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季汉楚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6章 二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袁曹打架,我能有什么坏心思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许县。 天子临朝,百官侍立。 曹操剑履上殿,杀气重重。 刘协心中惊惧:“曹爱卿,何事动怒?” 曹操喝道:“袁绍贼子,举兵谋反了。” 刘协大惊:“大将军怎会谋反?” 曹操将檄文投掷在地:“袁绍贼子,将谋反的檄文遍行州郡,又在各处关津隘口张挂。” “刚灭了袁术这个伪帝,袁绍又僭越犯上,袁家子果然都是一群忘恩负义的谋逆之辈。” “请陛下立即诏告天下,发义兵讨贼平叛,若有不从命者,视为袁逆同党!” 刘协更惊,急令黄门侍郎捡起檄文,送前观看。 一看这檄文,刘协顿时明白曹操为什么会震怒了。 这檄文,将曹操祖宗三代都骂了个遍,更檄告众人“得曹操首级者,封五千户,赏钱五千万。” 若不是在大殿,刘协真的想仰天大笑。 曹贼欺君罔上,竟也有今日! 只是想到袁绍也不是什么好人,刘协心中又泛起了忧愁,将檄文传阅百官。 除了曹操的党羽外,百官见到檄文后,心情都跟刘协一样复杂。 既想笑曹贼竟也有今日,又怕袁绍赢了曹操后又是下一个曹操。 “众爱卿,袁绍僭越犯上,朕应该如何应对?” 刘协扫向百官。 令刘协失望的是,被看到的百官纷纷低下了头不敢跟刘协直视。 当殿拿出檄文,曹操不开口,谁敢开口? 这几年曹操排除异己、党同伐异,敢直言的不是死了就是被罢黜了,剩下的即便有心思也都在独善其身,不敢轻易招惹曹操。 最后的目光落在孔融身上,刘协的目光多了几分希冀。 孔融见状,当殿而言:“陛下,袁绍势大,不可与战,只可与和。” 刘协懵了。 朕,竟要跟袁绍议和? 曹操不由冷笑。 腐儒就是腐儒,一点不懂机变。 即便孤挟持天子,孤也不曾让天子与孤平首。 天子始终是天子,岂能向袁绍一个臣子议和? 曹操给荀彧使了个眼神。 荀彧会意,大呼喝斥:“袁绍无用之人,孔少府竟要让天子向袁绍议和,是何居心?” 孔融对听命曹操的荀彧,早有不满。 被荀彧喝斥,当即反驳:“袁绍士广民强。” “其部下如许攸、郭图、审配、逄纪,皆是智谋之人。” “田丰、沮授都是忠臣,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其余如高览、张郃、淳于琼等俱是当时良将。” “尚书令说袁绍是无用之人,袁绍为何又能聚集这般多的猛将贤士?” 荀彧大笑:“孔少府兵败于袁谭,竟对袁绍如此惧怕了吗?” “我有数言,请诸位静听。” “袁绍虽然兵多,但大部分都是豪族私兵部曲,军纪散漫,不足为惧。” “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逄纪果而无用,这几人,看似表面和谐,实则势不相容,必生内乱。” “颜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战可擒,其余碌碌之辈,纵有百万,又何足道哉?” 孔融冷哼:“尚书令莫非忘记了,尚有监军沮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 荀彧嘁了一声:“袁绍是何人?岂会容忍沮授威震三军?