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都日月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7章 征服琉球的野望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李泰继续想到: 每门“卡尔”臼炮配19人的炮班,其中指挥官1人,炮手18人,另外底盘还需要正副驾驶员各1人。 在战争末期,每两门“卡尔”炮编成一个连,但是在完全没有制空权的战况下基本没有作用。 炮战中最忙碌的还是炮手。尤其是每次发射后都要将炮管恢复水平位置才能再次装填。 不知是设计时的一个疏漏,还是有意之为,火炮俯仰居然要炮手像操作普通的野战火炮那样靠手转动摇柄来实现。 在激烈的野战条件下转动105毫米或155毫米的榴弹炮的摇柄都已经十分辛苦了,何况是超级大炮。 在这种强负荷的作业强度下,炮手即便竭尽全力,炮身每次俯仰动作也要耗时4~6分钟。 臼炮的操典规范上写明的标准火炮射速为6发/小时,即使每十分钟发射1发炮弹,这也应该考虑了手动摇柄这一因素。相比而言装填还算轻松。 “卡尔”是后装填,送弹等环节都有液压机械助力,通常先用4号弹药输送车将2吨多重的弹头吊到炮尾再用专门的推杆推弹入膛,最后塞入发射药。 “卡尔”它自身只能携带两发炮弹: 炮膛一发、后部吊车一发、弹药搬运车最多可载4发炮弹。 战役塞瓦斯托波尔攻坚战这是一次长达250天的战役。 当德军对要塞久攻不下时,1942年3月,第833重炮营又奉命支援塞城攻坚,4月18日,几辆“卡尔”到达指定射击位置的151高地附近。 德军第22工兵连用了22天为它构筑射击阵地。其间,德军运去了72发重弹和50发“轻弹”。 6月2日起,这种“超级巨炮”开始轰击。在半个月的时间内,这122发弹全部打完。 后来又运去79发弹,射占75发。 在“卡尔”巨炮和“多拉”大炮的轰击下,一些构筑极为坚固的苏军炮台和地下弹药库被摧毁。 完成任务后,第833重炮营安全撤离。 1944年8月1日,波兰人民起义军对德国占领军发动了规模浩大的武装起义。 只几天时间,起义军便占领了许多重要市区,德国人有些吃不消,随即调集重兵镇压华沙起义军,先后调去装备卡尔巨炮的第628、428重炮兵连。 德国占领军在给总部的报告中称,攻击非常成功。 卡尔巨炮参加的最后的战斗是1945年4月11日第428重炮兵连在柏林以南50千米处迎击苏军的进攻。 从一九四零年十一月至一九四一年八月,莱因金属公司一共建造了六门卡尔臼炮,并分别起名为: 一号“亚当”、二号“夏娃”、三号“多尔”、四号“奥丁”、五号“洛奇”、六号“迪沃”。 “卡尔”臼炮数据: 全长:11.15m 宽:3.16m 高:4.78m 重量:124吨 发动机:dimler-benzmb507desel(580ps) 最高速度:10km/h 最大行程:40km 口径:600mm 炮管长:5m 炮重:28.4吨 射击纵向角度:-0到+70度 射击横向角度:左4度,右4度 重磅炮弹炮弹重量:2.2t 炮弹初速:220m/sec 射程:3,260-4,320m 轻炮弹炮弹重量:1,575kg 射程:6,650m 李泰想到这里,卡尔巨炮的名声,军迷没有不知道的。 他也很喜欢军事,自然记得这些事。 他继续回忆: 迫击炮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线高,以座钣承受后坐力,大多采用炮口装填(中小口径采用炮口装填,大口径采用尾端装填)、发射带尾翼弹的曲射滑膛火炮。 初速较低、弹道弯曲,以曲射为主的火炮,炮身短,射程较近,轻便灵活。迫击炮能射击遮蔽物后方的目标。 李泰觉得,实际上迫击炮,就是小型的卡尔臼炮。 主要配用杀伤爆破弹和特种弹,用于歼灭、压制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破坏铁丝网等障碍物。 