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港娱先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帕喇沙酒吧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邓兄弟。” 在邓猛想心事的时候,柳兆枫恳求道:“我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邓兄弟你能够应允。” “柳大哥。”邓猛收回思绪,笑道,“你有什么话请直说,只要我能够办到,绝不推辞。” 柳兆枫听后呵呵一笑,用力拍了一下巴掌:“邓兄弟,我是这么想的。 “如果你能帮我录制一盘指弹吉他曲磁带,那么我有一个想法,或许可以让我的琴行起死回生。” “柳大哥。” 邓猛听后瞬间明白了柳兆枫的用意,笑问:“你不会是想买一赠一吧?” 柳兆枫用力点了点头:“邓兄弟,你猜对了。尽管指弹吉他在欧美很盛行,可是在港岛,会指弹吉他的人很少很少。 “我觉得,这或许是个机会,一个能让我的琴行起死回生的机会。邓兄弟,请你务必要帮帮我。” “没问题。” 邓猛颔首道:“柳大哥,我还是那句话,只要你肯收留我,这个忙我一定帮。” “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 柳兆枫答应道:“我不仅会收留你,包你吃住,而且我还会给你介绍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 “比较体面的工作?” 闻言,邓猛疑惑道:“柳大哥,敢问是什么工作?” 柳兆枫不答反问:“邓兄弟,你应该听说过兰桂坊吧?” 邓猛点了点头:“听说过。据说,在港岛工作的洋人,在工作之余,经常光顾那里的餐馆和酒吧。” 啪的一声,柳兆枫打了一个响指:“没错。我有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在兰桂坊开了一间酒吧,我想把你推荐给我的朋友,在他的酒吧里演奏指弹吉他。 “多了不敢说,一个月的收入不会低于一千五百元。有了这笔固定收入,你就可以在港岛立足了。” 这一点柳兆枫倒是没有说谎,在邓猛的记忆中,七十年代末的港岛,白领阶层的月收入大概是每月一千八百元到两千元之间。 尽管在酒吧演奏指弹吉他很辛苦,倒也算得上是一份体面的工作了。 说笑间,两人肩并肩步入柳兆枫居住的公寓小区。 顺着楼梯爬上三楼,柳兆枫从裤兜里掏出钥匙,打开自家房门,然后对邓猛一摆手:“邓兄弟,请。” 邓猛拔步进入客厅,却见里面的陈设非常简单。 客厅里除了沙发、茶几和电视柜之外,在靠窗的位置安放着一架立式钢琴。 钢琴的品牌既不是德国的,也不是岛国的,而是港岛本地生产的摩利臣。 “邓兄弟,你随便坐,我去给你准备午餐。” 邓猛听后道了一声谢,缓步走到钢琴前坐下来。 打开琴盖,邓猛先弹奏了一首莫什可夫斯基的练习曲,又弹奏了一首德彪西创作的《月光》。 在自己的双手十指完全打开之后,邓猛用舒缓的节奏弹奏了一首《水边的阿狄丽娜》。 《水边的阿狄丽娜》这首钢琴曲是法国作曲家保罗-塞尔维尔于两年前,为自己的女儿创作的钢琴曲,原名叫《致爱德琳的诗》。 两年前,保罗-塞尔维尔创作了这首钢琴曲之后,特别举办了一场面试,公开招募最适合演奏这首钢琴曲的钢琴家。 最终,年仅二十三岁的理查德-克莱德曼从众多的应试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个演奏这首钢琴曲的幸运儿。 同年,理查德-克莱德曼凭借这首钢琴曲成名之后,出版了自己的第一张唱片。 十四年后,也就是一九九零年,理查德-克莱德曼再次凭借这首重新改编后的钢琴曲,获得法国电视台举办的“九零之星”唯一一个金钢琴奖。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水边的阿狄丽娜》同样是一首绝世神曲,是一首无法超越的经典。 