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之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八章 公子欺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李谟不主动说,莫秸也不好问。 此时还早,先办正事。 看听翠楼前堂布局,应是以吃饭、听曲儿、看舞蹈为主,就算楼里有皮肉生意,也应该会晚一些,否则就与北一曲没区别,也没法体现中曲、南曲的格调。 听翠楼地方大,为了保证上菜效率,厨房占地也大。 里面有五个锅灶,十来个师傅与小厮,各种食材整齐摆着,此时已开始忙备菜。 活鸡已经杀好,羊肉也是现成的。 莫秸放下背篓,简单整理了台面与锅灶,就立刻动了起来。 这厮干活麻利,一边生火一边备菜,其余厨师起初也没在意,直到鸡和羊肉都完全炖上,锅里慢慢飘出香味,他们才齐刷刷看向厨师长。 他们眼神担忧,仿佛在说:厨老大,他不是来砸饭碗的吧? 莫秸则趁焖炖的空闲,拐着弯隐晦向李谟发问:“先生其实不用守着,你不是还有别的事要忙?可别让我给耽搁了...” “没关系,还早。” “还早?” “是啊。” 李谟颔首解释道:“现在点餐的人不多,要等前堂客人过半,楼里才会安排演出,我只是用笛声伴奏,提前片刻也就是了。” “原来...” 莫秸听得一惊,咽着口水追问:“先生是来此伴奏?” “不来此伴奏,难道来此狎妓?” 见李谟一本正经,莫秸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敢情这老哥是来挣钱的? 想到此处,他带着愧疚再问:“这是先生的爱好,还是专门为了赚钱?教坊不有俸禄吗?” “教坊俸禄哪够?” 李谟苦涩一笑,对曰:“除了兰儿,家乡还有老父老母,拙妻以及一儿两女,他们都等我拿钱回去,所以经常来此吹笛,养家糊口不易啊,让小郎君见笑了...” “先生说哪里话?靠手艺挣钱自力更生,不丢人。” 莫秸安慰完,跟着又追问了一句:“先生不在长安租房,是不是也想多省点?” “我就孤身在京,还是一个男子,何必浪费这些钱?公孙大娘就不一样,她身边还带着弟子,不过租在昌明坊,也是很节省的。” “看来都不易啊...” “只要想活好,肯定都不易。” ...... 两人闲聊了一会,莫秸用大火将肉炖好,然后在厨师们注视下,端去假母房中试菜。 假母尝过觉得不错,同意当晚向客人们推荐,如果卖出十份且得好评,就将每个菜谱给两贯底价,且每多卖一份增加一贯,每道菜以十贯上限为止。 如果一道菜,不算成本售价一百钱,十贯需要卖出一百份,但以听翠楼的客流量,只要菜品够独特味道好,卖出一百份也就三四天,所以假母给的价不算高。 只不过。 这里是平康坊,发财不靠菜品,要靠伎者的才艺,饭菜只是点缀。 莫秸对这个价,已经很是满意。 那两个菜不复杂,听翠楼后厨人来人往,配方不一定守得住,而且按李谟所言,到正规饭馆售卖,估计一两贯都很难。 只是要挣满二十贯,需要当晚销量决定。 莫秸不放心点菜小厮,遂申请自己到前堂推销,假母看在他生得俊朗,而且还是李谟带来的,当即同意了他的请求。 按照假母的想法,莫秸忙前忙后点菜又做菜,一晚上肯定卖不出几份,如果最终卖不到十份,自己就做个顺水人情,仍给每道菜出两贯。 莫秸有未来见识,嘴皮子功夫还算利索,他有自己推销手段。 他辞别假母没去厨房,而是拉着李谟来到前堂,准备先找一个客人当"托"。 在前堂走了一圈,莫秸急忙轻声询问:“怎么样?今日有无名人到场?” “都是些生面孔...” 李谟盯着别处直摇头。 就在他收回视线时,突然瞥见门口的位置,簇拥着进入几个新客,瞬间眼前一亮。 “有了!” “谁?” “往二楼走那个紫衣少年,乃是太子允中长子程昌翊。” “很出名?” 莫秸扶了扶自己狗皮帽,他这问得有点意味深长。 李谟听出弦外音,连忙以手挡嘴压低声音,小声解释道:“他这一辈确实不显赫,但其曾祖很不得了,乃是卢国公程咬金!” “嘶...” “跑堂小厮已去了,小郎君要去就快些。” “好!” 莫秸应声就往楼上跑,并赶在跑堂小厮之前,向程昌翊推荐楼中新菜。 程昌翊见他说得诱人,同桌的朋友们也在点头肯定,当即就拍板同意下来。 就在这时,莫秸做了个大胆举动,他向程昌翊请辞下楼途中,突然大声吆喝:“二楼东侧雅座程公子,点新菜小鸡炖菇蘑菇、羊蝎子各一份,速速上菜。” 他一嗓子喊出来,不但几个跑堂小厮懵了,就连别的顾客也云里雾里,特别那"羊蝎子"比较奇怪,所以纷纷打听什么新菜。 莫秸便带跑堂挨桌解释,瞬间就有八九桌跟着下单,让他达成了约定好的底价。 这时候人没坐满,让先来的吃上自行宣传,比继续吆喝更有意义,于是他拿到"低保"便奔向后厨。 前堂的情况,很快就传到假母耳中,她不禁感叹莫秸有机智,同时也想推出特色菜,遂让厨房人员全力帮忙。 第一批新菜出锅。 莫秸亲自"护送"至前堂,他刚才借了程昌翊的名气,这会亲自送到其跟前,只要能听到几声喝彩,邻桌就有可能跟着下单。 他刚走到前堂一楼,就听到二楼传来琵琶声。 跟着端菜小厮上楼的途中,又看到程昌翊座位附近,也就东侧半圆突出位置,有个女子正抱着琵琶独奏。 节目就开始了么?老李什么时候出来? 莫秸随即左右观望。 原想寻找李谟所在,没想到弹琵琶那女子,突然开口唱起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她的音色不错,但调子有点平,唱得也很绵软。 此时的人好这口? 上到二楼。 莫秸欢喜的去为程昌翊送菜,却看到自己找这"托"欺负人,只见他指着琵琶女,喝骂:“停停停,快给我停下,唱的什么玩意儿!” “郎君恕罪,不知哪里唱得不对?奴家改...” “哪里不对?你选的诗有问题!” 女子听罢面露难色,低头呢喃:“这首诗...之前很多人传唱...” “就是听烦了,诗倒是写得不错,但不适合这场所,大家是来此寻开心,不是来此听禅讲经,我不喜欢听说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