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射角大、弹道弯曲、最小射程近等特点,适于随伴步兵行动,对近距离遮蔽物后和反斜面上的目标射击。 按炮膛结构,分为滑膛式和线膛式;按运动方式,分为便携式、驮载式、车载式、牵引式、自行式。此外,还可按口径和重量分类。 迫击炮由炮身、炮架、座钣和瞄准具组成,李泰很喜欢这种简单结构的东西,因为如今大唐贞观年代,他无法制造出复杂的工业东西。 时代的局限性,摆在这里。 李泰继续回想迫击炮,其中,炮身尾端由装有击针的炮尾密闭。有的击针是固定的,有的击针在弹簧作用下可以伸缩。 可伸缩的击针使迫击炮可以迫发,也可以拉发。 炮弹不发火时,可使击针缩回,炮手可以安全地取出炮弹。不装反后坐装置的迫击炮,炮身与座钣构成刚性连接。 炮身后端的球状炮杵装到座钣驻臼内,发射时的炮身后坐力通过驻臼和座钣传到地面,由座钣的弹性变形和土壤的变形吸收后坐能量。 有反后坐装置的迫击炮,炮身通过反后坐装置同座钣连接,反后坐装置吸收后坐能量,减小作用于地面上或车辆底盘上的力,使火炮具有良好的射击稳定性。 座钣通常为圆形、矩形、三角形或梯形。炮架由托架、缓冲机、螺杆式瞄准机和脚架组成。 脚架多为双脚架,也有k形脚架、三脚架和单脚架。脚架上端通过高低机和方向机与托架呈铰链状连接,下端也有的用卡环装在炮身上。 为了减少后坐力对脚架的直接作用,提高射击稳定性,在炮架上装有弹簧缓冲机,使炮身与炮架构成弹性连接。 中小口径轻型迫击炮多为滑膛式。滑膛式迫击炮通常使用带尾翼的迫击炮弹。 弹丸在空中飞行的稳定性靠尾翼保证。一般从炮口装填,炮弹自炮口下滑,靠炮弹底火撞击击针而发火。 线膛式迫击炮通常使用旋转式炮弹,弹丸飞行稳定性靠弹丸高速旋转来实现。 旋转式炮弹较尾翼式炮弹的射击密集度高。线膛式迫击炮通常从炮尾装填,拉发发火,靠拉火机的击锤撞击击针,击发底火。 有的迫击炮身管分为前后两节,可在身管中部开闩,装填炮弹,靠滑动套筒对身管进行锁定和密封,有利于提高射速。 有的轻型迫击炮战斗全重仅几千克,一人便可携带;有的可分解成几个部件,由几名炮手分别携带; 有的把身管拆成两截,便于伞降兵携带。迫击炮是靠变换装药和改变射角调控射程的。 最小射程有的仅46米,最大射程可达8千米。 有的发射增程弹,射程可达15千米。 迫击炮多用于高射界射击,有较大的落角,炮弹的杀伤范围较大。 有的使用高破片率杀伤弹,一发炮弹的杀伤范围可达1385平方米。 使用时间引信进行空炸射击,能有效地杀伤堑壕内有生力量。 19世纪80年代后期早期的迫击炮是从臼炮演变来的,发射球形弹丸,用于对隐蔽目标曲射。 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俄军使用了舰炮改制的迫击炮,是现代意义的第一种迫击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英国.斯托克斯研制成口径为76.2毫米的“斯托克斯”迫击炮,发射弹底带发射药的类似机载炸弹的尾翼稳定弹丸,1917年装备协约国部队。 1927年法国h.勃兰特在“斯托克斯”迫击炮的炮身与炮架之间装上缓冲机,使该炮的射击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被称作“斯托克斯-勃兰特”型迫击炮,并形成了现代迫击炮的基本结构,1927年装备法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性能最好的迫击炮。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多使用口径82毫米以下的迫击炮,随着战争进展,105~120毫米的中口径迫击炮和16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迫击炮在摧毁坚固工事中显示了威力。 