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缝间商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父亲说知识改变命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尽管父亲看我学习比看罪犯还严,可我小学成绩还是一包烂。这大概印证了那句话,驴不喝水难按头。 到了初中,我的成绩稍稍好转,但也好不到哪里去。我只对数学感兴趣,只有数学成绩还可以,在班里第二名,那时候大概是自己脑子开窍了,忽然觉得那些题目很简单了,还有很重要一点,是遇到了一位很好的数学女老师,她也是很欣赏我,经常说我脑子转得快…… 再后来,我对化学和物理也比较感兴趣,这两门成绩也凑合。总之,除了数理化的成绩勉强能看,其他课程,我都是随便学学。 于是中考时候,我只有少数科目是及格的,只能进入第二等的高中上学,第二等高中还是普通班。 可是,初中三年,是我整个上学生涯中最为怀念的一段时光。 这三年没有了父亲管束——他倒是想,实力却不允许,根本看不懂初中题目,也因为我回家时间很少,也管不上了。于是我大部分时间过得都很开心,即便那时候,穿着不得体,还是很自卑,即便有段时间遭遇某个同学霸凌,被欺压,不敢反抗,每天去上学都犯愁,可我跟班里其他人都玩到一块去。 哪怕是毕业很多年,每次梦到上学时候,我都是回到那个山脚下的初中学校。梦里明知道是梦,明知道我再也回不去,可梦里身份是,毕业回访生,坐在曾经的教室,看陌生的新的学生,听教过我的老师讲那些熟悉又陌生的课。 一堂课结束了,同学散了,老师走了,梦仿佛就要醒了。 于是每次我在梦里都举手,让老师再多讲一会。 仿佛这样,我就能拖住自由的欢乐的青春的梦,不会醒来。 我是在高中才认真学习的。 那是我自己开始想好好学习了。一是受发小张辰影响——他曾经是比我还学渣,考高中根本没有希望,初三却异常努力,异常到通宵达旦学习,最后逆袭考上高中,二是自身的反思,就在升入高中军训那几天,成了我人生命运转折点,因为我从没想到自己竟一下子就到了高中了,曾经幻想过无数次摆脱父亲的长大,竟不知不觉到来了,第一次对自己以后命运认真思考,难道跟李冰王凯凯他们那样辍学打工?从小到大,父亲给我讲过无数个无数遍大道理,而今我只认同两句。 第一句,人跟人终究是不一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道路。 如李冰王凯凯打工之路,我并不想选。 这句话在关键时刻拉了我一把,同时却是一把双刃剑。 第二句,知识改变命运。 那时我们高中墙上挂着一句标语: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 每次跑操我都对后面那句不以为然。却深信知识改变命运。 三年,我给自己定下目标,只努力三年,考上大学,就好了。 目标是不缺了,这时我却遇到了最大问题,缺乏自信。我深知过去落下太多课程,还有严重偏科,三年时间里能弥补回来?还有一直是父亲眼中的笨小孩,自己真的能行吗? 高一有次化学考试,我才考了六十多分,竟成为了为数不多及格的,被化学老师在班里念成绩表扬。关键是,那次我只做了一面的化学试卷。那时试卷是两张A4组合起来那种,许是考迷糊了,我检查了三遍了,看到周边学生还在做题,就有些疑惑,最后十分钟,猛然发现竟然还有一面试卷没有做!即便是那样,我还是被表扬了。 我惊奇发现,原来自己没有那么糟,是可以的!那是我第一次有了自信。 试着努力了半个学期,高一上半学期考试,我就从入学中下游成绩一举进入了班里前十名。我自信心爆棚,从此越发坚信自己了。 我从极度的自卑,走向了另个极端,极度的自信,自信又自负。 之后我就是更加刻苦。高中我课间操都用来学习,午休时候,我都拿着课本去学课上没弄懂的知识点或者预习新课程,到了晚上,我更是在被窝里打上手电筒,加班加点学习。 为了心无旁骛学习,我主动关闭了跟其他同学交往机会,在校园里独来独往。 高中过得很痛苦,不仅是身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只有经过的人才知道这种煎熬,比如每次考试像是经过了一场炼狱,对于成绩起起伏伏提心吊胆,下降了悲痛不已,上升了又觉得上升程度不够,患得患失,我又比常人多了一份痛苦,那就是考试焦虑症,许是我把成绩看得太重,又许是心理素质太差,每次考试都失眠,一遍遍告诫自己不要想明天考试事情,不要担心考试成绩事情,每次都是身体极度疲劳,精神上却怎么也睡不着,翻来覆去,身上热得大冬天都要掀开被子,凉了又热,热了又凉,眼睁睁等天亮,单单考试前失眠煎熬都快把我整崩溃了。 