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父慈子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八章:李恪,李佑履新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开年后,朝廷就大刀阔斧的颁布诏令,一系列举动,让无数官员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一道新任命诏令。 吴王李恪迁往吐蕃为国相,提调吐蕃一切军政要务,吐谷浑国相王玄策为副相,狄仁珪迁吐谷浑国相。 这份诏令的措辞,很是耐人寻味。 完全没有考虑过吐蕃国主松赞干布的意愿,直接就由朝廷决定了。 吐蕃还有国主,却有名无实,一切都由大唐主张。 吐谷浑也是如此,早就名存实亡。 随着忠烈骑马失足而死,其子早夭,吐谷浑国王没有册立,名义大权是落在病重的弘化公主,但她更没有心思管理,一切都由国相操持。 所以,说是国相,其实是封疆大吏,有专权独断的权力。 东宫。 李承乾踩在地图上,一手扶着佩剑,李恪站在身后。 “到了吐蕃,一年的时间,处理好吐蕃内部的情况。” 他淡淡的说道:“然后,你就要把心思,放到天竺上了。” 李恪点头,他知道自己去吐蕃为相的主要目的。 就是打通天竺,吐蕃,长安三地通道。 “我相信你的能力。” “如今的吐蕃大不如从前,五郎在吐蕃折腾一通,虽然敛钱杀人,但他给你打下了很好管理的局面。” 李承乾道:“吐蕃军队,基本上都被掌控了。” 李恪笑道:“我要多谢五郎啊。” 可不是嘛。 李佑在吐蕃的行为,完全是给他扫清了很多障碍。 不管是杀,还是威逼。 都解决太多不稳定的因素。 李恪过去接手,不是一个烂摊子,反而是一个天胡的局面。 他都觉得不需要一年,半年就足以把最后遗留的小问题给处理了。 “兄长,王玄策有什么说法?” 李恪问道。 “王玄策这人有勇有谋,但欠缺点大局意识,眼界不大行。” 李承乾道:“不过,对你伸手天竺有不小的帮助。” 他撇了一眼李恪,道:“你也不要有心理负担,陛下此举用意是合情合理的。” “你与五郎不同,五郎可以不要副手,但你不能。” 李恪心头了然。 王玄策是陛下指派的,是他的副手,也是陛下的眼睛。 李佑可以把权万纪给送长安,但他却万万不能。 “父皇知晓对天竺的谋划?” “你觉得呢?” 李承乾反问了一句,道:“陛下把事情交给我来办,虽然不过问,但还是要知道具体情况的。” 他走了两步,看着并不太详尽的天竺一地。 “要尽快把天竺的地形地貌给调查清楚。” “以便往后的动作。” 李恪点头,道:“那侯君集大军,吐蕃兵权可都在他手里。” “我怕他不太会配合。” 他确实有点这方面的担忧。 侯君集这人,他还是了解的,自视甚高,又狂妄自大。 否则也不会有那次大朝议,害的自己没了灭国之功,还差点丢了爵位性命。 这样的人,犯一次蠢,那么你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会犯第二次的。 “这由不得他。”李承乾淡声道:“去年,陛下把他代字给取掉,他想回长安,那就得拿出成绩来。” “天竺是大战略谋划,他敢阳奉阴违,就不是丢爵位,是丢性命。” “你提调吐蕃一切军政要务,就不用担心其他问题。” 他回头问道:“你到吐蕃后,准备先怎么做?” “谈谈的你想法。” 李恪轻笑道:“五郎留给我的尾巴,就是松赞干布了。” “他能跟松赞干布称兄道弟,我却不能。” 他语气变得淡漠起来,“斩断他那些手脚吧。” 李承乾嗯了一声,“昂逊这人是条好狗,可以好好使用。” “也要给吐蕃贵族,树立一个典型。” “千金买马骨,昂逊有今天,他们也可以。” “只要跟着大唐,大唐绝对不会让人吃亏的。” 说话间,狄仁杰走了进来,道:“禀太子殿下,齐王求见。” “什么事?” 李承乾问道。 “回殿下,就在刚才,陛下命齐王为东北大都督府大都督,韩瑗为大都督府长史。” “然后齐王就来了。” 狄仁杰道:“齐王有点气冲冲的样子。” “额?” 李恪有点疑惑,道:“兄长,五郎怎么任大都督了?” “这……,他才从吐蕃回来不久啊。” 李承乾让狄仁杰把李佑带进来,笑道:“这是能者多劳。” 李恪:??? 能者多劳? 不是兄长,这话你是怎么说得出口的。 就五郎担得起这四个字啊。 “哥哥!” 