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父慈子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三十九章:贞观二十五年,房玄龄告老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李恪坐在李承乾的身后。 李泰坐在他身后,李泰之后是李佑等亲王。 他们这些亲王,并没有在朝班之中,是挨着李承乾的席位,依次呈梯形状,往后延伸,各自向后一点距离,凸显前一个人的座位。 在他们最后是大唐的公主们,她们列席旁听。 不用说话,也不用有什么举动。 在大朝议时,本身坐在太极殿上,就是一种鲜明的态度。 我们不说什么,但我们却代表着公主这个群体。 你们说什么,讲什么,我们都听着呢。 好好的掂量着,不要信口雌黄,张口就来。 这是李世民给公主们的特殊待遇,李承乾对此是自无不可。 他不是在提高女子的地位,大唐时期的女子地位,本来就不低。 用不着他来提高。 大唐女子就好像唐朝士子一样,敢怒敢言。 要等到带宋后,女子跟士子的含金量急剧下降。 朝廷百官对此只能是视而不见,还能怎么办? 都开头了。 谁要敢说公主们在大朝议列席不合适的。 你看在一群大臣中,坐着的正三品,掌管大唐帝国银行的长乐公主,会不会让你知道什么叫来自公主们的铁拳。 听着朝堂诸公,争论庙算的事情。 公主们也是低声讨论。 一个个在外面摆谱,人五人六的。 在朝廷上为了钱,争的面红耳赤。 “你说丽质,怎么也争的这么凶啊。” “银行还需要什么庙算,自己看着拿钱就是了呗。” “这你就不懂了,有庙算,那是朝廷允许的,没有庙算,自己花银行的钱,那是触犯律法的。” “我们是不是要帮丽质啊。” “不用,丽质需要我们的时候,会招呼的。” “吃瓜,吃瓜,你们谁带瓜子了?” “没了,刚吃完,磕的可起劲了。” 李恪等人不由回头,看向丹陛左侧的姑姑,妹妹们。 一个个战术仰头,大为震撼。 要你们公主列席大朝议,是让你们嗑瓜子看戏的吗? 这样的机会,多少封疆大吏都没资格进殿的。 李承乾也被惊动了,他也是与李恪他们一样,战术仰头。 然后公主们一个个不说话了,正襟危坐,认真无比,还反瞪回来。 看什么看。 没见过娘们啊。 “额……!” 一群亲王讪讪的收回目光。 这不是亲姑姑,就是亲妹妹的。 张牙舞爪上来,别说他们,就是太子,父皇都招架不住。 “好了。” “庙算就这么定下。” 李世民拍板,让群臣收声。 争执了这么久,大家虽然没有拿到超出预期的庙算。 但也算是可接受的预期范围呢。 有的好超出呢。 “太子,你有什么要说的?” 李世民问道。 大家都上心起来,看太子要说什么。 “没有。” 李承乾摇头。 “那好。” 李世民道:“赵国公,你继续吧。” “是!” 在此之前,庙算的争论时,李世民请群臣又在太极殿吃了饭的。 大家肚子很饱,继续接下来的章程。 长孙无忌开始宣布贞观二十五年到贞观三十年的规划。 在二十一条规划的基础上,新增了十八条规划。 总计有三十九条规划。 都是与大唐各方面息息相关,都是未来的工作重点方向。 直到下午酉时初,"时刻"敲响之时。 这场年末大朝议,才总算是结束。 大臣们在太极殿内,坐了近乎一天的时间。 起早之时,天都没亮,下朝之时,天色已经开始暗了起来。 除了如厕离开之外,就只有吃饭的时候,有短暂的休息。 不过,群臣神色是有点疲惫,但精神都还不错。 坐在权力中心,代表着整个大唐最高权威的太极殿,参与重大的决策与规划。 权力带来的滋润,有再大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撑不住这样的长时间朝议,是没有资格,也没有那个天赋坐上高位的。 …… “阿耶!” 李厥站在一边,眼巴巴的看着。 李承乾双手大张,太子妃亲自为他宽衣解带。 “怎么了?” “大哥怎么还不回来?” 李厥说道:“这大朝议开过,马上就过年了。” “大哥再不回来,都赶不上宫里的除夕夜了。” 李象这小子被丢到广州去了。 眼下应该是回来的路上。 太子妃瞪了他一眼,道:“你阿耶才下朝,还没喝口热粥,你拿这些事情来烦他?” “没点轻重缓急的。” “去找你姑父。” 房遗爱就站在一边,恭手听着,闻言,道:“殿下,太子妃,皇孙。” “刚接到的消息,象皇孙明日上午就到了。” 李厥欣喜道:“那就好,明日我亲自去接大哥。” 李承乾摇头失笑,李厥能念着他大哥,他是很高兴的。 自己这一辈的关系,是贞观十四年后,拿出大哥的姿态,才逐渐处理好的。 