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54章 输出主意,国债五档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首先,商人参与的一定是民营项目,杜绝威胁到国家安全项目的参与,诸如蒸汽机战船、火器等等。 其次,向商人参与会公开研究进度,甚至是细节,但核心技术不会被公开,防止泄露; 第三,项目一定是由朝廷主导,控制整个过程,参与的商人有建议权,但朝廷一方有一票否决权,也不用担心眼前利益和未来的事儿。 第四,商业运营和维护的事儿,以蒸汽机带动马车这个事儿来说,可以运货也可以拉人,假设说从南京到北京的客车,途径数十个县城,中途的线路要不要人检查和维护? 要不要买票?要不要核查?途径的各个驿站……车站要不要提供吃喝、茅厕等等,这些都需要人,你指望着官员和胥吏来做吗?那得增加多少的胥吏? 如果说研究成功,整个大明估计至少能有数百条路线,少说也得万把人,三级教育是不缺人,但我们要考虑以后。 能由民间完成的不一定非得由朝廷来控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必须来由朝廷控制,朝廷没有那么多精力。 以蒸汽马车为例,这个东西能不能出口到海外? 肯定是可以的,但你在外海还是由朝廷控制吗?别说海外诸国不允许,就算是允许我们也没有精力,那么商人就是最好的选择。 第五,商人的参与可以挖掘潜在客户,让研发出来的东西实现商业化,这一点是朝廷无法做到的。 第六,知识产权既然能在大明境内使用,那就能在海外诸国使用,诸国使用大明的技术,要么交银子,要么被灭国,就是这么强硬。 而且朕早就说过了,技术性的东西,一定是使用一代、生产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如此哪怕是使用的一代被泄密了,我们依旧拥有最核心的竞争力。 而且朕前几天就告诉你们了,搞研究我们不能做拿来主义,但是我们可以输出,让海外诸国搞拿来主义,进而让他们丧失主动研究的能力,从民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渗透和控制。 朕这么解释,能解决诸位的后顾之忧吗?” “陛下圣明!” 众人齐齐高呼,皇帝的解释很到位。 尤其是要么交银子要么被灭国这句话,很是霸气。 好东西人人都想要,千防万防家贼难防,堵不如疏,那就将使用的出口出去,哪怕是海外诸国用这个对付大明,大明也有更好的技术来反制。 且海外市场也非常的大,一艘一代的蒸汽机商船卖个十几二十万两应该问题,只要控制出口的数量和掌控维护的技术,海外的银子就源源不断的流入大明。 用这个来对付大明海军吗?当然可以,那就做好被灭国的手段了。 且海军战船可不是拥有速度就可以的,还得拥有同样的攻击力,飞雷炮、二代飞雷炮、三弓床弩、二代红衣大炮、撞击性爆炸的飞雷弹等等才是海军主要手段。 而火器技术则是最难突破的。 见众人神色缓和了下来,崇祯走到一边的挂着的木板前,提笔就勾勾画画了起来,片刻的功夫一个简单的表格就出现了。 纵向是序列号,横向是认购门槛、特权内容和锁定期。 听着背后的动静,崇祯一边在表格上填写一边继续道:“朕拟设想国债分为五个档,第一档的购买起步是五百两,只享受普通利息,锁定期一年。 第二档则是五万两,免税和抵税,锁定期三年; 第三档是二十万两,抵税和利息二选一,外加朝廷采购优先权,锁定期五年" 第四档五十万两,前三档特权外,另加技术代理权,锁定期十年; 第五档百万两,前四档特权外,外加朝廷重大项目跟投权,锁定期三十年。这只是朕的初步设想,具体的交由户部和皇家银行根据商人们的情况来细化。” 众人心中猛地一惊,前三档倒也没有什么,能拿出二十万两银子的商人很多,五十万两和百万两银子的商人也很多。 但购买国债可是质押,锁定期内不能动用的,这种商人可不多。 满打满算,能拿出百万两锁定的,整个大明能这么干的估计不超过五十人。 百万两购买一个重大项目的跟投权到底合不合算,这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诸位爱卿,对国债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咱们探讨一下!” 崇祯话音刚落,工部尚书范景文就立刻道:“陛下,这笔银子在皇家银行手中,可以用作贷款的抵押吗?” “当然可以!” 崇祯点了点头:“国债不仅仅可以用作贷款的抵押,还可以用来买卖的, 在锁定期内,可以卖给其他商人,以什么价格卖出那是他们商人之间的事儿,朝廷只认朝廷发放出去的国债证明。 一旦交易完成,那么所有特权都将转移,与原主人再也没有任何关系,哪怕是现在参与的项目也都必须退出。 但是利息和抵税等等依旧在,是按照当年持有天数来计算,例如一百万两,利率是百分之二,两息两万两, 商人张三在六月十五日卖给李四,那么利息就是两万除三百六十五天,再乘以一百九十五天,也就是一万零六百八十五两的利息或者抵税额。 第二种,其他商人不购买的情况下由朝廷购买,朝廷必须无条件的回购,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迟、拖延。 但这种就属于违约了,需要交付违约金,少则国债金额的一成,多则两三成,且前三档在锁定期内不得再购买国债。 第四、第五档的违约赎回后,商人将列入朝廷合作黑名单,一定时间内不再合作,包括但不限于不得购买国债、承建朝廷的项目等等。 这个时间期限少则五年,长则三五十年,视情况而定。 记住了,违约处罚一定要严重,否则后续会有很多麻烦,甚至能影响皇家银行的运转。” 众人神色猛地一怔,他们是没有先到国债竟然可以买卖,毕自严沉声道:“陛下,这个国债在商人之间买卖会不会出很多的扯皮问题…… 臣的意思是商人李四为什么要买张三的国债?不能直接在皇家银行购买吗?如此就能省去很多的事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