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莲花洞中授禅经
胡宇扬一众四人听得这声长叹之后,都在心中暗想道:“这天雷禅寺住持方丈玄梵大师,是一位得道高僧。那当今佛门四大神僧之一,是受朝廷礼遇,连那御前天龙卫武策使,都要礼敬三分,这声长叹所为何事?”
这时忽听玄梵大师说道:“几位小友,远道而来,请随我入寺,何事再作详谈,如何?”胡宇扬一众四人听得这话之后,一齐说道:“是,前辈!”说罢,一众几人回天雷禅寺庭院中来,落在大雄宝殿之前。胡宇扬这时才看得清楚,原来跟在玄梵大师身后那十二位僧人,正是天雷禅寺的各院首座,有达摩院,戒律院,般若堂等等的首座,他们个个身披袈裟,精神矍铄。
胡宇扬一一与他们见礼,到那第十二个僧人面前时,正要行礼,忽听得他笑道:“小友对不住了,前几日是贫僧鲁莽。”胡宇扬听得这话之后,心中不禁一愣暗想道:“这位大师的说话声响,听来好熟,难道是他?”胡宇扬抬头一看,只见这位僧人,圆脸大耳,眉毛微微扬起,红光满面,颇有佛门护法加蓝菩萨之象。
他手中拿着一柄禅杖,这柄禅杖高约五尺,通体金光耀眼,在那杖上刻有万字佛印,乃是一柄佛门法宝。胡宇扬一见是他,笑道:“原来是这位大师,我想是谁呢!”
这位僧人答话道:“贫僧法号玄音。”胡宇扬听得这话之后,心中大是一惊暗想道:“原来这位僧人,正是当今佛门四大神僧之一的玄音大师。”胡宇扬呆了一会才道“晚辈失敬了,玄音大师。”玄音听得这话之后,哈哈笑道:“出家即无家,何况身与名!”玄梵接着笑道:“莫念红尘富与贵,我心怡然方外间。”胡宇扬心有所感也吟诵道:“红尘事繁多痴态,迷途知返才最真!”说罢,胡宇扬笑道:“几位前辈,见笑了。”
玄梵大师长叹一声道:“如今祸乱将起,我等几人在此感伤,亦是无用,明日正是八月十五之期,“师弟,前往各大门派中邀约各派掌门,明日来此,一齐前往长安城,到时再作应变之策。”玄音听得这话之后,点头道:“是,师兄。”一言甫毕,已化作一道遁光飞去。
玄梵望着那一道遁光笑道:“我这玄音师弟,为人豪爽,平日里出寺云游,若是遇见了魔教中人,正在作恶,他必会出手惩治,教训一番,所以在正教之中,他有个别名叫做九环罗汉,寓意为佛门护法。”
胡宇扬听得这话之后,笑道:“玄音大师有此称号,当之无愧。”玄梵大师听了这话之后,不禁尴尬笑道:“小友如此说,可是那日你初来天雷禅寺里时,我这玄音师弟,不明缘由,把你视为魔教中人之事?”胡宇扬听得这话之后,笑道:“大师不必耿耿于怀,这事晚辈也是有错,勿怪玄音大师。”
玄梵大师听了这话之后,眉头一皱道:“不明缘由,动了无名火,有犯佛门戒律,待他回来之后,老僧定然好好说说他。”胡宇扬听得这话之后,微笑道:“大师,如此小事,不必!”
玄梵大师说道:“既然如此说,就暂且记下了。”胡宇扬拱手道:大师,我们既然来此是奉了掌门师伯之命,来请玄梵大师前往翎羽庄中一趟,掌门师伯有事寻大师商议。玄梵大师听了这话之后,一口答应道:“好,玉阳子有事寻我,这就启程吧!”胡宇扬一众四人听得这声之后,一齐答话道:“好,玄梵大师!”
