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黑洞之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章 春风无限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天上的星星,为何,像人群一样的拥挤呢...” “地上的人们,为何,又像星星一样的疏远...” 董小黑把她最后的歌声截取下来,循环播放。杂音很大,他做了处理。 他没像昨天那么愤怒,更未大喊大叫,在潘妮担忧的眼光中,默默关掉了社交媒体。 他想投入工作,可当他打开工作界面,却呆住了。 那些恶毒的话,像午夜潜进卧室的蚊子,围着他疯狂输出。脑海里全是萦绕不去的嗡嗡声,他无法安静下来。 “先去床上休息一下吧。”潘妮见他呆坐了好一阵,盯着屏幕却连手都抬不动,担心他太累太苦。 董小黑一动不动。 潘妮扶他,他就起身。 潘妮走,他也走。 潘妮把他放到床边,他就坐下。 潘妮只好陪着他坐好。 “天上的星星...”互动屏里,她空灵的声音一遍一遍吟唱着。 董小黑的视线越来越模糊。 恍恍惚惚中,旁边潘妮睡下了,睡着了。 突然间,垃圾场的门自己开了,进来一个浑身包裹在光影里的高大人影。他来得很轻,潘妮没醒。 “小黑,又见面了。许久不见,还记得我吗?” “记得。你是穿越实验者。” “是我。我又来找你了,我们需要你再做一次实验,应该是最后一次了。” “我不想做,我没心情。小梨走了,她走了啊!” “我们知道。”来人沉痛地说,“我们知道了,可惜我们没能阻止。” “你们不是无所不能吗?你们能带我回到过去,为什么不救她?” “抱歉,她是自己下线,没触发警报。如果有人想害她,我们会知道。但你先别急,我们还能补救。” “怎么补救?” “你不是在研究永生吗?我们一直在关注你。你已经很接近了,就要成功了。你会救醒他,成为她的大英雄。” “有些问题还想不明白,没有把握。我不敢往下走,要是不成功那就全完了啊,小梨救不回来了。那我该怎么办?我要怎么办?你们认为我接近了,你们成功了吗?有什么提示给我吗?” “我们知道很困难,不然早就有人做到了。但你会解决的,对吗?我们相信你,你也要相信自己。你会是她的大英雄。就算你失败了,我们还有另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你忘了,我们在实验穿越。如果最终成功了,你就能回到她自杀以前,阻止她,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帮她摆脱困境,你还会成为她的大英雄。” “这不符合逻辑啊。”董小黑说,“已经证明过,这是悖论。如果我们改变了过去,那么现在也就不复存在了。” “有一种办法可以,平行宇宙。”来人说,“在这个时空里,她已经走了。如果你回到过去,改变一切,你们会进入全新时空。在那个时空里,你会救回她,解决她的一切麻烦,和她一直在一起。” “那这个时空呢?” “你会消失。她会静静躺在冷冻室。但你们还是在一起了,对吗?她还是真实的活过来了,对吗?如果你希望她在这个时空活过来,那就先完成实验,然后全力研究永生,好吗?我们会支持你。” “嗯...好吧。反正我现在也做不下去。” “而且,还有另一个女人等着你拯救。” “你是说玉奴?” “是啊。我们要把你送去天宝十四年。” “马嵬坡那一年?” “对。我们要把你送去马嵬坡。” “你们以前不是不告诉我时间地点,要我自己判断并回答,然后跟你们的设定印证的吗?” “没必要了。我们已经很确定实验没问题了。