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父慈子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七章:李承乾公式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殿下。” 狄仁杰看到李厥,又是元气满满的朝宫外走去,不由的叫住他。 “狄仁杰,有事快说。” 李厥急匆匆的说道:“我的事情马上就要有眉目了。” 狄仁杰知道,殿下这一年都在长安,一直都是在天工院跑。 太子殿下对此是放纵任由的太子,没有过多的限制。 当然,在长安该学的也在学。 “课业我可都完成了。” “你也没帮我代写,没有理由拦我外出。” 李厥警惕的看着狄仁杰,随时都有一种拔腿要跑的意思。 “是太子殿下,要你暂缓外出的。” 狄仁杰哭笑不得道:“请你去天启殿。” “阿耶啊。” 李厥垂头,阿耶发话了,他想走也走不了。 要是惹火了阿耶,禁足可就完蛋。 “那成吧,去天启殿。” 两人本来是并肩而走的,但狄仁杰却故意落后一步,然后李厥又故意跟他并肩。 “少给我来这一套,你跟阿耶这么做,我不说什么。” “你要跟我这样,那以后见你一次,揍你一次。” “反正你也不敢还手。” 李厥咧嘴威胁道,狄仁杰无奈,只好顺从。 李厥这才满意的点头,道:“阿耶留我何事,你知道吗?” “应该是赵国公要来吧。” “舅公要来?” 李厥意外道:“好久没看到舅公了,听说他最近过得不太顺畅。” “大朝议也没见到他。” “还说过几天去看望下舅公呢。”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狄仁杰发现李厥的嘴巴很碎。 好像是从江南回来后,去天工院太过频繁才开始的。 到了天启殿。 李厥乖乖的行礼。 “拜见阿耶。” “二郎,你过来。” 李承乾也没抬头,就这么说了一句,李厥走到桌案边,狄仁杰给他放下支踵,跪坐在一旁。 “阿耶,最近你都很操劳,要多多休息啊。”李厥关心的问道。 “难得你有这孝心。” 李承乾笑道:“听新邵侯说,你在跟天工院的师傅们,一起研究战车?” “怎么样了?” 说起这个,李厥就眉飞色舞,道:“阿耶,我们失败了一年多,总算是看到希望了。” “哦?什么希望?”李承乾好奇的问道。 “我们发现,蒸汽机根本就不能用在战车上。” 李厥兴致勃勃的说道:“太大,太臃肿,太麻烦了。” “所以,我们转变了研究思路,不用蒸汽机。” 李承乾道:“那用什么?” “不知道。”李厥摊手。 “这算什么希望。” 李承乾哑然失笑,就连狄仁杰也是摇头,这就是皇孙说的眉目? “但我们否定了这个路线啊,我们就可以尝试其他方法了。” 李厥煞有介事的说道:“比如说,蒸汽机的力量,不是靠着水烧开后,通过齿轮部件催动的嘛。” “那火药爆炸,也能提供力量啊。” “将火药密封在一个物体里,然后……。” 他巴拉巴拉的一通。 李承乾道:“谁想的?” “我啊。”李厥理所当然的说道。 这下,李承乾的眼神变得有些古怪。 这小子不会能把内燃机给搞出来吧。 火药爆炸是一个思路,但肯定是不行的,但这个思路,在过程中很大可能会发现瞬间燃烧的力量。 李承乾倒没有提醒的意思,只是觉得二郎的思维,真的很天马行空。 他鼓励道:“想法是好的,但要记住,小心求证。” “阿耶,我知道,就是天工院的师傅,也不会让我涉险的。” “那就好。” 李承乾点头,道:“这两天,你就不要去天工院了。” “先去做两件事。” “一个是去看望卫国公,另外一个是郑国公。” “他们是我的长辈老师,你应该去问候的。” 说着,他有些感慨的说道:“郑国公的身体转好了,但卫国公的身体,却越发严重不见好。” “孩儿知道了。” 李厥应道。 这时,内侍来报,长孙无忌求见。 李承乾准了。 没多久,长孙无忌趋步而来。 见到李厥在有些诧异,不过也照旧行礼。 “参见太子殿下,恭问……。” “孤安。” 李厥拜道:“拜见舅公!” “参见皇孙殿下。” 李承乾笑道:“舅父,不必多礼了。” “这孩子还小……。” 长孙无忌道:“礼不可废。” 李承乾也不多言,让长孙无忌坐下后,道:“舅父不在尚书,我每天的事务却是忙不过来。” “也无人分忧,属实头疼。” 李厥说道:“阿耶这几个月,都瘦了不少。” “舅公,你可别继续躲着了啊。” “出来帮阿耶分担。” 长孙无忌心头苦笑,是我不想出来的嘛? 是太子不让我出来的。 “是臣的罪过。”