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如脆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被困车厢峡(3)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按照书中所说,把城上原有的防守器械又重新布置一番。城上几步内置拐突枪、锤、斧、镰、锥,几步设弓弩、堆积石头、砖瓦、沙土、成捆的木柴,再设盛水坛子、锅灶,把烧热水和烧守城用金汁【2】的铁锅区分开。原有守城器具分配好后,他又让城中木匠做了十几个简单、小巧的“行城【3】”,专门对付云梯攻城。 另外,他看到《武经总要》中有记载:“若登者渐多,则御以狼牙铁拍;手渐攀城,则以连枷棒击之。”这里的“连枷棒”就是梢子棍,他清楚,但“狼牙拍”他想象不出来。于是他又翻出近些年茅元仪写的《武备志》,得到“狼牙拍,用榆槐木枋造,长五尺,阔四尺五寸,厚三寸。以狼牙铁钉数百个,皆长五寸,重六两,布钉於拍上,出木三寸,四面嵌一刃刀,四角钉环,以绳滑绞於滑车,钩於城上。敌人蚁附攻城,扯起拍落下,自难攻也。” 意思是把几块榆木方子固定在一起,下面植入铁钉,守军在城上用滑轮吊起,专往城下攻城敌人聚集处或云梯爬城处砸拍下去。 关于书上描述的狼牙拍,他印象中在城上见过,派人去找,还真找到几个。长期的军备废弛,滑轮车被拆解得四分五裂,堆在了滚木里边。 觉得这两种守城“利器”好用,他命下边人多准备。 这一天,在城上守到下午,也不见贼人身影,他趁这功夫赶往自己的宅邸,与夫人和孩子见可能是最后的一面。 注释: 【1】兴安州:陕西省安康市。 【2】金汁:粪汤。 【3】行城:古代守城拒敌的设备,一般为在城墙上可以移动的木制城垣或方笼,大小可根据守城需要制作。 明清时期,住宅布局大致可分为规整式格局和自由式格局。规整式格局作为传统住宅样式的主流,一般为三合院或四合院,有“一正二厢”,院落内建筑物都在中轴线上,或在两侧均匀对称。金之纯的府邸属于规整式格局,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大庭院。 轿子在自家高大的门楼前停下,金之纯不慌不忙地下了轿子,一抬眼,自家门前照壁、门侧垂莲柱、门下抱鼓石、朱漆大门、门上紫铜吞口兽、门楣上宽大的匾额,无不彰显着主人尊贵的身份。看到这些,他乱糟糟的内心稍稍平静了一些。 随从已经叫开了紧闭的朱漆大门,金之纯迈着四方步,转过雕花影壁,走入方正的庭院。心绪平静了一些,但仍然很乱,他强压着凌乱的心绪,表面平静如水。他要向所有的人传递一个信息——自己成竹在胸,贼人奈何不了我们。 进入四合院,仆人金安过来向他请安后,对他说:“老爷,夫人请您去上房。” 他家有严格的内外、尊卑之分,主次分明。穿过堂屋,他进入第二道院落。院落两面墙下有四季青的绿植和一些应时的花草,东侧是荷花池,池内的金鱼摇尾游得正欢。池旁是自家取水用的井,琉璃井台在夕阳下泛得光还很刺眼。 他特意绕行荷花池与墙下绿植之间鹅卵石铺就的小径,一边踱着方步,一边悠闲地观赏着池内的金鱼。小径路面前后点缀着荷花纹,最中间是一株灼灼绽放的盆栽荷花图案。荷花也称莲花,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其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誉为花中君子,他用莲花来象征自己品格清高、与众不同。此时,他悠闲地赏着花草、金鱼,尽力把慌乱的心绪稳定下来。 绕过荷花池进入厅堂,正对面是一个八仙桌,桌两边摆着两把交椅。