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看了一会儿,都对农民军攻城很失望,心情沉重。
张继兴为打破沉闷的气氛,转移众人的视线,开口到:“据说,古人在靠山处选取厅署衙门的地址,除了讲究风水,还要考察当地的地质地貌。最简易的办法就是选取不同位置、同样体积的泥土进行称量,泥土越重的,地质结构就越稳定,不易出现滑坡等灾害。城南面有五郎关,北面有腰岭关,西面靠山,东面临河,中间是方圆百丈的平坝,占据了地理上的优势,可见选址人的远见卓识。”
“盛举兄说的是!关口正堵在子午道由西转向北的咽喉上,如果能再有几千人的明军,我们可能就得往回走了。”
几个人视线从关南门看向北门,在北侧关城内看到最北端的河中央矗立着一座老旧的小城隍庙【6】,修建在河中央的一块沙洲上,形似一艘大船,又似一只鸭子浮在河中。传说金鸭托城隍庙,水涨船高,水退船落。
张继兴问杨鼎瑞:“星庄兄,这就是有“金鸭浮舟”之说的城隍庙吧。”
杨鼎瑞回答道:“对,从朱洪武之后,各地的城隍庙昌盛起来,据说这位朱皇帝就出生在一座土地庙之中,所以对土地神的上司城隍格外敬重。城隍名正言顺的成了一座城的守护神,主管一方百姓生死存亡,奖善罚恶。”
张继兴接口道:“是啊,“庙小城隍大,槛低百姓亲”。城隍庙前有红白两匹马,相传白天城隍爷骑白马,夜晚骑红马,巡街夜游保护一方平安。各地参拜的城隍爷,也有所不同,杭州城隍爷是南宋宰相文天祥,福建义乌现在参拜戚继光。不知这位城隍爷是谁?”
杨鼎瑞笑笑:“不知道。”
几个人沿长安河极目北眺,小雨中雾气蒙蒙,看不了多远。侧转身,西北侧的白云山就在眼前,虽然不太高,但甚是雄伟。
杨鼎瑞的一个小仆人,抬手向下边山坳里一指:“先生你看,那边有一处人家。”
几个人随小童的手势望去,在山梁西侧半山腰处,雄峰险峙,烟岚霞蔚,宛若仙境,绝壁之间矗立着两间山石垒砌、茅草覆顶的独立家屋。该屋上接千仞峭壁,下临万丈深壑,旁瞰云海飞瀑,上方一袭白云缠绕,不仔细看,很难让人发现。
山坳那边竟是晴天!杨鼎瑞来了兴趣,招呼大家:“走,下去看看。”
杨鼎瑞和张继兴回来直接去找高迎祥。高迎祥知道前面攻关城不利,正郁闷地坐在帐中想心事,见到杨鼎瑞两人进来,招呼他们坐下。
杨鼎瑞坐好后,喝了一口面前的茶水,明知故问:“王驾,前面攻破没有?”
高迎祥没好气地瞪他一眼:“你有什么事?”
“刚才我们在西边山背面见到一老丈,他劝我们不要打了,退出去。”
高迎祥没搭理他,扭头问义子高禄:“饭好没有?”
高禄回答:“马上就好,我去催一下。”
这个高禄是一个孤儿,七八岁时快饿死了,遇到高迎祥把他收养,现在长成了十几岁俊俏的后生。
杨鼎瑞见高迎祥不理他,就换了一个话题:“王驾,这个老者讲了一个“典故”,对我们攻关城有利。”
高迎祥爱答不理地说:“那你就讲讲。”
“我们在西边山梁背面半山腰,看见两间茅屋,里面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他告诉我们,传说前些年,山间一条大蛇修炼成为龙,趁着大雨出来活动,尾巴一摆,在西侧的关墙上留了一个大缺口。现在的关墙是把原来的缺口重新补上了,盛举兄,是不是?”
张继兴接口道:“是。王驾,这段重新补上的关墙,我们可以做做文章。”
高迎祥不屑地说:“这个乡野传说你们也信!”
杨鼎瑞认真地回答:“王驾,虽然是乡野传说,但关墙倒塌确有其事。我们可以从这段倒塌的关墙处掘洞进攻。”
高迎祥问:“后补的关墙与原来的关墙有什么不同吗?”
