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郧山一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五章 借车马 张干驱兵空劫粮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四十五借车马张干驱兵空劫粮 渔家傲: 迫切立功胸臆展,仕途漫漫多忧患。使命催行不怠慢。骛高远,只身敌阵玄机探。一念在心难卸担,官卑敢履百重险。胜败兵家知奋勉。空砺剑,一朝信誓又遗憾。 上回说到,张平三因没有探明共军的真实情况,导致错打了老百姓。受到降级处分而气愤难平。为将功折罪,又主动请缨再次出城去探听共军的动向。 却说张干,新上任,没有立功反而铸错。为了挽回面子,继续派便衣队出城打探共军的消息。 且说昌黎县城的老百姓,在共军政治宣传的鼓动下,有所觉悟。对于国军的到来,虽是心理不欢迎,嘴上还是欢迎的。加上国军纪律严明、对百姓以礼相待,秋毫无犯。百姓也就你哪边来,我随哪边。几乎家家都有一把手推板车,出进都推着板车,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稍富一点的人家还有一辆马拉车。我住在一姓戚的家里,戚家家境比较宽裕,有一辆二马拉的马车。共军来时,他经常帮共军干事。共军走,国军来,也照常乐呵呵地赶着马车哼着小曲儿帮着国军出城买菜、拉柴。我也经常在戚家需要时派士兵帮他们做事。有一次,戚家在城外买了一车煤,需要人手装车,房东要让其夫人和孩子们同车去。我得知后,就派了几名士兵跟车去装煤。戚家还在城外种了一块菜地,我想起在湖南常德时常常帮百姓干农活的事,就派士兵去帮着拔草、翻地。戚家老板见我衣服脏了,要我脱了让他夫人去洗。也成了后来所说的:“军民鱼水情。”但有些事情他却不愿意去干。 再说张平三出城数日,在昌黎城东北二十多里处的一个比较偏僻的山洼里侦察得共军一个屯粮之所。原来,张平三出城后穿着便衣跟着去龙家店调查安抚百姓的国军,到了龙家店的北边。转了一天,没有发现任何情况。就一路向东侦察,均无共军迹象。第三天上午,来到一座庄前,见有部队又有百姓出入。出来的人有推着板车的,也有桃着担子的,都很沉重。从西边出庄,向北边的山沟里去了。张平三警觉起来,心想,共军可能是在运粮。便绕道南边来到庄口,见一石碑上有“辛格庄”三个字。张平三大步进了庄子,来到一家门前。见门口座着一位老大娘,上前问道:“大娘,你真健旺啊。请问有水没有?我喝一碗。” 大娘抬头看了看张平三,虽然不认识,却也没有多想,答道:“喝水呀,有,孙女,给这位叔叔舀碗水来。” 很快,屋里走出一位十二三岁的小女孩,端着一碗水。张平三接过碗,喝着水,大娘问道:“听你说话,好象不是本地人。” 张平三河南开封人。听大娘这么说,更加机敏起来,撇着河北腔说:“可不是吗?我是东边那个庄的,很少来辛格庄。今天,叫我们来帮忙运粮。粮食放在庄上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要运走?也不知道朝哪儿运?” 小女孩接过碗开口道:“听我爸说,国民党军队要打来了。他们要把粮食转走,不知道朝哪儿转。” 张平三道:“谢谢大娘,我走了。”转过弯,买了一根扁担,也去帮着挑粮。混在运粮队中进入山沟。约二三里,都把粮食放在那里打转回庄。由里面的人接力式往里运送。 张平三回到庄里,悄悄从东边出了庄。本想从侧面上山去侦察一下共军保护粮食的火力。