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将军!刘荆州是你亲叔父啊,你怎么要背叛自己的亲叔父,而反而投靠了一个外人呢?”
那韩晞与刘表的侄儿刘磐和刘虎都极相熟,他看到刘磐露面说话,也是脱口惊问而出。
“哼,我亲叔父?真是个笑话,眼里只有他的亲舅子蔡瑁,一味听信蔡瑁的谗言,这么多年把我遗弃在长沙攸县这么偏僻的鬼地方,老早就不记得我了罢。”
刘磐愤愤不平道:“我宁愿跟着现在的主公建功立业,拥有自己一席之地,也不愿继续一味的无所作为。”
“好了,三位,可否愿意弃暗投明,效忠于我?”许彦又发出了邀请。
“我一定予以你们重用,绝对不会委曲埋没你们。”
“誓死不降,要杀要剐请便!”文聘忠心于刘表,首先就表现出了自己的硬气。
其余韩晞和王粲见他如此,自然也都只好低头默然无言。
“哼,敬酒不吃吃罚酒,继续严加关押看守,一刻也不许放松,”许彦对典狱长吩咐一句,率众恼怒拂袖而去。
不日,刘表派遣王威为主将的西路军终于也抵达了。
同样被张羡请入城,又设一场鸿门宴,同样在宴席间将王威、刘虎和向朗尽皆拿下。
并将他们同样打入大牢,与文聘、韩晞和王粲关押在一起。
至于那失去了主将的军队,则如法炮制,也被许彦直接接手混编了,又淘汰出来了近万人。
这一万人许彦没有立马安置,而是要将他们迁徙带返北方豫州,去补充梁郡的人口,以进行筑堡屯田和防御戍边。
紧接着,遣派出去的吕蒙所部一万人马,和周泰所部一万人马都很快返回,一共夺得战船一千余艘,都集中聚拢在了罗县港。
这一场设局,不费一兵一卒,大获全胜,直接吞并了刘表所派遣而来的四万精锐大军,以及战船物资无数。
直接大幅消弱了刘表军的战力,让他从此再不敢觊觎荆南之地了。
至此,许彦在荆南的工作暂时处理已罢,是时候该要离开了。
他留下了吕蒙和邓长全权掌管荆南的五、六万兵马,又升张羡为长史,身兼总理荆南长沙、零陵、桂阳和武陵四郡政事,并升了桓阶为长沙太守,其它一切文武官员职事不变。
都妥善安排已毕,许彦这才带领着刘晔、吕布、黄忠、太史慈、司马懿、周泰、苏飞、吕玲绮、刘磐等原班人马,以及名士颖容、隗禧、和洽、李俨、王俊师徒等人。
这其中还有个特殊的人物赵范兄嫂樊氏,因为出身大户人家,识得诗书,正好带出来给大、小乔或者甄宓打下手。
许彦又率领一万兵马,一万淘汰下来的预备役,押解了刘表手下文武文聘、王威、刘虎、韩晞、王粲和向朗。
驾着从刘表大军手里抢夺下来的一千艘战船,向北横渡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口,重新返回江夏。
许彦心里很清楚,接下来自己的防御将重心将在江夏。
刘表现在失了江夏和荆南,手里还有南郡和南阳,如果想要反攻,首先要进攻的就是江夏,荆南还有些鞭长莫及。
所以许彦要在江夏重点设防,将一千艘战船送进了江夏造船厂,进行升级改造。
又让甘宁、周泰、蒋钦、潘璋、苏飞等共掌水军,升王俊为江夏太守。
王俊两个徒弟胡尚和文夏也升了郡守佐官学官,开办官方府学,开始在江夏兴教办学。
同时,又留了刘晔在江夏,总督江夏军政大事。
许彦诸事完备已毕,这才向外公开宣布自己夺取江夏和江南四郡的消息,一时间引得天下震动。
当然最震惊的还是刘表,他完全没想到自己一个不留神,就被许彦抢去了荆州大部分地区。
他还完全被蒙在鼓里,手里就已经仅余南郡和南阳两郡了。
当他获得失去江夏和荆南四郡,以及四万大军送羊入虎口,有去无回的确切消息时,人瞬间颓丧了下来,好像突然一下子苍老了二十岁。
许彦正欲带将领兵北上许昌,然后再奉诏率军北去长安,进行勤王护驾,送天子回洛阳,同时讨取封赏的决定时。
又恰好鲁肃率商船队出使翼州中山甄家,和幽州贩马回来了。
这次共买回来了一千多近两千余匹北方鲜卑战马。
更重要的是,鲁肃终于不负所托,还带回来了他朝思幕想的枪神赵子龙,这令得许彦喜出望外。
赵云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姿颜雄伟,威风凛凛。
“子龙啊,我对你日盼夜盼,求贤若渴,只恨始终缘悭一面,现在终于盼到你了,此生再无憾矣!”许彦拉起赵云的手,一阵情真意切的“表白”。
赵云深深躹躬抱拳施礼:“承蒙公子厚爱,云受宠若惊。”
许彦道:“子龙武功盖世,一身是胆,世人所不能及,彦万分佩服。方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将军身怀绝技,岂无安民之心乎?”
赵云只得摇头无奈道:“吾亦欲讨贼安民,恨无门路耳。”
“之前我投奔了公孙瓒,以为他是一个人物,必能成就一番事业,哪知根本不然,公孙瓒为人气量狭隘,妒害贤能,只要发现有人的才能超过自己,就要将他害死,因此公孙瓒在士人之间的口碑已经变得很差。”
“而且公孙瓒急于扩充地盘,连年征战,对待百姓也很暴虐,各种苛损杂税,民不聊生,民间怨声载道,认为他穷兵黩武,因此在民间公孙瓒也得不到支持。”
“我一看他真的是自作孽不可活,老早就想要离开他了,只可惜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出路。”
“子龙,现在你投入我军,是选择了一条最明智的道路,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许彦赶紧安抚道。
“今后跟着我好好干,我们一起建功立业,结束这乱世,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
“多谢公子器重,云万死以报公子知遇之恩!”
赵云乃忠义之士,当初误以为公孙瓒为英雄便往投之,后来发现公孙瓒难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