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同学们聊一聊著名的东非大裂谷。
……
我们脚下的土地是由什么构成的,曾引发人们无尽的猜想。
比较复杂的精气学说:
认为精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气常无形,所以上升为天,气之精者,谓之精也,精有形体,于是下坠为地。
也有不复杂的,直抒己见,认为脚下的这方土地,是在大象或者乌龟的背上。
物理学家霍金在其著作《时间简史》的开篇,讲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据说,英国哲学家罗素的一次演讲中,他描述了地球如何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又是如何围绕着我们称之为星系的巨大恒星集团的中心公转。
演讲结束之际,坐在房间后排的一位小个老妇人起立说道:“您讲的是一派胡言。实际上,世界是驮在一只巨大乌龟背上的平板。”
罗素露出高傲的微笑,然后答道:“那么这只乌龟是站在什么上面的呢?”
“你很聪明,年轻人,的确很聪明,”老妇人说,“不过,这是一只驮着一只,一直驮下去的乌龟塔啊!”
……
科学,是如何战胜传统与神话的?
主流的观点可能是,科学无可争议的事实,打败不合时宜的传统,完胜虚构愚昧的神话。
很可惜,事实不是这样!
人们的思想观念一经形成,便很难改变,大家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事实”,至于真正的事实如何,并不太重要。
现代化的今天,科学旗帜之所以高高飘扬,无关征服,皆因时间。
那些抱有旧观点的人都不在了,新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接受了科学的观点,所有,科学战胜了传统与神话。
回到脚下的这方土地,第一次对它做出科学解释的人是詹姆斯赫顿,他几乎已一己之力,开创了地质学说,使人们对于地球的认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更新。
在曾经的时代里,有个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高高的山顶,为何总会发现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它们是如何到那儿去的呢?
主要有两种观点。
水成论者认为:海平面的升高降低,特别是圣经中所谓的大洪水,把这些生物冲到了山顶。
另一种观点,火成论者认为:是火山与地震,不断改变着地球表面结构。
赫顿是火成论的支持者,他推测山顶的海洋生物化石是跟着大山本身,一起隆起的,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创造了新的峰峦和大陆。
但是当时的权威,不认可火成论。
于是,大宗教环境下的水成论观点成为主流,也正好与上帝的传说相契合,完美!!!
直到年后,人们接受了“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观念得以更新换代,赫顿作为一个时代的天才人物,才终于得到应有的认可与尊重。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球表层是由厚度大约为至千米的巨大板块构成,板块间的分界线是海岭、海沟、断层带与裂谷。
被认为是人类起源地之一的东非大裂谷,作为地球最大的断裂带,便是两个板块之间张裂拉伸,彼此分离形成的。
据悉,大约三千万年前,东非大裂谷开始形成,有趣的是,即使现在,其扩张的势头依旧不减,以每年几毫米甚至几十毫米的速度不断扩张。
人类起源地,自然关乎人类起源。
目前,人类起源存在两种假说。
很多科学家支持“非洲起源说”,认为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类祖先,起源于非洲,再由非洲,向周围四散开花。
还有科学家支持“多地区进化说”,认为各大洲的人们是由当地早期人类,“土生土长,同宗同源”,不断进化而来。
两种假说,谁是谁非,以后再讨论。
先来关注一点,两种假说的理论基础,何为人类祖先?
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发现的化石即是人类祖先化石?
如果连这样的基础问题都无法确定,那谈及人类起源,是不是有些荒诞与冒进呢?
尽管讨论这些问题有些尴尬!
但是,不得不承认,仅凭发现的类似猿类的骨骼化石,以及那些遗迹与石器的证据,很难作为直接证据,夯实理论的基础。
试看那些所谓的“人类”化石。
首先,从科学的严谨性出发,无论哪个科学家都不能准确判断,这些骨骼化石即为人类祖先的化石。
但是,几乎每位科学家都这么做了,他们把与人类相似的化石,都称为人类祖先化石。
试着去理解一下这种尴尬!
如果不这样做,人类进化,进化理论下的人类起源,还研究些什么?
退一步讲,与其让理论的框架轰然倒塌,不如忽略基础,多关心拔地而起的“伟大建筑”。
了解了这些,再来看人类起源,应该会有些不一样的想法吧!
首先,不管哪种起源,仅为假说,都不是人类真正的起源。
其次,那些判定人类祖先的证据。
无论骨骼化石,还是遗迹或者其他,都是在不同角度,以偏概全,为了解释而强行解释的成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同学们距离真正的答案,道阻且长,相隔甚远。
不过,也正是这种情况,验证了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限的生命来认识无涯的知识,除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外,没必要固执己见,迷信现有的说法。
东非大裂谷,被誉为人类最古老的起源地之一,最好不要把“之一”去掉。
因为好似大裂谷这样的变迁环境,在地球沧海桑田的过往之中,比比皆是,大裂谷比较出名而已。
就像说起薯条汉堡,你的第一印象可能是肯德基,但不能因为肯德基是行业的佼佼者,就忽略其他薯条汉堡的品牌存在吧!
类似东非大裂谷的环境变迁,是物种进化的福地。
根据进化理论,这样的福地还有很多。
正是有了这样的进化福地相帮,人类的进化道路,才磕磕绊绊,风雨无阻,一直向前,走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