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缝间商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 创业之路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创业的目标是定下了,具体做什么却成了问题。 下了班吃过饭,我就在宿舍研究,什么国内动态,国际形势,流行趋势,研究来研究去,只发现传统行业已有太多人在做了,很难挤进去,只能做些新兴的行业或项目。 最后我将目光锁定在枣夹核桃这个项目上。枣夹核桃是最近很火的事物,就连我们公司里的同事,都有不少买来吃。要知名度有知名度。 我调查研究发现,网上最便宜的枣夹核桃也要十四五块钱,贵的更是高达二十块钱,而枣子和核桃每斤不过在七八块钱,这样就有至少七八块钱利润空间。我们那里不少山上都种了核桃,这个货源是不愁的,成本还能再往下压。只有枣子需要外购。要利润有利润。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们县城人工便宜,就说母亲这些年做假发吧,那一头的假发一针针织,一个假发贵的不过百十块钱,便宜的不过七八十块钱,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一个月平均才八九百块钱,对于村里那些妇女和老人,若是轻快的活,人工还能更便宜,毕竟他们闲着也是闲着。有廉价劳动力就有巨大竞争优势。要优势有优势。 另外,这个项目对于出生农村的我来说,是自己熟悉领域,不至于头脑发热被别人收割了韭菜。要保险有保险。 总之,枣夹核桃这个项目,怎么看怎么合适。 于是我准备大干一场。想正儿八经卖加工食品,那么注册食品公司就是绕不开的步骤。当我进行这一步时,我忽然发现了巨大的问题。 先不说办理那些证件繁琐,就说成立级别最低的“食品厂”,是需要厂房的,而对于食品加工厂房的规模、卫生条件、消防设施都是有要求的,这样算下来,搞一个最小的合规的食品厂就是让人倒吸凉气的一笔资金! 我哪里又有那些钱呢,要是有那些钱又何必创业呢!这时有人给我支招,既然想要创业,那就破釜沉舟,没有钱去银行贷款,先不说用什么抵押,就是能贷款出来,有了钱也不定能弄成一个食品厂,因为除了钱恐怕还要有人脉。 就拿我现在工作的公司来说,老板亲口说过,那些消防局环保局的领导经常喊他“吃饭”,老板不善于跟那些人打交道,就派公司的人去伺候那些领导们,陪吃陪喝陪玩,每次把他们陪高兴了,这破破烂烂公司每次也就能顺利通过各项检查了。 我就是贷款出来了,不善于伺候那些官老爷也难办成事啊。此路不通。只能另想他法。 后来我又想,既然成立食品厂难度太大,那就只能剑走偏锋,要是能合理合法去创业估计下辈子也难以成事,毕竟那些成功的大大小小老板,刚开始哪个不是趁着改革春风发展起来的,他们的第一桶金有几个是干净的?那就打个擦边球,只在网上卖。 我立刻开通了网店,为了测试效果,上架了几款枣夹核桃,当然这个是空壳子,可即便我把价格定得很低了,一连守了一个月,竟然连一份订单都没有! 仔细研究后我才发现,原来在某宝上,最先搜索出来的要么是销量高的口碑好的要么就是花钱做广告的,对于我这个新开的网店,只能淹没在浩瀚的网海里!开网店,同样还是要往里面砸钱! 事情又回到原点。这就进入了诡异的死循环,我没有钱才去创业,想要创业却离不开钱!那就破釜沉舟在网上大干一场?还真不敢,一来我的产品本来就是打擦边球,这是冒着极大风险的,二来我发现,枣夹核桃起来得快,落得也快,似乎只是一阵风,还没来得及下手,这股风似乎就要刮过去了,不能不说这是背后有资本炒作的结果。 跟在资本炒作后面喝口汤更难。这项目只能作罢。 后来我又瞄上了紫薯食品,这个可以走农副产品的路子,不用开设厂房。 现在不都流行养生吗,保温杯里泡枸杞成为办公室标配,而紫薯又有很好的抗癌功效,那么以后的发展绝对有空间。 我们县城以前就是出红薯地方,对于种植紫薯这种事,更是轻车熟路。不过,为了稳妥起见,我先从网上买来了紫薯种子,试种了下。 结果我发现,我们这里土地并不是适合种植紫薯,也可能紫薯本来特性就如此吧,很多是空秧子,就是有紫薯个头也比红薯小,产量总的来说连红薯一半都不到。 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紫薯种出来了,口感根本比不上红薯,价格的确也很高,可有行无市。所以紫薯项目又胎死腹中了! 我一下子陷入了迷茫中了,实在不知道干什么好了。 就在这时,我二姨家的表姐夫来我们家里做客,他才从新加坡打工回来不久,也正准备干点事情。他选中的项目是光伏发电安装。 他说县城里有一家几个人小公司,只去年一年就赚了七八十万,现在县城里做这个光伏安装的还没有几家,趁着市场没有饱和,赶紧下手,说着他掏出一张名片,说名片都弄好了,公司也注册完了,现在正跟光伏品牌公司接触,还有开发客户。 