长孙无忌微微俯身道。 “齐州事,基本明确了,与舅父无关。”李承乾笑问道:“舅父不会怪罪我的行为吧?” 长孙无忌当即正色,道:“殿下英明,臣感激不尽,如何敢怪罪呢?” “那就好。” 李承乾点头,道:“范阳卢氏,这次事情极为严重,影响很是恶劣。” “他们竟然私藏甲胄,暗蓄私兵……。” “胆大包天,视国法无物,罪不容诛。” “我与陛下商议,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长孙无忌吓了一大跳,试探的问道:“殿下,是要问罪范阳卢氏?” “不单单是问罪那么简单。”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 长孙无忌更是大惊,“范阳卢氏素来名望厚重,因齐州卢家而牵连卢氏,只怕……。” “这一点,舅父不用担心。” 李承乾说道:“我与陛下商议,尚书省变革,设置丞相一人,正二品官秩,副相八人,从二品。” “舅父在尚书省右仆射上,劳苦功高,世人所知,有目共睹的。” “这丞相一位,非舅父莫属。” 长孙无忌战术性的仰头,神色难以置信。 他就这样要坐上人臣大位了? 不说激动,那才怪了。 他之前的目标是尚书省左仆射。 哪曾想过,会是正二品的丞相? “当然了。” “这个丞相的职权,行的是尚书省处置政事,只不过是改了个官号而已。” 尚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有尚书令的。 只不过,因李世民担任过尚书令,所以一直处于空缺。 毕竟要避讳不是。 尚书省左右仆射,就成为实际的掌权者。 尚书丞相相当于尚书令,改个名,不冒犯李世民。 这样大家也容易接受得多。 但三省六部的制度,却没有改变,原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只是没了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多了一个丞相,八个副相。 李承乾这样的变革,是内阁制度的一种变种而已。 “殿下,臣惶恐。” 长孙无忌道:“梁国公是左仆射,该是他为尚书丞相……。” 说完后。 他自己都忐忑起来,到嘴的人臣极位啊,他这么主动往外推,天知道他是有多担心。 李承乾心头暗自好笑。 李厥喊道:“舅公,你这是什么话。” “我要是能做尚书丞相,马上就答应了。” “阿耶,我就觉得舅公可以,他肯定能当好尚书丞相的。” 长孙无忌被李厥说的老脸一红。 这未免有点太过刺激了。 他心脏都在扑通扑通的狂跳。 “舅父,你就不用推辞了。” 李承乾拍了拍李厥的肩膀,道:“二郎都这么说了,你还要推辞,可就有点矫情了。” “臣不敢,只是……。” “这事,我也觉得舅父可担大任。” 李承乾打断道:“至于说梁国公。” “他年老体弱,精力不济,两次上书告老。” “陛下与我也体恤他,准备在他下次上书告老,就恩准了。” 长孙无忌瞬间明了。 房玄龄下马,就是要为齐州一事负责,给朝中一个交代。 顺带着把范阳卢氏给铲除了。 他不由暗自感激高明那日的决断,自己还糊涂不知,埋怨不已。 自己要还在外行走,能有今日尚书丞相之位? “崔敦礼,陛下欣赏,我也觉得他堪大用,所以,准备让他担任尚书副相。” “此外,杨师道,宋国公也不错。” 李承乾这是在告诉长孙无忌,尚书省的相位分配。 也是让他清楚,大家在范阳卢氏一事上,达成一致了。 “陛下圣明,殿下英明。” 长孙无忌心头激动难耐,俯首拜道。 “舅父!” 李承乾幽幽的说道:“此事少有人所知,陛下也有些犹豫,是否值得对尚书省如此大动干戈,并没有做出最终决定来。” “我告知舅父,就是希望舅父能够让陛下有这个决心来。” 让你长孙无忌出来,还许你坐上尚书丞相的高位。 不是那么简单的。 你该拿出表现来。 什么表现? 大方向给你们指出来了。 你们就要顺着两宫的指挥棒,去冲锋陷阵,去把投名状给落实了。 长孙无忌心头一震,果然不是那么轻易的。 太子是推动者,方向的制定者,只需要对他们说就成了。 而他们是执行者,是要站到台面上来,做出对范阳卢氏的处置决定。 届时,处置范阳卢氏的方案提出来,天下人不会关注两宫同意,只会在意提出方案的执行者。 既想又想。 在李承乾这里是不可能的。 要想……,就要……,还要……。 李承乾的公式是这样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