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机械工人》报刊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四合院中。 “是老周啊,进来坐。” “我说在厂子门口怎么没等到你,原来你今天休息。”周建云揉了揉腰,今个为了等白杨,他可是在厂子外站了好久了。 “这不是科长让我休息一下。”白杨端了杯茶给他。 “是要休息一下,你这段时间忙的,我都见不到你人了。”说到这件事,周建云也不禁有些佩服。 随着先进技术小组的展开,白杨每天在厂里都要待到半夜。 他有时候起夜的时候,还能看到对方屋子窗户还亮着灯。 “那您这次来是为了冯爱国的事吗?” “是啊,你也知道,我就这么一个徒弟。”听到这话,周建云也有些不好意思,这种上赶着的确实有些失面。 但为了自己以后的养老,他还是厚着脸皮说了出来。 今天车间电渣焊设备测试成功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厂子。 厂长更是对先进技术小组成员,进行了口头嘉奖。 而设备成功,下一步就要用到车间工人身上了,因此周建云便急着找了过来。 “这事我已经跟先进技术小组的组长提了一嘴,这事也不用跟厂长说。” “但我对厂子的情况了解不多,因此也不敢打包票。”白杨不管怎么说,就几个字,“不熟,我尽力” 不过这对于周建云就已经足够了。 “那就行,那就行。”他的心也终于落了下来。 白杨作为先进小组的主导者,随意提两嘴,作为组长的肯定会特别关注一下。 电渣焊焊接技术,总归是要让车间的工人们学会的。 并且自己作为八级钳工老师傅,多少有点面子。 周建云在得到了想要的消息后,也没有多留,出了门之后,便朝着中院西厢房的冯爱国家而去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三轧厂的技术小组,连轴转的制作电渣焊设备。 轧钢厂对焊接也有着很大的需求。 因此,厂长也希望电渣焊能够尽快落实到焊工车间,增加产量。 同样,白杨这边也在不断的实验,各种电渣焊工件的焊后处理工序,对其进行统计之后,便让刘丽帮忙记录。 等到论文下册完成之后,国内大部分需要电渣焊焊接的材料与工件,差不多能够记录在内了。 “记录一下,为了避免强度降低,淬火加回火钢制容器焊后,热处理的温度应比回火温度低28……” “白技术,简科长那边让你过去一下。”这时,一个工人进入试验车间喊道。 “唉,好。”白杨点了点头,刚好手头的测试工业也完成了。 “差不多,接下来辛苦你了。”他拍了拍手,离开前对刘丽说道。 “好的。” “小杨同志,你可藏得够深啊。”白杨刚进入科长办公室,还没开口,对方便率先晃了晃手里的报刊调侃了一句。 “《机械工人》?”白杨自来熟的给自己倒杯茶,坐下后瞄了眼,大致看出了报刊的名字。 “这是这期报刊刊登的论文,看看是不是你的。”简孟江说着,将报刊上的标题展示了出来。 《论电渣焊各种工件焊后热处理(材料)上》 正是自己前段时间,在设备制作阶段所实验统计的论文。 这期报刊除了专题报告之外,还有哈工大与哈焊所人员,所发布的有关手工电渣焊方面的报告。 如《手工电渣焊在焊补灰铸铁件上的应用》、《用手工电渣焊焊补球墨铸铁件》 “对,没想到还登上这起报刊了。”白杨也有些惊讶。 他记得这篇专题研究报告投稿,也才过去两周的时间。 “还是这期的顶刊!”他点了点那几个大字纠正道。 “说实话,你刚开始来的时候,我心里对你的能力还是悬着的。”简孟感慨的摆了摆手。 “但现在看来,你的能力反而远远出乎我的意料啊!” 在白杨刚到的时候,他还有些疑惑,他们三轧厂怎么也算个大厂,一般分配也该是师生组合,但却只有一个人。 而现在来看,这青年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可是《机械工人》报刊啊! 作为工程师的他,当然明白这期刊的学术质量。 原本他以为白杨,只是做些学校发布的毕业论文之类的,却没想到直接发到了学术报刊上去了。 “这都是前辈们的经验,而且也多亏了厂里和小组成员的帮忙。” 