最后他免不了一通白活,什么光伏发电是新能源项目,绿色无污染,农民安装后自家用电不花钱,剩下的电接入国家电网还给钱,除却按正常电价给,还有国家补贴,一站式安装,维修维护不用操心……这真是我刚要瞌睡,就有人递枕头。 这个光伏发电,我在毕业那年就听说过,而且回到家乡时,发现不少村子里也有人家已安装。曾经不以为意的东西,竟如此迅速地到了我们这山村之地。如果宣传真实,那么将来村里肯定有更多人家安装,那么这的确是个新型的有潜力的行业。 我仔细研究了光伏项目,并且去周边村子里安装光伏人家调查,这的确不是骗局,的确像姐夫说的那样,自家用电不用钱,卖给国家每度电除却正常居民用电价格,还有七八毛的补贴,这样下来,每度电就高达一块多! 这弄得我心里痒痒,心想,不管干不干光伏项目,先给家里安装上光伏板再说。我自己都想安装了,何况别人呢?我还研究了光伏板安装技术,发现并不是很高科技事情,这样就不用聘请专业安装师傅了,这样的话,搞几个人公司就完全可以开张了,不用铺大摊子,蚂蚁吃大象,一步步完成资本积累,这个项目实在可以搞,实在适合我搞! 姐夫加我微信,聊天之余,他免不了给我安利光伏前景,还说现在他缺人,要不要跟他一块搞光伏事业?这真是说到心坎里去了,他出国打工回来有几十万,正好有资金,就算是不大公司,只有我一个人去做也很难,合伙能风险分担。于是我俩一拍即合。 “回头有空你回来,我们商量下出资和分成比例等事情吧。”姐夫说。 我立刻向公司请了假,准备在周末回去。在这几天里,我也没有闲着,继续研究。 这一研究就坏事了,我发现了光伏事业并不是像我之前了解得那样美好。 首先光伏发电的确绿色无污染,可戏谑的是,生产光伏板子却是高消耗高污染的行业,现在到处宣传光伏发电,最根本原因是,中国生产的光伏板原本出口到欧洲的,现在欧洲放弃光伏发电了,导致产能过剩,只能出口转内销,这才有了国家补贴。 既然本质是高污染高消耗行业,那就意味着兔子尾巴长不了!还有国家正常明确规定,卖电补贴是每年下降的,而且最后目标是取消补贴,平价入网。 我算了个账,现在安装,只能拿到明年补贴电价,那样总电价不到一块钱了,按中等安装面积计算,农户想要回本至少要七八年时间,正常情况可能十年以上,理论上光伏板寿命是二十年,品牌光伏板是二十五年,可理论只是理论,等到回本时候,光伏板可能没有多少年寿命了,这还没有算维护和维修成本。 花好几万块钱去安装风险很大的光伏板,如果真正了解到这里的人,是肯定不干的。还有一点,我了解到,光伏发电跟电厂发电模式不一样,这会给国家电网造成压力,所以不能无限安装,每个村安装不了多少户,这样的话,整个市场份额就有限了! 了解到这里,我的心就有些凉了。这不是个长久的事业。干还是不干?我算了算,整个县城的“蛋糕”,还是很诱人的!不长久就不长久吧!现在这年头哪有什么长久事情,只要赚了钱,手里有了资本,再改行干别的就是了!所以我决定赚个快钱,周末照常赴约! 当我从姐夫那里回来,琢磨来琢磨去,就觉得事情不对劲了。 那天我到了姐夫家,姐夫对于出资和分成比例事情只字不提,只是一味在给我说光伏那些前景啊补贴啊收益啊等等事情,而这些我早已了解透了,唯一说了跟开公司有关事情是,他跟某个光伏品牌的人联系了,现在正在协商价格,至于协商的价格多少,他也没有跟我说。 “我家里要是有平房肯定先安装上了,这样也能练练手。”姐夫在吃饭时一再说。 难道姐夫是想先把我们家“忽悠”按上光伏?我有些怀疑姐夫拉我开公司真实目的了。 后来我问他光伏板事情定得怎样了,他说价格没谈拢,想换个其他品牌,于是就借机给他推荐了我们本市那家光伏板。 本市光伏板当然是小厂的。我的战略意图是,既然这个事业注定只能赚个快钱,那还讲究什么品牌,只要合法合规就行了,只要能赚到钱就行了!本市这个光伏板实在是性价比不错的。我也去厂里考察了,还是可以的。 我给姐夫介绍了本市这家光伏,可姐夫反应是几乎没有反应。 再后来我又跟他商量其他事情,也是如此。正是由于我俩对这行当判断不一样,导致想法不一样,进一步导致合作不下去了。真是应了那句话,买卖好做,伙计难搁。 可搞笑的是,我俩生意还没正式开始干,跟那个笑话说,两口子做梦彩票中了五百万因为分配不均而离婚一样可笑! “咱们自己都不安装,怎么能有说服力呢。”后来姐夫有些生气道。 这下我就全明白了,什么合作,幌子,他想拿我练手才是真的!我完全了解这个形势后,当然不会安装。反思回去,姐夫抛出各种诱饵“忽悠”我都没成功,我又怎么能“忽悠”得了别人呢,别人又不是傻子! 光伏事业再次胎死腹中! 这次我真的黔驴技穷了,而且公司还出了意外,暂时被镇政府贴了封条,什么时候开业是个未知数。我已决定跳出去,就不再等了,直接出来了。换句话说,我失业了。 无房无车无存款无工作未来无希望,我以为自己到了最困顿时候,后来才知道,跟后来遭遇的事情比起来,并不算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