恐共军发现引起怀疑,于当晚赶回昌黎县城,向祝庆桢和张干汇报了侦察情况。 张干因立功心切,决定夺取这批粮食。问道:“祝连长,你的意见呢?” 祝庆桢道:“没有摸清屯粮的准确位置,也不清楚共军的兵力、火力。一旦行动起来,不好布置兵力。也没个主攻目标。”.M 张平三道:“我虽然没有进山沟,但见沟两边的山梁不高,也不见山上有共军。” 张干道:“据我所知,这一带的共军没重武器,都是单发的长、短枪。一旦遇到阻击,我们就用机枪跟他干。” 祝庆桢不再言语。张干说出了自己的计划:“我料共军必定会在东西两面山上布置兵力以防我军夺粮。其北面是空虚的,我决定5连绕道去攻打其北面。4连攻打东西两面。另外,借用老百姓的马车十辆,由3连护着车马队,隐蔽在辛格庄南面。每辆车上,有国军四人,请车主负责驾车。前边的马车上架一挺重机,一旦战斗打响,马车队由机枪开道进入山沟装粮。” 祝庆桢道:“我看可行。” 张干道:“关于机枪的配备,由你去安排。” 次日,张干一面把夺粮计划上报团部。巫如卿准于行动,并派四门八二炮配合行动。一面安排人向老百姓借车。 再说房东戚家,只同意借车,不愿去赶车。我再三商量请求,他却一再推辞。最后,他迫不得已讲出实情。原因是,他是昌黎县共军的老主雇,老熟人,怕共军认出他,不好说。看到这位房东平时待国军很好,并给我们行了很多方便。就悄悄地给他出了个主意说:“明天,你装病,别的话由我来说。” 出发的时候,十辆马车已备齐,却只有九个车把势。一辆车没车主,张干得知,问道:“这是谁的马车?” 我装着不知道,跑过去看了看道:“好像是我排房东的车。” “那房东车主呢?”张干问。 我答:“不知道,我让人叫他去。”转身叫道:“陈二娃,赶快去叫房东老乡,要出发了。” 陈二娃跑去,不多时回来咧着嘴说:“他在拉肚子,拉了一裤裆。” 张干不再说话,便另请了一位车把势。 我受祝庆桢安排,带一挺重机架在第一辆车上向辛格庄进发。后边的每辆车上载着四名持枪的国军。与其说是去装运粮食,不如说是车队的保镖。 一路上,道路凹凸不平。车主挥舞长?,不住地吆呵。马车飞驰,左右颠簸,机枪几次倾倒。我让两名士兵坐在两旁扶着机枪。1班长翟一田把着机枪扶手,注视着前方。不时看到道路两旁有百姓在田间劳作,站起身向我们张望。 我一再提醒车把势到辛格庄南边停车隐蔽。 当车队行至离目的地仅二三里地时,停了下来。我见车正停在一条小河边,河水不足半公尺深。河对岸有比较宽阔的碎石滩,石滩里边有一道比较高的田埂,我让马车过河,借助田埂的遮挡,隐蔽在石滩上。一切都显得和水一样平和而宁静。车主们牵着马去河里饮水。我拿着手枪爬在田埂上向北张望,见辛格庄的百姓们都在地里劳动、没事一样。心想,只隔二三里,应当听得见枪声,怎么没动静呢?约一个小时后,见北边有部队下来。我正要命令把机枪抬上田埂准备战斗,细看是自己人。 部队很快来到河边,都是步兵5连的和机枪连2排的人。我问邹士光:“5连长,怎么回事?” 邹士光懊丧地说:“空跑一趟,绕了一大圈,简直是空跑一趟。没见到一颗粮,也没见到一个共军,白走了二三十里路。” 确实,邹士光带领5连和三挺重机拂晓出发绕道去辛格庄北面,又向南侦察前进,没发现共军。张平三命人在山沟里找到了几间房屋,却是空的。粮食和共军均不知去向。张平三也很懊恼,说:“情况确凿,只是共军得知了我们来夺粮的消息,于昨晚把粮食全部转移走了。”.M 大家只好返回,马车队领先。5连和机枪2排随后。车主们不象来的时候那样扬鞭催马,飞速前进。而是信马慢步。 回到昌黎县城,车主们都赶着各自的马车回家去了。只有房东戚家的马车无车主,没人领回。我应当命人给他送回去。