他是绝对不想看到,李厥与其他同辈出现不和的现象。 …… 大朝议的影响很是深远,决定未来几年大唐的风向。 事关全体大唐百姓的,几乎没有人能不受到影响。 只不过,普通百姓该干嘛干嘛,主动不了一点。 但有点能量的,却在思考未来了。 大唐帝国报刊登了大朝议内容。 长安就很是热闹,自己能不能抓到机遇不知道,但听说了解后,自己就算是有谈资不是。 作为一个地道的长安人,连这点谈资都没有,走出长安还有什么好炫耀,拿出高人一等的姿态来呢? 李厥带着狄仁杰,李元婴等人,坐在亭子里。 便衣锦衣卫站在附近。 “大哥不给我写信,一点都不关心我。” “等会儿见到他,不要客气。” “叔公抓他双手,狄仁杰勒住他脖子,我来……。” 李厥跃跃而试。 狄仁杰听得脑门直跳,你认真看书学习的我揪出来,就是来给你当打手的吗? 李元婴很是兴奋,他可一直对李象这个大侄子不给他面子,耿耿于怀。 “乖孙子,你放心,叔肯定帮你。” “那就好。” 李厥点头,道:“不过叔公,你能不能别这么喊我啊。” “好的孙子。” “叫我二郎。” “没问题的孙子!” 李厥:“……” 他抓狂的,先对李元婴动手了。 说不听,那就别怪他动武。 在打闹中,狄仁杰看到李象的队伍。 “殿下,到了。” “好,准备好,按计划行事。” 李厥暂时放过李元婴,兴奋的喊道。 很快,两兄弟见面。 只不过与预期的有点出入。 李象身边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人。 “王小姐!” 李厥怒喝大喊一声,“计划有变,目标王小姐!” “王小姐是谁?”李元婴有点懵逼。 狄仁杰嘴角一抽,道:“是王孝杰,但殿下与王孝杰不对付,所以就叫他小姐。” “哦。” 李元婴恍然大悟,“那还等什么,上!” 王孝杰一脸呆滞,两个人如狼似虎扑来,一个老熟人不情不愿,一脸同情的。 “王小姐,受死!” 李厥大喝。 “殿下,误会……。” 王孝杰知道李厥的身份后,哪里还敢动手啊,急忙喊道:“听我狡辩,不,听我解释。”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王孝杰很快被拿捏住,但李厥这小子就喜欢往下三路招呼。 泥人都还有三分火气,更别说小鸟被偷袭。 “啊!” 反抗是无用的,怎么打得过。 王孝杰生无可恋的躺在地上,道:“象皇孙,你害人。” 李象尴尬道:“我属实是没办法,拉不住啊。” “服了吧王小姐。”李厥拍了拍手,不无得意的说道。 “不服!” 王孝杰的脾气也上来了。 “哈哈,我就喜欢你不服,现在落到我手上,有你受的。” 李厥仰头大笑,“这么多年不见,你还是这么不堪一击。” “别挺尸了,起来。” “我带你去东宫吃饭,让我阿耶见见你。” 是我不堪一击嘛? 你以前带个狄仁杰就算了,现在带两个。 还有一个看戏,随时进场当裁判的。 我怎么打的赢? “大哥,王小姐是替你受罪,你为什么不给我写信啊。” 两兄弟互相揽着,朝着长安城内走去。 王孝杰翻身坐起,扑打着身上的灰尘,狄仁杰伸手搭了一把拉他起来。 “殿下是开玩笑的。” “我知道。” 王孝杰怎么会不清楚呢,皇孙真要对他有恶意,可就不会是打了,有的是人出面。 这还要带他见太子殿下。 是在提携他啊。 太子殿下是谁都能见到的嘛? “只是殿下跟当年一样好武。” 狄仁杰微微一笑,“皇孙殿下知礼,但也知武!” …… 除夕夜。 太极宫内很是热闹。 李世民总算是成为局中人,不是局外人了。 在他身边侍奉的是武丽妃。 李承乾他们都看出来,武丽妃又有身孕了。 在此之前,武丽妃就已经诞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如今又有。 李世民对武丽妃是有多喜爱啊。 烟花在长安城上空爆开,又是一场烟花盛宴。 随着烟花结束,新的一年到来。 贞观二十五年。 它来了。 年初,房玄龄上书告老,李承乾应允,李世民恩准。 毕竟,这是第三次了,该有的君臣体面也有了。 时候也差不多。 继房玄龄之后,正月就有多为正三品及以下的一些朝中大臣,岁数大的告老,年龄不高的称病辞官。 对此,可没有太多的犹豫。 第一次上书,两宫就同意了。 这一群人,都是去年齐州案涉案的高官人员。 卢承庆,崔仁师等人都包含在内。 拖到如今,是大家面子都好看,谁要是不识相,还懒着不走的话。 那就别怪两宫不念情面,让御史台出面直接拿下法办了。 一时间,朝中就空出好几个官秩高的官位。 不少人盯着眼红得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