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假拜年如卿三打八里寨
诗曰:
中华文明史,战争血迹斑。
弟兄互打斗,枪炮声声寒。
身心连楚水,血泪染燕山。
浩浩山河诉,滔滔江水咽。
人民思国泰,百姓盼平安。
战难数千载,古今为政权。
上回说到一九四七年大年除夕,上午,河北省卢龙县北庄,国军62团驻地,团长巫如卿召集属下各营长开会。会上,巫如卿站起身说:“弟兄们,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在这里先向各位拜年!”
各营长听到这话也起身齐说:“给团长拜年!”
巫如卿继续道:“弟兄们,今天召集大家来,没别的事,明天是大年初一。就是看看你们各营的秧歌舞、高跷舞准备好了没有?”
各营长齐答:“准备好了。”巫如卿继续讲道:“弟兄们,中国内战即将进入第二个年头。我们从北平一路打到卢龙县。由于我们不害老百姓,所到这处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拥护和大力支持。在这里,我们住在百姓家里,给百姓们添了很多麻烦。过年,要让大家过得好、过得热闹、过得高兴。我们要和百姓进行联欢。现在,我安排明天的联欢活动:(一)形式不限,锣鼓、唢呐,如果我们自己有人会打、会吹就更好,如果自己没人会,就请百姓协助;(二)服装统一,一律黑鞋、白?、打绑腿、上穿军装;(三)时间安排,各营都要来北庄给我团部拜年,3营上午来团部,下午给老百姓拜年;2营中午团部,晚上给老百姓拜年;1营上午先给老百姓拜年,下午给团部拜年。另外,过年嘛,饭菜,让士兵们吃好,酒有限量。”最后,巫如卿高兴异常说:“好,中午吃团年饭。弟兄们都不要走了,和各位喝个痛快。”
却说伊家庄,1营驻地。大年三十上午,家家户户,都是军队帮着百姓贴对联,挂灯笼。团年饭,军队请百姓一起吃饭,百姓请驻军一起团年。除夕夜家家门前红灯高挂,户户屋里红烛闪烁,一派新年祥和气象。高楼珍在营部晏请各连长,并布置初一联欢事宜。
大年初一,百姓们男女老少都穿着新衣服。鼓乐队打着锣鼓、吹着唢呐。部队从各连选拔的人员组成的秧歌队、高跷队穿着整齐化一的军装,系着武装带、扎着绑腿,伴着唢呐声,踩着鼓点,跳着秧歌舞,从各家各户门前走过。后边是百姓们的彩船、花灯。
北庄更是异常热闹。3营和2营先后到达北庄,给团长拜年。1营于下午两点许到达北庄。扭着秧歌舞从庄西穿过村庄到庄东。巫如卿在副官们的陪同下坐在一个高门楼上观看,不住地拍手。我们正在表演,从村西口进来两人,拔开人群,边走边说:“我们要见高营长,我们有事要见高营长,高营长在哪里?”
有人把二人带到高楼珍面前,高楼珍见是八里寨的两名地主,问道:“二位有什么事?大过年的如此惊慌”
二人跑得满头汗,气喘吁吁地说:“报,报告营长,不好啦,八里寨又来了共军。”
高楼珍一听“哼”了一声,随口骂道:“妈的,共军怎么连年都不过,是不是又来打我易家庄的主意,想叫老子们也过不成年?”他沉思了片刻后又问:“来了多少人?”
一地主答:“好象比上次要多。”
高楼珍问:“你说的上次是指第一次还是指第二次?”
地主:“比第二次多。”
高楼珍问:“第二次,你们为什么没来报信?”
地主:“第二次,因共军一来就封锁了村口,不许任何人外出,我们出不了村,所以没有来。”
高楼珍:“这次是什么时候到八里寨的?是从哪个方向来的?”
