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如脆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火烧凤阳(1)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六章火烧凤阳 第一节荥阳大会 崇祯由洪承畴代替陈奇瑜任五省总督,洪承畴督率曹文诏、贺人龙、张天礼几个总兵对农民军赶尽杀绝。特别是曹文诏,为人凶悍,带领一千多铁甲骑兵就敢突入农民军阵营,杀得农民军丢盔卸甲。 高迎祥和张献忠各股被撵得到处跑,后来两人一合计,还是应该合起兵来,抱起团来,人多势众才能对抗明军。他们给分散的十三家三十六营下书,定于七月十二在荥阳聚会。 七月十二这一天,几十万的农民军汇集到一起。十三家共同推举高迎祥为盟主,高迎祥也自称古元真龙皇帝。 洪承畴正愁找不到农民军主力,他们聚到一起了,这一次有了目标。他调集十万大军,号称二十万,向荥阳围拢过来。 这一下农民军又慌了,官军围上来了,怎么办? 高迎祥召集各家商议对付办法,在乱哄哄的会议上,吵成一片,大部分掌盘子的主张赶快跑路,省得被官军一网打尽。 李自成一看这个局面,“霍”地站起来,大喊:“各位掌盘子的,咱们合起来有几十万兵马,就是站在这让他随便杀,也得杀几天。我们手里的家伙是吃素的吗?只要大家把力量合起来,就不怕他!” 李自成停一停,看了看大家的反应,接着说:“据探马报来的消息,官军总共也就十万左右,俺们是他们的几倍,只要同心协力,就能对付他们。” 大家一听李闯将的一番话,都认为有道理,现在力量强大了,不能再让官府随意驱赶了。 高迎祥看看李自成:“怎么抵挡明军,你有什么想法?” 李自成马上向各位掌盘子的拱拱手,提出分兵定向,四面出击的策略。 大家一听,想法挺好,但陕西方向的官军是曹文诏和贺人龙的兵马,谁都害怕,没有人乐意去。 高迎祥一看这么拖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提议用抓阄的办法解决。 抓阄的结果是格嘹雁贺一龙、左金王贺锦抵挡川、湖兵,横天王王子顺、混十万马进忠抵挡陕西兵,曹操罗汝才、过天星张天琳扼守黄河,高迎祥、张献忠以及李自成等攻击东方,老回回马守应、蝎子块拓养坤往来策应。陕西兵精锐,再派射塌天李万庆、改世王许可变协助去抵挡。凡是各营所攻取的城邑,财宝、粮食大家共享。 杀出包围圈,农民军忽而向东,忽而向西,躲过兵部尚书吕维祺的阻拦,在崇祯七年底大批农民军进入了河南,主力向豫东南和皖北方面发展。崇祯八年正月上旬,高迎祥率农民军经河南汝宁府向东进入安徽,正月十一张献忠率部攻克颍州,抓住原兵部尚书张鹤鸣,张献忠问也不问,直接让人把张鹤鸣推出去砍了。 高迎祥进驻颍州,与张献忠商量下一步向何处去。 张献忠不紧不慢地说:“高闯王,已经到了安徽,咱们就到朱重八的老家逛逛!” 高迎祥有些疑虑:“这样是不是动静有点大?真要把凤阳折腾一遍,崇祯小儿可就盯上咱们不放了。” “那又怎样!给龟儿子折腾个底朝天,让他睡觉都不得安生。”张献忠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高迎祥想了想,既来之则安之,点点头。 第二节中都凤阳 统一天下的洪武皇帝朱元璋毕竟是农民出身,他恋乡恋土,还想在家乡生活。有一天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在早朝后,留下几个老臣,商议建都之地。朱元璋说:“临濠府【1】前面有长江后面有淮河,两道河可以据为天险,河道还可以将南方的稻米和茶盐运过来。朕想在此建一都城,你们觉得怎么样?” 李善长与胡惟庸等出身淮西的功臣,临濠也是他们的老家,因此都很赞成。 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朱元璋颁布诏书敕建临濠都城。临濠府内有一座凤凰山,山体不高还连接着一片连绵的丘陵,整体大致呈弧状。朱元璋让风水大师看过,认为山体怀抱之处是风水宝地,因此把都城城址选在了凤凰山之南。古人称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后来朱元璋干脆把这个地方改叫了凤阳。 凤阳皇城位于临濠老城西北部,淮河南岸海拔20米的高地上,东起独山东麓,西接马鞍山西麓,南至老人桥,西南伸出凤凰嘴山南坡,北抵现今的京沪铁路。 李善长调集全国数以万计工匠、民夫,开始动工营建,六年后停工。明中都皇城占地面积达到50多平方公里,分皇城、禁苑、外城三道城,皇城住朱元璋的子孙等皇族,禁苑住王公大臣,外城是普通百姓的聚居地。 中都凤阳是中国古代最豪华富丽的都城建筑之一,它的规划遵循《周礼·考工记》王城制度,布局严格遵循传统的对称原则,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规划严整,布局紧凑,高低有序,功能完备。