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龙渊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九章并辔双剑制敌奇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七十九章并辔双剑制敌奇 胡宇扬与姚琴琦两人一齐追出,施展绝妙身法,直追那人。但是两人使尽本门所传的身法,却是一直追他不上,而且距离总在两三步之内,追了一会之后,胡宇扬看那人的身法路数,不禁满腹孤疑暗想道:“怎么这人的身法路数,如此熟悉?”他深思了一会,脱口叫道:“阁下且慢,是不是南诏国神火教的教众?” 话音刚落,只听得耳鼓中传来一股说话声响道:“好个盗宝贼,无耻之极。”胡宇扬听到这话之后,不觉一时语塞,不知要说什么才好,前去盗宝确实是错在自己,但是转念一想,自己身为翎羽庄弟子,本门规矩是,岐黄医术,救死扶伤,那一株火参草又算得什么?想到这里,从容答话道:“人命贵重,岂是一株火参草能比的?”话音刚落,只听风声急劲,利如刀刃,滚滚而来。胡宇扬与姚琴琦两人不慌不忙,一个使掌法,一个使腿法,双剑合璧,妙到毫巅。 这套掌法名曰七禽玄鹤掌,是从翎羽祖师华佗的五禽戏中演化而出,有七七四十九路掌法。当下只见得他双掌之间,有一股水波,在掌中流动,突然脚下一动,身形急起,听得水声隆隆,响如霹雳。双掌直击,入了旋风圈中,才看清楚了那人容貌。原来这人是个女子,约有十七岁年纪,穿着一身苗服,耳戴银环,脚下一双短袜,穿一双皮靴,是个苗女打扮。 激斗中,只见她双眼含怒,出掌凌厉,大有要将人置于死地之势。就在这时,姚琴琦蓦地使出一路腿法,这套腿法名曰惊风鸣鸾腿法,此名之意是指迅捷如风,快如闪电,直去她的腰间而去。 那苗女猝不及防被她踢中了腰间大穴,顿时前功尽弃,兵败如山倒,大叫一声“哎呀!”跌出几步,踉踉跄跄地才立定身形,她大怒骂道:“盗宝贼人,以多为胜,不武之极!”说罢,手掌一扬,射出一枚银针,随即施展魔门秘法蛊飞虫煞,借虫遁走了。胡宇扬姚琴琦两人深知去穷寇莫追之理,看着他借虫遁走,却不追赶。胡宇扬看了看那枚银针,觉得有诈,就施展起太乙混沌目术一看,果然暗藏玄机,目光照处,只听得有一声,“咧咧”地响,不过一会,就燃起火来。从火堆中飞出无数的银虫,胡宇扬出身医门,平日里研读医书,岂会不知此物有毒,二话不说,就拉着姚琴琦施展御剑术,躲入空中去了。 到了云里之后,只见这里纤云漠漠,直铺出去,一望无际,就在这会,忽听一声鹤唳,两人急忙一看,只见得在不远处飞来一只仙鹤,看鹤背之上却是无人,头顶鲜红,浑身雪白,两翼展开硕大无比,一根杂毛也无,金睛铁喙,两爪如铜钩一般,足有八九尺高下,正在那里剔毛梳羽。忽然飞起,向着那堆银虫飞去,两翼鼓起劲风,将那堆银虫吹个恶蛊无踪,毒气不存,总有漏网之鱼,它也嘴爪齐施吃个尽数。这一幕把两人看的是目瞪口呆,暗想道:这只仙鹤的主人定是一位前辈高人,看它手脚利落,只用了两三下功夫,就把那些银虫恶蛊尽数吃了,这股功力!”两人正想去看个究竟,一瞥眼,只见一道白影飞入云空之中,一闪间无影无踪去了。 两人看了看,见得云雾漠漠,似纱似绸,入手轻柔,唯一不见的就是那丹顶仙鹤。两人御剑飞行,原路返回,不过多时,两人回到山洞门前,撤下御剑法诀,降落飞剑。 八卦门掌门悟真子姜虚还一行人,还在等着他们两人,未入山洞里去。