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先生,请允许我提前了解一下,贵公司是打算在《环球纪实》上面刊登什么类型的广告呢?您可能不清楚,在我正式接管《环球纪实》前,广告位宣传并不是《环球纪实》的优势,或许贵公司要慎重考虑是否要跟我的报社合作!”
“马修先生,我来到了《环球纪实》的那一刻起,说明了我们西尔斯公司不会轻易更改提前预定好的合作伙伴,我也相信《环球纪实》的广告宣传效果会达到或超越我本人与西尔斯公司董事会的预期目标,因为现在的《环球纪实》拥有马修先生这样一位聪慧的发行人!”
“马修先生,今年我们西尔斯公司在最新一期的的邮购商品目录上推出了两款带甩干功能的电动洗衣机,零售价分别为79美元和92美元。但是,我们西尔斯公司的客户对这两款新产品不够了解,为此我们专门在邮购商品录上做了详细的介绍,可惜销量依旧低下。”
“罗伯特先生是做了充足的准备才过来啊……既然罗伯特先生与西尔斯公司看好我与《环球纪实》,那么我也不让罗伯特先生白跑一趟!“
“从今年3月至明年3月,《环球纪实》最佳广告位独家使用权可以租赁给西尔斯公司,累计广告费用为360万美元,前6个月按照分期付款的方式在每个月的1号转账20万美元至本报社的银行账户,后6个月一次性付清尾款,同样是转账到本报社的银行账户。”
“如果罗伯特先生没有其它附加条件,那么我们可以请律师过来签署合约了!”
360万美元……听到这个远超出公司董事会定下的广告费预算的金额,罗伯特·伍德眉头一挑,对马修·路德维希狮子大开口的行为有些不满,但他很好奇马修·路德维希凭什么要求西尔斯公司支付306万美元的1年广告费?当下《环球纪实》的广告位还不值这个价!
“马修先生,你的出价很不合理,我们西尔斯公司无法接受,或许我们需要冷静地想一想更加合适的合作方式,我明天再来跟马修先生重新洽谈吧!”
“既然罗伯特先生暂时无法接受我的出价,那就明天再重新谈一谈吧!”
“马修先生,再见!”
“罗伯特先生,再见!”
似乎是早就预料到了罗伯特·伍德不会同意"360万美元1年广告费"的条件,马修·路德维希也没有强行挽留罗伯特·伍德,后者显然是在压抑着自己的怒火,同时也对马修·路德维希一幅完全吃定他们西尔斯公司最终会接受"1年广告费是360万美元"的离谱价位的自信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出了《环球纪实》报社的大门就立即安排助理前去打探马修的来历。……………………………
“马修,这一份工作让我很不自在,有没有比较轻松的?”
“shit!尼克,你才做了几天就跑过跟我说很不自在?难道钱都是摆在大街上等你捡?”
“我也很想在大街上捡钱!现在大街上的人都在炒股票,听说一夜成为了百万富翁!”
“一夜成为百万富翁的人不是你尼克!记住了,《百万英镑》只是一部小说!”
坐在柔软的办公椅上,马修·路德维希看着满脸怨愤的弟弟尼克,同样是气不打一处来!本来马修把弟弟尼克放在新闻研究室主管的位子上,一是借此机会来磨练一下弟弟尼克浮躁的心性,二是让弟弟尼克跟新闻研究室的资深专业人士认真学习,争取日后也能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三是新闻研究室主管的位子极其重要,关系到《环球纪实》在未来能否演化为一家覆盖传媒全产业链的"托拉斯",要是把这位子交给外人,他也不可能完全放心!
弟弟尼克倒是勤奋好学,马修每日到新闻研究室视察工作时,基本可以确定弟弟尼克没有偷奸耍滑,也没有趁着自己是报社老板亲弟弟的身份来欺压同事,但在汲取新领域的高深理论与实操经验时,总是显得非常迟滞,好像那颗脑袋里容不下"知识"的存在!
