿王一样,我们都没得选。”
“可玉奴真的好孤单!这六年来,奴奴不是学习唱歌就是跳舞,很闷的!也没有朋友,只有小云跟着我。”
“寿王会真心对你好。”
“可进了皇家,一样身不由己。奴听说,皇子们也在明争暗斗。奴奴好怕,好怕像以前王皇后那样。”
“你不会。你会战胜所有拦在面前的人,”董小黑不知该不该对玉奴说出最后那天发生的事,但他不想击破玉奴最后一丝期望,“寿王妃不是你的终点,你会更加富贵、尊崇,你每年都能在长安吃到荔枝!”
“呀,我就说,我家玉娘子如此美貌,才艺无双,定能当皇后的!”小云低声说道。
“这些话你们记在心里,切莫对任何人说,包括寿王!”
“小云懂的,仙人的话,说出去就不灵验了。”
这一番长谈聊完,已到深夜。杨家不敢打断他们,中间遣仆人送来吃食茶水,三人边吃边聊。
接下来两天,董小黑又给玉奴详细解释了很多她不太明白之处,又悄悄告诉她很多女性卫生、保养和生育知识,听得玉奴满面晕红,丽色大增。
董小黑在人类文明库里没找到玉奴有过子女的信息,这很奇怪。
李隆基那个老淫棍抢走她时,已经五十往上了,失去生育能力倒正常。
玉奴嫁给李琩时,两人正值青春年少;到李隆基下旨玉奴出家时,已经过去六年。感情挺好的一对夫妻、妻子又是国色天香,结婚六年却没生育,这恐怕并不寻常。
李琩在玉奴被亲爹抢走之后改娶韦妃,和其他王妃侍妾共生有五子三女,说明李琩没问题。民间传说玉奴和李琩生有一女,但不见正史记载。
欢乐的时光总是比短暂的光阴更加短暂,是世界上唯一超过光速的光。很快又到分别之时,而玉奴,也要出嫁了。
“奴要穿着嫁衣,为郎君唱歌跳舞,”玉奴泫然欲滴,“等仙人们登陆t1e了,小黑还要来看奴奴。”
“有机会某一定再来。”
音乐声中,玉奴穿着华丽宽大的嫁衣翩然起舞,一颦一笑间,眼波流转,妩媚动人。
董小黑暗暗拿她和薛小梨比较。两人的舞蹈天赋和功底都极好,不过玉奴跳的是古典舞,含蓄、柔媚和大气;而薛小梨跳的现代舞,更加热情和舒展。
玉奴一直跳了三曲才歇口气,又开始唱歌。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玉奴檀口轻启,浅唱低吟。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原来唱的是王昌龄之《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玉奴唱罢,已是珠泪满腮。
“小黑,奴想跟郎君一起去天上,可你又说带不走我。”
董小黑默然无言。
“玉奴会一直期盼着,等郎君再来找我。到时你要告诉我天上发生的事,还有三位姐姐的故事。”
“你要好好对她们,然后在她们之间选一个、做你的仙侣。”
“你要记得人间还有孤单的玉奴,在等你回来。”
一阵耀眼亮光闪过,董小黑已原地消失。
杨家人跪地欢送,又忙劝住悲戚难消的玉奴,她还要在画妆后完成婚礼。
董小黑睁开眼睛,已回到实验舱。换好衣服,走完相同程序,对方宣布实验成功。
“这次实验帮我们修正了数据,证明投放更加精准,感谢你的参与。”
“可是,我们遇到了大麻烦,人类遇到了大麻烦。”董小黑再次强调。
“我们知道。有些决定不容易做,我们需要时间和契机。你知道为什么要选你回到过去吗?”
“为什么?”董小黑想不明白。
“最极限情况下,如果人类真的无法逃过这次灾难,在人类灭绝前,我们会选择十个人,把他们送到过去。利用他们的知识,改变世界。这样人类就可以提前发展科技,提前准备,逃过这次天劫。”
“选择你,是因为你在数学、物理、天文、ai方面具有超乎常人的天赋和知识储备。”
“你作为回去的十个人之一,能够以最快速度把人类科技发展起来。”
“等等,那这样岂不是不符合因果律了?我回到过去、改变了未来;那过去的我岂不是就不存在了?既然我不存在,那我又怎么能回到过去?”