张继兴回答:“王驾,原来的关墙是当地粘土掺白灰加糯米汁夯筑而成,异常坚固,不易破坏。这段重新补的关墙,据说当时缺糯米,没有掺糯米汁,应该好挖,与原墙接口处也应该有缝隙。”
这时,高禄带人把晚饭端了上来。
高迎祥挥挥手,“先不吃饭。小禄儿,去把你拓二爹找来。”
拓攀高、拓养坤、王文耀和掏槽党维宣,随着杨鼎瑞和张继兴趁着夜色,悄悄地来到关墙西侧偏北的位置。
攻城的农民军早就撤下去了,关上人这时都趁着这会儿赶紧休息,只留了几个人望风。
杨鼎瑞指着新墙和旧墙大致接合部,小声告诉他们:“就在那儿。”
拓养坤一挥手,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蹑手蹑脚地靠近关墙,瞪大眼睛在黑暗中使劲地看,用手反复地摸,用小铲儿一层层往下戗土,再用锤子、凿子轻轻地凿击墙面,再向南不时移动位置。过了好长时间,南北几十米的范围内来来回回摸了好几趟,最后来到几个人的面前说:“好了。”
几个人回到营地,这个中年人说:“我看好了,新补的一段有35步【7】左右,确实没有掺糯米汁,可是筑墙用的粘土掺了石灰,也梆梆硬,不好挖。最好从与老墙的搭接地儿下家伙。”
拓攀高不放心地问:“你看好了吗,别出什么差错!”
中年人回答:“拓爷,您放一百个心。俺从小就跟着俺爹干干打垒【8】,也干过筑城的活计。俺就是闭着眼摸,也能摸出是新墙还是老墙。”
看看其他人都不说话了,拓养坤挥挥手:“你先下去吃饭吧,一会儿找你。”
拓攀高几个人去到高迎祥的住处,向高迎祥报告挖城的准备情况。
高迎祥点头:“就按你们准备的干吧。今天晚上挖通,明天通过五郎关。”
夜不收王文耀带人到达西北关墙附近,将轒輼车推上去,阻挡上面弓弩、砖瓦、石块的攻击,护住挖城人。掏槽党维宣带人在轒辒车内凿挖关墙。
这个党维宣过去是给人箍窑洞出身,据说掏窑、箍窑的活干的特别漂亮,故而得“掏槽”这个外号。
轒辒车是进行攻坚作业的器械。在古代攻城时掩护挖城墙士兵的一种防护车,尖顶,形状像一个活动房子。这种车木架粗大,木板厚实,外蒙生牛皮,以抵挡矢石的打击。车的下面是空的,士兵藏在车中推车前进,运送士兵安抵城下,掩护士兵挖掘道洞,或进行其它攻坚作业。
刚才看过新墙位置的中年人也带人进入其他车内,指导挖城。
守城头目赶紧派人去报告罗于萃,罗于萃和王吉成赶到西侧关墙,往下一看,吓一跳。下边有十多台轒輼车,也就是有十多处同时在挖墙。他们知道这一段关墙不坚固,没想到贼人这么快就知道了,这要是任由他们挖,估计天明就能挖通。罗、王二人商量后,按排人连夜在贼人挖城一段,沿着关墙内壁向下挖宽四米、深三米的挡沟。沟挖到深两米左右时,对准贼人挖墙的位置在其下一米掏洞,与贼人对挖。另派人多准备木材、硫磺、火药和一些毒物,准备在挖通后,在下面放烟熏挖城贼人。
城上人用结实的麻绳捆扎几根大木,用滑轮吊到城墙外,突然坠下砸击下面贼人的轒辒车。砸坏了几架轒辒车,但是挖城贼人已经深入城墙下面。
拓养坤组织人从南面和西面加紧攻城,特别在挖城这一段,逼着农民军用长梯爬城。下面一进攻,城上人也就顾不上用大木头砸轒辒车了。
城内弓兵加快了掏洞的速度,同时,随时观察上面动静,在确认自己掏的洞就在贼人洞下面时,开始向上掏。掏通后,点燃准备好的木材堆,待浓烟起来后,人员撤出,用特制的大风箱从外面往洞里灌风。
党维宣带人眼看就要把一丈厚的关墙挖通,突然听到身后有动静。回头看时,赫然发现后面出现一个大坑,随后冒出夹带刺鼻辛辣、臭味的滚滚浓烟,他和其他人被呛的呆不住,纷纷跑到洞外。
