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父慈子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一章:御史台是把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李承乾没有生气动怒,反而一脸平静。 李孝恭站出来,一顿呵斥,殿内鸦雀无声。 谁不知道李孝恭的能量啊,跟他叫板。 有理也说不清的,指不定还能跟你上手。 人家打你,还不敢还,只能挨揍的。 马周人麻了。 他都不知道,事情怎么会演变到逼宫的地步。 自己就没想过啊。 有错,扛下来就是了。 太子一句话,把御史台给掀翻了。 “哼!” “老夫还是第一次见到,知错不改,反而盛气凌人,猖狂霸道的。” 李孝恭冷声道:“你们御史台,还是朝廷机构?” “还在我大唐治下?” “老夫看你们就是一群反贼。” “竟在太子面前,集体逼宫,想死就直说。” “老夫成全你们。” 御史台官员跪在地上,低头不敢言语。 马周硬着头皮,道:“河间郡王,臣等不是逼宫……。” “不是?” “那意思是说,太子说的不对了?” “哈!” 李孝恭仰头一笑,讥讽道:“倒是有意思,这次御史台失职不察,太子作为君王,中枢监国,说不得你们御史台,问不得你们御史台了?” 高士廉冷笑道:“我看啊,你御史大夫难辞其咎。” “顶撞太子,你们也太不该了,有事说事,一个个站出来,与逼宫何异?” 房玄龄沉着脸,他不知道太子是什么心思,但清楚知道,马周是陛下心腹。 御史台就是陛下的眼睛。 不然,马周是坐不上御史大夫这个位置的。 “好了!” 李承乾这时说话了,他深深的看了一眼高士廉,高士廉并未发觉。 这舅公看似在帮他说话,但矛头却在给马周加重罪名。 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三位都坐下吧。” “殿下,御史台必须严惩。” 李孝恭拱手道,高士廉也是点头附议,房玄龄有些犹疑。 “孤听说过一句话,不教而诛是为虐。”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孤并没有要惩罚御史台的意思,要惩罚也是陛下。” “孤只是想让御史大夫知道。” “还有诸多御史明白。” “孤说你们尸位素餐,你们该知耻后勇,拿出你们御史台监督的方案来。” “不是在孤面前,大喊大叫,就能洗清掉你们无能失职的过错。” 御史台不怕有罪,就怕名声不存。 别人说他们尸位素餐,就算了,威力不大。 太子说他们,那威力就大破天。 集体都要被钉在耻辱柱上的。 太子作为君王,一言一语都要记录。 今日朝议,更是正式无比的场合,写入史册中,他们一个个如何面对天下,如何为官? 李承乾也不是真的要弄死御史台,干掉马周。 那显然不符合他的设想。 他今日找马周,御史台麻烦,就要让他们去当刀。 悬在百官头上的利刃。 随时都要落下来的那种。 马周作为寒门出身,是深得李世民信任与倚重的。 李承乾知道他的才能。 但坐在御史大夫这个位置上,不是充当眼睛就行了,还要去干事。 “御史大夫。” 李承乾问道:“你们能拿出监督国策执行与否的方案来吗?” 机会。 孤给你们了。 能不能抓住,就看你们了。 马周朗声道:“殿下,臣等能拿出来。” 李承乾轻笑一声,玩味道:“拿出来不难,但你们能不能执行?” 马周肃声,道:“殿下放心,御史台拿得出来,那么就执行得下去。” “好,孤要看到你们不等不靠,发挥主动去做事。” 李承乾道:“这样才不负陛下,不负御史台的职能。” 房玄龄算是品过味儿来了。 太子哪里是在危难御史台。 分明是在给御史台递刀子,好有大张旗鼓做事情,名正言顺的理由啊。 御史们几乎都背负着一个尸位素餐的骂名,他们要洗脱的话,只能是铆足劲去干事。 难道有人说御史台不该这么做? 那不是让御史们顶着骂名当官,这还能当下去吗? “诸位。” “今日大家都看到了。” 李承乾高声道:“孤不计较御史台过激行为,是因为御史大夫他们知耻而后勇。” “孤就给他们这个机会。” “如果,他们继续懈怠失职,今日之事,当为逼宫!” 不但要给先给你们背负上骂名。 还要继续给你们上更高的强度,九族压力在这儿,一个个想要糊弄了事? 等着吧,国策但凡有官吏出现问题。 