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零四章 新颜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沈杰家的老房子在村西头,紧挨着猴沟。远远地,他就看到了那处院子——围墙还是原来的位置,却换成了新的青砖,上面爬着翠绿的藤蔓,大门换成了实木的,刷着棕漆,上面挂着块木牌,写着“槐园民宿”,字体是圆润的楷体。 院子里的老槐树还在,枝繁叶茂,树冠遮了大半个院子,树下摆着四张石桌石凳,几个游客正坐在那里喝茶,手里拿着相机拍槐树。后屋的红砖墙被刷成了米白色,窗户换成了落地窗,挂着浅灰色的纱帘,里面摆着藤编的沙发和小茶几,完全没了以前的模样。 沈杰站在门口,迟迟不敢进去。他想起小时候,每到夏天,爷爷就坐在槐树下摇着蒲扇,给他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想起他和沈毅在院子里追着跑,把奶奶晒的被子撞倒,奶奶拿着扫帚追他们,嘴里喊着“两个小兔崽子”;想起他去上海上大学那年,父亲站在门口,红着眼眶说“没钱了就说,别委屈自己”。 “这就是你家?”周诗雅轻声问,她能感受到沈杰的难过,手轻轻拍着他的后背。 “嗯。”沈杰点头,声音沙哑,“以前不是这样的,墙是红的,窗户是木头的,冬天漏风,夏天进蚊子,院子里堆着玉米杆和柴火……” 正在这时,一个穿着浅蓝色民宿工作服的女人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个喷壶,正在给门口的盆栽浇水。看到他们,女人笑着问:“请问是要住民宿吗?我们这里旺季一天300,淡季100,有单人间也有双人间,干净得很。” 沈杰看着女人,认出她是村里的王秀兰,以前住在他家隔壁,丈夫早年间在工地出事走了,她一个人带着女儿过,日子过得紧巴,冬天连件厚棉袄都舍不得买。 “秀兰婶。”沈杰喊了一声,王秀兰愣了一下,放下喷壶,仔细看了看他,才恍然大悟:“是阿杰啊!你怎么回来了?都长这么高了。” “我回来看看。”沈杰指了指院子,喉咙发堵:“这民宿是你开的?” “不是,是村里集体搞的,我在这帮忙打扫卫生、收拾房间,一个月能赚三千多呢。”王秀兰笑着说,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你爸把房子卖给村里后,村里就把这改造成民宿了,生意可好了,周末都住满了人,我女儿在县城上高中,学费都不用愁了。” 沈杰没说话,走进院子里,脚步很轻,好像怕惊扰了什么。老槐树的树干上,还留着他小时候刻的“沈杰”两个字,只是被人用砂纸打磨过,字迹浅了些,旁边还多了几个小孩的涂鸦。他走到后屋门口,透过落地窗,看到东边那间卧室改成了茶室,墙上挂着一幅水墨画,画的是槐树下的小院,眼泪差点掉下来。 “阿杰,别难过了。”周诗雅拉着他的手,“要不我们问问村里,能不能把房子买回来?” 这话提醒了沈杰,他转身问王秀兰:“秀兰婶,村里现在还卖这种老房子吗?我想把我家的买回来。” 王秀兰愣了一下,手里的喷壶晃了晃,水洒在地上:“买回来?这个我不清楚,得问村支书。村支书是沈海龙,你还记得不?就是以前总跟在你屁股后面的那个小不点,现在可出息了,村里的民宿、采摘园,都是他牵头搞的。” 沈杰当然记得沈海龙。沈海龙比他小四岁,小时候总留着锅盖头,说话奶声奶气,总跟在他后面喊“阿杰哥”,沈杰去掏鸟窝,他就站在树下举着篮子;沈杰被奶奶骂,他就偷偷塞给他一颗糖。后来沈海龙考上了农业大学,学的农村区域发展,毕业后没留在城里,反而回了村里,当了村支书。 “沈海龙在哪?我去找他。”沈杰说,心里燃起一丝希望。 “应该在村部,我带你去。”王秀兰领着他们往村部走,路上不停跟他们说:“海龙这孩子,是个实诚人,为村里做了不少事。