地主:“今天上午就开始到达,中午时,庄子里都住满了。还在陆续到达。好象从西边的八里塔方向来的。”
高楼珍:“好,知道了,你们早点回去吧。”
送走了两位地主,高楼珍将情况报告给巫如卿,巫如卿立即通知2营、3营两位营长:“有紧急情况,火速赶往北庄议事。”
不足半小时,两位营长飞马赶到团部。巫如卿首先通报了共军又抵达八里寨的军情,然后,他分析道:“依我看,共军这次来,无论是从兵力上还是从武器装备上都要远远超过上两次。他们还是冲着1营来的。现在1营的兵力部分在北庄,伊家庄基本上没防备。1营须赶快回去。”
高楼珍道:“我已命部队停止表演,已回到易家庄。又命机枪连长祝庆桢负责布置防务。”
巫如卿道:“不过我认为,共军还不会马上攻打伊家庄。他们可能要在八里寨站稳脚根,等候夜晚去偷袭,我们该怎么办?大家拿个意见。”
1营长高楼珍先发表意见道:“我看我们还是采用一打八里寨的方案,我营兵分两路,一路借助战壕工事固守易家庄,一路还是去占领羊山。”
不等高楼珍说完,巫如卿连连摆手道:“不行,不行,如果共军总结第一次经验,在羊山设伏,你们从原路去占羊山必遭共军埋伏”
3营长道:“我的意见还是采用二打八里寨的方案,那次,因我误解了团长命令,走了弯路,误了时间,才让共军逃脱。这次,我率3营早点出发,提前赶到八里寨以西,2营从东面,1营从南面,把共军围歼在八里寨。”
巫如卿陷入沉思,许久,他摇摇头道:“此计甚好。不过,我考虑共军善于总结,且他们也有了重武器。假如共军总结第二次教训,分兵在八里寨的东、西设伏,阻止我东、西援兵,而他们
出重兵猛攻1营,那我们就难打了。”
大家都陷入了沉思,须臾,巫如卿一拍桌子道:“好,这么办,”他起身说出自己的方案:“我料共军明天必把兵力布置在东、南、西三面,杨山他也不得不防,这么说,他的中间是空虚的。明天是大年初二,我们的秧歌队去八里寨给百姓拜年。”
三位营长一听,齐声说:“那不是白白去送死吗?”巫如卿继续道:“我们故作不知八里寨有共军。我们组成一百人的秧歌队,前面五十人全穿百姓服装,扮成百姓,后面五十人穿军装。全部身藏手枪或匕首,表面不带枪。共军见有老百姓,且国军又不带武器,共军必不会开枪。因为共军也爱护老百姓。万一打起来,共军也不会动用机枪。双方只能用手枪和步枪,在人群中近距离,共军连步枪都使用不上,那我们的手枪和匕首就可以大展威力了。再命一部人身藏手榴弹,从共军的后方去破坏其机枪防线。”
高楼珍提出三个问题,一、五十套百姓的服装难以凑齐,伊家庄的男士不足四十,我们已有十套;二、手枪不够;三、秧歌队人数不够,既使高跷队去掉高跷参加秧歌队,也只有八十人,况且机枪连的干部和射手不能参加,现算起来,差三十人。
巫如卿安排道:“这三个问题很好解决,2营长在这里,从你2营里挑选三十人,扮成老百姓,带二十支手枪,十人带匕首,于明早天亮时赶到伊家庄,到1营长处报到。有问题没有?”
2营长答:“没问题。”
巫如卿继续道:“我团部提供十支手枪,高营长回营时就可带上,另外,我想,为了更好地迷惑共军,我北庄去一支彩船,太公和摇婆都是国军扮演,走在秧歌队的后边。光有秧歌队太单调。”
一切安排就序,巫如卿命令道:“现在我命令。”三位营长起立听候命令。“1营,挑选七十人,二十人穿百姓服装和2营的三十人组成百姓秧歌队走在前面。五十人穿军装组成国军秧歌队跟在后面。锣鼓、唢呐请老百姓协助。借服装时都一定要保密,不能让百姓知道我们的目的,以免走漏消息,2营除安排三十人参加秧歌队外,其余于明早五点出发,八点赶往八里寨以东选择有利地形埋伏待命。3营于明早四点出发,八点前到达八里寨西边的八里塔,选择有利地形埋伏待命。我们做两手准备:一、如果共军明早攻打伊家庄,秧歌队就不要出发了,2营和3营在共军攻打伊家庄时,你们就攻打八里寨,抄他的后路。共军必定北还。1营可乘势追击;二、如果共军按兵不动,我们就按原计划进行。八里寨外围的共军听到枪声必定回救八里寨。2营和3营只要听到枪响,就开始夹击八里寨,和秧歌队里应外合。另外,如果羊山有共军,我用远射程炮压住羊洋山的火力。各营不得有误,都回营准备去吧。”.M