这次是要你做另一件事,来证明我们另一个猜想。” “救玉奴?” “对。” “我带不走她啊?” “不用带走她,阻止李隆基赐死她,送她去东瀛。她就不用在美丽年华凋零。” “于是进入了平行时空?”董小黑眼前一亮。 “对。如果成功,你就可以用这个办法救小梨了。” “好啊,那我答应。” “会有危险。我们不确定,当你对那个时空做出如此重大的改变,还能不能回来。如果你不能回来,我们也无法确定,你是对那个时空做出过改变,还是出了意外。我们只能找下一个自愿者来再做一次实验。” “我不怕啊。不过如果我不能回来,你能不能保护我的朋友们;能不能帮她们调查清楚一切,还小梨一个公道?” “我们会的。”来人严肃道,“有些跳梁小丑,我们早就想扔出女娲了。” “那我就放心了。” “那跟我走。” “小妮子怎么办?” “她睡着了,会有人保护她。在她醒来前,我们就会送你回来。” 董小黑站起来,跟着那人轻轻走出垃圾场。 垃圾场的门自己关上了。 董小黑跟着那人一路弯弯曲曲,上上下下,没多久又来到那个神秘的实验室。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董小黑换好衣服,那人进来递给董小黑三个小瓶子。 “这几颗药丸能让人快速休眠,看上去就跟死了一样。服用者哪怕深埋地下,二十四小时内再挖出来,服用解药后也能醒过来。每次一颗即可,你的任务应该是一颗就好,多给两颗备用。” 第一个瓶子里是三颗蓝色小药丸。 “绝对不能超过二十四小时,否则就将永远沉睡。”那人提醒道。 “这几颗是解药,放在休眠者嘴里,微微灌上点水,很快就会被休眠者吸收,然后在五分钟内苏醒过来。一颗即可,吃多了浪费。” 第二个瓶子里是三颗红色小药丸。 “这十二颗不起眼的珠子是高爆弹,千万小心。小小一颗用力扔出去,会发生剧烈爆炸。杀伤半径超过十米,唐朝铠甲防不了。千万不要扔不出十米,否则会把自己炸死。” 第三个瓶子里是十二颗拇指头大的小弹子,跟董小黑一样黝黑不起眼。 “弹子上有个微小的解锁机关,连点三下才能取消安全锁,扔出去才会爆炸。多点少点都不行,间隔时间超过1秒无效。”来人指着弹子上蓝色斑点处说,“就是这里。” 色差很明显,董小黑点头表示知道了。 来人把三个瓶子装进小罐子,旋上罐盖,递给董小黑,“这是保护罩。技术进步了,我们研发出可以屏蔽能量的材料,做成罐子,穿越时罐里的东西不会损坏。材料很难搞,罐子要带回来还给我们。三个小瓶子可以留给她。” “知道了。” “准备好了吗?” “开始吧。” 来人等董小黑坐好,走出实验室。没多久,那道熟悉的彩门打开了。 董小黑又不断坠落,但这次不再像以前般眩晕,一切十分真实,看来技术确实进步了。 董小黑轻轻掉在地上,彩门消失了。看来该是一间柴房,隔壁一男一女正大声说话。 女声娇媚甜美,一听就是玉奴,十来年过去了,声音较之前更具韵味。 男人声音威严苍老,应该就是李隆基了。 连柴房在内共十数间大小房屋,排对着一片大空地。空地上影影绰绰,几个官宦正焦急乱转。 空地被一圈低矮木墙围着,中间一大扇木门。木门从里面闩上,几个高大士兵拿大圆木顶着,手中刀枪闪亮,慌乱地从木缝里看外面动静。 木墙外沸反盈天,不少人厉声喝止,有男女惨叫哀求。没多久,惨叫声渐渐停息。 只听隔壁玉奴哀声道,“三郎,求你救救阿兄。” 李隆基安慰道,“娘子休慌,待我看看。” 李隆基正要推门出去,一宦官慌张跑来,在门口低声道,“大家,不好了,外面士兵哗变了。” “慌什么,我还在呢!倒要看看,他们要做什么!”李隆基自己就是政变祖宗,经验丰富,处变不惊。经常造反的人都知道,每临大事得有静气。 “他们、他们拦住司空,说司空串通胡人谋反。司空要逃,他们射死坐骑,追上司空,将他乱刀...乱刀砍死。然后将他...