倘若不是传言有误,我料沮授必被袁绍猜忌。” “田丰只是刚而犯上,不见其贪恋权势,袁绍虽有恼怒但也能容忍;沮授替袁绍监军,不扬袁绍恩威,却独自威震三军,愚蠢至极。” 孔融默然不语。 百官也是纷纷惊诧。 强大如袁绍,在荀彧眼中竟然如此不堪? 岂不是在说,曹操要击败袁绍,轻而易举? 刘协看向曹操:“曹爱卿,袁绍真的可以击败吗?” 曹操按剑高呼:“陛下莫忧。袁绍打个公孙瓒,都得打八年,盛名之下,只剩虚名。” “臣自起兵,荡平寇略兖州的三十万青州黄巾,匡亭败袁术,徐州败陶谦,兖州败吕布,南阳败刘表,天下谁与争锋?” “如今许县积粮百万石,臣又有精兵五万,何惧袁绍?” “请陛下降诏,许臣讨伐袁逆。” 刘协见曹操笃信,这心中又是安稳又是惊恐。 安稳的是:袁绍不是传言中那般可怕。 惊恐的是:若连袁绍都灭不了曹操,谁还能灭了曹操? 曹操在大殿上耀武扬威后,就仗剑离开了大殿。 讨伐袁绍的大义有了。 朝中的群臣也被震慑了。 接下来就得专心对付袁绍。 虽然可用的兵力不如袁绍,但曹操不惊慌。 “传令于禁,引步骑二千屯守黄河南岸渡口延津;传令东郡太守刘延,驻守南岸渡口白马津,共同阻滞袁兵渡河。” “传令夏侯惇,引役夫入官渡修筑壁垒。” “传令钟繇,假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与凉州牧韦端招抚马腾、韩遂,以稳定西面局势。” “传令满宠,引汝南兵屯叶县,提防南阳刘表和张绣。” “传令扬州刺史严象,擢升孙策为平南将军,令其出兵北上助孤讨贼。” “......” 曹操没有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黄河渡口要隘,又在官渡修筑壁垒重点设防。 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 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 鸿沟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都北、东之屏障,也是袁绍夺取许都的要津和必争之地。 再加上官渡距离许都近,后勤补给也更方便。 同时。 曹操又考虑了西面的马腾韩遂、南面的刘表张绣、东面的吕布刘备,避免这三方趁机来袭。 虽然刘表、吕布和刘备更可能会坐山观虎斗,但曹操也不敢完全肯定。 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袁曹双方在积极的调兵遣将,招抚诸方势力。 彭城的刘标在积极的忙着夏收、夏种、夏管。 虽然刘吕一家,但两家的兵马是独立的,淮河防孙策,是刘备在负责。 吕布的兵马,如今驻扎在彭城和小沛、砀县、相县三路对曹防线中。 “孟临,兖州喜报!” “曹操将山阳郡的夏侯渊,也调走了!” 吕布很是兴奋。 本以为只是故意为难陈琳,没想到袁绍真的送了五百匹战马来彭城。 这可是五百匹战马啊! 相对于袁绍动辄精骑一万,五百骑真不算不多。 然而。 有了这五百骑,吕布就能真正的组建一支骑兵了。 刘备都有骠骑义从,吕布不想输给刘备。 这有了骑兵,吕布就有想法了:带着这五百骑兵去兖州劫掠! 曹操怎么派曹仁劫掠彭城的,吕布就要怎么去劫掠山阳郡。 尤其是乘氏县的李家,吕布早就想报昔日之仇了。 刘标瞥了一眼兴奋的吕布,一盆冷水就泼去:“温侯是想当袁逆同党?” 吕布不服:“那是曹操挟持天子的诏令,不是天子本意。” “就算是天子本意又能如何?天子不以诚心待本侯,本侯又岂能以诚心待天子?” 刘标又道:“袁绍曾派死士刺杀温侯,温侯真的不记仇?” 