以前村里穷,年轻人都往外跑,房子倒的倒,荒的荒,晚上黑灯瞎火的,吓人得很。是海龙回来后,跑了好几趟县里,申请了资金,又去外地找老乡拉投资,才把村里搞起来的。现在村里有民宿、有采摘园,还有农家乐,好多年轻人都回来了,你看那几家新开的小店,都是刚毕业的小伙子开的。” 沈杰听着,心里对沈海龙的印象渐渐清晰——不再是那个跟在身后的小不点,而是个能扛事的村支书。他想起去年过年,父亲在电话里提过一嘴“海龙这孩子有本事”,当时他没在意,现在才知道,沈海龙真的把沈家村变了样。 村部是一栋三层小楼,外墙刷着米黄色的漆,门口挂着“沈家村村民委员会”的牌子,旁边还有个公告栏,贴满了村里的发展规划和民宿价格表。王秀兰领着他们进去,沈海龙正在办公室里低头写东西,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衫,袖口挽到小臂,戴着黑框眼镜,比以前成熟了不少。 听到脚步声,沈海龙抬起头,看到沈杰,眼睛一下子亮了:“阿杰哥?你怎么回来了!” 他赶紧站起来,快步走过来,伸手拍了拍沈杰的肩膀:“我听叔说你在上海做设计,做得挺好的,真是有出息。” “海龙,我今天回来,是想问问我家房子的事。”沈杰没绕弯子,直接说:“我爸把房子卖给村里了,我想买回来,你看行不行?” 沈海龙愣了一下,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他拉过两把椅子,让沈杰和周诗雅坐下,又给他们倒了杯水,才慢慢说:“阿杰哥,不是我不给你面子,这房子是村里集体收购的,现在已经改造成民宿了,属于村集体资产,不是我一个人能说了算的。” “那能不能租?我想租下来,以后回来有个地方住,不用麻烦别人。”沈杰退了一步,声音里带着恳求。 沈海龙想了想,拿起桌上的民宿价格表,指给沈杰看:“租的话可以,不过价格得按民宿的标准来——旺季一天300,淡季一天100,要是长期租,一个月能便宜点,旺季2800,淡季1000。” 沈杰愣住了——他在上海租的单间,一个月才3500,老家的民宿月租竟然快赶上上海了。可他转念一想,现在村里发展得好,游客多,这个价格好像也合理,只是他想要的不是“租来的地方”,而是“自己的家”。 “海龙,那房子是我爷爷传下来的,对我很重要。”沈杰看着沈海龙,语气很认真,“你再想想办法,不管多少钱,我都愿意出,哪怕比市场价高也行。” 沈海龙叹了口气,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着桌面:“阿杰哥,不是钱的问题。你也看到了,现在村里的民宿生意正好,这"槐园民宿"是游客最喜欢的一家,因为有那棵老槐树,好多人都是冲着槐树来的。要是把房子卖给你,民宿就没了,村里的收入会少一块,村民们也不会同意。” “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沈杰的声音低了下去,心里的希望一点点落空。 沈海龙沉默了一会儿,说:“阿杰哥,你先别急,明天村里要开村民代表大会,我把你的情况跟大家说说,看看能不能商量出个办法。你今天先在村里住下,好好逛逛,看看村里的变化,说不定等你逛完,想法就不一样了。” 沈杰点点头,没再多说。从村部出来,天色已经暗了,村里的路灯亮了起来,暖黄色的光洒在小路上,偶尔能听到游客的笑声和民宿里传来的电视声。 沈毅打来电话,说已经在家做好了饭,让他们过去吃。沈杰和周诗雅往沈毅家走,路上,周诗雅拉着他的手:“别太失落了,明天开会说不定有好结果,就算不行,我们也能常回来看看,这里还是你的老家。” 沈杰“嗯”了一声,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他怕,怕连这最后一点“根”,都留不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