北侧在中年人指挥下掏的洞进展也很快,城内掏洞的人没有找准位置,北侧先把关墙挖透了。早就准备好的冲锋队,迅速冲进去。不过,他们一出洞口就纷纷掉入城内挡沟中,都被上面人用三四米长的长矛戳死。
这面一边加紧攻城,一边抬进两架梯子,搭在城内挡沟上面,冲锋队刚踏上搭设的梯子,对面又推出一架“行城”车,正挡住去路。城内人连“行城”车下方的车轮外侧都加设了护栏,防止农民军从车下钻过去。“行城”内弓兵手持加长长矛,架到小窗口沿上,斜向下用力对准梯子上的农民军狠命地穿刺,城上城下的弓兵用弓弩、火器对准在梯子上的农民军拼命射击。农民军的弓弩、火器却不能伤到车内的人。
拓攀高一看把关墙挖通也攻不进去,这个火大了。让人传令后边预备队全部上来,从上下两面同时进攻,其他方向也加紧攻城。
毕竟关内弓兵有限,长时间耗战下去,慢慢人力达不到,箭矢、火药、砖石也消耗殆尽,被农民军攻上关墙,进入关内。
随着进去的农民军越来越多,罗于萃一看再也守不住了,带人打开北门撤出关外。
农民军在关城内大肆抢劫和杀戮后,休整了一夜。
这次攻五郎关,伤亡精锐两千多人。
死的好说,搭灵棚,设香案,供上牛、羊、猪、鸡、鱼,四盘干果,四碟素菜,元宝人、元宝篮花馍等四样糕点,以及按关中风俗上的八大热菜,红烧肘子、蹄子扣碗、豆豉腊肉、肚子扣碗、刀尖丸子、等,找块风水宝地厚葬,焚化些纸钱和纸扎的童男童女、纸马、纸牛、纸车等,也算是对的起战死的弟兄们。
轻伤的可以随队伍行动,重伤人员不好处理,只好找车拉着重伤人员,然后再找合适之处养伤。
高迎祥在心腹一斗谷黄龙和总管刘哲陪同下,进了五郎关。
天已经黑了下来,拓攀高把他迎进罗于萃的巡检司府衙。
这几天在外边村落的小土房子里,折腾地够呛,可找到舒服地儿了,高迎祥在罗于萃的床上美美地睡了一觉。
一觉醒来,已经是定更时分,高禄坐在床边打着瞌睡。高迎祥在床上一动,高禄暮地惊醒。
“大,你醒了,我去安排饭。”
不一会儿,底下人就端上来几样菜。高禄指点着说:“这是神仙豆腐,这是清蒸娃娃鱼,这是洋芋粑粑炒韭菜,这是竹笋炒腊肉,这是蘑菇炒腊肉,这是凉拌豆腐干,这是炕炕馍,这是蛋饺,反正都是本地好吃的。哎,这个汤叫什么来着?”
送饭的伙夫老军说:“白火石汆汤。”
高迎祥刚睡醒,嗓子有点发干,就拿起木勺子舀汤喝了一口。汤汁鲜美,不错!又舀一肉丸放入口中,香酥可口。哟,这偏僻之地还能做出这么鲜美的汤!随口问道:“这汤不错,叫什么来着?”
“白火石汆汤。”
“火石汆汤,怎么个做法?”
“在月河中拾一些透亮的、像玉的小圆石头儿,烧红后放入高汤中,把小肉丸汆熟,把汤煮开。是不是?”伙夫老军说完,问身后站着的临时请来做饭的当地老人,老人使劲地点点头。
高迎祥再看看桌上碗中的几个菜,对土绿色的豆腐挺感兴趣,拿起筷子,先夹了口豆腐放嘴里嚼了嚼。
“嗯,不错,软软的,又香又甜。怎么这儿的豆腐是这个颜色?”
高禄一摸脑袋,被问住了。不过,他反应挺快,一指门口站着的伙夫老军:“听见了没,爷问你们呢。”
老军回头看看身后的老人,用手拉了一把,把他往前推。这个老人,天塌黑时才被他们强拉来做饭的,见到“贼人大掌盘子的”,心里本来就打哆嗦。他见这会儿问自己,畏畏缩缩地向前挪了几步,郁郁诺诺地小声答道:“爷,这、这里山…中长、长着一蓬蓬【9】小、小树,叫“六道木”。啊…它的叶生着嚼、嚼起来有股香、香味儿,也、也有股甜味儿。啊…用他的叶子能做豆、豆腐和凉粉儿。”