吕布冷哼:“这仇,本侯肯定是要报的。” “只是眼下袁绍给了五百匹战马,本侯总得有些表示。” “既给了袁绍交代,又能劫掠乘氏县的李家,公私两不误。” 刘标叹气:“温侯,你这个时候去劫掠兖州,让兖州的士民如何看待你?” 吕布不解:“本侯为什么要在意兖州士民的想法?他们现在跟着曹操,就是本侯的敌人。” 刘标放下手中的刀笔,决定要给吕布上上课。 “温侯,小婿且问你,当今之世,什么最重要?”刘标正襟危坐,一本正经。 吕布有些不太习惯刘标的正经,迟疑了片刻,道:“粮草和兵马。” “错!”刘标猛地一拍桌子,吓了吕布一跳:“当今之世,人才最重要!” 果然。 孟临还是那个孟临,正经不起来。 吕布盘腿坐下:“孟临你说人才最重要,本侯也不反驳。可这跟本侯引骑兵去兖州有什么干系?” 刘标肯定地道:“当然有干系!昔日兖州全境皆反,皆因曹操倒行逆施。” “曹操虽然夺回了兖州,但兖州不服曹操的豪强士民依旧不少。” “在天子迁都许县后,曹操就令兖州人程昱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又令夏侯渊坐镇山阳郡,目的就是为了安抚兖州。” “如今程昱被我杀了,夏侯渊又离开了山阳郡,正是我等去兖州招募贤才俊杰的时候。” “温侯你这个时候去兖州劫掠,是想让兖州人都以为温侯跟曹操,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吗?” 吕布瞬间红温了:“本侯怎会跟曹操那狗贼,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本侯跟曹操势不两立!” “这就对了!”刘标笑容浮现:“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敌人的朋友也是朋友。” “温侯本就曾带着兖州士民力抗曹操,后因蝗灾肆虐,无奈被曹操击败。” “如今温侯再去兖州,不应该去劫掠,而应该带着友谊去拜访昔日曾反曹操的士民。” “即便是乘氏县的李家,也得化干戈为玉帛,与其修好。” “若兖州有士民想要来彭城避难,温侯一定要全心善待,最好再给其中的青壮发些钱粮许些诺言。” “譬如:带一户入彭城,可赏田二十亩;带十户入彭城,可赏田百亩,大宅一处;带百户入城,不论出身如何,都可拜名师。” “家师曜卿公,又如东州名儒康成公,下邳陈家汉瑜公,等等都可。” “稍后我会草拟扶危救难的檄文,将温侯扶危救难的决心和彭城对兖州前来避难的士民的优待,都会一一在檄文上写清楚。” “温侯就让这五百骑兵,每人都带上干粮饮水钱币,去兖州张挂檄文。” “一定要记住,不要动兖州士民一针一线,若是干粮饮水不够了,就用钱币去买。” “一定要让兖州士民,真切的感受到温侯的仁义,感受到彭城士民的关爱。” “战争,是人祸:胜,士民苦;败,士民苦。” “温侯想必也不希望,丢了兖州士民的人心吧?” “如此,温侯不仅能给袁绍交代,还能再给彭城增添民户,利己利人,何乐而不为呢?” 吕布睁大了眼睛。 本来以往自己就够奸诈了,只是去兖州劫掠,就可以应付袁绍。 没想到刘标更奸诈。 这是要趁着曹操无暇顾及,要招诱兖州士民入徐州啊! 什么最重要? 人才最重要! 只要是人,不论男女老幼,都是人才。 一瞬间,吕布感觉自己的格局也升华了,不由为劫掠兖州的决定感到一丝羞愧。 “若非孟临劝阻,本侯险些坏了兖州的人心。” “孟临说得没错,本侯一定要让兖州士民感受到本侯的仁义,感受到彭城士民的关隘。” 刘标见吕布没了劫掠的心思,遂再次提笔,写下《告兖州士民书》。 