一曲《水边的阿狄丽娜》弹奏完毕,邓猛合上琴盖,站起身,步入厨房。 “邓兄弟。” 见到邓猛,柳兆枫端着刚刚做好的煲仔饭,一边往客厅走,一边说道:“你弹钢琴的水平也很棒,只可惜今年举办的第九届山叶电子琴比赛刚刚结束,否则的话,你倒是可以通过参加这个比赛,进入演艺圈。” 港岛山叶电子琴比赛邓猛有印象,一九七七年的第八届,一九七八年的第九届,高级组的冠军为同一人,那就是后来的天皇巨星陈佰强。 不过这个时候的陈佰强还没有成名,他应该是在明年正式加盟百代唱片公司,并推出自己的第一张专辑《firstlove》。 对于参加山叶电子琴比赛,邓猛兴趣寥寥。 他觉得,自己若想进入演艺圈,并非只有通过参加山叶电子琴比赛这一条路可走。 他之所以答应柳兆枫录制一盘指弹吉他曲集,就是想仿照二十年后,也就是一九九八年出道的岛国朋克摇滚乐队mongol800乐队。 三年后二零零一年,mongol800乐队推出了自己的第二张专辑《message》。在这张专辑中,有一首歌曲《小小恋爱》,成为后来岛国最受欢迎的摇滚歌曲。 可是在专辑发行之初,《message》并没有摆上岛国任何cd唱片行的货架,而是在地下流行。 原因很简单,mongol800乐队是名副其实的地下乐队,没有名气,更没有钱来为自己的专辑做宣传。 然而,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小小恋爱》这首歌在地下流行开以后,mongol800乐队的第二张专辑《message》,其销量突破了恐怖的三百万张,成为岛国独立制作唱片中极为罕见的热销专辑。 邓猛觉得,自己完全可以照搬mongol800乐队的成名之路,用自己独立制作的磁带或者是唱片敲开港岛的演艺圈之门。 可独立制作磁带或者是唱片,需要启动资金。邓猛打算等自己安顿下来后,想办法攫取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 在前世,邓猛也曾阅读过一些描写岛国娱乐圈,港岛娱乐圈的网络小说。 在这些网络小说中,主人公攫取属于自己第一桶金手段很简单,那就是充当一名文抄公。 抄小说,抄剧本,抄歌曲不一而足。 邓猛不打算这么做,他想靠抄乐曲来攫取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 假如这一设想不成立,邓猛只能退而求其次,将港岛三年以后最卖座的电影,比如说,港岛第一部票房突破两千万的电影《最佳拍档》改编成小说。 或者是,漂亮国二十年后,获得金球奖最佳电视剧剧集的电视剧改编成小说。比如说,久映不衰的《黑道家族》、《广告狂人》等等。 一碗香喷喷的煲仔饭落入肚中,柳兆枫站起身进入卧室,翻找出几套自己平日里穿着的衣裤放在邓猛面前,让邓猛挑选。 “邓兄弟。” 柳兆枫语带抱歉地解释道:“我没有钱给你买新衣服,这几套衣服你先将就着穿。 “等我琴行的生意有了起色之后,我保证给你置办几套阿玛尼或者是普拉达西服套装。” “柳大哥,快别这么说。” 邓猛笑着摆了摆手:“你能收留我,包我吃住,我已经很感激了。 “至于说置办几套阿玛尼或者是普拉达西服套装,等我挣了钱之后,我自己会置办的。 “对了,柳大哥,咱们什么时候开始录音?” 柳兆枫想了想:“今天下午如何?” 邓猛颔首道:“好,那就今天下午。” 在邓猛的记忆中,两年后,有一部描写十里洋场的电视剧红遍港岛的大街小巷,周闰发也因为饰演许文强这一角色而一夜爆红。 再过两年,另一部电视剧获得收视狂潮,那就是四哥主演的电视剧《万水千山总是情》。 接下来的一年后,被誉为是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经典中的经典《射雕英雄传》上映。 这三部电视剧捧红了周闰发、汪茗荃、黄鈤华和翁镁玲。 这三部电视剧的主题曲都很好听,传唱度非常高,邓猛打算把根据这三部电视剧主题曲改编成的指弹吉他曲,收录进磁带专辑中。 