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这小子是盯上他助理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行吧,听说你这段时间,带领技术小组,进行了有关于热处理方面的测试,是准备要做什么?” 他也没有逼迫白杨表态,转而问起了另一个感兴趣的事。 自己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只要厂里跟上面运作运作,将其给留下来不难。 就等着小子自己决定了。 “这个暂时还不确定,不过这次技术推广,我要求每个训练班成员都要写一篇论文,我打算针对焊后热处理方面写一篇。” “这里我希望刘丽同志能继续帮我。” 白杨想了想,才开口说道。 这个年代,技术没有出来,还是不要说出口。 很多时候,放卫星并不等于真的放卫星,谨慎一点,才是为人处世的关键。 至于要刘丽,这不是说谈情说爱什么的。 通过这段时间的共事,他也发现了刘丽的工作能力是真的强。 自己的技术指导工作能够丝滑的展开,刘丽在中间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嘿,我这么个宝贝还被你给盯上了。”简孟江瞪了瞪眼。 这小子是盯上他助理了! “我这不是对厂里还不熟悉嘛!” “都大半个月你还不熟悉,你要跟每个工人都认识一下啊。”闻言,简工都被气笑了一下。 他发现,跟这小子熟悉之后,那是真不跟你客气啊。 一本正经的说瞎话,那也是有一套的。 “行了行了,这段时间你也累了,先歇上一天吧。” 白杨刚要开口,简孟江就赶紧挥了挥手开始赶人了。 “那刘丽同志的事……” “你是不想休息了?” 这段时间为了技术指导的事情,每天都在关注电渣焊设备的研发进展,他也没怎么好好休息。 回到家里之后,白杨刚准备躺下歇息会,一道系统音突然在他的脑海中响起。 “叮,检测到三轧厂气运有所增长,获得奖励:爆炸合成板焊接工艺。” “嚯!” 刚准备躺下的白杨立即坐直了身子,精神的疲倦也是一扫而空。 金属爆炸焊接! 这项技术从名字就能直观的看出来,是一项利用炸药爆轰作为金属焊接的学科。 这项技术最初是44年左右,鹰酱在一次爆炸实验中偶然发现了,爆炸焊接的猜想也由此初步被提出。 但这项技术最早运用成功,也是在59年的时候,鹰酱首次将铝-钢进行爆炸焊接。 这项焊接技术对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 而我国,在63年才开始的研究,到了66年才完成了首次成功,在之后的两年里,开始投入工业化生产。 这项技术最大的特点,便是能够在瞬间,将任意金属组合在一起进行焊接,从而发挥材料各自的优势。 68年所制作的100万吨炼油减压塔,便是用上了爆炸复合板。 而尿素二氧化碳汽提塔,也需要用到爆炸钛合板。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能够代替大多数贵金属合金。 这个年代,很多资源是需要进口的。 而国家的外汇,懂的都懂,那是恨不得一分钱掰开当十份来花。 这个技术在这个年代的重要性,那是比想象中要重要的多。 收敛了思绪。 白杨点开爆炸焊接技术的页面,密密麻麻的焊接参数理论公式与经验公式,直接涌入了他的脑海之中。 “好吧,可以好好睡一觉了。”伴随着大量知识的涌入,白杨倒头就睡。 与此同时,《机械工人》编辑部。 《机械工人》是龙国机械工业信息部,于50年创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为部级期刊。 主要刊载机械工业原创新论文、文献综述以及专题研究等等。 是目前国内机械工业技术,最有权威的学术期刊。 负责热加工的审批员,此时正在查看全国各地,发来的技术报刊。 其中冰城最近因为冰城锅炉厂的缘故,许多工人都发表了对技术的改进方案。 虽然他很喜欢这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审批的重复稿件多了,也就有些麻木了。 《论电渣焊各种工件焊后热处理(材料)(上)》 电渣焊因为是一次焊成,热量极大,冷却慢,从而使得焊缝形成了粗大的柱状结晶,力学性能差。 尤其是冲击力明显下降,这对于许多高压工作设备是非常致命的。 因此需要焊后正火处理,达到恢复力学性能和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 “焊后热处理……”他眼睛稍亮,针对热处理的论文,目前还没人进行统计,多数都是靠经验去回火正火。 越过前言,当他继续往下看去时,不仅推了推眼镜,表情认真了起来。 “……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当采取分段热处理,其重复加热长度不小于1500mm……” “冷弯管变形率热处理……对有冲击韧性要求的钢管,最大变形率应不大于5%……” “容器受压原件堆焊……” 这片论文,针对电渣焊各种工件的焊后处理工序,都进行了详细的数据记录,并且还说明了温差方面的要求。 这则论文的发出,其中的数据,对于今后国内的电渣焊作业,所生产的工件质量,无疑能够进行显著的提升。 “好文章啊,好文章啊,总编,你来看看这篇论文。”审批员有些兴奋的拿起论文,离开自己的工作台,找到了总编。 “你这每次毛毛躁躁的性子能不能改改。”龙伟民是机械工人(热处理)的总编,龙国每次报刊置顶排期,都会有他来负责。 对于这名审批员,他也有些无奈,只要看到好文章就兴奋的不能自已。 “这次发来的论文真的很不错,对电渣焊焊后产品很重要。”审批员举着手里的论文说着递了过去。 “电渣焊的……”龙伟民拍了拍额头,最近他收到相关的论文真是太多了。 不过在他接过论文查看之后,神色也认真了起来。 严谨! 扎实! 当看完这篇论文之后,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这两个词。 好奇心的驱使下,让他下意识的返回了第一页。 试验单位:三轧厂先进技术小组 作者:白杨 哈工业第一批实验班成员。 “论文作业!不得了啊。”冰城哈工大作为电渣焊第一批学习小组,龙伟民怎么可能不清楚。 但正因为清楚,他才忍不住感慨。 其他实验班的成员工作,有些甚至才刚刚展开。 即使有论文发上来,也多是一些已经重复的数据知识。 倒是白杨这个人能够抓住重点,针对焊后热处理的工件进行钻研。 “行了,下期期刊就将这份论文登上去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