将他分尸,头颅正挂在西门外...” “啊!”玉奴大哭起来,“阿兄,阿兄!” “作反!”李隆基大怒,正要出门,那宦官又说,“他们还杀了户部侍郎和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只虢国夫人带儿女逃走,不知去向。” 一声闷响,似有人倒地,李隆基惊叫道,“娘子,娘子?高力士,快进来看看娘子!” 那宦官得令,推门进去,似在察看。 没多久又听玉奴一声哭喊醒来。 墙外喧哗更盛,众士兵齐声高喊,要李隆基出去说话。 “我倒要听听,他们还要做什么!”李隆基哼道,“将军,先看好娘子。” “奴婢遵旨!” “娘子稍安,我镇压了他们就来。” 李隆基阔步出门,心中不住盘算。墙外士兵杀了杨国忠,这就是彻底撕破了脸。如今他手里可用兵力不多,如果安抚不了墙外士兵,就连他也很难幸免。 大门被拍得乒乓作响,马嵬驿不大,木墙不高也不厚,若不是士兵死命抵门,早被拍倒。 “请皇上出来见我们!” “请给我们一个说法!” “我们已然惩治国贼杨国忠,只要皇上清除身侧奸佞,我们仍会效忠皇上,保护皇上杀回长安!” 抵门士兵面色惶急,双手震颤,已快抵之不住。 院内官宦们面如土色,腿似筛糠。 一个宦官见李隆基踱来,壮胆上前,抖着鸭公嗓尖声道,“陛下在此,尔等休得聒噪,惊了圣人!” 拍门动静小了许多。 “我们只求见圣人一面!” “请圣人出来一见,以安我等之心!” “我等绝无反心,只求圣人清理君侧,重振山河!” 宦官弯腰垂头低眉斜眺李隆基,李隆基微微点头。 宦官心领神会,胆气更壮,对着大门直起身子大声道,“尔等让开大门,站在十丈之外,圣人自会出来面见尔等。” 木门不再抖动,抵门军士手上顿觉一松。 外面商量一阵,就听轰隆隆沉重脚步声齐齐后退,烟尘从木墙缝里飘进来,没多久众军士又一起停住脚,并声喊道,“恭请圣人!” 宦官又复弯腰垂头低眉斜眺,见李隆基略一颔首,再直身高叫,“开门!” 抵门军士撤走抵门圆木,拉开门闩,打开大门。 外面烟尘未消,李隆基轻哼一声,背手昂首出门,环睨四周。 只见四周黑压压聚了数千人,齐齐望他。 那不是他熟悉的敬畏、尊崇之视,以前他们从不敢正面瞪他,他们低垂头小心翼翼而又万分激动地偷看他,他很享受那些视线。 现在视线不再敬畏,反倒充满怀疑、失望、紧张及狠辣,即使是他,这一刻都深感忧惧。 “安贼谋反,辜负往日宠信。汝等一路追随,着实忠苦。如今天下勤王大军,四方而来,齐聚长安,正与安贼鏖战,不日克敌。到那时,朕率汝等回师长安,将安贼碎尸万段,以消心头之恨。” “安贼财帛,尽皆犒赏三军,汝等回京,论功行赏。有功之臣,忠贞之士,朕绝不薄待!” 众军士互相看看,军心稍定,仍围着不肯离去。 “汝等所为之事,朕已知之。杨国忠等人祸乱朝纲,引来安贼之乱,罪有应得。汝等所为,虽以下犯上,有违国法,但念及汝等忠心为国,并无邪念,朕特赦免汝等,概不追究。” “但汝等切莫得寸进尺,犯下大错!速速散去,听候命令,朕自会带汝等杀回长安。” 众军士中有人心生退意,后退半步。但见更多人原地不动,犹疑不定者又止住脚步。 “汝等还有何想法,但说无妨。”李隆基只好又说,“朕姑且听之。” 众军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人群深处胆大者叫道,“杨国忠等人已然授首,可陛下身侧,尚有奸佞。奸佞不除,我等心中难安,无法陪伴圣驾。” “对,尚有奸佞!” “我等心中难安!” 众军士又鼓噪起来,李隆基隐隐猜到他们所求,但不愿相信,更不愿照做。 且不说自己委实珍爱她,舍不得她离去;就说帝王威严,岂能因几个士兵鼓噪,就要为他们杀死爱妃? 李隆基拂袖不悦,“汝等莫要自误!