高楼珍回到伊家庄,一面安排向百姓借服装,组织秧歌队,收拢手枪、准备匕首,请百姓准备好锣鼓、唢呐,一面检查机枪连的防御阵地,命令部队和衣而睡,于次日五点起床准备。射手进入机枪阵地。
我排的三挺重机全放在易家庄正北的工事里。每挺有正副射手各一人,由班长指挥,由于1班长翟一田参加了秧歌队,1班的机枪由副班长指挥。
大年初二,天麻麻亮,1营已吃过早饭。机枪连的射手们都守在机枪阵地上。秧歌队员们到庄外集合。从卢龙县城赶来的2营的三十名队员穿着便衣在一名排长的带领下已到达伊家庄。
天大亮,却阴沉沉的。不见共军的动向,已知共军没有攻打伊家庄,就按原计划进行。高楼珍来到机枪阵地,命令祝庆桢:“留四挺重机守伊家庄,并由祝庆桢留守指挥。其余重机配合步兵连向八里寨的东南角和西南角靠拢。”
我排的重机由高楼珍亲自来到八里寨东南角大约一里路处占领了一制高点,3排长石富庭的三挺机枪去了八里寨西南角。
上午十点许,天转晴,太阳光从云缝里射出来。一支一百人组成的秧歌队伍没受任何阻拦,顺利进入八里寨村。走在前面的是便衣队。走在中间的是军装队,一律穿着黑鞋子、白袜子、打绑腿、黄军装、系着武装带。我深藏手枪走在便衣队的后队里,扭着秧歌舞,心情不免有些紧张。便衣队和军装队之间夹着老百姓的锣鼓、唢呐队。走在后面的是团部的一支彩船,除四名丫环是老百姓的姑娘扮演外,领船、太公和摇婆都是国军装扮的。也有一支锣鼓队。秧歌队始终伴着锣鼓、唢呐跳着秧歌舞。八里寨的老百姓都出门站立道旁观看。也有少数共军夹在百姓中看秧歌舞。八里寨一时热闹非凡,好一派新年气象。
却说共军见有百姓和国军混在一起,以为真是老百姓。且一路上唢呐声声,锣鼓喧天,还真以为要给八里寨的百姓拜年。其实共军有防备,他们已在村口,房子上,墙头上,架着机枪。有的机枪从百姓的窗子里伸出来,只是因为有老百姓才不便开枪。又见国军全没带武器,便放松了戒备。也看起秧歌舞来。秧歌队表演完毕走过去了。彩船过来了,彩船两边的丫环走着秧歌舞步,唱着歌儿。彩船后边的摇婆,一手拿着破扇,一手抱着个草人,草人身上有三个字“*”,一边扭着步子一边装着女人腔唱着:“我的儿是私娃,我给我儿找爸爸。只因我,不正经,生了我儿*。”
当摇婆路过两名共军面前时,共军看见了草人身上“*”三个字,立刻抓住摇婆,拉到一旁厉声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摇婆丢掉草人和扇子,伸手去身上摸枪,共军一把扭住他胳膊,把枪夺了去。船头撑船的太公见状,拔出手枪“叭叭”两响,两名共军应声倒地。丫环和鼓乐队的人是真正的老百姓。他们不知底细,听到枪声吓得哇哇乱叫,弃船就往转跑。
这两响既镇住了街上的欢闹,也给国军发出了命令,走在前面的上百名秧歌队员听到枪声,一起掏出手枪,拔出匕首,和共军展开了近距离的枪战和白刃战。庄里顿时一片大乱,百姓们纷纷往家里躲。
共军猝不及防,只顾注意外围的防预,没有料到这种情况。由于庄内留守人员较少,主力都在外围,一时处于被动局面。共军赶快回救八里寨。由于老百姓和军队混在一起,且这村庄里拐弯抹角,机枪无法施展。共军的大队人马蜂涌返回八里寨,将秧歌队围在村中,国军由优势转为劣势,寡不敌众。有的被共军抱住夺了手枪;有的夺了匕首;有的被共军用刺刀刺死;有的被共军抱住后,自己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国军死伤十多人。我穿着便衣,见共军和国军展开了肉搏战,就赶忙躲进了百姓家里,逃过一难。多数人窜入百姓家跳窗逃往庄外去破坏共军南沿的机枪阵地。庄内的枪声就是信号,高楼珍指挥着三挺重机在八里寨一里路外的东南角上,听到枪声,迅速向八里寨靠拢,很快接近了八里寨。
却说我躲在以百姓家里,听见外面枪声、手榴弹声响成一片,透过窗子南望,见邹士光指挥着步兵5连满田野地向八里寨冲来。我赶忙脱掉便衣拿在手里跳出窗子,去迎接邹士光,问道:“邹连长,你们来得好快呀!机枪连在哪里?”