桌前面两旁还各摆着两把共四把的灯挂椅,是会客用的。他向右拐,进入主卧。 主卧内左边是一架榻床,床旁放一春凳,床下一滚脚凳。床头还有一个小案几,案几上有一宣德铜香炉,里边燃烧的檀香冒着淡淡的香雾。香炉边上有一块收早晨露水用的蒲石,仆人每日早晨在院里收集来朝露,给主人醒目。 榻床对面墙上是一木制支摘窗,窗下正中有一吴中云林案几,案几上有一古铜花尊,插着他喜欢的墨菊。主卧门对着的墙壁上挂一山水画,画两旁墙壁上对称地挂两对悬壁瓶,插着应时的花束。 古人卧室墙上以挂山水画为上,花木次之,一般不挂鸟兽人物画。 滚脚凳是脚踏凳的一种,但和一般脚踏凳不同。在《遵生八笺》中有“今置木棍,长二尺,阅六寸,高如常,四枨镶成,中分一档二空,中车圆木二根,两头留轴转动,凳中凿窍活装,以脚踹轴,滚动往来,脚底令涌泉受擦,终日为之便甚”。这种器物经常用脚蹬踏,滚动的转轴摩擦脚底部,有利于血液循环。 金之纯的两位夫人在几案两旁坐着,见他进来,赶忙起来离开笋凳【1】对他万福施礼。他还了礼,走到窗前,坐在禅椅【2】之上。 他坐的禅椅,起源于宋代,流行于明清。过去寺院中较常见,该椅用料简单、造型朴素,座面宽大,椅背与扶手组成简单框架,适合盘腿而坐,静心入定、参禅悟道。到了明代,随着文人习静之风的兴起,参禅打坐成为日常闲居的重要内容,禅椅也因此成为文人居住空间中必不可少的摆设。 金之纯的禅椅用料特别讲究,用纹理鲜明、质感润泽的大红酸枝材料制成,高贵、典雅、大方,座面用藤条编织而成,夏天坐上去凉爽透气。 待他坐定,妻李氏端起双凤连颈玉执壶,给他斟了一杯他爱喝的本地特产——平利老鹰茶。旁边的丫鬟赶紧去接茶杯,被李氏用手势制止,丫鬟知趣地轻轻退下。李氏亲自把茶端过去放在金之纯面前的茶几上,金之纯欠欠身,表示谢意。 老鹰茶树是比较稀缺的树种,一般生长在山崖之上。据说是只有老鹰吃了该茶籽,再从粪便里排出来,如果排出的茶籽恰好落在合适的地方才能长成茶树。 金之纯喝的老鹰茶是平利吉阳城【3】内的一棵千年茶树上采摘来的茶叶。该树有10余米高,树身非常粗需三人合抱才能抱得过来。树头在离地一米之上分出五根大小不等的分枝,就像一只大手伸出五根粗大的手指一般,整个树头撑起半亩大小面积(三百多平米)的浓荫。当地百姓一直将此树奉为神树,焚香虔诚叩拜。乡间缺医少药,大人孩子有了病痛,请不起医生,便来到老鹰茶树下跪拜,然后再采几片树叶回家煮水喝了,病痛便奇迹般消失了,老鹰茶包治百病的说法传遍平利内外。 虽然金之纯不相信该茶包治百病,但此茶性甘凉,有兰麝之香,经夜不馊,是天然解暑佳品。它还具有消食解胀、解毒消肿、明目健胃、养心静神的功效,被他称为长寿茶。 自从跟李氏结婚以来,两人相敬如宾,十分恩爱,从未拌过嘴,他跟陈氏也一样。 李氏给他倒茶的玉执壶,是在李氏操办他纳陈氏为妾时,他从本地一个廪痒生【4】处淘换来的。水壶构思奇特,由两只亲昵依偎的圆雕连体凤鸟构成壶身;两鸟紧贴两颊、交颈私语的凤首为壶盖;底部是两支凤鸟四足相抵。整壶玉质洁白无瑕,造型新颖,精巧雅致。 他送李氏这个壶,一个寓意是两人感情甚笃,永世不分离;另一寓意是希望李氏能与陈氏和睦相处,共同努力操持这个家。 妾陈氏在李氏倒茶、送茶时,一直站在凳子前,待李氏坐定后,方坐于笋凳之上。 金之纯看着两位夫人,心里不是滋味,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时,李氏起来,再次万福,张口道:“老爷,不要记挂我们。您只管守城杀贼,倘若有个万一,我们姐妹二人有去处。” 说完,她用手一指院中的水井。 陈氏也小声附和:“老爷您尽可放心。” 