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可以说最终是由连锁店的组织形式完成了由百货公司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的零售革命。因为只有连锁店才能容纳不断膨胀的零售组织规模,在答售业实现类似工业革命的大规模、标准化运营方式,并由此获得更高的效率。
这一次独家采访关乎到西尔斯公司的转型战略能否"落地生根",无论是罗伯特·伍德还是西尔斯公司董事会的其他成员为了大计着想,暂时收起了资本家吝啬的本性,非常痛快地一次性支付360万美元给《环球纪实》报社,后者自然要提供皇家级全天候服务!
该说不说,西尔斯公司确实是财大气粗的大企业,360万美元一次性就从大通国民银行展的账户划拨至《环球纪实》在同行的账户里,只是一想到高昂的企业税和把最高的个人收入附加税,马修·路德维希只觉得好心情顿时没了一半!
企业税12.5%、最高的个人收入附加税50%!
《环球纪实》报社需要缴纳45万美元的企业税,而马修·路德维希本人需要缴纳……18万美元的个人收入附加税,只因在纽约市政府公司注册登记处的备案里,马修·路德维希本人只持有《环球纪实》报社5%的原始股权,剩余95%股权分散在离岸的10家空壳公司。
辛辛苦苦才拿下了西尔斯公司的独家广告代理这个大单子,马修·路德维希可不能容许irs一口气从他手里"抢走"超过225万美元的税收。否则的话,他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富可敌国的大资本家呢?什么时候才能风风光光地把女友莎拉·梅隆娶回家呢?
一切都是为了生活啊!
“纽约市政府海关部门贪腐与埃德加·湖佛与同性下属谈恋爱、收受贿赂,这两个大新闻正在密切跟踪调查当中,暂时不能轻举妄动,以免被"有心人"察觉!”
“所以,接下来我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和精力,干脆到股市上捞一把大的吧?!”
坐在《环球纪实》报社董事长办公室里,马修·路德维希看着下面一楼忙得不可开交的下属们,心中顿时升起一股万丈豪情。但是,一想到女友莎拉·梅隆又被梅隆家族软禁起来了,一抹悲痛也随之而来,眼角也渐渐湿润,悄无声息进来的尼克看着大哥马修落泪,也是明白大哥马修在思念着那位气质典雅、端庄大方的未来大嫂。
“嗯?尼克,你什么来的?是有什么事情吗?”
“马修,dad让我来找你要一笔钱给索菲亚买钢琴!”
“索菲亚要学钢琴?这是dad还是mom的主意?”
“是索菲亚自己要求的,dad、mom拗不过她,只能答应了,但是一台施坦威钢琴要几千美元,dad和mom舍不得,唯有让你这个大哥来为妹妹的兴趣提供资金!”
“呵呵呵……这里有5000美元,你拿好,别让索菲亚乱用!”
“ok!”
从一个黑色的普通钱包里拿出50张100元美钞,马修·路德维希满是无奈地给递给压抑不住兴奋地弟弟尼克,买一台施坦威钢琴确实需要大几千美元,但是,这里面肯定会有折扣的,只因路德维希家族的祖先曾经拯救过当初濒临死亡边缘的施坦威家族的祖先!
这一层关系马修·路德维希还是从父亲迈克尔那里得知的,几年前父亲迈克尔还曾经询问过原主跟弟弟尼克有没有兴趣学习弹钢琴,如果两兄弟有兴趣的话,可以请施坦威家族帮忙介绍合适的钢琴大师到家里教授钢琴技艺与乐理,施坦威家族也能代为垫付相应费用。
很多时候,马修·路德维希非常怀疑父亲迈克尔所说的"祖上是巴伐利亚——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远房支系",这该不会是真的吧?否则怎么跟施坦威家族也能扯上关系呢?
