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生激荡四十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85章 一闪而过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百废待兴,万象更新,用这样的词形容八十年代的前几年一点都不为过。 改革口号刚喊出来的时候,很多人还有些裹足不前,反复试探,可到了1984年,各项举措的效果已经逐步显现,不同的声音也越来越微弱。 改革的过程让很多人受益,而在这些人当中,大学生无疑又是最幸运的那批,特别是前面几届毕业生出去之后受到的隆重待遇,产生的示范作用,给这些在校生们注入了无限动力。 这些精力旺盛,又活跃大胆的群体,以主人翁自居,没事儿的时候,他们都能折腾出各种花样来彰显自己的个性与青春活力。 遇到国庆这种大型活动,自然不会缺了他们身影。 各个高校的队伍自发地汇聚到一起,等待着典礼开始的那一刻。 徐建军手里端着相机,肩上背着装满胶卷的挎包,临时客串摄影记者的身份,记录着周围的一切。 “姐夫,你别光拍人群,也给我拍一张嘛,我都跟着你老半天了,你却当我是透明人。” 廖芸见街上人实在太多,生怕抱着闺女挤在人群中不安全,于是从家里出来没多久,就折返回去了。 只剩下廖荃劲头十足,全程跟在徐建军身后。 “给你拍照随时都可以,但今天这场景,才是最值得铭记的,好啦好啦,你摆好姿势,给你来两张。” 徐建军本来对廖荃拍照的请求无动于衷,可眼看她拽着自己胳膊不停摇晃,撅嘴撒娇的招式都用出来了,如果不满足她,还不知道怎么折腾自己呢,于是就勉为其难答应了。 现在长安街两边都挤满了人,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无数人就会沦为你的背景板,个人在这一刻显得无比渺小。 好在廖荃身姿挺拔,长相出众,调整好角度,还是能抓住瞬间的美感的。 “等会儿跟紧我,别跑丢了,虽说今天的安保措施史无前例,可难保不会有不开眼的混账趁机揩油。” 经徐建军这一吓唬,廖荃立马回到姐夫身边,抓住他衣袖,还用警惕的眼神扫视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你还别说,还真让她发现几个色迷迷的家伙,贼兮兮地盯着她看。 两人在拥挤的人群中穿梭,廖荃也不知道徐建军到底在寻找什么,反正跟着他不会错。 正在他们亦步亦趋地挪动之时,旁边传来一声呼喊打断了他们的行进。 “老徐,徐建军,真巧啊,你也出来凑热闹?” 徐建军闻声望去,见是好久不见的贺军章,他们俩造型相似,还真有点同行见同行的感觉。 “贺大记者,你这是工作在身,还是私下活动?” “有任务,我可不像您徐大老板,整天日子过的悠哉悠哉的。” 贺军章目光瞥到挽着徐建军胳膊的廖荃,感觉在哪儿见过,又回想不起来,于是就顺口问道。 “这位美丽的女士是谁啊?你家廖芸今天没跟你出来?我可是听杨晓慧说了,你俩整天形影不离的,孩子都快会跑了,还跟新婚时候一样。” 徐建军也没避讳,抬手拍了拍廖荃肩膀,顺势解除了她挽自己胳膊的动作。 “这是廖芸妹妹,婚礼上你应该见过的,她们娘俩嫌街上太挤,提前回去了。” “嘿,我说看着眼熟呢,廖芸家还真是美女窝,咱妹妹也出落的如此标致,在哪儿上学呢?就她这样的,在学校还不把那些情窦初开的小男生迷的神魂颠倒啊。” “在二中上高二,荃荃,你跟这位贺记者说说,在学校收到过多少男生的情书。” 被徐建军当着外人如此调侃,廖荃有些傲娇地扭过头,一副我懒得搭理你的模样,逗得贺徐两人哈哈大笑。 “你们报社给你派的什么任务?你就这么像街溜子一样四处乱逛,可没有一点任务在身该有的认真态度啊。” “城楼那边有同事负责,我们领导让我找点其他素材,逛了半天还没头绪呢。” 贺军章说完,像是记起什么重要的事儿一般,有些期待地问道。 “你拿着相机都挤到这儿了,有没有拍到点不一样的内容?