一见他们两人回来,纷纷问道:“适才那是何人,可是朝廷密探?”胡宇扬答话道:“诸位前辈,适才那人并非朝廷密探,而是南诏国神火教的教众!”他们七人听了之后喃喃自语道:“南诏国神火教的教众,南诏国神火教的教众?” 八卦门掌门悟真子姜虚还突然“啊”了一声出来道:“这不是当年八纳洞主,孟获盟友。擅魔法,诨号为木鹿大王的创的教派吗?”胡宇扬答话道:“前辈,正是那八纳洞主,木鹿大王的创的教派!”八卦门掌门悟真子姜虚还叹道:“当年诸葛祖师辅佐汉室后裔刘玄德,建立蜀汉,本来蜀中多有南蛮部落居住其中,后来刘玄德在成都即帝位时,也曾用怀柔之法,派出使者招安,那些南蛮首领纷纷起兵造反,在当时蜀汉刚立,自然容不得这些南蛮首领起兵造反,其中有个大首领名叫孟获,他采用合纵之策,联合南蛮各部,抗击蜀汉。胡宇扬待他说完续话道:“前辈,后来才有诸葛前辈南征之事吧?”八卦门掌门悟真子姜虚还微微一笑道:“不错,也因此取得统治其地,神火教就是在那时创立的。”话音刚落,只听得程治刚说道:“掌门师伯,那金丹大会已是迫在眉睫,弟子这几日探得不少消息,其中就有那神火教之事,适才胡兄与姚道友追的那人正是神火教圣女,名叫尉迟琳儿。” 玄梵大师连声道:“对,商议计策要紧。”说罢,只听众人都道:“对。”说罢,一行人前后踏进这座山洞中去了。入洞之后,七人依次排座,坐了后,玄梵大师说道:这次的金丹大会,又名为天下掌门,表面上说是朝廷与正教七派掌门人的一次聚会,之前听说是什么共商国事,定万世之策,延大唐千年国祚,其实不然真正的用意,乃是为了向正教七派掌门人炫耀那什么长春丹,还有一部岐黄医书,青囊书。” 说罢,玄梵大师顿了顿说道:“玉阳子道友翎羽庄专研岐黄之术,到时宴会之上,说不定会有什么异派中人,也是专研岐黄之术的,必有一场唇枪舌战,道友可有对策?”玉阳子笑道:已有对策,正是八个字,“以静制动,远观其变!”玄梵大师听后微微一笑道:“很好。”胡宇扬心中暗笑道:“掌门师伯,对策暗合兵法中的隔岸观火,毕竟这此金丹大会,各派掌门那时必定与那番僧有一场大战,或是言语,或是斗法,到时我再与师弟合计,如何让正教七派掌门人全身而退。” 心中定了主意,就一心站在玉阳子身后,听着正教七派掌门人说话。这时姚琴琦转过头来,正好与胡宇扬看了一眼。姚琴琦心中蓦地暗想道:“胡兄与我相识以来,承他相助之事极多,现在师父她正在与六派掌门前辈商议对策,我在这里也无用处,不如与胡兄出去,好好道谢一番。 念头已定,缓缓地走了过去,到了胡宇扬等人身旁低声说道:诸位道友,此时七派掌门前辈正在商议对策,我们几人在这里也无用处,不如禀告师尊让我们出去一会,待师尊如有吩咐,我们再行回来如何?”穆懿菲最喜游玩,一听此议,当先叫好。胡宇扬一想也是有理就道:“大师兄,你看如何?”杨延禹道:“此议甚好,不过还得问问掌门师伯与师父,看看如何,才可行。” 胡宇扬连声道:“当然,当然!”于是一行人就向玉阳子请示道:“掌门师伯,弟子几人想出去看看四周,可否?”玉阳子想了一想答应道:“好,去吧!一行人齐声说道:“多谢师伯。”与此同时,姚琴琦也在向她的师父关懿芩请示道:“师父弟子与师妹二人与翎羽庄诸位道友相约一同出去看看四周,可否?”关懿芩微微一笑道:“去吧。”姚琴琦大喜道“:多谢,师父与师叔。”说罢,拉着独孤靖颍的手。向胡宇扬一行人身旁走去,只走了一两步,就听得李延宥说道:“师父,弟子也想。” 他话未说完,玉阳子已知其意说道:去嘛,倒是去得,不过一切得听从你大师兄之令。李延宥微笑道:“那是当然,长兄如父。” 