无奈之下,马修只能亲自带着弟弟尼克学习如何评测一则新闻的价值性与可读性,并且让弟弟尼克准备一个厚的笔记本与一支"永不断墨"的钢笔,每天晚上要按时温习笔记。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锻炼,马修发现弟弟尼克不是学不进去、而是"三分热度"过了就没有新的动力,最近又迷上了马克·吐温所写的小说,那本流芳百世的《百万英镑》更是成为了弟弟尼克的床头必备书本之一,每天晚上翻来覆去不睡觉就为了看这本小说!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马修气得肝疼,那本《百万英镑》里面的男主拿着"百万英镑"支票到餐馆用餐、吃完后要付款时疯狂打脸餐馆员工和老板的情节,一下子就吸引了弟弟尼克,更是整天幻想着自己也能拿着"百万美元"支票到餐馆吃完饭后来上一场"打脸充胖子"!
为了彻底磨掉弟弟尼克浮躁的性子,马修指示保安室的两名训练官每天晨练把弟弟尼克也带上,晨练的时间也不久——1个小时罢了!如此一来,马修被理查德·梅隆的言语刺激到的情绪平复了一些,只是刚处理好弟弟尼克的问题,西尔斯公司的总裁罗伯特·伍德又重新找上门来,这一次不只是洽谈广告位费用,还要商谈《环球纪实》替西尔斯公司做专访!………………………………………
“罗伯特先生,首先非常荣幸您能接受我们《环球纪实》最新开设的风云人物专访栏目的采访;其次,我代表我们《环球纪实》报社全体员工感谢您和西尔斯公司选择了《环球纪实》作为西尔斯公司未来1年里的独家广告代理商!”
“马修先生,我也非常荣幸能接受《环球纪实》的专人采访。说实话,在没有正式面对镜头之前,我一直是一个很自信的人,可在面对镜头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内心很不平静!”
“哈哈…看来罗伯特先生是第一次接受报纸采访啊?所以才会产生紧张的情绪?”
“是的!这是我人生里第一次接受报纸的专人采访,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内心显得紧张的同时又带着无尽的兴奋!当然了,更加重要的是马修先生来对我进行专人采访!”
“罗伯特先生客气了!我的访问水平或许比不上资深记者,请您一定要原谅我的失误!!”
“不——马修先生,我们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就像是一对刚认识的朋友在闲聊!”
“刚认识的新朋友吗?仔细一想,罗伯特先生说的话很正确,我们就开始朋友间的闲谈吧!那么,我来问一问罗伯特先生,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趣的人?”
“是的!至少我讲笑话可以让我养的宠物也能一起开心地笑起来!”
“哇!原来罗伯特先生还养了宠物?请问罗伯特先生是养了什么小动物吗?
“我养的动物当然很;小",那是一头西伯利亚雪橇犬!哈哈哈哈!”
“呃呃呃……看来罗伯特先生确实是一个有趣的人,或许我们改天可以到罗伯特先生的家里探望一下那一只很"小"的西伯利亚雪橇犬!”
“你看?我说了吧!马修先生,我就是一个有爱心又有趣的男人!”
“………”
为了给西尔斯公司做一期全方位的独家访问,马修·路德维希是亲自率领采访部的"留守人员"到西尔斯公司在纽约市第五大道帝国大厦租赁的五层办公楼,用德产徕卡ia照相机拍了一张又一张视角独特、画面真实的西尔斯办公情景,随后又跟罗伯特·伍德这位西尔斯公司的总裁做了一期《环球纪实·风云人物》新专栏的独家采访,整个流程下来耗费了《环球纪实》全体员工2天,事后还要将采集到的素材进行整理挑选,预计下周就能刊登上报。
说实话,马修·路德维希真不是专业的记者,与西尔斯公司总裁罗伯特·伍德做访问时往往是想到一个颇有议论性的话题就顺口问了出来,如果罗伯特·伍德觉得这个话题不合适,那么采编部的员工会遵照罗伯特·伍德本人的意见来删减这部分的访问内容,而且刊登上报的内容还要送交西尔斯公司进行多次审核,等到西尔斯公司确认无误后才能正式登报发行。
20世纪20年代,美利坚的乡村市场开始衰退,主要受农业不景气影响,农民购买力下降;加上汽车增加,道路改善,彭尼一类初级百货连锁的竞争,两大邮购商西尔斯·罗巴克公司和蒙哥马利·沃德也开始进军城市百货业。1925年,西尔斯开了8家;1926年,沃德开了10家百货连锁店。很短时间内,双方均开了数以百计的连锁分店。到20世纪30年代,传统上单店经营的百货公司业,也开始尝试在其坐落城市的郊区开设分店。
【作者题外话】:创作不易,请多支持!
求收藏、求追读、求分享、求金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