而今安贼肆虐,正要同舟共济,共克贼军。汝等戕害国相,已是大罪。朕宽宥不究,已是优容。汝等逼迫于朕,岂是人臣之道!朕累了,汝等速速退下!” 又远远看见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站在排头,遂大声道,“陈玄礼!朕素来待你优厚,信任有加。你随我起兵诛杀韦氏和安乐,与朕同享富贵,而今竟要率众逼迫于朕?” 说罢怒哼挥袖,转身进门,士兵又重新顶门。 李隆基却不回屋,往旁边一闪,靠在门边,凝神闭眼,看外面士兵欲待如何。 士兵们轰一声吵开,隐隐听来,有人要退,有人要进,意见暂不统一。 李隆基心下暗喜,不动声色。 但没多久,士兵们似是达成一致,又齐齐向前,重新堵在门口,却不吵闹。 李隆基又等片刻,见众军士终不肯散去,遂以目唤高力士,低声道,“将军,且去问问,到底要怎样?”又往木墙深处轻闪,以避开门外目光。 高力士领命,使军士打开木门,慨然出墙,以拂尘搭左肘喝问道,“谁来说话?” 众军士推出陈玄礼。 陈玄礼硬着头皮上前见礼。 “陈玄礼,你久随陛下,陛下须待你不薄。如今意欲何为?” “高将军,”陈玄礼说,“杨国忠谋反,士兵们为圣上安危,将之诛杀。拳拳之心,天日可昭。” “陛下已言,概不追究。” “可杨国忠因何为相,天下谁人不知?” “那又如何?” “杨国忠谋反,按律,堂兄妹或流放,或入宫为奴为婢。杨国忠乃贵妃一手扶持,国忠谋反,贵妃岂能独善!” “汝等竟敢谋算贵妃!”高力士气得发抖,“知不知贵妃独宠十年!” “那又如何?能比得上陛下万金之躯、比得上大唐社稷江山?” 高力士略想便说,“那让贵妃出宫为道,为陛下和大唐祈福若何?” “恐怕不能安众将士之心。”陈玄礼道,“请陛下割爱,赐死贵妃!” “请陛下割爱,赐死贵妃!”众军士齐声猛喝,震得木门乱抖。 高力士虽曾官拜骠骑大将军,但见这等阵势仍心中作慌,只好勉强道,“汝等稍候,等某回禀陛下。” 李隆基在墙内已然听到,本就苍老的脸转瞬失神,平素威严不见大半,摇摇晃晃差点摔倒。他见旁边斜着一根木棍,忙拿来拄杖支撑,这才稳住身形。 李隆基闭眼侧首,也不说话,高力士不敢言,周围军士、宦官、文臣都不敢言。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军士不耐,又复鼓噪,墙内诸人越发慌张,只眼巴巴看着李隆基。 李隆基不吱声,墙外军士越发焦躁,高声呐喊起来。 墙内,京兆司录参军韦谔咬牙上前,跪地叩头道,“陛下,如今群情激昂,众怒难犯。众军士杀了杨相,已无退路,再拖只怕还要生变。形势已十分危机,陛下安危只在顷刻之间,望陛下当机立断!” 地面碎石颇多,韦谔不住叩头,已血流满面。 李隆基环顾四周,见众人点头赞同,不由长叹一声,“贵妃久居深宫,不见外人,怎会知杨国忠谋反?此事与她无干。以杨国忠为相,乃我之决定,不是贵妃劝说。安贼谋反,更非贵妃之过,岂能迁怒于她?” 众人低头无言,悄悄互看,以眼神交流。 “将军,替朕扶起韦谔。来人,治伤。” 高力士上前虚扶,这给了韦谔天大面子,韦谔只好借势起身,自有宦官为他止血净面。 驿内又一阵沉默,墙外军士转而狂暴,又有人上前拍门,要求处死贵妃。 驿内众人见李隆基始终不发一言,完全失去往日决断,而墙外情势越发危急,终于三五小群低声议论起来,最后推举高力士上前相劝。 “陛下,奴婢等也觉贵妃无罪。可她不该是杨国忠妹妹。将士们不但杀了杨国忠,还杀了韩国夫人、秦国夫人,这可是贵妃姐姐!” “陛下宠爱贵妃,天下皆知。将来安贼覆灭,陛下还京,若贵妃还在身侧,哪天想起今日之事,将士们如何安心?还望陛下深思。如今安贼势大,陛下安危,尽在将士们身上,他们若安心,陛下就安全。” “陛下安全,大唐就能重振山河。