就拿你们试问。 “殿下,今日御史台是逼宫行为,岂能就这么草率了事……。” 高士廉不由说道。 “申国公,你在质疑孤的决定?”李承乾声音很平静。 但却如同平静的湖面,丢入一颗石子,惊起偌大的涟漪。 李孝恭不由看了几眼,露出狐疑之色。 房玄龄也是偷摸打量,这申国公的想法,是不是太明显了。 就这还想把马周给拉下马去吗? 高士廉面色一顿,闷声道:“臣不敢!” 李承乾晒然一笑,有情绪了啊。 不过他也不在意,继续主持朝议。 “今日朝议内容整理好,快马送御前!” 朝议未尾,李承乾说道,旋即起身离开太极殿。 马周心头一沉,知道朝议会送到陛下,但听到还是让他忐忑。 出了太极殿,他本来准备径直回御史台的。 但太子却派人把他叫去东宫,他自是没办法拒绝。 来到东宫,太子换了便服,正坐在湖心亭品茶。 “参见太子!” “来了啊。” 李承乾淡笑道:“坐吧。” “谢殿下!” 马周跪坐,双手搭在膝盖上,很是严肃。 “不用这么紧张,放松点。” 李承乾笑着问道:“你在陛下面前,也是这么拘谨的姿态?” 马周这才稍稍的放松。 “喝茶!” 李承乾说了一句,见马周动了,他才开口道:“今日之事,你怎么想的?” “是对孤不忿,还是对孤埋怨,太过针对你们御史台了?” 马周捧着茶杯,微微一顿,摇头道:“殿下高瞻远瞩,英明睿智,臣不敢有丝毫怨怼不忿。” 李承乾不置可否,道:“鼓励生育,乃是当前最重要的国策之一。” “孤不允许有任何的损坏国策推行的事出现,陛下也绝对不会容忍的。” “你们御史台监察百官,督查天下各州,道,县官员。” “责任重大,使命关乎到国运。” 马周已经放下茶杯,很是严肃的倾听着。 在来的路上,他几乎想明白整个事件的脉络。 从始至终,太子对御史台问罪开始,就不是给他们找麻烦,反而是在帮他们提升威严。 “你们监督国策的执行,有没有具体的想法?”李承乾问道。 马周沉吟片刻,道:“臣一时之间,并没有太过清晰的方案,不过殿下说过,不等不靠。” “我们要主动出手,督查各地。”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孤倒是有个想法。” “愿请太子教诲!” “御史台派出不低于两名御史,前往各地督查情况。” “同时也派出不低于两人的暗访巡查组。” 李承乾笑吟吟的问道:“御史台的人手够吗?” 马周肃穆,道:“殿下放心,御史台人手不够,还有其他办法。” “不过此举,是否有点……唔,危险了?” 李承乾知道他说的危险是什么。 明面的巡视组不会有太大的事情,反而是暗访的巡查组,很容易出事。 在这个道路不便,通讯手段落后的时代。 暗访巡查组的踪迹根本没办法随时报告。 一旦触及到某些严重的问题,随时会身死的。 “危险难道就不做了?” “御史台没有这点气节?” 李承乾反问。 马周无言以对,他只能是默默思考。 “明面上,你拿出一套方案来。” “私下再搞出这个方案,只许孤与陛下知道。” 李承乾品了一口茶,言语之间很平淡,但话里透着的寒意,却马周不由发颤。 马周离开了。 李承乾幽幽一叹,正准备出宫,就听到高士廉来了。 一见到这位舅公,气呼呼的,他就觉得好笑。 “舅公,兴师问罪来了?”李承乾笑道。 “臣哪敢啊,臣可不敢质疑殿下的决断。”高士廉赌气说道。 李承乾无可奈何的一笑,“舅公,你今日就太过明显了。” “马周是陛下心腹,你能把他搞掉?” “又或者说是,把他搞掉后,你能得到什么好处?” “哎,与其来找我置气,还是该想想,陛下知晓后,对舅公是什么看法。” 高士廉皱眉,“我是在帮你,没有其他想法。” “他们冒犯殿下,是该严惩,我也不怕陛下有什么看法。” 帮我? 不添乱就好了。 还不怕李世民的看法。 自己心里知道担不担心。 李承乾暗自摇头,这些老家伙说的冠冕堂皇,但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还是得时时刻刻的防着点。 御史台很是重要。 大家都明白,马周一个寒门出身的子弟,把持这么一个重要的部门,还只听李世民,跟其他世家门阀没多大关联。 这对世家门阀来说,一有机会绝对想搞下去,取而代之的存在。 高士廉是支持李承乾,但他也有那些世家门阀的小心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