皇城墙体及各宫阙建筑构件镶嵌白玉石雕,刻工精细,形象优美生动。一重又一重的宫墙、层叠的宫阙楼宇和庄严华丽的道道朱门,将皇权的威严托举到了顶峰。它上承唐宋,下启明清,成为北京故宫建设的蓝本,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人文价值。 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变”,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里抢班夺权登上了皇位。刚登基,礼部尚书李至刚向他提出改北平为北京的建议,自觉心里有愧无颜面对老爹南京故都一切的朱棣当即恩准。明中都这座都城,对朱棣来说,是十分熟悉的。少年时代的他,曾两次祭祀凤阳皇陵,看到了营建明中都的工程。青年时代,他在凤阳居住了四年。称帝后,又四次路过凤阳,亲自祭奠皇陵。明中都的规划布局及建筑,都给朱棣留下深刻印象。 朱棣以武力从皇侄手中抢来帝位,按封建宗法制度,此举为篡位,违于礼制。所以虽皇袍加身,但底气不足的朱棣,在遵循祖制方面做得头头是道,不留破绽。《明会典》说:“营建北京,宫殿门阙悉如洪武初旧制”,北京故宫的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等都仿照中都凤阳,不敢越轨。 凤阳这座皇城就是北京紫禁城最早的蓝本,可以说北京故宫是中都凤阳皇宫的翻版。不过,朱棣在他老爹的基础上,把气势稍微收敛了些,将紫禁城占地面积减少了12万平米,宫殿的规格也相应缩减,还舍弃了大量精美的木石雕刻,现在的北京故宫就是当年明中都皇城的减配版。 注释: 【1】临濠府:朱元璋的家乡,元朝前叫濠州,洪武元年改为临濠府。现安徽凤阳。 第三节破凤阳焚皇陵 几个人有意去破凤阳,高迎祥问旁边的顾君恩:“我们到八公山有多远?” 顾君恩答道:“王驾,八公山离我们有二百多里路。” 高迎祥粗略地一算,对张献忠说:“敬轩老弟,咱们酉时出发,辰时就能到八公山。在八公山里偃旗息鼓眯一觉儿,晚上再派人出发打凤阳,怎么样?” 张献忠一咧嘴:“还是你高闯王老谋深算!” 当天晚上八点多,趁着天黑,农民军从颍州向东直奔八公山。 在马上行进过程中,大部分兄弟都在打盹,高迎祥想着打凤阳的事,没有睡意。但是,想半天理不出个头绪来,索性不想了,他回头对正在马上打盹的顾君恩说:“顾先生,别睡了。” 自从摆脱车厢峡之困后,高迎祥就将顾君恩带在身边,在大事上经常听听他的意见(杨鼎瑞负责中军老营事务,比较忙)。 顾君恩一听高迎祥叫他,赶紧正正头上的方巾,催马紧走几步,来到高迎祥的身边。 “王驾,您叫我?” 高迎祥眼睛仍然盯着前方,尽管天黑前方什么也看不到。 “陪我说说话,心里乱,睡不着。” 顾君恩略一沉吟,说道:“王驾,八公山可是有许多典故的。” “噢!说说看。”高迎祥来了兴趣。 “古时候有一个典故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出在八公山。” 高迎祥接话说:“说说看。” 顾君恩开始讲这个典故。 八公山又称作肥陵山,重峦叠嶂,地势险要,山中有峡谷盆地,又有湖泊溪涧,龙藏虎卧,草萋鹤鸣,历来是兵家的争雄之地。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关于西汉淮南王刘安学道成仙的一个神话故事。西汉时,八公山属淮南国,汉厉王之子、汉武帝的皇叔刘安被封为淮南王。刘安广招天下贤达饱学之士,常在八公山中著书立说,研究天象,编制历法,冶炼丹药。他们编著了一本名篇《淮南子》,该书第一次整理编定了中国历法二十四节气。编撰者中最被刘安赏识的有八位,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被、雷被、伍被、晋昌,八个人被封为八公。 相传一日,刘安与八公炼成仙丹,服食后得道成仙。《太平环宇记》中曾记载:“昔淮南王与八公登山埋金于此,白日升天。余药在器,鸡犬舔之,皆仙。其处后皆现人马之迹,犹在,故山以八公为名。”不光人成仙,他们养的鸡狗在吃了碗碟中剩下的仙药后,也都升了天。 顾君恩讲完这一段,看看高迎祥听得入神,就接着说:“八公山还有一个典故——草木皆兵。” 高迎祥有点惊讶:“噢,还有典故?” 顾君恩答道:“是的。东晋太元八年“淝水之战”时,前秦秦王苻坚率领几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可是,先头部队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苻坚着了慌。他和弟弟苻融趁黑夜去前线视察,他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士气高昂,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接着,在淝水决战,秦军被彻底击溃,损失惨重,秦王苻坚自己受伤,弟弟苻融也阵亡了。