贵妃委实珍贵,可陛下十年宠爱,更殊难得。她荣宠一身,如今也该为陛下、为大唐江山出力。请陛下速作决断!” “请陛下速作决断!”墙内众人一起躬身行礼。 李隆基又老十岁,缓缓睁眼,“将军,且先安抚众将士。我见贵妃一面,然后汝将贵妃带至佛堂,赐白绫。” 众人大喜,溢于言表。 墙内军士早撤开抵门圆木,高力士快步出门,让墙外诸军稍安勿躁。 喧嚣就此停下,墙外诸军喉管像被一齐割断。 李隆基佝偻着背缓缓走向屋内。 董小黑想听他要说什么,把身子一缩,静静等待。 “三郎,真要赐死奴奴?”墙内外动静天大,玉奴怎会听不到。 “娘子,我委实不舍。但诸军怕你事后清算,务要你死才肯安心,我也无可如何。” “三郎,别人不知,你岂不知我。我杨玉虽非菩萨,也不似吕后恶毒。这些年执掌后宫,何曾害谁。如今阿兄阿姐已死,诸军数千,如何能知谁动的手,谁起的头?我又如何清算,难道要将他们全数斩杀?” 李隆基默然不语。 “三郎,若他们不放心,奴愿出宫为道,又或流放千里,回蜀州,去岭南。如何又能陪你身侧、择日清算?” “话虽如此,可他们终究不肯安心。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算你去了岭南,我若召你回宫,他们亦不能阻止。只有你死了,他们才肯安心散去,保我打回长安。” “三郎,你知奴再不是那样的人。奴还不到四十,还想再吃几年荔枝。三郎,求你,不要赐死奴!你忍心让奴就此死去?这么多年,你在奴耳边说的那些话都是假的?” “说时皆真心。但现在情势不饶人,你若不死,人心终是不稳,我皇位终是不稳,大唐江山终是不稳。” “那你们就要牺牲我一个无辜女子?”玉奴心中悲苦,“人生若只如初见,小黑说这句诗时,我还不懂。人心果然易变,爱我时愿为我摘下天上月亮,大难临头又要拿我去保你、保你大唐江山。” “我若保你,连自己都保不住。”李隆基苦口道,“他们说得对,我独宠你十多年,该你回报宠爱了。为你吃到荔枝,跑死多少良马?若不是你,杨国忠岂能为相?你姐姐们岂能封为夫人?” “夫人?”玉奴笑起来,“你和虢国之事,我岂不知?你是因为我封她们为夫人?” “玉环!”李隆基哼道,“我为帝王,岂能一直独宠你?” “你说你独宠我十多年,是我要求的吗?你抢我进宫,是我愿意的吗?当年你可不是这么说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小黑说得对,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又是你那传说中的小黑,除了你,谁也没见过!”李隆基口气稍微软,“娘子,我会让将军下手干净些,不会痛,就像睡着了。我会将你好好安葬,等杀尽安贼,夺回长安,再遣人来将你重新风光大葬。” “你杨家一脉,等事情平息,我会好好对待,不会牵连。你放心离去,从此我心念着你。每年荔枝熟了,我会祭拜你,还有你最爱喝的荔枝酒。” “陛下,你真如此心狠,要赐死我?” 李隆基越加坚定。话既出口,就不再收回。不只因他是帝王,更因这种话一旦说出口,恩义早已斩绝。 墙外喧哗愈盛,众军士一齐高喊道,“妖妃误国,罪不可恕!” “赐死妖妃,重振大唐!” “大唐荣耀,诛杨杀安!” “请陛下赐死杨贵妃!” “杨玉环祸乱朝纲,恳请陛下拨云见日!” 李隆基脸上越发狰狞,“听听,是大家要你死,别怪朕狠心!” “祸乱朝纲,哈哈,”玉奴笑得花枝乱颤,“想不到我杨玉还有这本事!” “陛下,你们不能把一切推到女子身上。这些年来,我谨小慎微,不涉朝政。你是宠爱过我,但阿兄为相与我无干。安贼狼心狗肺,先骗你再骗我,就说他唤我干娘,也不能怨我。