由于我一时疏忽,车马便留在了营部。马和营部的军马关在一起。老乡没了马车就没事干,他不敢去营索回。一连几天很是着急。这天晚上,晚饭后,排里的人都上街闲逛去了。房东把我请到里屋,端上酒菜,我转身退出。房东硬拉我坐下。喝过酒,房东开口道:“朱长官,我的马车还没有领回来,也不知在哪儿,我也不敢去找。我全家人的生活就靠那两匹马,只有再请你帮忙了。请你千万行行好。”说完,朝我兜里塞了一把钞票。 我推辞道:“老乡,我把这事忘了,这事我有责任。我给你要回来,这钱我不能收。” 房东再三说:“朱长官,请一定收下,如果你不肯帮忙,我的马就要不回来了,请你一定帮帮我。” 我答道:“我一定给你要回来,这钱不能要。” 无论怎么说,房东执意让我收下。我无奈,权且收下。吃了嘴软,拿了手软,我立即开始考虑怎样把马车给房东领回来。 事真凑巧。第二天起床后,我正要去营部要马车时,营部派人来,在各排检查。看各驻点,烧了房东的柴、吃了房东的菜,都付钱没有。借了百姓的东西都归还没有。我乘机向检查组讲了房东马车的事。检查员问:“谁来借的?” 我答:“不知道,反正是营部的人。” 检查员道:“等我回去查一下。”转身刚走,又返回来说:“你们要给房东结算帐目,不许拖欠。” 我答:“执行你的命令。” 检查员去不多时,营部的马夫在检查员的带领下把马车送了回来。房东见到自己的车马,高兴地说:“谢谢长官,你们真是好队伍啊。” 再说张平三,回到昌黎县城的当晚,百思不得其解。共军是怎么知道我们要去劫粮呢?是谁走漏了消息呢?他思来想去,认为问题很可能出在他去喝水的那家,认为自己当时不该说是东边村子的。很可能是那女孩的爸爸回家后,女孩告诉了他有人来家喝水的事。他知道其他村子不会有人来。会把情况报告给共军,共军判断,屯粮地点已经暴露,料国军会来夺粮。才又很快转移了。又想到自己两次侦察都没成功。第一次,让国军错打了老百姓。第二次,让国军朴了空。料新任营长会处分他,便找到连长祝庆桢给他讲情,并给祝庆桢讲了自己的猜测。 二人到了营部,张平三连连认错,张干道:“我担任1营长以来,两次出兵,都是相信了你侦察的情况,都没成功。上次给了你降级处分,这次给你什么处分呢?你自己说。” 沉默了片刻,祝庆桢想到,张平三跟随自己多年,是老部下,道:“营长,张平三这次出去的初衷是好的,想将功补过,立功心切。按说情况是确切的。我想可能是在侦探过程中露了马脚。”又讲了张平三去百姓家喝水一事。又接着说:“好在这次我们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只是部队受了点疲劳之苦。念他对国军一向忠勇,带兵是把好手。能否请营长网开一面,免于处分。” 张干叹口气道:“我也是立功心切。自到任以来,寸功未立,团长那儿也不好交待。弟兄们都是忠勇可嘉。以后还要仰丈弟兄们精诚团结。遇到战事,多出谋划策。既然祝连长这么说,就免了。以后跟着祝连长好好干,你先回去吧。” 张平三一人出了营部回到排里,揪紧的心松了许多。在后来相处的日里,张平和我谈了他的这次经历和感受。我夸讲他有事业心,有能力。他鼓励我要多多学习。 部队又要出发了。临出发时,我猛然想起房东给我的钱,又想起当兵前,给陈同根押壮丁,收了一壮丁的钱而带一时的麻烦。认为昧心钱不能要。就飞快地跑回住处。房东正要出车,我掏出钱说:“老乡,我们住在你家,给你添麻烦了,这钱还是你拿着好。”说完,我把钱塞到他手里。转身跑步跟上队伍,离开了昌黎县城。 欲知后事,请看下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