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后是填志愿的时间,这种事情夏纯良两口子都不懂,也就没有跟着来。
夏天原本是想夏月念个香南师院就足够了,却发现夏月犹犹豫豫地始终没有下笔。
“怎么啦?没信心?”夏天问她。
夏月抿了抿嘴,“哥,我感觉还能选个更好的。”
夏天先是一惊,跟着便是大喜,“那还等什么,当然选更好的呀。”
“可是我怕成绩不够。”
成绩不够还可以服从调剂,但是夏月说出这番话,就说明她不想调剂,也就是说她有目标了。
这对夏天来说比她考上香南师院更值得高兴,
“不怕,想填什么就填什么,考不上大不了明年再来。”
“可我~~”
夏天伸手握住夏月的手,放在填志愿的纸上,“你什么都别担心,想填哪所学校就填哪所,考不上明年再来,不愿考了哥给你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哥养你。”
夏月眨眨眼,感觉眼眶都湿了,便冲夏天一笑,填了省会的师范大学。
这所学校夏天知道,现在跟香南师院一样同属一般本科学校,但在将来,是第一批划进212和985计划里面的大学。
夏天很欣慰也很骄傲,“夏月,这回考上大学,以后怎么说也是一个老师,是不是就不必跟郭小海来往啦?”
夏天很自信,哪怕是来育英中学当老师,可以说整个香南市的男青年都可以任她挑,区区一个郭小海在那么多优秀的男青年面前自然就会相形见绌。
可是夏天太低估“爱情”的力量了,夏月情窦初开,郭小海又会来事儿,想让他俩就这么断开,哪儿那么容易。
“哥,”一想到郭小海,夏月就想到那天在学习班,原本对夏天的好感立马消失了一半,不过夏天在她心目中的威信已经建立起来,夏月还是不敢直接回怼,“我承认郭小海是有点胡闹,可老话不都说了吗,小来不调皮长大没出息,等他的胡闹劲过去了将来肯定有出息的。”
夏月这话说得没错,郭小海将来大有出息,不仅大把大把挣钱,还成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
可是这样“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是女人成群、花天酒地。
“你就不怕等他有出息了就不要你啦?”夏天半带警告半带威胁地问。
夏月非常自信地一笑,“不怕!要是我跟他结婚,我肯定把他治得服服帖帖的!”
夏天愕然,他忽然想起自己上一世也问过夏月同样的话,当时夏月也是这样回答自己的。
难不成重活一世,身边人的生活轨迹还是一样?
不管自己用什么手段都无法改变?
......
高考成绩很快就出来了,夏月、陈杉都如愿考上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
这对两个家庭来说都是天大的喜事,尤其是夏天家里,夏月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丫头,摇身一变成了家里的掌上明珠。
当天晚上,夏纯良和王丽云连写了十几封信,把夏月考上大学的消息告诉给亲朋好友。
夏纯良更是张罗着要摆酒席,这么喜庆的事儿,必须请客!
同样,陈松的家里也开始张罗起来。
夏天和陈松都是家里的长子,这种场合肯定要在家里帮忙。
等酒席摆过之后,夏天才得空找到陈松。
夏天已经接受了陈杉即将远走的事实,这一点他无法改变,他只能相信有一天陈杉会怀着别人的孩子回来,尽管心痛,夏天还是决定接受这个结果,他会好好对待陈杉和她的孩子。
夏天让陈松把陈杉叫出来,说夏月能考上大学,多半是陈杉的功劳,得好好感谢感谢她。
这个理由陈杉无法拒绝,再加上她的确很高兴,就随着陈松赴约了。
夏天叫上夏月,在国营饭店摆了一桌,他特意让夏月跟陈杉坐在一起。
“真没想到,咱俩的妹妹都成了大学生,来来来,我提议大家举杯,祝贺这个可喜的时刻。”夏天给自己和陈松倒了啤酒,给陈杉和夏月倒的却是汽水。
陈杉有些不满,“等等,这种时刻喝汽水怎么能尽兴呢,我要喝啤酒!”
陈杉一开口,夏月也跟着嚷道:“我也要喝啤酒。”
夏天大笑,“好好好,都喝酒。”
于是便给两人换了啤酒,随后又举杯,“祝贺陈杉同学和夏月同学,愿你们将来学业有成,为我们国家的四个现代化添砖加瓦!”
陈松也跟着笑道:“祝你们前程似锦、马到功成!”
陈杉回敬了一句,“那我祝我哥仕途光明、步步高升。”
夏月这时却嘟起了嘴,“哥,那我祝你啥好呢,总不能祝你一辈子摆地摊儿吧!”
陈杉马上接过话茬,“摆摊也好啊,我祝夏天哥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还是陈杉会说话,夏月,你得向人家学习。”
“哎呀,”陈松喊道,“还喝不喝呀,我手都举酸了。”
于是四人一同高喊“干杯”,随后一饮而尽。
其他三人坐下,夏天却马上又给自己满上一杯酒,拉着夏月站起来,“陈杉,这杯酒是我们兄妹俩单独敬你的,要没有你,夏月哪儿能考上大学呀!我原本以为她能考上香南师院就不错了,没想到还上了省师大,你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
陈杉忙给自己满了一杯汽水,陪着夏天喝了。
这一刻是幸福的,四个年轻人就像即将出发的探险者一样,谈论着将来可能会发生的事儿。
人们似乎也能从他们身上看见改革开放的具体形象,他们高谈阔论、畅怀大笑,丝毫不顾及周围人异样的眼神。
一切都那么的生机勃勃!
陈杉的学校远在首都,所以比夏月提前几天出发。
夏天跟着去送行了,可是当着陈杉父母的面,他什么话都没说出来,最后只是在火车出发的那一刻喊了一句“一路顺风”。
跟着便是送夏月去学校,省城不远,坐火车四个多小时,夏天便决定一同去。
大学生们从四面八方赶过来,跟后世不一样,这些人的穿着大体一样,年龄却各不相同,去宿舍的时候,夏月甚至误把一个同宿舍的同学叫成了老师。
临走的时候,夏天另外掏给夏月五十块钱和五十斤全国粮票,叮嘱道:“好好学习,没钱了就找哥,但不许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