这期间迫击炮的射程为400~5500米。1923年中国开始制造75毫米“斯托克斯”迫击炮,1928年,制造了82毫米迫击炮,1940年制造了150毫米迫击炮。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研制了一系列性能较好的迫击炮。60年代自行迫击炮日渐增多。 有的配备后膛自动装填系统,有的配备火控系统和导航定位系统。70年代,研制的82毫米自动迫击炮,最大射速可达120发/分。 李泰回忆到这里,看着眼前李淳风和袁天罡的杰作,“二踢脚炮”,已经具备迫击炮的雏形。 他给李淳风的黑火药配方,是自己灵魂后世2024年的配方,各方面的整体数据,都要强于这个大唐贞观时代的火药。 刚才自己想这些东西,李泰可以整理一份资料给李淳风。 李泰相信,在自己思维指导下的李淳风,一定会眼界打开,折腾出很多的东西出来。 他现在并没有立即出门,带着李淳风和赵无极去查看今天看到的成果,他相信李淳风不会无的放矢。 现在李泰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目前自己搞这些是在京大内旁边,大唐皇家投资集团里面的小实验室和区域内进行,哪怕李泰将生产移到少府,便宜老爹李世民健在,一道圣旨,他就得底朝天。 一旦这些发明,落到了皇帝李世民手里,那他的“好大哥”太子李承乾和“好弟弟”晋王李治,也会得到这些东西。 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自己白搭不说,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这种资敌的事情,李泰是绝对不会愿意做的。 李泰知道自己必须要找一个地方。 可是,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如今大唐帝国的北方,特别是关中和关陇地区,都在太子李承乾的麾下。南方,则在晋王李治的麾下。 整个大唐帝国虽大,却也无自己容身发展之地。 灵魂来自一千三百多年后科技世界的李泰,很快将目光放到了大海之上。 海外,和国和东南亚诸岛,目前都是土著,不可能是他麾下“暗月楼”刺客军团的对手。 但如今大唐帝国贞观时代的海船,比较大型的船只,基本上都是内陆那种龙舟楼船做兼职。饶是和国泷泽清雅她们来到大唐帝国,乘坐的海船,也是这个范畴,其过程非常危险。 和国本岛距离大唐帝国,最近的路线,就是从九州岛前往韩国,再转道进入大唐帝国。 如今大唐帝国实力强大,韩国不敢轻易惹事,自然也不会轻易动和国来大唐朝见的人。 至于帝国的南方,唯一适合李泰目前选择发展的地方,就只有琉球。 之前李泰听泷泽清雅说过,她们从和国是先到琉球,再进入大唐帝国的。 琉球,正式进入李泰的眼中。 只是,李泰也想到,目前晋王李治控制大唐帝国的南方,自己想要在琉球发展,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 他需要等待机会。 自己目前最应该做好的事情,就是先将麾下一部分精锐的“暗月楼”刺客军团,还有薛仁贵,苏定方,苏定城三个武将的麾下装备好新式装备。 至于赵无极,他的绣衣卫,毕竟在皇帝眼皮底下,还是暂时不让绣衣卫装备这些东西。 哪怕是自己人也不行。 李泰很快就会将自己的安保工作,让“暗月楼”的高手替代,赵无极麾下那些绣衣卫,就留在长安看家护院即可。 在做这些事之前,李泰有很多事要做。 于是,李泰对李淳风和赵无极说道: “今天的家伙,就叫龙火一族吧。 这散弹手枪,就叫龙一式。 二踢脚炮,就叫火龙一式。 走,我们出去,看看这两个热家伙的威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