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佛门高僧
天雷禅寺位于大唐东都洛阳城外,在嵩山上有嵩阳书院。据传,大禹王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此,山下建有启母庙,故称之为“太室”,太室山共三十六峰,主峰“峻极峰”,则以《诗经·嵩高》“峻极于天”为名,古人游嵩山时,曾在此赋诗立碑,所以又称“御碑峰。”登上峻极峰远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颍水奔流,北望黄河如带。
倚石俯瞰,脚下峰壑开绽,凌嶒参差,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气势。山峰云岚瞬息万变,美不胜收。正如诗中所说:“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来往舒心颜。白云蓬蓬忽然合,都在虚无缥缈间。”一众四人御剑穿云而来,才一会间,四人剑光落下,正落在这御碑峰上。四人眼见此处云雾四合,四周山岳耸立,石壁上刻着三个大字,正是“御碑峰,三个大字。
李延宥见了此景说道:“这嵩山果然是佛门福地。”说罢,只见山势陡峭,山道却是一长列宽大的石级,宏伟之极,也不知是何人开凿的,共长八里。
若有人在上俯视群山,嵩山景致,尽在眼底,五乳峰下,密林之中有一座寺庙,正是当今正教中的佛门大派嵩山天雷禅寺。在那寺庙上空有祥云佛音发出声声梵叭,天龙护法,佛祖菩萨,八大金刚,一齐出现,佛祖显圣,满天祥和。胡宇扬四人见了这般景象之后,一齐跪下合掌,拜释迦牟尼佛。
正拜间,忽见得天雷禅寺中飞出几朵祥云,胡宇扬运用天眼神通,远远地看去,只见第一朵云上踏定一位百岁老僧。这位老僧穿着一袭白色僧袍,宽袍大袖,神色之间,满是慈眉善目,两道眉毛长长的扬起,年纪约在九旬多,精神矍铄,颇见内功精深,从他的眼神中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位得道高僧。那是当今佛门四大神僧之一,天雷禅寺住持方丈玄梵大师。
他缓缓上前,合掌说道:“佛祖,今日何事降临本寺,有何法旨?”释迦牟尼佛缓缓说道:“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玄梵大师也道:“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
玄梵大师听了这话之后,合掌请法道:“佛祖妙法真谛,令弟子等受益良多,恭请佛祖说法真谛,芸芸众生得生极乐国土。”释迦牟尼佛微微笑道:“佛法者,有缘则度,不度无缘之人。”说罢,一齐与天龙护法,佛诸菩萨,八大金刚,飞往极乐国土中去了。霎时之间,祥云佛音尽退。
天雷禅寺住持方丈玄梵大师,正欲众僧回天雷禅寺中去时,听得远处有一叫唤声响,听来熟悉至极,回头一看,见来者共有四人,正是翎羽庄弟子,胡宇扬,赵子历,穆懿菲,李延宥四人。
别人还好,玄梵大师都微微一笑,唯独对李延宥注视良久,暗想道:“这翎羽庄弟子资质不凡且身上似乎有一股龙源真气,这真气在他身上,必定要多灾多难。”李延宥合掌施礼道:晚辈参见住持方丈玄梵大师。”玄梵听了这话之后,微笑道:“翎羽道友,免礼。”
话音刚落,忽听得一声尖锐的笑声,如夜枭鬼怪一般,随后只见从远处飘来一团黑云,在黑云丛中出现一个人,这人身穿宝蓝锦衣,衣袖领口俱绣有雄鹰,猛虎等图案,这人年纪约在二十多岁间,双眉微微下垂,容貌俊秀,可是眉宇间透着一股邪气,令人感到不寒而栗。眉间有一形似于狼牙之物,若隐若现之间,有股妖煞之气,这已达到修魔第三天劫,炼骨结丹期。.M
什么是炼骨结丹期呢?修仙者常说天劫之道,尤为艰险,修炼内丹,渡劫,虽说有些异果金丹,可是非得福源深厚之人,无法得些异果金丹。修炼内功只能修习那种魔道心诀了,腰悬一块玉牌,胡宇扬目光锐利,远远的看去,只见玉牌上写着七个大字,乃是:“御前天龙卫武策使。”他笑吟吟地道:“晚辈御前天龙卫武策使,参见住持方丈玄梵大师。”
玄梵大师听了这话之后,仍是微笑道:“道友,免礼。”御前天龙卫武策使微笑道:“住持方丈玄梵大师,这话说得过谦了,当年隋末乱世各地诸侯,揭竿而起,后来我主唐国公李渊,晋阳起义,率领大军,入主长安城,隋恭帝禅让帝位,立国为唐,又得天雷禅寺十三棍僧相助,平定洛阳王世充事后,封赏十三僧官位,但由于志操、昙宗等只愿出家礼佛,不愿为官,于是赐天雷禅寺田地四十顷,水碾一具。参战僧均得封赏,昙宗还被封为大将军僧。其余十二位大师,不愿为官,十二位大师仍在寺中静修,不知现在如何了?”玄梵听了这话之后,微笑道:“出家无家,处处是家。”御前天龙卫武策使微笑道:“玄梵大师之言,获益良多。”说罢,当即化作一团黑云,往大唐西都长安城而去。胡宇扬等他走后,才上前合掌施礼道:“翎羽庄弟子,参见住持方丈玄梵大师。”玄梵望着天边长叹一声道:“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