“选你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你是孤婴。”那人神秘一笑,“这样你没有社会学意义上的父母,是凭空多出来的,就能最大程度消解这个悖论。”
“而且,你所在的这个世界,和你去的那个世界,事实上是不同的世界。你,是你要改变的那个世界多出来的信息。”
“多重宇宙?我是个bug?”
“对。都对。”
“可是,我掌握了太多额外的信息,岂不是减少了那个世界的熵?这减少的熵,又从哪里来?”
“你高估了人类信息的作用。多的这点熵,宇宙不在乎。”那人呵呵一笑,“你想想,人类创造的信息,几乎只在地球范围内有用。对太阳系来说,地球上发生的一切事件、产生的一切信息,几乎都可以忽略不计。”
“对宇宙来说,更是如此。饕貅在吞噬太阳系时,一个有智慧生命的地球,和一个死寂的火星,除了质量差别以外,没有任何区别。人类庞大的信息,在黑洞面前,不值一提。”
“还真是。”董小黑略一想就想通了,“黑洞面前,众生平等。”
“也不用担心舰群发生的事,更不用怕那些人对你的算计和迫害。我们会逐一解决,就像上次我们帮你那样。”
“那我就放心了。”
“好了,我送你回去。”
回到住处,来人悄然离开,董小黑重新躺在床上,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董小黑醒来,感觉心里踏实很多。又能鼓足勇气,跟温姐练习那些枯燥的、烦人的社交技巧。
上午军方来人传达盘古司令柳为先的“期望”,想让董小黑以新分配规则为基础,帮忙重新规划盘古的物质循环系统。
看来,虽然阁老们还在纠结,又或者联席办公室还在准备细则,但作为人类先锋,为人类开天辟地的盘古舰队,又要先行一步了。
董小黑答应了,来人遂将新规则发给董小黑。
两人打开一看,包括一品阁老也就是柳为先在内,盘古所有人生活标准自动降一档。十品公民原本每月可洗一次澡,现在变为每两月洗一次。
餐食标准也降档了。以前每餐皆是豪华餐的一品阁老们,也开始与民同乐,每天都要吃一次人工合成的标准餐。
董小黑很快计算完新规则下节省的资源量,结果却很让大家失望,完全没有想象的提升那么多。
不过现在人类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干起活来的董小黑忘记一切纷纷扰扰。
温姐在旁边复盘董小黑的训练课,感觉董小黑进步虽然慢,但也还是像蜗牛上树般,总有吃到葡萄的那一天。
以前董小黑压根不敢看着人脸说话,现在已经偶尔能跟对方交换一个眼神了,虽然他的眼睛仍然如死鱼般毫无生气。
董小黑很快重新设计了一套模型,并根据盘古现有资源和循环系统优化了算法。
四千年来,舰上的人们并未闲着,也在不断完善循环系统,改进技术以提升效率,在原有基础上不断修修补补,使这套系统无比复杂。
这样的结果是,这套系统既庞大,又脆弱;既完善,又残缺。就像一件华丽而结实的衣服,穿了四千年,早就磨出无数个洞;补过千百回,很多补过之处再坏过好多次,只能补了又补,最后几乎每一寸布料都全换过了。
这种情况下要优化系统就无比艰难,怪不得盘古军方要找董小黑帮忙。
董小黑没能力彻底重构系统,可能整个人类都没有能力彻底重构系统。
换掉系统会导致物质循环短暂中断,盘古上生活的人们将不得不暂时穿上宇航服;万一重构不成功、出现大故障,整个盘古就将面临灭顶之灾,都没办法补救。
循环系统需要调用无数周边设备,关联无数线路、管道、仪器仪表。在无所依凭的天上,仅靠人脑很难面面俱到、没有遗漏的全部过一遍筛,而复杂系统任何一个小疏漏都可能造成全面崩溃。
这也是盘古军方找董小黑帮忙的主要原因:他们需要一个局外人以独立的、没有干扰的视角去优化系统,再拿来跟他们自己的工作成果交叉比对,不但能尽量规避风险,还能互相启发。
董小黑只能尽力找到系统中不合理、可以提升效率的地方,然后逐一优化,再通过ai模拟运行,看看是否真能提升效率,有没有潜藏什么风险。
这个工作无比烧脑还耗时,绝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
好在盘古也没指望他能一朝完工,回女娲后,董小黑还可以远程工作。
沉浸在工作中,时间就过得很快,转眼就到第二天傍晚。
潘妮如约来找他们,一起去看薛小梨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