苻坚仓皇而逃,他听到风吹树木的声音也以为是敌人追兵又到了。” 高迎祥听顾君恩讲完,没有马上接话,而是陷入沉思。 顾君恩以为高迎祥听得入了神,继续说:“八公山还有一个有名的吃食,王驾你知道是什么吗?” 高迎祥从沉思中被顾君恩唤醒,习惯性地问道:“什么?” “最有名的是豆腐。豆腐花样之多、品色之盛,没有什么地方能胜过八公山。在这里可以尝到各色各味的豆腐:煎豆腐是两面黄,水豆腐是一色白,油炸豆腐形色如糯米粑,而其豆腐皮能吃出猪皮的味道。水饺豆腐也很有特色,北方水饺,皮是面粉,淮南水饺,皮是豆腐,入口后豆腐的香味混杂饺子馅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高迎祥顺着他的话头说:“进入凤阳,咱们能吃上你说的这些豆腐吗?” “能,凤阳离八公山不太远,我去找人给您做!” 沉默了一会儿,高迎祥又问:“顾先生对这次打凤阳怎么看?” “凤阳是当朝的中都,能够打下凤阳,可以耀我军威,让崇祯小子不敢再小瞧我们……”顾君恩试探着说。 高迎祥打断顾君恩,“不要光捡好听的说,来点实际的。” “王驾让我说实话吗?” “嗯,实话!” 顾君恩说:“打下凤阳,利弊各占一半。利处就是我们的影响力更大了,其他各股人马会更加遵从我们的招呼。” 高迎祥认可地点点头:“应该会是这样,那么不利之处呢?” “不利之处就是崇祯小子会对我们恨之入骨,把我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恐怕以后我们要成为官军重点追剿的对象。” 高迎祥淡淡地一笑,说:“现在当今万岁爷已经够“恩宠”的了,再要“恩宠”,恐怕我等承受不起啊!” 忽然,高迎祥像是想到了什么,瞪了顾君恩一眼。“先生今天说的,乍一听都是那么回事,但是细一想,好像说的都是废话。” 沉一沉,高迎祥接着说:“我是问以后的大局会如何,你跟我扯些什么利弊,这不是故意绕我吗?” 顾君恩赶忙在马上深深一辑,口中说:“哎呀,王驾,我可不敢!只是小人才疏学浅,还没有考虑到那一步,您给我点时间,好好思虑一下。” 高迎祥不再答理他,低下头,自己想心事。 顾君恩暗暗擦了一下额头上的冷汗,心说,这个高闯王真不好糊弄。 其实,顾君恩已经想到如果真打下凤阳,以农民军现在的作派,非把凤阳踏平不行。到那时皇帝震怒,官军合力追剿,还会有好日子过吗?不过,以自己在高迎祥这儿的地位,怎么敢阻止! 农民军绕过大小村寨,赶了一夜的路,在天刚刚亮时到达八公山。全军进入山中,就近找村寨掩旗息鼓,猫了起来。 一觉醒来已是过午,高迎祥让人找来张献忠,商量打凤阳的事。 张献忠一转眼珠,哈哈一笑,说:“我的古元真龙皇帝大哥,这有何难,让我儿兴国和可望带几千人马两个时辰就能赶到凤阳,一下冲进去,杀他个鸡犬不留。” 高迎祥一听,笑着说:“又要辛苦贤侄儿们了。” 张献忠一捋长须,大笑起来:“我的老哥,自己孩子应该的。” 高迎祥等张献忠说完,继续说:“敬轩老弟,凤阳毕竟是朝廷的中都,轻视不得。我怕兴国和可望势单力孤,这样吧,让八队的自成挑选两千骑兵,每人配双马,你们也是如此。两个时辰到凤阳后,立即突袭,拿下凤阳内城,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如果遇到麻烦,他们也好互相商量一下。” 他不想让张献忠把得了凤阳的好处全得去。 张献忠哈哈一笑:“还是老哥考虑得周全,就依你!” 李自成让刘宗敏和李过带两千人,各配双马,与王兴国、孙可望在前,自己带八队其他人马在后,天黑后出发,直奔凤阳。 当天是刚过农历春节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天黑后,中都凤阳主要街道两边门面张灯结彩,灯火通明,爆竹在各处噼噼啪啪地炸响。猜灯谜的,舞龙、舞狮的,各种活动处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知府颜容暄与推官万文英带着两个文案着便服,这走走那看看。前两天有公文称流贼攻陷了颖州,杀了知州尹梦龙、州判赵士宽、尚书张鹤鸣,让他着实紧张了两天。颜容暄要求各处加紧防备,共同围剿。这两天又没了流贼的动静,有人说流贼向南走了,也有传言说流贼向八公山方向来了。但是颜容暄今天派出几拔人各处打探,都没有流贼的消息。颜容暄想,凤阳是当朝的中都,是太祖的龙兴之地,流贼未必敢来骚扰凤阳。但是他也不敢大意,上午派出几拔人,把西、南、北各处要道都设下卡口,严查过往行人。守卫皇城的官军,这两天一直驻守在城墙之上。今天他又特别发下文书,严令守城官军不得擅离职守,违令者斩!现在,他与推官万文英带着两个文案着便服从西门到南门走了一圈,城内都在欢度元宵灯节,城外各处关口都加强了戒备,城门处严禁出入,把守甚严,颜容暄很满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