除了这三首曲子,邓猛还打算把指弹吉他入门曲《斯卡布罗集市》、《寂静之声》、《天空之城》、押尾光太郎的《风之诗》,岸部真明的《奇迹的山》也收录进入磁带专辑中。 中等难度的曲子,邓猛选择的是押尾光太郎的《黄昏》、《卡农》以及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 至于高等难度的曲子,邓猛选择的是被誉为是现代吟游诗人estastonne演奏的《金龙之歌》。 在前世,邓猛曾经跟在estastonne的屁股后面,学习了整整三年吉他。 可以这么说,estastonne演奏的所有曲目,邓猛都会弹。 不过,会弹是一回事,能够弹奏出estastonne现场演奏的那种韵味,又是另一回事。 正因为如此,邓猛仅仅选择了一首estastonne演奏的曲子,收录进自己的磁带专辑中。 午休之后,邓猛和柳兆枫返回柳兆枫的琴行。 在柳兆枫调试录音机和话筒的时候,邓猛也没闲着,在挂满吉他的货架上,选择适合自己弹奏的吉他。 最终,邓猛选择了一把马丁d28全单民谣吉他。 一切准备好之后,邓猛坐在话筒前,开始录制自己的磁带专辑。 八首指弹吉他入门曲,都没什么难度,邓猛基本上是一遍就过。 到了录制押尾光太郎的《黄昏》时,邓猛感觉自己的手法有些生疏,反复练习了五六遍之后,终于成功录制完成。 一个小时过去,邓猛站起身,开始在挂满吉他的货架上,选择适合自己弹奏的古典吉他。 estastonne演奏的《金龙之歌》,用的是尼龙弦的古典吉他。 尽管柳兆枫的琴行里没有定制的古典吉他,可为了追求最好的弹奏效果,邓猛不可能用马丁d28全单民谣吉他来弹奏《金龙之歌》。 站在货架前,挑选了大概七八分钟,邓猛选择了一把桑塔科鲁兹全单古典吉他。 调弦、试奏,确信没什么问题后,邓猛沉浸在《金龙之歌》的弹奏中。 estastonne演奏的《金龙之歌》时长九分三十秒,邓猛弹奏了一遍之后,觉得不满意,示意柳兆枫不要关了录音机,他想弹奏第二遍。 然而可惜的是,在弹奏第二遍的过程中,邓猛始终找不到estastonne现场演奏的那种韵味。 也难怪,邓猛的强项是钢琴,不是吉他。尽管他跟在estastonne的屁股后面,学习了整整三年吉他。 可相比于钢琴,邓猛学习吉他的时间,仅仅是学习钢琴时间的五分之一。 三遍、四遍、五遍------ 邓猛用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弹奏了整整九遍《金龙之歌》之后,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终究不是estastonne,很难弹奏出estastonne现场演奏的那种韵味。 “柳大哥。” 邓猛站起身,语带歉意地说道:“很抱歉,这一首《金龙之歌》,我只能弹奏成这样了。” “邓兄弟,你道什么歉。” 柳兆枫关了录音机,一边收拾,一边笑道:“你的演奏非常棒,我确信,有了你这盘亲自录制的指弹吉他曲磁带,我的琴行一定能够起死回生。” “但愿吧。” 邓猛笑了笑,开口问:“柳大哥,咱们什么时候去你朋友开的那间酒吧?” 柳兆枫抬腕瞅了瞅时间:“距离酒吧营业时间,还有差不多一个半小时,咱们吃过晚饭后,就打车过去。” 或许是为了感谢邓猛整整一个下午的辛苦付出,柳兆枫特意请邓猛品尝了法国大餐。 一顿饭吃了大约一个小时,酒足饭饱后,两人乘坐出租车,赶往位于中环的兰桂坊。 柳兆枫朋友开的酒吧名叫帕喇沙。 两人乘坐出租车抵达后,柳兆枫抬手指着酒吧门口的霓虹灯广告,介绍道:“邓兄弟,这就是我最好的朋友开的酒吧,怎么样,还不错吧?” 邓猛点了点头:“不错,非常不错。” 尾随柳兆枫步入酒吧,邓猛立刻回想起自己在前世,时不时在酒吧里喝酒买醉的一些场景。 帕喇沙的规模不是很大,一层是散座,二层是包厢。 在一层吧台的三点钟方向,有一个面积大约二十平米的表演舞台,舞台上有一位穿着奇装异服的女歌手正在自弹自唱。 “柳大哥。” 邓猛开口问:“在这里唱歌的歌手,收入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