说罢,胡宇扬一众四人施展御剑术,四道剑光破空而起飞,与一道佛门遁光一齐飞去。当时只见五道光芒,像长虹经天,直直飞去。不用半刻,五道光芒已落在黄山天都峰崖上,只见光芒影里,出现五个人,一人是位老僧穿着一袭白色僧袍,宽袍大袖,神色之间,满是慈眉善目,两道眉毛长长的扬起,年纪约在九旬多,精神矍铄,颇见内功精深,从他的眼神中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位得道高僧。那是当今佛门四大神僧之一,天雷禅寺住持方丈玄梵大师。
光芒影里还有四人,那是:胡宇扬,李延宥,赵子历,穆懿菲四人。四人并肩而行,走上来与玄梵大师会合。刚走了几步,就听得翎羽庄中传来一阵脚步声响,玄梵大师放眼看去,只见翎羽庄中走出一个少年,一袭青衣,配一条玉璧带子,身材高瘦,一绺长发,在额头前飘散,腰悬一柄黑铁拂尘,是个俊秀人物,正是翎羽庄弟子杨延禹。
他们四人一见来人是杨延禹就叫道:“师兄,掌门师伯呢?”杨延禹答话道:“掌门师伯正在后山医始殿中,等着天雷禅寺住持方丈玄梵大师。”
胡宇扬“恩”了一声,说道:“师兄,这位正是天雷禅寺住持方丈玄梵大师。”杨延禹听得这话之后,就走了上去,到了玄梵大师面前拱手道:“晚辈,翎羽庄弟子杨延禹,参见大师。”玄梵大师伸手扶起道:“起来。”杨延禹“恩”了一声,说道:“多谢大师。”玄梵大师听了这话之后,笑道:“听你说来,玉阳子道友正在后山医始殿中?快快带路!”杨延禹听了说道:“大师请。”
玄梵大师合十道:“有劳了。”杨延禹微笑道:“大师说这那里话呀!”说话之间,一行六人已走上通往后山的路径。起初走的是一条羊肠小道,四周宽不过丈余,两旁奇花异卉,在所居多。一六人路上游山玩景,也不觉得有什么难过之处,后来越走山径越险,景致越奇,白云一片片只从头上飞来飞去,有时对面为云雾所罩。
胡宇扬这时忽地说道:“师兄啊,莲花峰顶据说与佛门有一段因缘,据说当年,观音大士奉如来佛祖之命,下凡巡视。当她手持净瓶、柳枝二宝,乘着莲花宝座,驾云来到黄山时,受到山神、水神、花神仙猿、百鸟凤凰的朝拜。观音见山奇水秀,云霞造灿,草木生辉,便久久盘桓,不愿离去。
后来因有事,回南海普陀山时,便把莲花宝座,点化成雄奇秀丽的山峰,便是这座莲花峰了。”玄梵大师听了这话之后,合十道:“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说罢,一行六人再往上走,绝顶处方圆丈余,名曰“石船”中有一池一称“香沙池。”登上峰顶,如置身云霄,江河一线,云天一色,俱在远眺之中。东望天目,西瞻匡庐,北窥九华与长江。
雨后初晴,四面八方的云海尽收眼底,无比壮观。莲花峰上有飞龙、倒挂等奇松。登峰盘道里,登峰起步缓坡称“莲梗”,中间穿过四个石洞,古人称“莲孔”。洞穴陡立,游人叠级而上,如在莲孔中穿行,恰似“倾曲作蚁旋出花萼中。”沿途风光奇绝,峰壁间有“真好造化”、“非人间也”、“名不虚传”、“天海奇观”等等摩崖题刻。
峰下有莲花洞,只听得莲花洞中响起了一阵声响,木轮滚动“咔咔”地声响。过了不久,只见洞门内。推出一把木轮椅,上面坐着一位穿着一袭重青长衫,颏下留着几从胡须,容貌圆润,虽然有几条皱纹,但是精神矍铄,犹胜一般青年人,一点不似身有重疾之人,手脚颀长,微微一笑。木轮椅一旁插着一根白银黄金棍,这棍子约有五尺长,这棍子两端圆平,上端铺以一层金粉,通体刻有一只盘龙,游于云雾之上。看来大是威猛,兼之质地玄黑,是一柄玄铁乌金棍。
玉阳子一见是他,立马御风双轮,发出“嘎嘎”地声响,到了玄梵大师面前双手一拱道:“大师不辞辛苦,远来到此,感激之极!”玄梵大师双手合十道:道友,多礼了,你我两派皆是名门正派,如今这天下风波又起、多灾多难,当同策群力,想个计策才是!”玉阳子叹道:“天下之间历来多有纷争,昔时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玄梵大师说道:“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三国又并入于西晋,后有八王之乱,北方五胡十六国,晋朝南渡,是为东晋。”
玄梵大师说道:“历来多有纷争,那是因为屡有妄承天命之人,以为家天下,世袭皇位,难保后世子孙不肖,终于有道伐无道,天下纷争多于此处。”
玉阳子说道:“大师这话说得是!”玄梵大师说道:“道友昔年曾在东宫之中担任医官,眼见玄武门之变,道友也是有慈悲之心的人,生灵涂炭,道友伤心之下,隐居山林之间,可是如今又逢大唐大宗皇帝下诏,金丹大会之时需率领门人弟子前往大唐西都长安城中参与大会,道友正在为了这事烦心吧?”