专题研究论文需要实验数据支撑。 没有三轧厂的支持,白杨也不可能拿出一个没有实验数据的报告就投上去。 “好了,不用谦虚了。” “这是报刊给你的奖励,也是国家对你的认可,一百二十块和十斤肉票。” “以后有什么需要研究的,找我!”简孟江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包裹递了过去。 说着还没完,又拿出了一张自行车票。 “这个,自行车票,算是我自己掏腰包奖励给你的,希望你再接再厉!” 这个人才可要好好留住了,以后如果还有什么研究,自己也能挂个名上去。 “谢谢领导!”白杨没有拒绝,伸手接了下来。 “这是你能力应得的。” 在白杨走后,简孟江看着手里的报刊思索了一会,随即起身离开了办公室,找到了杨厂长。 “老杨啊,你这进度可要加快了,再慢点,这个宝贝疙瘩可要被别人给抢走了。”他刚进办公室,便若有所指的说道。 “什么宝贝疙瘩?”杨厂长闻言愣了一下,有些没反应过来。 “看看这个。”简孟江将手里的报刊递了过去。 “给我看这个做什么?又有新技术要引进了?”杨厂长当然清楚《机械工人》报刊。 毕竟是国内目前学术含金量最高的一则学术期刊。 不过这方面简孟江要专业许多,在看到期刊上对三轧厂生产有关的技术论文,都会上报一下。 “你看下就知道了。” “你这人,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卖关子了。”杨厂长好笑的摇了摇头,随即摊开报刊。 “我们单位的?”当看到论文第一篇所标注的试验单位,杨厂长不禁惊诧了一声。 最近厂里除了电渣焊技术推广工作,似乎也没什么技术性研究突破。 等他接着往下看的时候,当看到论文作者后,终于是明白了简孟江进门时的那句话了。 “嘿呀,这小同志带着我们先进技术小组,不声不响得的就干了那么多事啊。” “我这怎么说,也要想办法找他的导师提一提了。”杨厂长看完了期刊后,眼中带着惊叹。 心中对白杨的重要性,又提升了许多。 哈工大的校长目前由李老担任,同时还担任党高官。 杨厂长想要找他说上话,还是有些困难的,倒是找到白杨的导师要容易些。 目前各大重建的学校校长,多数都是由重要单位政员担任。 因此,那句话说的没错,在学校中,可能是你唯一接触大佬的机会。 哈工大的前身,是毛熊与龙国合作建立的工业学校,24年到28年期间由毛熊的人担任校长。 后面随着变迁,历任校长有张学良,刘哲等人。 38年到49年这期间,学校基本以中长铁路建设为主。 直到50年,哈工大才算是正式回到兔子的怀抱。 “那你可要抓紧了,趁着电渣焊技术推广活动还没结束,将白杨给留下来。” “行了,你不说我也知道,你那边也别闲着,多做一做小杨的思想工作。” 白杨的论文成果虽然上了《机械工人》期刊,但重要性来说,并没有太过于夸张,其中也许有着一定的政策原因。 而两人看中的是对方所展现出来的潜力,倒也没有那种非要留下不可的意思。 能争取就争取。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白杨并没有急于求成的继续展开工作。 在刘丽的协助下,将下篇论文完善提交上去之后,便开始将脑海中的爆炸焊接知识浮现在纸张上。 爆炸焊的原理与过程,虽然看起来简单粗暴,只需一声巨响,两块钢性板材便可焊接在一起。 但对精度的要求却很高。 尤其是对炸药剂量的配比,需要精确到克。 焊接板之间的间距,也需要精确到毫米。 所有的一切都必须要十分严谨。 最终,在爆炸的瞬间决定成败。 而系统奖励的工艺中,就包括了上百种不同金属的组合,如电解铝,钛钢复合板,铜-不锈钢复合板等等。 应用方面技术涵盖了大部分工业,其中还包括许多尖端工业。 “笃笃笃……你好,白杨同志在家吗?” 正当白杨专心构思着,爆炸焊如何展开之时,一阵敲门声突然打断了他的思绪。 “在的!”他应了一声,随即打开了房门。 “你好,这是冰城寄来的信件,您签收一下。” “谢谢。” 听到寄信的地址是冰城,他大概也猜到了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