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殖民无间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五峰船主――王直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明代中期,倭寇成为明政府的重要外患。前期倭寇是“真倭”,绝大部分由日本人和少数朝鲜人组成,后期大多数是“从倭”,即参与倭寇之乱的中国人。王直,就是其中的重要头目。 明初,朱元璋因江浙等地百姓曾协助方国珍、张士诚与其争夺天下,严禁百姓出海。永乐三年(1405),市舶司恢复,海禁有所松弛,到嘉靖二十六年(1547),明朝出现了一个相对自由的贸易时期,人们互通有无,各取所需,海上贸易相对繁荣。 嘉靖后期,由于赋税过重和官吏、豪绅的盘剥,江浙一带民不聊生,大批流民前往海外谋生。沿海海防官员故意夸大其辞,使明中央政府错误地认为“海上奸民武装掠夺我辖内良民”,将出海经商的全都称作“通番奸民”,进而加紧海禁。 当时,日本上上下下都垂涎于从对华贸易中获得巨额利润,向中国大陆派遣了大批商船。由于没有正式手续,这些商船都遭到了明朝政府的拒绝。日本人被拒绝后,有的并不急于回国,而是与在沿海漂泊的“通番奸民”勾结,占据沿海岛屿。加之1517年葡萄牙侵占澳门后,也开始与沿海中国居民进行贸易活动,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沿海一带官民对峙的紧张形势。 王直本是安徽歙县人,日本史料称他为“五峰船主”,因其外祖家姓汪,也有史料称其为“汪直”。他最早靠与同乡徐惟学合伙贩卖私盐起家,失败后又到浙江、福建沿海地区从事其他走私活动。明嘉靖十九年(1540),王直又在广东私造双桅大船,从事硫磺、硝石、生丝和棉布等政府禁运物资的走私活动,频繁来往于日本及中国东南沿海,甚至暹罗(今泰国)一带。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朝廷任命朱纨提督浙、闽海防军务,巡抚浙江。随后在福建漳州设立了剿匪指挥部。那时候,歙县人许栋盘踞在宁波外海3 0公里处的双屿岛,用武力为保障,运载“违禁”商品,成为峙立海上的武装商团枭雄。他们常常既做买卖,又进行抢劫。 年轻的王直在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来到双屿,参加了许氏商团。此前,王直与同乡结伴闯荡南洋,去过暹罗;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他投靠日本来使为其效力,并去了日本。不知何故,王直于一年后离开日本,回到国内。 他很快获得许栋的信任,由“管库”而至“管哨”,成为手握军权的许氏商团实力派人物。此时朱纨开始在暗中调兵遣将,筹备对双屿的进攻计划。而许栋与王直尚不知覆巢之危将至。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三月,都司卢镗率福建兵船进抵温州海面。四月,卢镗引诱许栋的武装商团船队离开双屿,两军激战于九山洋。最后,武装商团大败,许栋被擒,王直率残部侥幸突出重围,含恨逃往舟山群岛。朱纨乘虚攻占双屿。然而胜利总是短暂的。朱纨对武装商团的一系列强硬举动,事实上已经损害了浙江沿海官绅的既得利益。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朱纨的部队在漳州府诏安县擒获了一批海盗,其中的96人经其许可立即处决。不少死者的家属都很有钱,在朝廷中也有奥援。于是,在弹章交上之下,朱纨被朝廷降为“巡视”,后又被免职。面对耻辱,他选择了自杀。 双屿战役后,王直收余众北上烈港,距舟山县城30公里。此时,王直虽已取代了许栋原先的江湖地位,但还存在着强大的竞争对手。横港海盗头子陈思盼便是其中的一个。嘉靖三十年(1551年),王直率众攻入横港,斩下陈思盼首级,其船队全部归顺了王直。至此,王直确立了自己海上霸主的地位。 他得意洋洋,自号“五峰船主”。海上船只只有插了“五峰旗”方能进退。实力最为鼎盛时,王直拥众数万,巨舰百余艘。尽管在海上快意纵横,但王直始终没有放弃“开放海禁”的要求,为自己谋取“合法经商”的地位。 因此,他用金帛厚贿浙东地方官员,并与驻浙明军开展有限度的军事合作。浙江部分军政官员的私下许诺与庇护,令王直产生了有“靠山”可恃的错觉。次年,他公然在舟山开市贸易,视朝廷的“海禁”政策如同废纸。 浙东的异常行为,终于引起了朝廷的警惕。于是,廷臣经过会议,任命王?为浙江巡抚,提督沿海军务。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七月,王?承袭朱纨遗职,进驻宁波。其子便是鼎鼎大名的明朝“后七子”领袖、著名文学家王世贞。王?抵达浙东之时,标志着王直与官府“合作”的短暂“蜜月”期的结束,一场新的血雨腥风正在掀起……后来汪直不得不远走日本。 日本各诸侯的对外贸易政策为王直提供了客居的良好条件。王直善于拉拢、结交朋友,取得了日本人的信任,他定居日本平户(今属日本长崎县),挂起“徽王”旗号,在平户深山中建起巨大的中国式房屋,追随其定居在平户、福岛一带的中国人至少也有3000人左右,海港中也时常可见供300人出海的大海船。王直以此为基地吸收反明势力,并利用日本浪人向中国沿海地区发动多次跨海攻击。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明朝政府任命胡宗宪为浙江总督。嘉靖皇帝决心一定要剿除匪患,对贼首绝不轻饶。 当年三月初,王直派人传话给中国政府,表示愿意听从命令,协助剿除松江各处流民,并希望以此换得明政府开放沿海贸易的许诺。胡宗宪故意制造出一种双方议和的气氛,将王直诱捕。 由于当时沿海形势紧张,胡宗宪不敢贸然杀掉王直,把他软禁在杭州两年多,希望流寇因为失去首领自行解散,但效果不大。嘉靖三十八年(1559)十二月二十五日,王直被处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