将《告兖州士民书》交给吕布,刘标笑意不减:“袁曹打架,我为兖州士民提供庇护,这心思不坏吧?” 吕布扫了一眼《告兖州士民书》的内容,又设身处地的代入了兖州士民的视角,不由震撼:“不坏,挺仁义的!” “若本侯是兖州士民,看到这檄文,定会连夜举家迁徙彭城。” “若曹操得知,恐怕会气得吐血。” 刘标轻笑:“我倒觉得,曹操应该感谢我!这兖州不安定的士民都来了彭城,剩下的就不会给曹操添乱了。” “我方才就说了,利己利人,既利我,也利袁绍,利曹操,利兖州士民,皆大欢喜。” “哎,我真是太优秀了。” 吕布收起《告兖州士民书》:“孟临,本侯发现你最近越来越喜欢夸自己了。你以前可是很谦逊的。” 刘标笑而不语,也不解释。 在得到传国玉玺后,刘标忽然发现,人真的是会飘的。 虽然。 何进飘了,死于非命。 袁绍飘了,官渡战败。 曹操飘了,赤壁战败。 关羽飘了,丢了荆州。 刘备飘了,夷陵战败。 人在贫穷的时候,最是谨慎谦逊,因为只有谨慎谦逊才有机会摆脱贫穷。 人在暴富的时候,最是粗心自矜,因为只有粗心自矜才有机会显摆暴富。 但是。 刘标是人,不是神。 是人就不会完美。 比前面五位强的是,刘标只是喜欢夸自己,不会真以为天下无敌、舍我其谁。 持有传国玉玺,左吕布、右刘备,稳坐徐州,且不到二十岁当了伏波将军、寿春侯,又在士民间享稷子之名、神农传人。 这诸多名头加身,若是不飘,那才真就怪了。 吕布很快又将这个心思抛之脑后,拿着《告兖州士民书》就往衙署走。 吕布要让衙署文吏,将这檄文抄上百份。 不对,五百份! 然后让五百骑兵,一人带着一份檄文,去兖州张挂。 袁涣一听吕布征调了彭城的全部文吏抄录《告兖州士民书》,好奇一看,拍案叫绝。 当即就让严畯调配钱粮,要在小沛、丰县境内修建义舍,同时又檄告县乡诸吏,接待安顿来彭城避难的士民。 彭城什么都不缺,就缺人! 如今以彭城为中心的十三个县,才聚民十三万户,男女老弱加起来才五十余万人。 正是缺人的时候。 只要兖州士民敢来,袁涣就敢要。 消息传到琅琊。 琅琊国长史徐邈听闻后,当即就给臧霸提议,效仿彭城传檄兖州,同时在华县、费县等地设立义舍,接纳兖州士民。 同样。 也仿造刘标的模式,带一户入彭城,可赏田二十亩;带十户入彭城,可赏田百亩,大宅一处;带百户入城,不论出身如何,都可拜名师等等。 臧霸本就是泰山人,自然也希望泰山士民能少受兵祸,当即同意了徐邈的提议,派人去泰山郡和任城国张挂檄文。 由于这檄文是本着人道主义来请士民去徐州避难的,兖州的官吏即便看出了用意,也不敢阻拦。 和和气气的来张挂檄文都要阻拦,那下次就只能带兵来了。 更何况。 如今袁曹决战,曹操明显处于劣势。 若是将徐州的刘备和吕布得罪了,谁也难以保证今后能不能苟得性命。 既然刘备和吕布都只是来兖州表达善意,那就大家和和气气,静观袁曹胜败就行了。 交界之地,和平种田,没有争斗才是最好的。 七月。 诸葛亮派使者自荆州而来。 “颍川徐庶徐元直(石韬石广元),见过伏波将军。” 听到两人的自称,刘标不由眼前一亮。 在看了诸葛亮的信后,刘标会心一笑。 我这义弟,可真懂哥哥我的心思啊,知道我缺人才,这就又送来两个。 刘标忽然觉得,诸葛亮不来徐州是好事。 诸葛亮善于交际,身份地位在荆州也不低,荆州不少的贤才俊杰跟诸葛亮或多或少有关系。 这些贤才俊杰,有荆州本地人,有避难荆州的外地人,又有很多都不被刘表器重。 既然不被刘表器重,那诸葛亮将这些俊杰贤才送到徐州的盟友处,也不算对不起刘表,反而还促进了盟友间的互动,增进了彼此的情谊。 这简直就是:徐州驻荆州办事处的人事招聘总监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