马修·路德维希是没有兴趣在艺术领域创造出"伟大的奇迹",家里有个妹妹索菲亚对钢琴感兴趣就够了,毕竟路德维希家族本身就不是艺术世家。
不过,马修·路德维希非常鼓励父母积极保持与施坦威家族的联系,如果时机合适的话,他在未来肯定会举办具有"联谊"性质的酒会,届时被邀请过来的,基本是美利坚上流社会的精英……所谓的"贵族礼仪",倒是可以让父母跟施坦威家族请教一下。
"赶走"了喜不自禁的弟弟尼克,马修·路德维希从保险柜重新拿出一本已经用了一大半的黑色笔记本,打开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写着的都是马修·路德维希前世记忆里的重要事件与人物,同时按照"甲乙丙丁"来划分不同事件与人物的重要等级,以免出现记忆混乱。
目前在笔记本上被标为"甲级"的事件与人物比较少,排在最前面的是"杀死贝克·诺卡"与"接回莎拉·梅隆"——相比之下,马修打算优先处理"杀死贝克·诺克"一事!
没办法啊!
虽然贝克·诺卡及其背后诺卡家族比起梅隆家族弱了一些,但是,马修·路德维希一想起原主是被贝克·诺卡算计谋杀的事实,心中就忍不住升起一股能把全身烧掉的怒火和恨意!
因此,马修·路德维希迫切需要获得新闻界的话语权,也需要大量的流动现金以防万一,经过慎重考虑,最终他还是决定从《环球纪实》的账面抽调100万美元进行股票投机!……………………………………
进入20世纪,最大的国家银行是国民城市银行,它由洛克菲勒家族、j.p.摩根和来自库恩—勒布的雅各布·希夫控制。1897年,国民城市银行在与第三国家银行合并后进一步扩大。1902年,货币监理署下令国家银行限制其承销活动或彻底拆分投资银行业务。为了规避这一规定,作为第一国家银行的附属机构,芝加哥第一信托公司和芝加哥储蓄银行于1903年成立了。第一信托公司专为银行的客户进行证券活动。银行家公司成立于1902年,目的是在全美40多个城市建立信托公司。该公司表示,“周到的财务预测学徒”信托公司将具有“超越所有其他银行机构的最高能力”。国家银行仍然不被允许以信托权力行事。
国民城市公司是第一国民城市银行的证券子公司,在1917年从事所得税、战争所得税和战争超额利润税的税务分析服务,并向公众出售高级债券。
在20世纪20年代,美利坚国民城市公司作为承销商在美利坚所有债券发行中占20%以上的份额。它是市政府和州政府举足轻重的承销商,在1921年至1929年间囊括了150多个外国债券发行,包括德意志公司在美利坚5亿美元的债券发行。
这样一家势力强盛的金融业"托拉斯"被马修·路德维希盯上,自然不是因为马修·路德维希胆子大到现在就要吞并了国民城市银行,而是因为国民城市银行存在违规交易!
20世纪20年代,国民城市银行大量参与古巴业务。它在古巴的总投资接近8000万美元,几乎占其银行资本的80%。国民城市公司的客户购买了许多古巴房产,债务人未能按期付款时国民城市银行则不得不取消其抵押品赎回权。这种自我交易有悖于银行诚信,而国民城市公司因在巴西销售米纳斯加拉斯州债券和秘鲁债券而变得更加臭名昭著。这些债券很快就违约了。该银行及其附属公司早已注意到秘鲁和巴西有可能违约,但还是将债券卖给公众。
国民城市公司似乎对利益冲突视而不见。它使用广泛活动来销售国民城市银行的股票。该银行将大约6.5亿美元的股票出售给了公众。销售人员被敦促将他们客户的投资转向国民城市银行的股票,销售人员因银行股票的销售而获得额外报酬。国民城市公司正在以自己的账户交易国民城市银行的股票。这使银行可以避免《国家银行法》的限制,该法案禁止国有银行买卖自已的股票。
让马修·路德维希盯上,这是国民城市银行成立以来最大的"伤心事"!
马修·路德维希在纽约大学期间认识的众多师兄师姐也在国民城市银行内部工作,而且原主也被这些师兄师姐竭力推销过国民城市银行的普通股,当时碍于情面,原主捏着鼻子买下了100股国民城市银行的普通股,平均每股买入价为35美元。
对于国民城市银行及其证券子公司国民城市公司违约概率极高的古巴、秘鲁、巴西的国家债券给公众的违规经营行为,马修·路德维希耗费2万美元从这些同校师兄师姐那里拿到一小部分的内幕…...