玉阳子听得连连点头说道:“正是,正是!”玄梵大师听了后说道:“老僧,也需前往大唐西都长安城中,去办一件事。”玉阳子听了后说道:“大师,请入莲花洞中。”说罢,两人并肩而行走入了那莲花洞中,踏入莲花洞后,洞中石壁刻有一佛二弟子均呈立姿,为释迦牟尼率二弟子游说讲经之像,大弟子迦叶手握锡杖,身着厚宽大的袈裟,似经过艰辛岁月的长途跋涉。左右菩萨头戴莲花宝冠,姿态优美。南壁上方刻有几千尊的小千佛,刻工精细,造型生动。下层第二龛内有两幅精美的佛传故事,上有飞天起舞。窟外门楣处刻有火焰纹,中刻一兽形铺首,雕工精湛。”
玄梵大师一一顶礼,玉阳子说道:“大师,这座莲花洞中有个传说,据说当年,观音大士奉如来佛祖之命,下凡巡视。当她手持净瓶、柳枝二宝,乘着莲花宝座,驾云来到黄山时,来因有事,回南海普陀山时,便把莲花宝座,点化成雄奇秀丽的山峰,而这座莲花洞正是当年观音大士修行之所。”
玄梵大师“恩”了一声,说道:“原来如此。”玉阳子这时忽向洞外叫道:“宥儿,现在何处?”李延宥在莲花洞外听得这声叫唤之后,扬声答话道:“师父,弟子在此何事?”玉阳子,扬声答话道:“宥儿,为师有事吩咐。”李延宥扬声答话道:“是,师父,弟子遵命。”李延宥当即对胡宇扬赵子历,穆懿菲四人说道:“师姐,两位师兄,去了啊。”胡宇扬听得这话之后,“恩”了一声说道:“去吧,掌门师伯寻你呢!”
李延宥,“恩”了一声,当即走入莲花洞中去了。踏入莲花洞后,洞中石壁刻有一佛二弟子均呈立姿,为释迦牟尼率二弟子游说讲经之像,大弟子迦叶手握锡杖,身着厚宽大的袈裟,似经过艰辛岁月的长途跋涉。左右菩萨头戴莲花宝冠,姿态优美。南壁上方刻有几千尊的小千佛,刻工精细,造型生动。下层第二龛内有两幅精美的佛传故事,上有飞天起舞。窟外门楣处刻有火焰纹,中刻一兽形铺首,雕工精湛。千姿百态,李延宥看得心旷神怡间,听得玉阳子在洞中扬声叫道:“宥儿,快快过来。”李延宥听得这话之后,一边走一边扬声答话道:师父,弟子来了。”说罢,就地施展轻功身法,这套轻功身法,名曰龙腾法。
一经展开,迅速之极。只是一眨眼之间,李延宥见得此处原来是个溶洞,上面有数个孔洞,四周石壁上刻有几千尊小千佛,佛像庄严,无穷妙法真谛尽在其中。
李延宥听得地上水声溶溶,原来此处是个水陆之地,抬头一看,玉阳子与玄梵大师两人,正在浮地上,等着他来,双足一点,跃到那块浮地上叫道:“参见师父,玄梵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