你赐死我,人们不知怎么骂我,后世不知怎么说我。” “玉环,你死了,这些就都听不到看不到,何必在意。” “何必在意?你们帝王若不在意,又怎会为难史官?你若不在意,当初抢我进宫前,又怎会让我出家,孤苦数年?我当时并不愿意,是你强逼!若不是小黑劝我,我宁死也不进宫!早知十几年后仍然要死,何必背这般羞辱骂名!” 李隆基脸色铁青,“说这些有何用?今天你若不死,我就要死!玉环,咱们恩爱一场,今天不得不借你一命。只是我心中仍有情义,你若就此上路,还能留些体面!” “体面?你李家何尝有过。我杨家也早就没了。你抢我进宫时,何曾想过体面;你和虢国背着我往来,何曾想过体面!” “玉环,就算为我而死,我还能感念你恩情,照拂你杨家余人!” “杨家还有多少人。”玉奴声音低下去,“也罢。一个小女子,在千军万马中不受辱已是大幸。那些留在长安的妃嫔宫女,什么下场,想都不敢想。你们这么多文官武将,千古帝王,都要我死,我愿不愿意,又有什么分别。” 李隆基心想这就对了,免得再费口舌,又或者你挣扎起来,太不好看。 于是对外面说道,“将军!送贵妃去佛堂,赐白绫!” 董小黑在柴房听得玉奴微声道,“小黑...小黑...你在哪里?还在天上吗?你救过我,现在只你能救我,再来救我一次,好不好?” 李隆基怫然不悦,但未发作。他不想节外生枝,没必要再为将死之人吃醋。 高力士早等得焦急,捧着不知从哪里找来的白绫,躬身进来,低声道,“贵妃,请去佛堂暂歇。” 玉奴知今日已不可免,反倒看得开了。缓缓起身道,“容我稍加整理。吾乃贵妃,无罪而死,总要给皇家一点体面。” 高力士偷看李隆基,见后者微微点头,遂安静等着。 一阵悉悉索索声音响起,应是在整理衣冠。又有挪动镜子、环佩叮当的声音响起。 只听玉奴边整理边轻声唱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歌声清冽哀婉,李隆基忆起往日美好,不禁老泪纵横。 “高公公,还记得李太白这首写我的诗吗?” “记得。”高力士咬牙切齿。 “哈哈,他让你给他脱鞋捧着。”玉奴笑得花枝乱颤,“他的鞋,臭死了。若不是我身上香气压着,那场宴,全毁了。” “他还让我给他研墨!”玉奴咯咯笑道,“若不是小黑很早就把这首清平调念给我听过,还告诉我后世人们夸我倾国倾城,这首诗会成传世名作,我当时就想让三郎杀了他!” “也不知李太白现在何方。”玉奴略一算又说,“小黑跟我说,七年后他会死去,以后人们称他为诗仙。小黑说,李太白如此狂傲,天子呼来不上船,敢叫力士提鞋,贵妃研墨,只因他太孤独。” “是啊,谁又不孤独呢?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的孤独,都在酒里呢。他还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蜀州真美啊,可我再也回不去了。” 玉奴似在对镜梳妆,又轻轻哼唱起来,像小姑娘般轻盈娇憨,“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三郎,你孤独吗?我在你身侧,真能解释春风无限恨吗?我死了,你又会孤独吗?你还会有新宠妃吧?会是谁呢?梅妃江采苹吗?你都没带她出宫,在乱军中,她这朵娇梅,已被碾成尘土了吧?” 李隆基无言以对。 高力士见外面动静越来越大,心中焦急,只好催促道,“贵妃,还请移步佛堂。” “这就走。”玉奴万念俱灰,起身就要跟高力士出去。 董小黑再无法忍耐,掏出三颗拇指炸弹,解好锁拿在手中,大喝一声,“且慢!” 推门出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