为了拿到更加详尽的内幕,马修·路德维希又通过师兄师姐跟国民城市公司的某位匿名国际信贷业务负责人有了初步联系,后续通过这位匿名国际信贷业务负责人的权限,总算是拿到了国民城市公司与国民城市银行违规发售违约风险极高的古巴、秘鲁、巴西三国债券给公众的确凿证据,代价是马修向这位匿名国际信贷业务负责人支付10万美元的"线人费"!
拿到了国民城市银行及其证券子公司国民城市公司违规发售违约风险极高的古巴、秘鲁、巴西三国债券给公众的确凿证据后,马修·路德维希并没有立即安排采编部梳理挑选新一期《环球纪实》要刊登的"大新闻",而是安排采编部派遣专人前往古巴、秘鲁、巴西三国、并且对这三个国家的财政部官员进行专访,至于能不能做到,这是采编部需要处理的问题!
在1928年,根据国民城市银行董事会的要求,国民城市银行的股票被从纽约证交所交易的股票中删除。删除原因是交易量低,价格差异太大。时任国民城市公司总裁查尔斯·米歇尔增加了另一个原因。他指出,“允许这家银行交易股票的风险将使交易所经历周期性和偶发的激烈的投机浪潮。”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之后,国民城市银行的股票在场外市场交易,这使国民城市公司能够控制交易和支持价格。国民城市银行的股票开始交易时的巨额溢价高达580美元每股。而它开始时只有20美元每股。
非常有趣的事情来了!
马修·路德维希发现自己手上的国民城市银行100股普通股突然就"升值"了?!
一不做二不休!
马修·路德维希打算从国民城市银行这一尊"大金佛"身上刮一层"金粉"下来,为此他让弟弟尼克找了28名在华尔街不同的证券机构工作的基层职员,按照"书面指示",他们会在不同的时间拿着不同的购买额度(1000元到5000元不等)到纽交所寻找所在证券公司的经纪人或第三方证券机构,从3月5号开始,连续不断买入国民城市银行的普通股!
到了4月15号,这些"白手套"在纽交所的交易大厅里买入了7.8万股国民城市银行的普通股,平均买入价为77美元/股、成本价为80美元/股(3美元服务费)。
但是,从3月20号开盘,一直在幕后操控"白手套们"在纽交所买入国民城市银行普通股的马修·路德维希,通过弟弟尼克指示"白手套们"分批次散卖国民城市银行普通股。
例如,一个"白手套"每一次交易只能卖1000,但是,平均成交价必须达到205美元/股;到了4月10号,马修·路德维希又指示"白手套们"以每批5000股的速度"出货",平均成交价为318美元。
直至4月29号下午纽交所收盘,马修·路德维希手上还留着国民城市银行1万股普通股,已经出售的6.8万股国民城市银行普通股的平均成本价为95美元,成交价为498美元!
略微一算,马修·路德维希这一次在掌控着国民城市银行股票交易内幕的前提下,在理论上获得了27404000美元的利润,去除需要支付给"白手套们"40万美元"劳务费"之外,还剩下27004000美元!
这是一笔真正的巨款!
因此,这一笔钱不能挂靠在马修·路德维希及其家人或者《环球纪实》的名下,一来是因为国民城市银行的董事会很可能会顺着这一笔钱找到马修·路德维希,二来是因为纽交所对国民城市银行普通股的异常交易产生了怀疑,接下来或许要展开全面调查!
为了避免被国民城市银行背后的金融寡头"咬着不放",在沽空国民城市股价的过程中,马修·路德维希始终没在纽交所露过面,那些受他雇佣的"白手套"在拿到应得的"劳务费"后就立即向所在证券公司辞了工作,带着家人连夜赶往旧金山开启新的美好生活。
国民城市银行,确实是马修·路德维希的"聚宝盆"啊!
对了,之前忘记提了,贝克·诺卡在国民城市银行及其证券子公司国民城市公司开设了几十个账户,总资产估值为5000万美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国民城市银行的优先股!
【作者题外话】:创作不易,请多支持!
求收藏、求追读、求推荐、求金银票!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