金之纯心里难受,不觉把刚刚越级给陈奇瑜折子中的奏文脱口而出:“群寇蜂起,虔刘【5】黔首【6】,如刈草菅【7】,司牧者【8】环视不敢久及,屠戮既尽……”(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盗贼四起,到处劫掠杀戮,杀老百姓就像割野草一样,朝廷官员们呆在府衙里不敢出来……) 话出口了,也醒悟过来,这是在家里,他又凄然一笑,对二位夫人说:“为官者,恪尽职守乃其本分,决与贼人死战……” 还没说完,守门房的仆人金平急匆匆地跑进来,慌慌张张地说:“老爷,贼人已经到城壕边了,孟大人请您赶快回去!” 他瞪了金平一眼,哼了一声:“慌什么!贼人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成不了气候。” 站起身来,走过去,握住李氏、陈氏的手,他心中许多话一时无法出口,只是关照一句:“你们多保重!” 说完,他匆匆出门上轿奔西门而去。 注释: 【1】笋凳:竹制凳。 【2】禅椅:原指僧人打坐用的,后泛指比一般扶手椅大而宽敞的椅子,宽阔有靠背可以躺坐的大型椅子。 【3】吉阳城:平利老县城。 【4】廪痒生:癝生和痒生都是科举时代生员名称之一,这里的廪痒生是当时人们的习惯称呼,指的是廪生。癝生比庠生级别高一点,拿俸禄来说,二者都有俸禄,但癝生的俸禄为粮食和银两,而庠生的俸禄仅为粮食。 【5】虔刘:劫掠,杀戮。 【6】黔首:老百姓。 【7】刈草菅:割野草。 【8】司牧者:管理者,统治者。 金之纯来到西面康阜门附近城墙之上,手扶城堞垛口往下一看,只见黑压压的农民军已经渡过城濠,翻过濠岸上的冯垣,攻到羊马墙前。羊马墙内驻守的兵士一看“贼人”势众,抵挡不住,即顺着两边城墙根从暗道进入城里。 一些“贼人”冲到马面与城墙的夹角下,开始人叠人试图爬城,城上守卫立刻用砖瓦砸,用火铳、弓弩射,下面“贼人”被打倒一片。“贼人”看城墙守备严密,就又退到了羊马墙以外,与城上人对射。 越来越多的贼人,把兴安州围了起来。在城四面同时用长木杆或竹竿向城上推爬“贼人”,或用长梯子爬城。虽然数次把“贼人”打下去,但形势越来越险峻,随着爬城贼人越来越靠近城头,梢子棍被派上用场。 刚才说过,金之纯查《武经总要》查到过“连梃”。梃意同棒,连梃就是现在的兵器稍子棍。 梢子棍的创制来自一种农具——连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来。唐代,连枷就经过加工改造用于军事,主要用于守城,后又用于马上骑兵作战。今天使用的双节棍、三节棍,就是连枷的改良品。 普通的梢子棍,是一根长木棍在顶端处安装一根铁索,铁索的另一头装上一根短棍,叫“梢子头”。手握的长棍长度在1.5—2米左右,摔击的短棍长度在0.4—0.5米之间。梢子棍是长兵器的一种,也称为“大连枷”。 “贼人”一手高举盾牌,口叼大刀,一手攀梯而上,口里大吼着“灌呀”、“灌呀”,气势十足。手中盾牌挡住了火铳射出的铁砂、弓箭、砖瓦、石块的打击,但挡不住梢子棍头的甩击。 一梢子棍下去,守城人手中的长棍被盾牌挡住,而棍头上的40—50厘米的短棍加上连接索的长度,正好能够够到持盾人的头。“啪”的一声脆响,轻则把人打晕,重则一棍能把头打爆,梯子上的“贼人”,一头栽下去,有时还能把后面的爬梯人连带砸下去。 “贼人”想在天黑前攻入城内,不顾伤亡,拼命攻城,攻势一波接一波。有几次险些让攻城的贼人爬上来,幸亏附近有准备好的“行城”。旁边守着“行城”的人,看到被贼人突破处守城人死伤惨重,快要堵不住了,赶紧把“行城”推过去,堵在“贼人”的突破口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