邹士光见是我,答道:“营长指挥着机枪在后边。”
八里寨西南方向的国军步兵4连也配有三挺重机,听到枪声,也向八里寨发起冲锋。
却说2营,从早晨起就一直等候在八里寨东边约五里路处的马哨地区,等至九点半,仍不见八里寨的动静,等得有些着急,没有接到团长的命令,2营长便命令部队慢慢向八里寨前进,当行至离八里寨约二里路处,受到埋伏在北边羊山的共军的阻击,伤亡十多人。
早已等候在八里寨东南面约三里路处的巫如卿听说羊山有共军,自信道“不出我所料,羊山果然有共军。”他在确定了方位后,命令炮连“大炮,给我炮击羊山,打掉共军的火力点。”隆隆的炮声过后,羊山共军的火力停息了。2营步兵蜂涌向八里寨冲击,毫无阻挡。
八里寨的共军见西南、东南和正东都有国军,且自己的防御阵地被摧毁,便迅速向西且战且退。.M
且说3营,自凌晨四点起床,五点出发,于上午九点抵达八里寨西边的八里塔。不料,八里塔驻有共军,周围的主要位置均架有机枪。3营刚一出现,就被共军的机枪打退。3营又多次发动攻击,都未能成功。战斗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国共两军互有伤亡。双方僵持下来。3营未站住有利地形,八里寨的共军顺利通过了八里塔,退往迁安县去了。整个战斗结束,已是正午十二点。
再说八里寨,战后一片惨景,到处都横七坚八的躺着死尸,有戴红星帽的、有戴青天白日帽的。百姓的房子很多被打得破乱不堪,田园被踏平,百姓们仍躲在屋里不敢出门。
巫如卿命2营和3营各回自己的驻地。1营留下。
1营长高楼桢命令各伙夫将午饭送到八里寨。午饭后,高楼桢命步兵连将戴红星帽的尸体聚拢,经过清点共三十九具尸体。高楼桢命人在庄外挖一大坑,将共军的尸体掩埋。将二十三具国军的尸体运回伊家庄掩埋。又命机枪连一面安抚百姓,一面搜查共军遗留下的武器弹药。结果,除了发现几支步枪和两挺被手榴弹炸毁了的机枪外,什么也没有。突然,有个士兵在一间空房子门口大叫道:“排长,快来看,这屋里是什么东西?”
我和几个士兵连忙去看,原来那屋里摆放着十二个圆疙瘩,小的有碗大,大的有脸盆大。因都没见过,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高楼珍知道后,也跑来看,笑着说:“这是共军自制的地雷。”他命令:“将这些东西运回伊家庄。”
士兵找来几个竹筐,装上地雷每两人抬一筐。离开八里寨前,高楼珍把百姓们都召集到一起安抚道:“老乡们,今天你们受了惊吓,今天是大年初二,我们是来给你们拜年的,没想到这里有共军,他们要把我消灭在这里,我们才和共军打起来,把他们赶走了。老乡们,共军不是东西,以后不要为共军办事,没好结果。”
百姓们谁都不说一句话。见老百姓们都沉默不语,高楼珍一抱拳讲道:“我在这里给各位拜年,祝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好吧,老乡们,请回去吧。”百姓们仍然不说话,慢慢回到各自家里。
我们回到伊家庄时,太阳已经偏西。高楼珍又召集全营官兵于庄外的操场上,悼念了在八里寨阵亡的弟兄。他要为阵亡的弟兄一人买一口棺材,让活人觉得死有归宿。最后,他讲道:“弟兄们,今天是过年,大年初二,共军搅得我们都没有过好年,今天晚上,大家都弄点酒喝,但注意,别喝醉了。”
晚饭后,高楼珍开始研究起那十多个大小不一的圆疙瘩。
欲知事如何,请听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