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门阿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十四小芳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靠!我这一辈子,小翠就是我的冤家啊! 我脖子上拴绳子,继续着往日的生活,日日被小翠当马骑。 “骑坏蛋!骑坏蛋!”小翠吸着奶嘴,手里的鞭子换成了木棒。 “你骑就骑吧,能不能别哔哔了,我咋成了坏蛋了?你骑我辱我打我,你还成好蛋了?!”天呢!命啊!小翠你下手轻点啊! 远处,萱歌含着泪看着。又泪汪汪地离去。 “定身术!”我忍无可忍,掐指念个咒,“定!” 殊料一点用没有,小翠顾自一歪一斜地向我跑过来,手里挥着木棒,“打坏蛋!小宝坏!” 定身术咋失灵了? 天呢!受不了了! 总不能这点小事也要央马小二出头吧。我尤十三这点事都摆不平,岂不令往日那帮兄弟笑话! “小翠,你站住。想吃雪糕还是冰淇淋?还是聚德斋的糕点?哥给你买去。”威逼不成只能利诱。 “坏蛋…买的东西也坏…” 我…!这天底下没讲理的地方了。 (空格) 小芳投胎到寅城镇开绸缎庄的牛掌柜家。 想来与我和萱歌年龄相仿,不知她现在过得怎么样。 眼见秋风紧,落叶尽,天气转凉。转眼我也快两周岁了。 萱歌在吴家吃穿无忧生活富足,我尽可放心。 我挂念小芳,也借机想摆脱小翠,这小妮子越大越难缠,尤爷实在是受够了! 恰好这日老爹来探望我。 我向吴员外告了几天假,随老爹回到太平庄。 老娘见了我,喜出望外,喜不自禁,抱在怀里亲了又亲。 哎,有娘疼真是好! 在家里陪爹娘住了两日,我寻思咋找个借口去寅城镇。 寅城镇距此三十余里,是个大镇子,既使骑驴来回也要一天的时间。寅城镇上十五有个庙会,届时方圆十里八乡玩杂耍唱大戏做买做卖的,齐聚镇上,热闹非常。 我打听得实了,便央老爹带我去看。 老爹拗不过我,再者又到了农闲,左右家中无事,便应允带我去耍上一日。 我心情激动,掐着指头盼,一天天捱到了十四,一大早老爹收拾好毛驴,带了些草料干粮,以备驴吃人嚼。爷俩整顿得干净利落,骑着驴出了门。 寅城镇处于四方通衢之地,交通发达,商贾云集。日近晌午时,我们爷俩进了镇子,见市肆繁盛,确是个热闹所在。 我心里想着小芳,留心打听开绸缎庄的牛掌柜,人道牛掌柜的绸缎铺开在西城,离庙会倒是不远。我心下大喜,无心看那街景,催老爹直去西城。 到得西城牛记绸缎庄前,我们爷俩在对过一间饸饹铺子里坐定,要了两碗饸饹面,就着自带的干粮,略垫一垫饥。 我边吃着面边留心对面绸缎庄。 店铺里人进进出出,多是些采买货品的妇孺,却未见有人抱着孩子出来。 小芳…如今会是什么样子?没病没灾一直福安康泰吧?赵四说将她往生到了好人家,但愿这辈子摆脱掉霉瘟才好。 心里正胡思乱想,听街上鸣锣开道,有人大声呼喊:“生人勿近,诸人回避!威武!” 生人勿近?有僵尸?大白天的押尸押到镇子上来了?噢,不是,原来是县太爷出巡。 街上的百姓忙不迭躲避。 这小小县主够排场的啊,一大队仪仗,有绫罗伞盖,八抬的大轿,当先一队皂役举了迴避的牌子开路。 轿子近了,轿内的县太爷掀起轿帘观看街景。 慕容夏丹? 靠!这母鸡下蛋金榜题名当上县老爷了?还是…多半是用银子买来的吧,这厮可是个奸邪小人,料这一方百姓必会倍受盘剥,再无宁日。 冤家路窄,往日那些梁子还没跟他细算呢。 到得牛记绸缎铺门前,慕容一眼瞧见那些闪亮光滑的绸缎,眼晴再挪不开,吩咐落轿。 他走出轿子,大步迈进店去。 店掌柜是个忠厚的中年人,忙谦恭地迎上来。 县太爷大人亲自光临,店掌柜自是殷勤相待。 慕容却并不理会,挑挑拣拣了数十匹绸缎,吩咐仆人搬上轿,顾自回到轿里,一行人旁若无人,扬长而去。 这不是明抢吗? 店掌柜是老实人,在门口张惶失措,无计可施,也只得唉声叹气,走回店去。 这厮好生可恶,敢欺负我老丈人!新仇旧账一块算! 我心下火起,打定主意要好好收拾一下这个母鸡下蛋。 西城关帝庙前扎了戏台子。 台前一溜儿摆了桌椅板凳,两侧搭了暖棚。 暖棚内是镇上那些富户乡绅头面人物坐的,寻常老百姓只能在远处坐个自家捎来的矮凳,没矮凳的就站着,瞧一点点热闹,打发这无趣的时光。 戏还没开演,庙外广场上却早已人山人海,各色货品云集,做买做卖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人间,就是有这点烟火气。 老爹将我驮在肩上,徜徉在人流中。 好在老人家体格还健壮,但也令我深觉万分过意不去。 正四处闲逛玩耍,我居高临下,瞧见一人十分面熟。 仔细想来,这人是马小二手下,唤作夺命三郎吕三,为人勇悍又不失机灵,当日曾在黑风山聚义大厅内小二帐前为我倒过酒,是以印象深刻。 吕三也发现了我,忙过来见礼:“小人见过十三爷!” 一行的数条汉子也纷纷过来稽首,我忙命他们起来,不必多礼,毕竟这光天化日之下官府耳目众多,莫要引起他人注意,多生干戈。 倒是把老爹吓了一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