他说完这话,只见得玉阳子脸上的神色有些难看,知道是说错话了,赶紧道:“师父,弟子知错了。”,玉阳子一笑说道:去吧。他们一行人听了这话之后,转身走出这座山洞中。时值八月,这座山谷里一派萧条景色,衰草如织,黄沙在地。不时还会卷起阵阵黄沙漫舞,似乎亘古之初就没有人来到这座山谷一般。 当下一行人御剑飞起,往长安城中飞去,这一趟只有五十多里路,对于他们来说,只是片刻功夫而已。还是大师兄杨延禹最为持重谨慎,一行人刚刚起飞时,他就说道:我们几人这般前去,只怕不妥。同行的几人一听,也是觉得有理,纷纷施展变化之术,都是变作些马夫小厮商人之类的人物,落下云端,扮成商队,往长安城走去。这一路上马嘶扬蹄,旗幡招展,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进了长安城南门里。 一入长安城中,只见得商铺林立,一家接着一家,大街上热闹之极。这时正值黄昏时刻,一轮红日照在长安城的大街上,余晖仍是炽热,大街上的人群也都渐渐散去,就在这时,忽见宫门前走出三个人来,他们三人乃是一个方脸大耳,满面虬髯。另一个却是白净脸皮,手中摇着一个黑铁骨扇,手指中还戴个玉扳指。 正是玉面书生。在他们两人之中,还有一个人,是个身披四爪蟒袍,头戴圆形乌纱帽,帽中镶嵌着一块白玉。脚踏皮靴,腰悬一块绿玉牌,上面写有七个大字,乃是大唐天卫正职都统使。这支军队原是太宗皇帝在晋阳起兵时所创的,后来南征北战讨伐各地反隋诸侯,立有战功,后来高祖武德九年,又助太宗皇帝取得帝位,由此更名叫天龙卫。 又叫天都卫,门中弟子也是个个通晓道法之辈,所修炼的道法颇为阴狠,又有综合之术。在中原各派内也是名声不小,但正教一向视其为魔教,但其身后有大唐朝廷,所以平时天龙卫弟子行走武林,各派弟子都让他三分。当中那人走出一步,望空叫道:“诸位道友,在下奉太宗皇帝旨意,来请诸位道友,入大明宫中参与盛会。”这声初时不大,但传到云端上后,回音下来,直如霹雳,好像是那苍狼怒吼,猛虎咆哮,震彻百里。 顿时把长安城中的气氛换做是阴森可怖,当时那正教七派的掌门人,正聚在山谷中商议应对之策,突然听得这股声响传来,七人都道:“是时候了,走吧。”说罢这七人施展遁光之法,化作一道光彩,往大明宫中而来。与此同时,胡宇扬一行人也纷纷变回本相,当先走到宫门前,与那三人见礼,一照面,三人认出了胡宇扬等人,正要叙礼,只见得有七道光彩射来,落地之后,所见者正是正教七派的掌门人。那天卫正职都统使见了正教七派的掌门人已经聚齐拱手笑道:“诸位道友,这边请。”说罢,引着一众人入宫而去,沿途只见得屋宇林立,红墙灰瓦,一连百里。其中有前殿后殿,殿宇之多,数不胜数。 一行人正走间,前面走来一位这人穿着一袭青布长袍,一顶方形的乌纱帽,戴在头上,手执一柄拂尘,此人正是大内总管。他缓缓走来对天卫正职都统使说道:“陛下已在正德殿中大开筵席,只等诸位掌门就席,共商国事,定万世之策,延大唐千年国祚。” 他们一行人听了只是微微一笑,并不答话。一行人别了那大内总管后,继续向前走去,期间走长廊,绕屋宇,走了一会到那正德殿前,天卫正职都统使轻轻地推门,听得咿呀两声,开了门。只见正德殿中坐着一位中年汉子,此人状貌类胡,胡须微卷、眼窝深陷、身形矫健、英俊而不失勇武,正是那大唐太宗皇帝。太宗皇帝端坐在九龙椅上,等着正教七派的掌门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