一切的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小学的时候。只是不同的是,小学时候的痛苦,是父亲强加给自己的,而高中的痛苦,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 皇天不负有心人,四年之后,我终于考上了临市重点大学。 为什么是四年呢?没错,因为我复读了一年。其实,第一年我就能上大学,那时我的底线是二本,而平时成绩是够得上二本的。 还是考试焦虑症作祟,整个高考的三天晚上,我都是在失眠中度过的,尤其临考试的第一天最为严重,一点都没睡,而第一场语文考试意外又毫不意外地失常了,脑袋不灵,前面浪费时间太多,到了作文时候,时间不够,匆匆下笔,写完才发觉有些跑题,却一切成定局。那刻我差点崩溃,唯一安慰自己的是,不到最后时刻还不能放弃。 第一次高考成绩出来了,语文成绩还没有英语考得高,才过三本线没几分。 我开始有点相信高中墙上挂的那名言后半句了:性格决定命运。 高三班主任不止一次打来电话,劝我报一报,说报好了走个三本没问题,可我坚定地拒绝了。因为三本学费太贵,就是被三本录取,家里也负担不起。 却说第一次高考暑假后,还没出成绩时,之前过年拜年从来在我们家连茶水都不喝露个面就走平时更是不踏进家门的叔叔,竟三天两头来问我出成绩了吗,怎么样,俨然一副特别关心模样。 真正等到出成绩时,那个叔叔一听说才过三本线,撂下一句话就走了: “这个成绩是白搭,赶紧复读去吧,或许明年还能考个二本。” 本家连头都没有回就走了。走了后,本家像之前那样再也没有踏入我们家门,直到复读那个年头,直到下次高考完的暑假。 那个暑假我心情很灰丧,高中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自信,仿佛轰然倒塌。 邻居质疑声四起,准确说,人家从来都没有相信我会考上大学,应该叫冷言冷语,他们说,就王旭那样子,还考大学呢,他们王家从祖上就没冒青烟,还想成个人物,还有的说,他们家穷成那个吊样子,他就知道上学,要是出去打工早就挣下不少钱了,更有的人说,上学有什么用,现在有的大学生还找不到工作……那么多人,那么多说法,我是想到的,之前失眠不能不有这些忧虑所在,可我没有想到,就连大姑都对我妈说: “第一次考不上就说明,王旭不是那块料,还复读什么赶紧出去打工去吧!” 搞笑的是,比我小一级的表弟下一年高考也没考上,大姑却不提表弟出去打工事情,而是让她儿子像我一样选择复读。 复读的苦不再赘叙,第二年我如愿以偿考上了临市的重点大学,一本,成为了我们村第三个正儿八经的大学生,也是第一个重点大学的大学生。 那个本家是在听说我考上了才又来我家的,是来确认下的。本家叔叔满脸堆笑,出了门,正好遇到邻居。本家叔叔跟人家打招呼: “我来看看我侄子,考上了大学,重点大学,我侄子!” 本家叔叔一路上见人就跟人家说,仿佛比我爸妈还要高兴。 一夜之间,舆论出现难以置信可笑地反转: “哎呀王旭这孩子,从小我看着就行!” “他小时候就聪明,打小学习就好!” “我就说嘛,他爷爷那个坟两边是石脊,正中而居,两边石脊不是椅子把手是什么?那分明是要出大人物的!”我觉得自己考上大学,祖坟都跟着我沾光了。 …… 那时候,我上了街,狗见了我都要摇一摇尾巴。 好几年过去了,还有人跟母亲聊起天来,确认流传很久的传说:听说你家王旭小学毕业时候,考得特别好,县里和镇上都来你们家抢人,是你们家王旭懂事,顾忌家里才没去城里,开学那天,旋庄中学亲自派车来接王旭上学,是不是的? 有是有这件事,可事实真相却是,同村的初中老师打问着人来我家,告诉我,已被旋庄中学录取,让我某某时间去缴费,某某时间准时入学。那是个雨后,老师腿着来的。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父母在亲戚邻居之间低下多年的头,第一次仰起来了。而办升学宴成了我们家近二十年来,第一桩喜事。 原先那种灰丧心情一扫而光,原先那种近乎要崩塌的自信,又找回来了,我自信满满意气风发地张罗着进大学的事情。 鲜衣怒马,我是追风的少年。那时我觉得自己快要握住整个世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