哎呀,你什么时候又换新相机了,这是索尼最新款的吧,你也忒不地道了,明知道我是干记者的,有这好东西都不知道借我玩几天。” 贺军章见猎心喜,正要上手抢过来把玩一番,却被徐建军一把推开。 “拿开你的脏手,也不知道是谁,借老子相机,信誓旦旦完璧归赵,结果跑南边转一圈,一句摔坏就把我打发了。” 越是熟悉的人,越不懂得什么叫客气,听徐建军当着漂亮小姨子面,把自己贬的一文不值,贺军章着实着恼。 “都给你解释过了,是在前线蹲点的时候弄坏的,徐建军你还是大老板呢,就为这点小事儿跟我斤斤计较?” “不说相机的事儿了,你帮我参考参考,看应该从哪里着手才能整出让领导满意的素材?” 徐建军有些无奈地摊了摊手,表示无能为力。 “主角是参加典礼的方阵,还有代表真理的震慑武器,既然这活你没捞到,其他边角料想出彩太难了,再说你这种专业人士都毫无头绪,我这种业务爱好者就更没戏了。” 贺军章对徐建军脑子里层出不穷的主意,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当初在知青点成立学习小组的时候,其实大家都清楚,那可不是他们聚在一起相互印证学到的内容,而是姓徐的一个人突飞猛进,顺带指点一下他们这些不可雕的朽木。 大家叫他徐老师,一开始是玩笑性质的调侃,但到最后都明白这个称呼的份量。 “你就别跟我谦虚了,谁不知道您徐老师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你看,咱妹妹都听笑了,证明我说的深得妹心啊,千万别藏着掖着,有什么招式尽管使出来。” 廖荃是感觉他们俩说话的方式很好玩,一会儿相互贬损,一会儿又极力吹捧,态度转变之快,让人都有点跟不上节奏。 徐建军本来是没打算介入其中的,但是突然看见对面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对这个国家的无限热爱。 灵光乍现回想起那个经典画面,于是装作若无其事地说道。 “既然正面过程已经轮不到你去凑热闹,那咱们就换个思路。” “这次典礼可是邀请了不少其他国家的媒体记者,你可以交流一下这些同行对阅兵的看法,还有这些热情澎湃的大学生们,代表着祖国的未来,也有很多内容值得挖掘。” 京大青年们在这次阅兵上搞事情,拿着床单写上领导人的名字问候,这种举措史无前例,事后可是被不少人津津乐道,甚至传到了国外。 但当时的瞬间记录不多,因为记者们都把镜头对准了阅兵车上的大人物,以及整齐划一的方阵。 真正关注下面拥挤人群的没几个。 徐建军锐利的目光在对面的人群中游弋,当找到京大的人群时,意味深长地说道。 “我看到京大的学弟学妹们了,里面好像还有熟人,我去打个招呼,你要不要一起?” 贺军章此时就跟没头苍蝇一样,好不容易抓住徐建军这颗救命稻草,自然不会轻易放他离开,见他已经往那个方向走去,于是想都不想地跟了上去。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挤到京大学子们所在的位置,徐建军直接丢下廖荃跟贺军章,跟人群中的一个女孩子热络地聊了起来。 看对方喜出望外的神色,显然对徐建军的到来很开心。 “妹妹,你姐夫这女人缘也是没谁了,到哪儿都受欢迎,关键是跟他认识的这些女孩子,一个赛一个漂亮,回家告诉你姐,可得把他看紧了。”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徐建军在廖荃眼里,几乎是无所不能的存在,他既能兼顾家庭,又能把事业做到令人膜拜的高度。 他到自己家里,能对风烛残年的奶奶嘘寒问暖,能跟言语粗俗的表哥划拳喝酒;他去港岛,能跟亿万富豪坐在一起谈笑风生,能用英语跟那些鬼佬们无障碍交流。 来京城上学这一年多,廖荃感觉学到的东西比自己之前的十几年都多,而这个过程中徐建军给了她极大的帮助。 所以别看平时她也会跟姐夫闹别扭,但听到别人诋毁他,几乎是条件反射地进行反驳。 “我姐夫才不会那样,你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看着廖荃择人而噬的表情,贺军章连连讨饶。 “我就是随口一说,妹妹你可千万别当真,这方面他目前的确是做的挺好,当初在知青点的时候,除了你姐对他青睐有加,还有个姑娘对他情根深种,结果他选了你姐姐之后,那是没给另外那个痴情姑娘一点念想。” 贺军章转移话题这一手,很有点徐建军的风采,果不其然,廖荃的注意力完全跑偏了。 “还有这事儿?谁啊?没听我姐说过呀。” “有些事儿大家是心照不宣,没有拿到台面上,杨晓慧你见没有?就是你姐姐那个从小玩到大的好姐妹。” “啊,是晓慧姐啊,看着不像啊,她见我姐夫的时候,大多数情况都是横眉冷对,不过大多数情况都是我姐夫先把她惹恼的。” 廖荃说完之后,自己回想起两人相处的场景,不由地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贺军章见她震惊可爱的样子,神秘一笑,做一个噤声的动作。 “现在大家都有各自的家庭,为了避免尴尬,咱可记着保守秘密啊。” 廖荃听了贺军章的告诫,忍不住翻了翻白眼,你自己主动透露的,现在又说这些,还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她对这家伙的人品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徐建军寒暄完毕,领着对方走到贺军章跟前介绍道。 “这是我京大的学妹傅娆,文艺小能手,听她说,队伍中有几个男生准备的东西,应该有点采访价值,你要不要仔细探索一下?” 牵涉到自己专业领域,贺军章就不由自主认真起来,先是跟傅娆打个招呼,然后就深入了解徐建军说的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等一圈探访下来,那真是大喜过望,徐老师还真是他的福星,今天要是没遇见他,自己这次注定是碌碌无为,给期望自己神勇表现的领导交白卷。 “建军,还得是你们京大的人啊,用胆大妄为去评判,绝对不算冤枉他们。” “咱们国家早就提倡抹除封建糟粕,其实那位伟人也从来没有主动要求过什么,全都是一些人发自内心的呼喊,现在解放思想,以另外的方式表达敬意,算不算新闻热点呢?” “算,当然算了,兄弟,我就不说谢谢了,回头请你下馆子,哦不,你徐大老板就是开馆子的,这样,回头我让媳妇儿准备丰盛大餐,叫上廖芸一起到家里吃。” 耽误了这么长时间,典礼在震天的欢快气氛中如期进行,说实话,光是那一万多人员出来的时刻,检阅人员的精神面貌,以及整齐划一的动作,就足以让人感觉不虚此行。 三段式劈枪动作一出,犹如千军万马在战场上驰骋,无数外国记者被震的忘记了一切动作。 就连天真烂漫,一直跟徐建军说的不停的廖荃,此刻都闭着嘴巴,静静地行注目礼。 她现在总算有点明白徐建军对于记录这些令人难忘瞬间的意义所在。 “姐夫,我们要不要跟着群众方阵也游行一圈啊?” “不用,找个好点的位置全程观看,也是一种难忘的体验。” 这些老革命家,能聚的这么齐,能让这么多人近距离领略他们风采,这样的机会不多了。 徐建军拿着望远镜看了好一会儿,才被廖荃从手里抢走。 而等到群众方阵从广场上走过,京大那几个胆大包天的青年举起用床单写的横幅,引起了一片喧哗,对于他们这种大不敬行为,放在以前可不是小问题。 可领导只是轻微一笑,轻松带过。 徐建军已经指点过贺军章,以那小子的机灵劲儿,肯定会把这个画面清晰地记录下来,并且各方反应,事后反响,都够他玩一个专题报道了,何愁素材不够。 “姐夫,我用望远镜看到了,刚才我一直不敢说,还怕你们学校的那些人受到处分什么的,现在看来应该不会出现那种情况了,你是不是早有所料?” “我又不是神仙,料事如神都是根据了解的情况,多方面综合下来得出的结果,你看了半天了,望远镜还给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