未闻其人,先闻其声。 还没见到李佑,就听到他的叫喊声。 等到进殿后。 “哥哥!” 李佑喊着上前,一副声泪俱下的模样,“哥哥,请为我主持公道啊。” “我在吐蕃受了这么多的苦,给父皇送了五百车。” “那可是五百车啊。” “没有换来安稳,换来的是又一次颠簸流离,要去那东北苦寒之地。” “哥哥,这天下还有没有公理了。” “我怎么就这么命苦啊。” 李承乾嘴角是狠狠抽搐,李恪是听傻眼了。 不是,五郎。 你是不是找错对象了,拜错神仙了。 来找太子? 你去当东北大都督,就是太子首肯,陛下同意的啊。 还太子给你主持公道? 这不是堂下何人,状告本官吗? 分不清大小王了啊。 “我这安稳休养的日子,没过几天,就又要奔波,还讲不讲仁德。” “还体恤臣子吗?” “我好歹也是亲王,也是父皇的儿子啊。” 李佑很是悲伤。 五百车换来的父爱,就这么脆弱吗? 转头又要把他丢到那鸟不拉屎的地方。 长安,多美好繁华,逍遥快活的花花世界。 他舍不得啊。 “让你去当东北大都督,是我的意思。” 李承乾悠悠开口。 李佑当即傻眼,他愣愣的看着太子哥哥,怀疑自己耳朵是不是出现问题,听错了。 “不是哥哥,我没做坏事啊。” “为什么啊。” 他想要一个准确的回复。 “没有为什么。” 李承乾道:“你是天潢贵胄,哪里需要,就要去哪里。” “东北需要你,所以你就要去东北。” 李佑急声道:“我没能力,我还杀人如麻,我还贪图钱财,我还横征暴敛,我把吐蕃都搞的民不聊生。” “怎么东北就需要我了。” “哥哥!” 他眼巴巴的上前,就差抱住李承乾的大腿了,“我是无能之辈,只会逍遥快活。” “不能担当大任的啊。” “我在吐蕃可以乱搞,但东北,我乱搞就是要丢命的。” “哥哥!” 他渴求道:“你放过我吧,我就想安生的做一个逍遥亲王而已。” “不害百姓,不做坏事,这都不行吗?” 李佑说的是事实。 他在吐蕃搞的事情,回京后就打听到各路消息,自己的所作所为,在朝野引起极大的非议。 虽然自己用钱,躲过一劫。 但吐蕃到底不是在本土,可东北那边已经纳入大唐疆域。 他还能肆意妄为吗? “五郎。” 李承乾心头暗自好笑,他是一点都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啊。 “哪里需要你,你就要往哪里搬。” “这没有商讨的余地。” “你求我也无用,陛下的诏令,是不可能更改的。” 李佑沮丧的坐在地上,失魂落魄。 “你也别伤心,给你的权力很大,提调东北三大行省的军政大权。” 李承乾循循善诱,道:“这等权利,如今能与你相比的,也就三郎能勉强相提并论。” “说你是大唐亲王第一人也不为过。” “你难道不想要这等尊荣吗?” 李恪默不作声。 他知道兄长,这是在忽悠五郎去做事。 之前还不知道,五郎能不能当好这个东北大都督。 但现在他大概明白了。 五郎在吐蕃做的事情,其实是深得太极宫与东宫之心的。 这一次,也是要发挥五郎的特长,在东北好好的搞一同事情。 既然五郎的名声不好,霸道专横,那就正好能把文武都给治住。 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大都督,其手下的文武怕是会很头疼吧。 其实,李承乾还真是如此想的。 李佑有他独特的优势。 那就是仗势欺人,极为霸道残暴。 特别会利用自己的身份搞事情。 嗯,还有一点,那就是不要脸。 这一点尤为重要。 当亲王不要脸,还有大都督名义的时候。 那就能以势压人。 在吐蕃,侯君集虽是要听命与李佑,但实际上他完全有底气,可以不听。 但李佑就能让侯君集听话,让他调兵做事。 单单这一点,放在东北大都督府,就不是韩瑗能够办到的。 可以说,李佑任东北大都督,完全是出于多方面的考量。 知人善用,莫过于此。 李佑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放在本土,就是一个祸国殃民的人物。 但放在外面的话,他肯定是一个做出符合大唐利益的顶级选手。 可能李佑本人并没有意识到。 李承乾,李世民,乃至于中枢大臣,都认识到李佑这一能力。 既然在本土是祸害,那还不如放到外面去,发挥他的专长。 其实不管从什么方面来讲,东北这个地方,李佑绝对是很适用的人选。 其他人去的话,怕是都做不到李佑的效果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